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即位后;长孙王妃也随即立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作了至高无上的皇后;长孙氏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象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力尽着孝道。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的韵事;这在历代都是极少有的。长孙皇后只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就无言地影响和感化了整个后宫的气氛;使唐太宗不受后宫是非的干扰;能专心致志料理军国事;难怪唐太宗对她十分敬服呢!虽然长孙皇后出身显贵之家;如今又富拥天下;但她却一直遵奉着节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从不铺张;因而也带动了后宫之的朴实风尚;恰好为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样。
因为长孙皇后的所作所为端直有道;唐太宗也就对她十分器重;回到后宫;常与她谈起一些军国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因而她说: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她提出的是原则;而不愿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束缚皇夫;她十分相信李世民手下那批谋臣贤士的能力。
长孙皇后不但气度宽宏;而且还有过人的机智。一次;唐太宗回宫见到了长孙皇后;犹自义愤填膺地说: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才能一泄我心头之恨!长孙皇后柔声问明了原由;也不说什么;只悄悄地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直称:恭祝陛下!她这一举措弄得唐太宗满头雾水;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而吃惊地问:什么事这样慎重?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臣妾听说只有明主才会有直臣;魏征是个典型的直臣;由此可见陛下是个明君;故臣妾要来恭祝陛下。唐太宗听了心一怔;觉得皇后说的甚是在理;于是满天阴云随之而消;魏征也就得以保住了他的地位和性命。
长孙皇后的政治见解和才干;对唐太宗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长孙皇后在世时;唐太宗经常与她讨论国家事;听取她对一些问题的意见。贞观初年;唐太宗能够虚怀纳谏;与长孙皇后的协助是分不开的。每当唐太宗任情使性不能虚心听谏时;长孙皇后便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规劝;使唐太宗能够继续保持虚怀纳谏的好作风。由于长孙皇后知书善文;熟读经史;因此她也常常引用一些历史典故来对唐太宗进行劝谏。
长孙皇后最突出的政治见解是防范外戚专权。她的哥哥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佐命元勋。唐太宗对他信任备至;委以宰相之职。对此;长孙皇后一再以汉朝诸吕与霍氏等外戚专权乱政的历史事实提醒唐太宗;要求降低长孙无忌的官位。她还让哥哥亲自向唐太宗要求降职;一直到临终前;长孙皇后还告诫唐太宗注意防止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在国古代历史上;后妃得宠时;依凭裙带之风加重本家族父兄的权势是不乏其例的;而长孙皇后则力避裙带之嫌;把外戚专权乱政导致身败名裂的历史教训作为切骨之诫;是不失为远见卓识的。贞观之治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的局面;与长孙皇后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634年;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又引动了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乾请求以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随声附和;就连耿直的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寿;吾向来不做恶事;若行善无效;那么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我而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她深明义;终生不为自己而影响国事;众人听了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罢。
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两年时间;终于在公元636年盛暑崩逝于立政殿;享年仅三十六岁。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
唐太宗并没有完全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他下令建筑了昭陵;气势十分雄伟宏;并在墓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凭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长孙皇后以她的贤淑的品性和无私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到了高宗时;尊号她为文心顺圣皇后。
在唐太宗的晚年;对他影响较的是贤妃徐惠。徐惠十分聪明;能诗会画;是当时著名的才女;聪名绝顶;博览群书;还未成年就有了很的名气。徐惠入宫以后;虽然位列妃嫔;但对国家事也是十分关心;经常和唐太宗谈论国家事;议论朝政;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唐太宗喜欢她知书善文;纵论古今的才华;把她看作是长孙皇后一样的人物;对她的见解也颇多接受。贞观后期;由于唐太宗频繁的发动战争;徭役和兵役的征发空前严重;造成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因此公元648年;徐惠向唐太宗上疏进行劝谏;这篇上疏结构严谨;声情并茂;论据充实;真切感人;深受唐太宗的赞赏。
唐太宗死后;徐惠十分忧伤;不吃不喝;24岁就死了。由于她写过桂花颂歌;并为老百姓做过好事;人们尊她为桂花神。
爱书法著《帝范》
唐太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君主。他精于弓马;擅长诗书;是一位文武全才的皇帝。
唐太宗以马上取天下;在武力统一原和边疆的过程;多得力于骑射战术;因此对弓马特别精通。从晋阳起兵到登基做皇帝;他的生涯几乎是和弓马伴在一起的;他所用的弓箭;比平常人用的要一倍;命率高;威力。他在指挥战争期间;每每乘骏马持弓;冲锋陷阵。后来登基做了皇帝;他的娴熟的骑射技术仍然不减当年。唐太宗嗜好弓马;特别是对骏马的嗜好以至成癖。昭陵六骏雕刻;既是唐初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也是唐太宗嗜马成癖与他驰誉战场的真实写照。
唐太宗还擅长诗文和书法。他一生写了不少诗文;后来被清朝人编入《全唐文》和《全唐诗》的就有文7卷、赋5篇、诗1卷69首。唐太宗的文章主要是政论、史论、诏勒之类;其《帝范前后序》、《金镜》等是他的代表作品。唐太宗的这些文章多是用骈马文体写成;注重辞藻和排列讲求对偶与用典;在形式上还有摆脱朝以来的绮丽文风。但是;由于唐太宗是一代开国之君;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艰难的统治历程;所以他的文章政治色彩比较浓厚;开创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贞观之风。
公元648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谆谆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要是取法于;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极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唐太宗非常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人袖;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
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而唐太宗从辨才和尚那里得到《兰亭集序》真迹之后十分高兴;将其视为神品;令当时的书法名家们临摹数本;分赐给他的亲贵近臣。唐太宗生前对《兰亭集序》爱不释手;曾多次题跋;死后又将其随葬。后来;他的陵墓在五代时被一个叫温稻的军阀盗掘了;《兰亭集序》从此失传。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都是摹本和临本;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能从看到它的风姿和神采。
唐太宗晚年;由于过惯了安逸享乐的生活;渐渐地也趋向了奢侈腐化。他修复了隋炀帝在洛阳建的豪华宫室。他曾经霸占了齐王李元吉的杨妃(儿媳);还把已故臣武士镬的十四岁的女儿选为才人;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媚;这就是武媚娘。晚年的唐太宗;既迷信占卜;又痴迷丹药;竟在五十二岁上英年早逝。
公元648年;天空太白星多次在白昼出现。这本来是宇宙间天体运行的自然现象;而太史却占卜说;这应在女主昌盛。李世民又听说民间流传的《秘记》上说;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可让李世民睡不着觉了;他的李家王朝怎能让武王取代呢?于是;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这个武王;把他扼杀在摇篮里。有个叫李君羡的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正好倒霉。他的官衔、爵号、籍贯和职务里;一连串占了四个武字:左武卫将军里占了一个;武连县公占了一个;他又是武安县人;是宫城北门玄武门的守将;太史公的占卜正好应在他的身上;巧得不能再巧了。偏偏他的父母在时侯给他起了个女孩的名字;叫做五娘;是盼他易于养活。可是;五于武同音;正好牵连到女主之忌里去。李世民迷信占卜;简直丧失了理智;不由分说;先把李君羡贬到华州(今陕西华县)任刺使;后来仍不放心;又借故将其杀死。李君羡到死也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罪;成了李世民迷信的牺牲品。
公元647年;李世民得了风的疾病;瘫痪在床上。经御医诊治;半年后病体稍愈;可以三天上一次朝了。如继续边治边养;说不定会逐渐康复的。可是;此时的他却迷恋上了方士们炼制的金石丹药;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他先是服食了国内方士炼出的丹药;并不见效;以为国内方士们的道术浅;于是派人四处访求国外高人。
648年;臣王玄策在对外作战;俘获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为迎合李世民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献给李世民。这个印度和尚吹嘘自己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吃了他炼的丹药;一定能长生不老;甚至可以在白天飞升到天宫里去成为仙人。
他这番鬼话还真就打动了李世民;遂给这个印度和尚安排住进了豪华的馆驿;每餐都是丰盛的美食;天天有一群下人侍奉着;生活不亚于帝王。这家伙见李世民对自己深信不疑;就煞有介事地开出一串稀奇古怪的药名来;李世民号令天下;按此方采集诸药异石;不论任何代价;不惜一切牺牲;只要能采办到印度和尚药方的药;哪怕刀山火海也得取来。一年之后;药配制好了;李世民非常高兴;毫不迟疑地将药全吃了下去;结果七窍流血毒暴亡。这时他才五十二岁;是国历史上被长生药毒死的第一个皇帝。他没有做到慎终如始;竟这样荒唐可悲、愚蠢糊涂地过早离开了人间。
历史上的女阴谋家、女野心家随便扫扫就一堆;但出色的女政治家却鲜见。女人并不是天生就热衷于鸡零狗碎;只是她们的空间太;要想抢到糖吃;不得不越发显得阴冷、狭促、歹毒。而仅仅有心计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汉朝吕后、辽景宗萧皇后、武则天和孝庄太后等寥寥几个女人可挤入政治家行列。她们在驾驭一个帝国的过程创造了无穷的乐趣;这比驾驭一个男人更刺激。
而武则天比哪几个更伟之处在于她终于如愿以偿做了皇帝。她是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真正的女皇。她死后在乾陵立了一块国惟一的无字碑。她又是国历史上惟一的能与皇帝合葬的女人。她所占的惟一实在太多;在无数杰出的古代女性当;在数不清的争权称制的帝妃皇后当;能占得到一个惟一的;就已很了不起;而武则天却在许多方面都创下了历史记录。如果把国的历史比作一场群雄逐鹿的运动会的话;那么;武则天不仅囊括了女子项目的绝多数金牌;连男子项目的一些奖牌;她也当仁不让地摘走了。
另一方面;对于武则天本人;又历史讲不清;文学写得乱;哲学思不透。她凶残淫荡、阴忍好杀;但又果断刚毅;知人善任。她既是杰出的政治家;又是心狠手辣的女人;她既是整个唐朝的祖母在太庙里千秋享配;又是一个篡位而颠倒朝代的人物;修撰国史真够为难的。连黄仁宇都说了:这段史实;不易置评。所以有人说;武则天是考学人智慧的一个好题目。她做尽了坏事、耻事、恶事;但其统治的岁月;又被史书上称为一个好时代;是从初唐的贞观之治过渡到盛唐的开元盛世的关键。
确实;武则天的出现留给史书一页新;尽管后人纷纷论古今;她的历史意义却是谁也抹煞不了的。
烈女雄心
武则天;山西文水人;生于624年。其父出身于木材商人;官拜正三品工部尚书都督等官。其母杨氏;出身名门族;其父杨达是隋朝的宗室宰相;至唐代;杨家在京城里也还是显赫的宗族。尽管如此;武则天的家庭在当时也还是不入上流社会的寒族。武则天的父亲靠做木材生意致富;后结识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后;李渊命他为行军府司铠参军;一直为唐军提供军需;直到唐军进入长安;被李渊尊为太原元从功臣。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他的家族出身;按当时的门阀观念;所谓名门望族;是在一百多年间一直控制着西魏、北周和隋、唐政权的关陇集团;只有出身于这些家族的人;才能获得朝廷的承认;才有资格在朝廷担任重要的官职。按武则天父亲的经历和官位;当然可以跻身于士族之列;但论其血统出身;却是寒微之族。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朝廷修《氏族志》;不列武姓;不叙武氏本望;社会上也攻击武家是下等族姓;甚至连突厥人都称:武;姓。武家被排斥在贵族之外;想取得很高的权力和职位;是十分渺茫的。
武则天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既有着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又有着寒门微族的历史出身。上流社会的生活刺激了她的权势欲;寒门微族的出身又使她无法实现攫取权势的欲望。武则天自就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下长;逐渐养成了她那种仇视名门士族、不择一切手段地攫取权力的性格特征。
的确;在她的身上;是看不到多少贵族气质的。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元月;长孙皇后去世;次年;太宗听说武则天长得端庄漂亮;操行方正;就把她召入宫。入宫后;武则天深得太宗皇帝喜欢;立为才人;并赐名曰武媚;人皆称其媚娘。
召她入宫之时;武则天年仅14岁;一般说来;这种年龄的女子都不愿离开父亲;况且一入深宫;如同生离死别。而年纪的武则天却把这看成是一个进身的机会;并且可以摆脱兄长们的管束和压抑;因此;她很高兴进入宫廷。当时;她的母亲恸泣与诀;武则天反倒觉得可不必;而是笑着劝慰母亲说:我去见天子;怎么能知道不是福分呢?为什么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悲?
武则天为人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