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扛挺机枪到南宋 >

第55章

扛挺机枪到南宋-第55章

小说: 扛挺机枪到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急忙赶到西线的陈二举营寨中,我们的大寨分五处驻扎,同时每寨又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军大寨和西寨子有结实的道路相通
  。
  陈二举有些惊慌,但是同时也很英勇,因为有我事先布置的两千人马垫着,他很快就能把全营五千多将士充分地编制和动员起来,这些士兵
  主要还是他的起义军部下,对他还是很崇拜的,指挥起来也得心应手,当我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马上就发现了我,喘息着:“都统大人,这
  里没有事!我坚决会打退敌人!“
  “好!小事一桩!”我从容不迫地说。
  其实我心里也很紧张,谁知道李恒调动了多少兵马?谁知道他排了什么底?要是他真的破了身家性命跟我干,我还真难保证胜利——夜长梦
  多,炮兵难以发挥优势。
  陈二举视察了前沿的栅栏,发现元军已经突破了壕沟外面的栅栏,蜂拥着向壕沟里冲锋着,因为天干少雨,壕沟里没有引来水,元兵轻易就
  跳了进去,紧接着,就听见元军大砍沟这边栅栏的声音,尽管我们设置的障碍很多很复杂,元军还是很有经验地破坏了它们。
  预先埋伏在附近的战士悄悄地发射着箭弩,不声不响地就干掉了很多敌人,这是我吩咐的,不准许战士们呐喊,因为这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判
  断。很多砍着栅栏的敌人惨叫着栽倒。
  这时,两个骑兵战士出现在我身后,跳下马后向我请示:“都统大人,周密将军请您示下,他该不该来增援?”
  “他?”我大吃一惊:“他在哪里?是不是还在原地?”
  “他?不知道,因为他让小人前来报告的时候,很有可能已经带着战士们出发了。”
  “胡闹!”我大喊一声:“难道后营就不重要?”
  “后营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敌人,那里很安静!”传令兵辩护着。
  素来台进一步提醒道:“都统大人,元军善于攻击偷袭背后!”
  我仔细一想,头上不禁冒出了冷汗,说不定元军这东西两路是佯攻呢!赶紧下令,立即让周密率部回南营驻扎,要严密防守,否则军法从事
  !
  传令兵惊慌地打马便走,我继续观察着西线的战事。
  元军终于把我们的栅栏破坏无疑,接着便冲向我们,他们凶悍地喊着,象一群野兽。
  我不由得担心,这些新战士能否坚守住阵地。
  可是,再仔细一看,我就傻眼了,元军的冲锋潮流一旦越过栅栏就忽然向地下一钻不见了。
  “怎么回事儿?”我的心绷紧了,因为怀疑元军挖有暗道。
  陈二举忽然哈哈大笑,他身边的部下也都笑了。
  元军继续冲着,但是越过栅栏的高坡向下一栽就又不见了,一股一股汹涌澎湃的潮流就消失在我们的前面。
  “元军哪里去了?”我往前越出数步,想看个究竟。
  陈二举慌忙拦截了我,“都统大人,那是我们的又一道壕沟!”
  我心里一宽:“好你个陈大个子,还给我留了一手!”
  原来陈二举见我举轻若重的样子,知道壕沟是生存胜负的大事,就吩咐战士们在内侧又开挖了一条。哦,怪不得元军栽了呢。
  “陈将军,快让战士们准备好,准备拼杀!”我提醒他道。
  陈二举噶噶一笑,已经完全没有了惊慌。“都统大人,末将向您保证,他们休想越过我的内沟!”
  可不是,元军那么多人冲进壕沟就再也没有见他们冲上来。有什么蹊跷?
  元军继续冲着,终于,一些人上沟了。
  “放箭!”陈二举命令道。
  一些士兵放出了火箭,把前面照耀得更加明亮。
  “放箭!”一阵阵箭雨扑向元军,把几十个侥幸爬上沟的士兵扫倒。
  陈二举得意洋洋地对我说:“都统大人,我在内沟里还埋了竹签和木刺!嘿嘿,一万片的尖刀啊,谁跳上去谁就得给我站住!”
  我一块石头落了地:“老陈!真有你的!好,我给你记一大功!”
  等候片刻,我军发起了反攻,在灯火通明里,轻松地冲过壕沟杀向元军的外围部队,当我到达壕沟的时候发现,那里已经被元军的尸体铺平
  了。
  起4D点4D中4D文4D网4D
  饮马江南 一章 神威铜炮
  (起2W点2W中2W文2W网更新时间:2006…11…21 18:32:00  本章字数:3596)
  因为我的奏章剖析,朝廷又综合了各处的实际军情,最后暂缓了对广州的收复,但是,配合我的三支部队却没有停滞不前,他们向自己的方向分兵出击,不断地光复一些小州县大城镇的,广州附近五百里地面上,宋军节节胜利,元军节节败落,形势大为好转。
  我的部队加紧训练,主要是强化两个方面,一是把全部的起义军作为新兵编制进五千老兵里,总兵力达四万八千余,以张浪潮,辛若非,陈二举,毛贵文,周密五个统制官为主将建立五个大营,各带兵力六千,其余一万五千人为三个补充军和预备队,另外三千人直属我的控制。二是加紧铸造铁炮,强化火器营。
  炉火纯青,熊熊燃烧着,一车车的木炭运送来,拉车的民工和骡马累得满头大汗,高昂的熔铁炉吞吐着红色的和少量青色的火苗,把一堆堆的铁器浸软,消化,铁匠师傅们在一边紧张地观察着,向着身边的助手大声地吆喝:“快,再加木炭,再添两钎!‘
  三百多名铁匠师傅轮番上阵,为的只有一个,尽快炼出大量的铁水,铸造出更多的铁炮。
  我在一旁观察指导,尽管我真的没有见过铸炮,但是,没有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走?没有看见铸炮还能没有听说过故事?中学之高中近代史的课本里清清楚楚地说过,中国人本来都是用泥模铸炮的,一个泥模只能用一次,泥模制造成功再晒干就需要十来天,可是,铸的炮却经常有蜂窝,有裂缝,一旦有了这些东西,火药就可能在炮膛里炸了,危险的很,效率低质量也低,可是晚清著名的兵工专家什么什么的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用铁模铸炮的技术,一个铁模可以长期使用,在铁模里涂抹了一些泥灰之后,只要铁水浇灌进去就能成型,稍一冷却就可以倒出铁炮身,如果铁水多的话,可以一尊一尊快速地铸造,轻便灵活,今天,正是我们铸造铁炮模的日子。
  “炉火纯青了!炉火纯青了!”铁匠师傅得意洋洋地惊呼着,头巾都揪下来往天上疯狂地撂着,把身边的人都吓了一大跳。
  人们一起围过来看,真的,炉火里吐出青色的火苗。
  为这费了我们多大的心血!铁匠王师傅感慨地说,“咱们最先用的是柴草,那不是笑话?就是现在用的木炭也很挑剔哩,不是山上最坚实的花梨木烧的炭还真不管用呢!”
  另一个铁匠头头说:“要是能用煤就更好了!听说能比木炭旺两个火!”
  王师傅说:“屁,顶多一个火,可是,它的速度慢,还不如木炭。”
  我经他们一提醒,恍然大悟地说:“师傅们,我们可有焦炭?为什么不用焦炭?”
  “什么焦炭?”俩师傅大眼瞪小眼拧,耳朵都树立起来了。
  “咱们这里有煤没有?”
  “没有,一般没有!”王师傅说,“煤用了一百来年了,都是从北边金人那儿运到的,后来蒙古人把大金一灭,我们两国一打就没有了,”
  另一个师傅说:“怎么没有?徐州不是就有?”
  王师傅说:“那不是顶于没有?那儿的煤连自己用都不够哩,哦,咱们这儿也有从西边运煤的,就是贵州路凯里土司的地盘弄的,那里有煤。”
  我问:“现在离我们最近的采煤点是哪里?”
  铁匠们都说不清楚。
  我叹息着,只怪自己太大意,居然连炼化铁水的燃料都不问清楚!
  铁水化好以后,一部分将要浇铸成铁模形状,就在铁炉熔化场两丈的地方,铁匠师傅们精心设计开挖了一个圆形的深坑,上下一米五,圆形口直径五尺,然后用砖和石头仔细地砌起,形成一个小圆坑,砌的时候非常精细,砖和灰勾结得严严实实,在砌起的时候,先在坑的中间用砖再砌起一个直径为一尺,周身极为精细的圆形柱石,它很薄,只有一层砖立起的厚度,也确实是用薄砖立起垒的,小圆形里面还是空洞的坑。在圆形小坑的内面,一层层打磨上来,师傅们不知道下了多少工夫,目的只有一个:让它光滑再光滑。
  “开炉了!”王师傅大喝一声,等候在边上的十名铁匠师傅立即行动起来,他们一个接一个井然有序的用长把的大铁勺子去炉里舀出熔化的红汪汪泛滥着青光的铁水,飞快地跑到土坑旁边,准确地倒进去。
  边上的数百人都恭恭敬敬地呆在远处不敢吱声,眼睛静静地盯着铁匠师傅们的操劳,这十名铁匠师傅可真是师傅里的师傅,精英里的精英啊,事关重大,人人心里都捏了一把汗。
  铁水准确地浇灌下去,不一会儿就满了口沿儿,王师傅大喊一声:“行了!”师傅们马上松了一口气等着吩咐。
  铁水开始还是沸腾的,鲜红的,甚至于耀眼的,紧接着就灰暗了,更暗淡了,然后是一层灼热逼人的黑气。
  又等了一会儿,那铁模已经完全凝固,王师傅立即下令往上面浇灌冷水,水泼上去哧哧地响,冒起一阵阵缭绕的烟雾。
  几个师傅们都满怀期望又很焦灼地等待着,不时往我这儿瞅一瞅,我安慰他们:“师傅们做的好,我们肯定一次就成功!”
  “真的吗?”有人嘀咕。
  又等一会儿,几个师傅又往砖缝隙里继续倒冷水。
  “开挖吧!我看可以了!”我说。
  铁匠师傅们谁也不尿,唯独尊敬我,因为我是神秘的“道家”弟子,他们相信我有很多的法术,别的不说,光我的机枪的故事就把他们迷得颠倒黑白了。
  很快开挖,挖一些再浇些水,直到把硕大的铁模炮身完整的挖出来。
  还泛着余温的铁炮模被工匠们开挖出来又用绳子拉出展览。哈哈,非常棒!非常棒!铁炉边的人围了一层又一层,人们惊叹着,欢呼着,眼睛瞪得溜圆。
  铁炮模的样子很古怪,其实是一个大铁炮里面多了一个大铁柱,底下是连接的,就象是一朵花里长长大大的花蕊。
  几个将军们也跑来观看,张浪潮忽然道:“神勇将军,这时候铁模么,那铁水再倒进去的时候不就是铁炮了?可是那大炮怎么的后边怎么是露的?”
  “是啊,是啊。根本就是露的!”几个将领一片惊愕。
  铁匠王师傅红光满面地说,“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分两次铸,等大炮取出来以后,我们再在炮后边用铁水铸一次,彻底把它堵实,这样,它就成了!”
  “这么复杂啊。”众人一片惊呼。
  王师傅抹抹脸上的汗:“当然是不容易,难道天上神仙造的神兵利器也是容易的吗?”
  铁炮模铸成以后,我们大大地庆祝了一番,把铁匠营的工匠们夸奖得不行,还每人记了一件小功。
  但是,问题就着又来了,因为木炭的质量问题,炉火纯青的境界很难达到了,一炉一炉的铁水都烧不到火候,急得负责的王师傅跳脚来骂娘。“妈妈的,炉火纯青的火候真是人间的奇迹!”
  铁炮需要很好的铁,甚至说是钢铁,要不,铸成的炮一定很脆弱,也会有炸膛的危险,所以,王师傅关于铁水的冶炼程度绝对是必要的。
  没有焦炭和煤,只有一般的木炭,看来,铁炮是很难制造了,那么,有没有难度小一些的金属呢?我想到了铜。
  不错,铜的熔点比较低,软一些,柔韧一些,比钢当然不足但是比一般的铁来就绰绰有余了。好,就选择铜!哦,对了,清朝初年清军在抗击沙皇俄国的入侵时不是使用了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了吗?铜炮!铜炮!我念出了声。
  才得一讲,师傅们就麻了脸,他们大多是铁匠,很少是铜匠,不过,也有几个师傅懂得一些基本的知识,他们赶紧商量,交流经验。
  王师傅说:“对啊,咱这儿的铜还多一些哩。”
  北方多铁,南方多铜,这是千真万确的地理知识。
  我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师傅交流了一下,师傅就有了把握。很快,我们从各处弄来大量的铜器,多是庙宇里的铜像,还有一些是百姓家里的铜钱,反正,凡是百姓们能够想到的都想到了。
  铜的熔化快多了,而且,我又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在铁模里铸造的时候,把模里的那根大铁柱子弄掉,在模口部用铁链子拴一根涂抹了泥灰的粗铁柱,一次到位,我们直接就能铸出一尊铜炮。
  我们只好又铸了一个铁炮模,尽管它的质量明显不如上次的,但是,要铸造铜炮还是顶呱呱了。
  再铸了铁柱。
  铜炮的缺点显而易见,那就是它发热太快,软一些,不能特别持续地击发,但是对于这年代的战争来说,它足够了,它的优点是容易制造,立竿见影。
  十天以后,我们就用新的方法铸造了五十门较小的铜炮和十五门中号的铜炮统统冠名曰:神威铜炮。造成之后,方圆几百里的百姓几乎丧失了一切铜器。
  不用说,火药的配置和原料的收集是一天也没有耽误,也绝对不敢耽误。
  新的炮营成立了,不,是一个炮师,可惜没有这样的编制,我还是称它为炮营,是三个铜炮营,拥有将士两千,调副统制官胡彪负责,由素来台直接和我联系。
  炮营配备了足够的骡马车辆,我们还把马车改造成可以直接使用的炮车。
  一个月的时间,朝廷和张世杰催我进攻的文书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
  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下子,我终于可以伸出强大的爪牙了。”看着简易的沙盘地图,我兴奋地挥了挥手。
  起2W点2W中2W文2W网2W
  饮马江南 三章 危险
  (起0Y点0Y中0Y文0Y网更新时间:2006…11…22 11:26:00  本章字数:2458)
  战士们杀到敌军丛中,英勇搏战,豪情壮志,到处都是他们高亢的呼喊,到处都是他们矫健的身影,一点点火把向前延伸,就象苍天里漫撒的星光灿烂,点点繁华,醉人心绪。
  战了多时,敌军已经远远地退去,我军的火把继续往前追赶,大约有五六地的光景。
  我为人非常的谨慎,更担心新战士们没有节制,在夜里疯狂盲目地追击敌人是很危险的,象这个李恒,既然号称大元的一等名将,。想必有他的过人之处,再说,元军的野战正是优势。
  我立即对陈二举道:“陈统制,马上击鼓鸣金,让战士们后撤!”
  陈二举很惊讶:“神勇将军,我们不是胜利了吗?不追杀他几个兔崽子不是显得咱大宋太胆怯了?”
  我看着他凶悍的脸庞,非常欣慰,大宋缺少的不是智谋之士,而更多得失缺乏一种勇往直前的士气,即使它是一种无谋,是一种无知,我拍拍他的肩膀,解释说:“老陈,元军是很狡猾的。”
  他还是一脸迷惑地看着我:“那又有什么关系?将军,刚才不是您要我们反击的吗?”
  我盯着远处火把的移动,心里很后悔:“快,快鸣金吧!”
  陈二举执拗地说:“将军,多好的机会!咱们不能停!”
  我愣住了,起义军将士勇是勇,忠是忠,可是有一个大毛病,那就是对长官的指挥理解力差,执行力差。
  看着犟牛一样的陈二举,我实在没有办法制止他,忽然灵光一闪:“陈统制,难道你要战士们也中元军的埋伏死光了才高兴?!”
  只有这样的话最不吉利但是最简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