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扛挺机枪到南宋 >

第14章

扛挺机枪到南宋-第14章

小说: 扛挺机枪到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的得力人才,我要是不能干出点儿大成绩来,岂不愧疚?还有,我说过,要是不能顺利地完成征兵任务的话,我就自动辞职。
  “哦,赵将军垂问,小民非常感激,小可今年虚度二十二岁,”辛若是在桌子的那一边坐定,嘴上恭谦,可就是不吐口儿。
  我已经第三次登门拜访他们了,这一次我可是作了最充分的准备,把他们辛家的根底打听得清清楚楚。
  “好好!”我把茶杯一放,鼓掌道:“正是青春年华,少年英雄,这个时候也正是干大事业的时候啊。”
  “是啊,”辛若是不冷不热地说:“可就是我家祖上传下了一些老规矩,让我们连续四代不能外出建立功业,到我们这一辈儿,自然也不能破坏了。”这样的话他已经说三遍儿了。
  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嘿嘿,他们家的老管家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自四代祖辛弃疾恢复中原的愿望落空,郁郁寡欢而亡以后,辛家人就对宋室朝廷产生了深深地憎恨和疏远,决心远离国家和官场的纷争。甚至于为了表示态度坚决,专门把家都搬往这广南东路最边缘的蛮荒之地。
  “哦,是这样啊,对不起,真对不起,可是,这次下官既然来了,就得先拜见拜见老夫人吧?辛庄主,今天我怎么没有见到老夫人呢?”我往四下里寻找着,如果老夫人在屋里的话就应该能听到她的咳嗽声,或者能见到辛若是的妻子,他的两个妹妹屋里屋外出出进进地伺候。
  “赵将军,您别忙了,我娘她不在这里,这几天庄里演练刀枪人声太过嘈杂,我们已经把她安顿到另一处地方了。”
  “这就……”我非常失望,“辛庄主,您看我们拿的这些药材能不能医治您母亲的病啊?”
  “什么药?哦,多谢将军挂念了,小民非常感激!”辛若是伸手接过士兵送到跟前的一大包草药,脸上有些愧疚和松动。
  “庄主,你就看一看吧!”我神秘兮兮地说。
  辛若是抖开包袱层层裹着的油纸和麻布,终于在最里层发现了一些虫子,他没有一店儿心理准备,惊骇得猛然跳起。“将军!这是什么?!”
  我心里暗暗发笑,嘴上热情洋溢地介绍:“这就是著名的冬虫夏草!”
  “……”他还是一脸惊慌,又有些恼怒和疑虑。
  我进一步解释道:“庄主啊,这是名贵的药材冬虫草,是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山雪线地带的珍品,与人参、鹿茸被列为三大补品,而冬虫草则被誉为”三补“之首,在世界享有”东方传奇珍宝“的美称。日本人称其为”长寿草“,西欧人赞其为”东方神草“。
  “日本?西欧?”更多的新名词让他无所适从,咳,我真是越讲越糊涂了。我只好再一次给这个南蛮子讲解:“冬虫草不同于一般的药材,它是由一种真菌孢子(虫草真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身上,长出像草一样的棒状菌,冬天是一条虫,夏天像一棵草,故称为”冬虫夏草“。它是动物与植物的结合体,虫体是培养基,草体才是有用的果实。自古以来,冬虫夏草被世人奉为”诸虚百损至灵上品“,具有滋肺补肾,止血化痰的功能。主治久咳、盗汗、阳痿、遗精以及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可明显提高人体免疫力。健康人服用冬虫草可强身健体,去病延年。但由于天然的冬虫草生长特殊,故而极为稀少,价格昂贵,庄主,这些草药是皇上赠与文天祥元帅的,他留给了我,我觉得还是让庄主的母亲大人用了更好。”
  一听说这是皇封贡品的奇药,辛若是也不能不动容:“将军,您看,咳,这真是,我先替家母谢谢您了。
  有这一手,我们的谈话气氛融洽了不少。
  我从来没有问过他们家的祖上,他也从来没有主动向我讲述他的四代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辛弃疾,今天,我要给他摊牌了。
  “唉,这里的景色真是迷人,农家温馨之乐令人陶醉!”说着,我往外看看。现在是冬天,外面当然什么景色也没有,但是一些绿树还是挺清静的。只是我叫不出那树的名字。
  辛若是一愣,有些疑惑地眨眨眼睛:“哦,是的,大人,要是到了春秋之际才会有更好的景致。”
  我一笑,很投入地陷入一种幻想,轻轻地吟道:“枕笨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切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这诗其实是辛弃疾写的,名字叫做《鹤鸽天,鹅湖归病起作》,讲的是一种闲情惬意,说的是,只要一个人有了闲情雅兴,并有玲珑剔投的心灵,懂得欣赏美的意境,那么,任何一山,一丘,一溪,都充满着情趣,使人悠然神往。这是辛少有的恬淡之作。
  我的样子很随意。
  辛若是却是大吃一惊,他有些不相信似的看着我,说道:“这是赵将军自己吟出的好诗词吗?”
  “哪里啊,这是我大宋中兴之时少有的文武全才的辛弃疾先生所做,真是绝妙好词!”我崇敬地说:“真是会尽了隐匿,逍遥之意味!”
  辛若是想了一想道:“稼轩先生还有一首诗词讲的农家之乐趣,赵将军可知道否?”
  我装作沉思默想,然后说道:“当然,那是一首西江月了,诗词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怎么,辛庄主也好此诗词吗?”
  “还有吗?”
  “有啊,象那首:白发谁家翁媪什么什么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真是悠闲自在得很啊。”
  辛若是的脸上满是得意之色,却并不点透,道:“辛先生虽然有时偶尔有些雅兴之作,但是他内心的痛苦又是谁能知道得了的?喂,赵将军,你还能吟出他的诗词吗?小人虽然粗俗,却非常喜欢附庸风雅,对辛先生的长短句子爱不释手,我虽然不能吟唱,却能够辨别,可就是记忆不好,咳,真是惭愧啊。”
  明明是变着法儿让人家表扬自己的祖宗嘛,嘿嘿,谁没有虚荣心啊?好吧,我只有将计就计,把个人崇拜进行到底了。
  “这个,那首《丑奴儿》就是,里面说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真是大喜大悲经历的老辣练达之人才能妙手偶得的绝佳之句啊。”
  “哦?将军这样好的记性!?”辛若是很激动地站起来,然后又坐下去了。“不知稼轩老先生还有何愤慨之情,将军能为小民再吟一首?”
  我心中暗笑,嘿嘿,好,幸好我是辛稼轩的铁杆儿拥趸呢,怎么说他的十来首好词我还是清楚的。于是嘴上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述?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哦,不对不对,”辛若是笑容可掬地说,“这诗词并未有多深苦处,比起上一阙来反倒不如呢,”
  我呵呵笑道:“辛庄主,看样子,你比下官还要通晓辛先生的诗词呢,嘿嘿,那叫我再想想。”既然来扮酷,干脆就扮到底吧。
  辛若是看着我的眼神非常地亲近,显然对我的酷爱辛诗十分满意。
  “万事烟云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嘴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辛若是道:“不妥吧?这里明明是闲情逸志,全无一丝愤怒在里,将军怎么说它最苦不堪言?”
  我道:“先生只能感叹世事如烟,寄情山水来排遣那份孤寂无奈的感觉,潜藏着一份壮志未酬而又无力伸张的郁闷之情。难道这不言之苦不是最苦的吗?”
  辛若是道:“赵将军既然能通读稼轩长短句,令晚生十分佩服,但是,将军以为辛先生这个人怎样呢?”
  我说:“当然是一代枭雄!”
  “哈哈哈,”辛若是大笑道:“将军此言差矣,他怎么能是一代枭雄呢?舞笔文人而已。”
  我道:“不然,稼轩先生的诗词中最有豪迈强健之风骨,若是他能得势,当是天下一位少见的豪杰!”
  “何以见得?”
  我道:“辛诗词另有四首,专门讲述他的雄伟壮烈之气,一首《贺新郎》道: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恰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蹲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此诗最后一句话真是道尽雄中的丘壑!”
  辛若是被我感染,大笑着吟道:“何处望神洲,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签,坐断江南战来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我又吟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若是和我一起吟诵,兴致勃勃。
  我忽然停下道:“其实啊,据我所知,稼轩先生的诗词中只有一句是真的,一首是真的,其余、皆是隐藏之作。”
  辛若是被我弄得莫名其妙:“何以见得?将军能否为草民指出?”
  我道:“那一句诗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那一首诗是: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洲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哦?将军可为小民解释之?”
  我道:“你知道吗?建功报国,成就功名,这本来就是有学问的读书人应该做的事情!”
  “你?将军莫非您原是读书之人?为什么对诗词这样熟悉洞澈?”
  “是啊,无论读书还练武,终极一个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不世的功名,垂照千载,流芳百世!”
  “是啊,是啊!”辛若是怒发冲冠,目光尽赤,神情高亢:“将军,你真是我的知几!”
  我道:“啊,辛庄主,我真不知道你怎么对稼轩诗词也如此爱好,这是何故?”
  辛若是一把拉住我的手,大声地说道:“赵将军,那稼轩先生正是我辛家的祖上啊!”
  嘿嘿,我早就知道了。“哦,这个,真的吗?真是对不起!真是唐突啊。原来庄主居然是堂堂大臣名将之后,真是失敬失敬啊!”
  “赵将军既然是性情中人,难道我辛若是就是一个铁石心肠之人吗?不!将军,我一定要说服家母破除旧规矩,我辛家乃是一门忠烈之士,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又岂能独坐事态之外?”
  “太好了!辛庄主!我就是盼着你这句话啊!”
  辛若是低下头:“小民惭愧!惭愧!”
  入世南宋 二十二章 忙乱
  (起6J点6J中6J文6J网更新时间:2006…5…31 13:35:00  本章字数:4087)
  后来我才听到辛若是和我讲,他之所以不顾一切抛弃家业最后决定参加大宋的抵抗力量,根本就是一种英雄情结,他最羡慕祖上的不世名誉,对大宋的忠诚倒还在其次。那次我们俩的谈话再次刺激了他的雄心壮志,让他做了一件他生平最冒险的一件事。
  “真的么?”
  “当然是真的,大宋覆没在即,我却毁家出动,真是不可理喻,嘿嘿,赵将军,这全是你给害的!”
  “可是,你杀了那么多元兵,元朝也不会容纳你啊,”
  “没有关系,元将已经三次致书要我归属了,还说只要我能投降,就赏参军之职。”
  “哈哈……”
  在招兵买马大旗树起来的第十天,在当地最有实力的辛家庄举族来应,接着,辛若是又和我们一起到附近地区的寨子里劝说百姓和庄主们,寨主们,他成了我们得力的招兵干部。
  要这些寨子参加我们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一旦参加我们,在家乡他们就呆不下去了,元兵是必然仇恨他们,报复他们的。
  在元兵的重压下,广南东路的大部分城镇都投降了敌人,微弱的抵抗失败以后,老百姓们就失去了信心,那些官僚们更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得比天都重要,要他们忠诚于大宋实在是痴人说梦。不是没有人为国尽忠,就是太少,而且多是老百姓和读书人这些不受俸禄和肉食的“野人”。那些投降的官僚们非常可恶,为了表示对新朝和新主子的忠心,他们不遗余力地抓捕反元志士。汉奸比蒙古人的危险性一点儿也不逊色。
  到了第十五天的时候,我们的努力宣传工作终于见到了成效,军纪和军规让老百姓耳目一新,团结和谐的官兵关系让人感动,战士们的热情和服务终于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上帝,附近十来县的百姓纷纷来我们军营观看,越来越多的人当即就表示要参军,我们终于招到了六千多人。
  陈述之在我们将领会议上提出:“赵统制,我们为什么不到县城里招兵?那里的闲人更多一些啊。”
  我见李才智皱着眉头,就说:“李将军,你说呢?”
  李抬头道:“城市之人狡猾浮躁,不是好兵的料!”
  辛若是一听便道:“有道理!”
  我们的招兵政策就是有这样一个特点,只招收农村士兵,不收县城人,要的人必须能够吃苦耐劳,忠诚老实,这一招嘛,嘿嘿,是跟清朝晚期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曾剃头组建湘军的方法学习的。
  兵招不到发愁,可是招多了也发愁,这么多人往哪儿住呢?一般的战士还好,许多人可是拖家带口的,家属们的安置工作成为大问题,我们还不能盖房子,我们在这儿呆不了多久可能就要开拔,只有临时搭建帐篷了,粮食的征集更不容易,老百姓们哪一个不是把它们当成命根子?幸好,在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下,我们的士兵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有着出色的军纪,也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嘘寒问暖,让这些百姓看到了希望,渐渐从心理上同情和支持我们了。
  “这是天下少有的仁义之师啊!”老百姓们热烈地说。
  人是感情的动物,最怕的就是感动,人一旦感动了把他的生命拿出来他都是愿意的。好了,我们的许多问题就这样慢慢地感动着上帝,解决了。
  五坡岭村成了一个沸腾的兵站,一个喧嚣的世外桃园,也成了人人追慕的小延安。
  我们把招收的战士分解开来,让将领和老兵们加紧训练,全军分为六大营,一为中军营,是跟着我的,另外四营的统带分别是王东提,李才智,马黑虎,辛流金,陈述之负责最麻烦的后勤工作和家属安置,总理一切杂事,管理锱重营。因为我不懂得军事训练,就把辛若是兄弟调到身边,让他做中军营的统带,战乱时分,没有那么多的麻烦,文天祥也给了我随机处置将领升迁降黜的全权,也就是说,我可以随意地提拔将领,于是,我就把这六大营的统带都任命为副统制官级别,这里面,辛若是是青云直上,王东提可就有点儿亏了。好在是苦难时期,身家性命攸关的地方,也没有人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