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92章

二战全景纪实-第92章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战役牵制和消灭了轴心国大量的军队,有力地支援了北非的盟军。
  为英军在阿拉曼的反攻和美英军队在北非登陆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西方盟国看到了苏军胜利的前景,因而决定于1944年春天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是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略转折的重要标志之一。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献给斯大林格勒的颂词中说,斯大林格勒保卫者的“光辉胜利制止了侵略的狂澜,成为同盟国反侵略战争中的转折点”。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发动反攻之后,从列宁格勒到高加索的广阔战线上,苏联各个方面军几乎同时发起了反攻,压迫德军向西撤退。
 


2。斯大林格勒铺满了尸体和血(8)2。斯大林格勒铺满了尸体和血(8) 
  

  到3月中旬,战线又稳定下来。
  但苏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凸出阵地,给德军防线造成很大的威胁,这就预示着一场新的大规模的厮杀即将开始。
 


3。库尔斯克大会战(1)3。库尔斯克大会战(1) 
  

  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惨败之后,气急败坏,一心想重整旗鼓,进行报复。
  为了搜罗炮灰,他在德国实行总动员,从军工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大量征召工人,并召集60岁以下的男子和16至18岁的青年入伍。
  这样又征召了200余万人,在1943年上半年组建了50多个新师,以补充各个战场。
  到1943年7月,在苏德战场上有196个德国师,其中有26个坦克和摩托化师,加上仆从国的军队和帮凶军,总兵力232个师,尽管法西斯统帅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它已无法取得苏德战场上的优势。
  两军的兵力和兵器对比如下:苏军德国和仆从国军队对比参战人员(万人)6612532512∶l火炮迫击炮(万门)10554319∶1坦克和自行火炮(辆)10199585017∶1作战飞机(架)10252298034∶1主要作战舰艇(艘)1236918∶11943年初,冬季交战停顿时,两军阵线犬牙交错,互有楔入。
  但在库尔斯克地区,苏军阵地深入西部,形成一个宽大的突出部。
  德军统帅部认为,这给他们造成非常有利的进攻条件,可以在这里包围和歼灭进行防御的苏军。
  4月15日,希特勒终于下定最后决心,发出了第6号作战命令。
  命令指出,“中央”和“南方”两个集团军群从4月28日起即应做好准备,发起“堡垒”战役,即对库尔斯克突出部发动进攻。
  但由于计算失误,进攻时间一再推延到7月5日。
  希特勒特别重视“堡垒”战役。
  他在作战命令中指出:“这次进攻意义重大,必须速战取胜……
  有鉴于此,一切准备措施均须严密周全,全力以赴实现之。
  在各主要突击方向上应使用最精锐的兵团、最精良的武器、最优秀的指挥官和大量的弹药。
  每个指挥官、每个列兵都应深刻认识到这次进攻的决定性意义。
  库尔斯克之胜利应成为照亮全世界的一支火炬。”
  为了进攻库尔斯克,德军统帅部集中了强大的兵力:50个精锐师,其中有16个坦克和摩托化师。
  这些师被称为德军之“花”,有“阿道夫·希特勒”坦克师、“骷髅”坦克师、“帝国”坦克师、“大日耳曼”摩托化师等等。
  敌人对新式武器——“虎式”(重约56吨)和“豹式”(重约45吨)坦克、“费迪南式”强击火炮寄予很大的希望。
  集中在库尔斯克方向上的德军共有90万人,1万门火炮和迫击炮,27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2000多架飞机。
  苏军最高统帅部根据情报部门取得的大量材料,确定敌人准备在库尔斯克地区发动强大攻势,于是改变了准备在西南方向发动进攻的意图,于4月12日决定转入防御。
  目的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修筑纵深防御体系,在防守战中消耗敌人强大的坦克集群,创造有利条件转入反攻。
  这在当时条件下是最有利的打法。
  于是便出现了战争史上非常罕见的情况——“强者一方有意识地转入防御”。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库尔斯克地区集中了强大的兵团,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并准备了反攻的大部队。
  担任主要作战任务的是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中央方面军和瓦杜丁指挥的沃罗涅什方面军,两军共有1336万人,19万门火炮和迫击炮,3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约2200架飞机。
  此外,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后方还有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即科涅夫指挥的草原方面军。
  所以,在库尔斯克方向上,苏军在兵力和兵器方面都占优势。
  在库尔斯克方向上,苏军共建立了8道防线,纵深达300公里,重点是反坦克防御体系。
  这个地区的居民大力帮助部队修建防御工程。
  苏军最高统帅部非常重视夺取整个战线上的制空权。
  为此目的,在5、6两个月,苏联空军主动出击,炸毁敌军机场,使其遭受重大损失。
  与此同时,最高统帅部下属的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1942年5月底成立),命令敌后游击队开展积极活动,破坏敌人的交通,使其后勤供应陷于瘫痪。
  苏军用了3个月的时间,周密地准备粉碎德军的强大攻势和以后的反攻。
  这就要求作战部队训练有素,斗志昂扬,士气高涨。
  因此,党的政治思想工作显得特别重要。
  苏共中央的许多负责人都参加了苏军总政治部的宣传鼓动工作。
  他们用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广大指战员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苏军广大指战员在军事方面和思想方面都有充分的准备,以迎接即将到来的严酷考验。
  7月2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告知各方面军和集团军司令部,德军有可能于近日内发起进攻。
  7月3日,据投诚者报称,德军已在做最后的准备:在地雷场中开辟道路,拆除铁丝网等等。
  但到第二天早晨,一直没有任何开展大会战的征兆。
  时值盛夏季节,正在成熟的小麦飘着一阵阵麦香,使人感到了丰收的气息。
  果园里闻名俄罗斯的库尔斯克苹果挂满了枝头,发出诱人的果香。
  蝉在鸣叫,仿佛在歌颂和平。
 


3。库尔斯克大会战(2)3。库尔斯克大会战(2) 
  

  然而这种静寂只是恶战前短暂的假象,暴风雨即将来临。
  4日夜里,从新抓到的俘虏那里得知,德军确定于凌晨3时发起进攻。
  拂晓,敌人果然进攻了。
  苏联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什方面军对德军的战斗队所进行的猛烈炮击,使敌人大为惊愕,其进攻受阻。
  但敌人的这次进攻已策划多时,不会轻易放弃。
  6时整,在一阵猛烈的炮火急袭之后,库尔斯克突出部南侧的德军发起进攻。
  敌人沿奥博扬方向以坦克第4集团军对苏联近卫第6集团军的战斗队形实施主要突击。
  苏联集团军的各部队在抗击敌人的疯狂进攻时发扬了集体英雄主义精神。
  加格卡耶夫上尉指挥的、由共青团员组成的反坦克炮兵连,在交战的最初几天就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他们同法西斯匪军战斗到最后一人。
  加格卡耶夫牺牲后,被追赠苏联英雄称号。
  由共青团员、车长札伊采夫指挥的一辆坦克在战斗中两次扑灭了车上的火焰。
  当坦克第3次被击燃时,已经无法灭火了,于是英雄的坦克手们就用燃烧的坦克去撞德军一辆重型坦克。
  7月5日下午,沃罗涅什方面军司令命令坦克第1集团军在奥博扬方向占领近卫第6集团军第二防御地区。
  此时德军已在一些地区楔入苏军防御阵地。
  苏联坦克兵迅猛地冲入指定地域,在行进间就占领了防御阵地。
  在恰帕耶沃、雅科夫列沃地段,德军“阿道夫·希特勒”坦克师、“大日耳曼”摩托化第3和第7师以及步兵突破了近卫第6集团军的主要防御地带,但没有料到,在第二防御地带还有苏联一个坦克集团军。
  德军高兴得太早了,以为突破了防御,主要困难已经克服。
  但就在这时突然撞上了苏军设伏的坦克。
  “虎式”、“豹式”坦克和“费迪南式”自行火炮在冲破第一道防线以后,即展开战斗队形,疯狂发起冲击。
  在草原上、丘陵地、山沟、谷地以及居民住地,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坦克大战。
  大地在震颤。
  苏军指战员热血沸腾,万炮齐鸣,汇成连绵不断的轰隆声。
  在奥博扬方向上,苏、德双方共投入1400辆坦克,2000多门火炮,500多架飞机。
  交战的规模超出了人们的想像。
  无数的坦克、火炮和飞机堆积成了废铁山。
  成千上万发炮弹、炸弹同时爆炸,烟尘迷漫,火焰冲天。
  太阳在浓密的烟雾之中,也只能透出微弱的光线。
  炮弹打在坦克的装甲上,砰砰啪啪地乱响,燃烧着的车辆升起一根根浓黑的烟柱。
  德军拚命向前推进,不断有新的部队投入战斗。
  双方的搏斗非常残酷,毫不妥协,坦克、步兵满山遍野展开厮杀,战斗队形互相交混,白刃格斗到处可见。
  会战的规模越打越大,越打越激烈。
  7月7日和8日,是库尔斯克南翼沃罗涅什方面军活动方向上战斗最为激烈的时期。
  正如苏军副最高统帅朱可夫元帅指出的,在这里进攻的是强大的敌军集团,在这里指挥作战的是能果断行事、经验丰富的将领,为首的正是德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泰因元帅。
  到7月12日,德军以惨重的损失为代价,楔入沃罗涅什方面军阵地35公里,但占领库尔斯克的计划彻底失败。
  在库尔斯克北翼,德军于7月5日对奥廖尔方向发动进攻,打开了一个缺口,纵深约10至12公里。
  7日,德第9集团军坦克的炮弹消耗殆尽,进攻也随之停止。
  从北面突入库尔斯克的企图也遭失败。
  德军虽遭挫折,但不肯善罢甘休。
  狂怒之下,在库尔斯克南侧继续进攻。
  德军变更部署后直向普罗霍罗夫卡冲击,企图从东南占领库尔斯克。
  7月10日和11日,德军向普罗霍罗夫卡发动攻势,一部分敌军沿奥博扬公路向北突破。
  但两天的战斗未能使法西斯侵略军的态势有任何变化,各坦克师既未能进抵普罗霍罗夫卡,也没有到达科罗查。
  于是德军指挥部不断加强这一地区的兵力,把精锐兵团调到这里:有“帝国”坦克师、“骷髅”坦克师、“阿道夫·希特勒”坦克师和坦克第3军的主力。
  此外,在库尔斯克南部活动的德军全部航空兵也都用来支援这个突击集团。
  德军一味地向前猛攻,并不断增强突击力量。
  但这已经是希特勒企图在东线赢得第三次进攻的最后的挣扎了。
  苏军最高统帅部火速向沃罗涅什方面军增援,把近卫军坦克第5集团军和近卫军第5集团军调归该方面军指挥。
  这两个集团军奉命实施强大的反突击,歼灭楔入的德军。
  苏军炮兵也受命使用全部加农炮,直接瞄准射击敌人的坦克。
  7月12日,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域,双方交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达1200辆之多,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罕见的坦克遭遇战。
  这一天,战斗之激烈达到了高潮。
  后来担任苏联装甲兵元帅的罗特米斯特罗夫(当时任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员)写道:“战场上,各种摩托不停地隆隆作响,履带声嘎嘎刺耳,炮弹飞鸣,直到深夜。
 


3。库尔斯克大会战(3)3。库尔斯克大会战(3) 
  

  数百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燃烧。
  尘土弥漫,烟雾蔽天……
  的确,1943年7月12日是个历史性的日子。
  这一天苏联军人表现出空前的英雄主义,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残酷的坦克战斗中,他们重创德国法西斯侵略军的突击集群,迫使其转入防御。”
  普罗霍罗夫卡激战的结果是,苏军获胜。
  德寇损失大量兵员和400辆坦克。
  7月12日大战标志着德军从南面进攻库尔斯克的彻底失败。
  7月13日,希特勒把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和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泰因召到设在东普鲁士的大本营。
  会上,曼施泰因充满自信地断言:“最近几天,敌人把几乎所有的战役预备队都投入了战斗,在顺利地打退敌人的进攻以后,胜利已经在望了。
  现在如停止作战,那也许就意味着放弃胜利。”
  但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认为,由于遭受的损失和俄国人已经开始的反攻,他的军队已不能继续前进。
  尽管如此,曼施泰因的观点还是占了上风。
  会议决定,南方集团军群的突击集群继续向库尔斯克进攻,中央集团军群转入防御,并在现已占有的阵地上挡住苏军的进攻。
  然而没过几天,这个决定就落空了:曼施泰因继续进攻的企图又遭失败,他的军队被迫回到原来发动进攻的阵地上。
  德军在东线的第三次大规模进攻——“堡垒”战役又以失败而告终。
  苏军最高统帅部密切注视着德军动向,并已制定了反攻计划。
  话分两头。
  在库尔斯克北面,即奥廖尔方向上,德军转入防御的部队约有37个师,其中有8个坦克师和2个摩托化师。
  总共约近60万人,7000多门火炮和迫击炮,12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100架飞机。
  在苏军反攻开始时,在这个方向上对付上述德军的苏联部队,计有西方方面军左翼、布良斯克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
  这三路大军共有128万多人,21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2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000多架飞机。
  可见,在兵员和兵器方面苏军都占优势。
  7月12日,苏联西方方面军左翼部队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各部队在奥廖尔方向上实施了突击。
  至16日,苏军各部队楔入德军防御区17至22公里。
  7月15日,苏联中央方面军转入反攻,至17日,把德军赶回到他们在会战开始前占领的阵地。
  德军在奥廖尔地域广泛构筑了野战工事,并以工程障碍物和地雷场加以掩护。
  堑壕和交通壕四通八达,构成坚固的防御地带。
  德军力图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奥廖尔地域,并调去新的增援部队。
  从7月12日至18日的7天内,共调去7个坦克师、1个摩托化师和4个步兵师。
  苏军最高统帅部为发展攻势,决定将战略预备队投入作战,调遣第3、4两个坦克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增援前线,使形势发生了有利于苏军的变化。
  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痛击德、意军队。
  意大利形势危急。
  7月26日,希特勒在大本营会议上要求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几个师投入意大利战场。
  但是,这个要求遭到克鲁格元帅的坚决反对。
  他说:“我的元首,我请您注意,此时我无法从前线撤下任何一个师。
  这在当前是完全做不到的。”
  希特勒已开始面临东西线作战,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了。
  就在这次会议上,希特勒做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从奥廖尔地域撤退的决定。
  希特勒匪军在准备撤退时,要把奥廖尔地区变成废墟,掳走居民,毁掉庄稼,运走所有的物资。
  对此,苏军最高统帅部及时发出指示,决定以航空兵不断猛烈袭击撤退的敌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