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 >

第61章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第61章

小说: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员下役之欺隐。清代刑罚;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的;多比照旧案;由于案例灵活多变;办案人员便可随意比附;稽查档案的书吏接受请托、收受贿赂后;往往是断章取义;或删去前后文词;只摘间数语;或避重就轻;随手高下。针对这种弊端;雍正谕令刑部衙门;一切稿案由司员亲自主稿;以免被书吏造假欺骗。
  当康熙晚年;清政府的朝员官僚习气相当严重;这些人身居高位;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皇帝指令商议的事件;文武臣们往往一味附和;并不拿出主见;很难看到直言详议据理力争的场面。雍正在藩邸生活四十余年;对朝臣这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连钟都撞不响的苟且偷生恶习看得十分清楚;他刚刚即位不久就颁发谕旨;严加整饬此风;他毫不客气地指出:现今朝九卿员坐班;每当商议事件;往往是彼此推诿;不发一言;有的假装打瞌睡;有的海阔天空地闲谈;等到需要拿出主意的时候;便鼓动一两个新来的科道官员发言表态;然后家便群相附合;以图塞责。似此朝臣议事;何益之有?雍正指令朝重臣;商议事件务要各抒己见;不得观望附和。
  雍正认为;官场上流行的八面讨好、圆滑世故的习气最为可恶;指出这种劣习实为国家之蠢;妨政败俗莫此为甚。训导文武员做官要有骨气;要果敢刚直。雍正四年(1726)六月的一天;雍正将在京的文武员召到勤政殿;训谕说:现查朝臣所议定事件;多并不合情理;究其原因;不外乎议事理各怀私心;其身为王子者;以现有众臣;我等不必先说;那些刚提升的臣;又以现有老臣;何需我等班门弄斧而闭口不言;而资历深厚的老臣;深知枪打出头鸟;自己不拿意见;最后还落得个从公议论尊重别人的美名。为彻底改变这种彼此观望的劣习;雍正宣布;即日起将议事的亲王臣分为三班;凡遇应议之事;分头酌议;每人都拿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如果所议意见相符一致;就照这一意见定稿启奏;若是意见不完全一样;由诸位臣另行商议。如此;不但不致互相推诿;而且亦各能出其主见。雍正试图建立一种分班议事制度;让议事者必有所言;不得不言;从而使投机者失去附和的机会。
  善于搞迎合把戏的朝臣;除了对皇上的话不敢说半个不字外;还想方设法地讨好皇上;但这种人在雍正那里却往往讨个没趣儿。山东兖州知府吴关杰曾奉到一道谕旨;内容是令他实心任事;为政勤慎。吴关杰把皇上的谕旨奉为至宝;先是悬挂堂;朝夕瞻仰;后来又找工匠把谕训一字一字地刻在府衙堂的屏门上。他把自己如何尊奉圣旨的举动详细奏报;说如此时凛天颜于咫只;勿忘圣训于须臾;触目惊心;甚为有益。极力想以此博得皇上的欢心。吴关杰甚至还请皇上命令各省文武官员;一律在衙门的屏门上刊刻谕旨;使圣旨高悬;举目皆是。雍正当即给吴关杰泼了一瓢冷水;教训他:你本不是什么超群之才;料理好你份内的事就足可以了;此等迎合之举皆不必;此等多事朕皆不喜。
  对臣工奏折肉麻的称颂和不着边际的套话;雍正十分反感;每有这类折子送达御前;必遭严厉痛斥。雍正二年(1724)二月;广东巡抚年希尧奉到雍正一道口传谕令;教导他如何治理地方;年希尧写折子奏谢说;皇上所颁谕旨不仅周详备至;而且料事如神。雍正看后批道:写来套话;何常有一句你心里的话。雍正三年(1725)八月;福建学政黄之隽写折子称颂皇恩浩荡;雍正训斥他:凡百只务实行;不在文字语言。颂圣具文;朕实厌览。雍正毫不客气地郑告群臣;歌功颂德的套话空文实听厌矣。
  借用好年景来称赞皇上的圣德;是乖巧臣工的又一迎合花样。雍正十年(1732)四月;署陕西巡抚马尔泰奏报地方雨雪情形;说仰赖皇上洪福;今春风调雨顺。雍正用朱笔在洪福二字旁画了一道线;批道:仰赖洪福;这类套话实在没味;朕已再三告诫内外百官不要做迎合虚文;已是口干舌燥了;你竟仍务此道;难道没长耳目吗?那些想通过美言赞词博取雍正欢心赏识的臣工;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等待他们的是一番毫不留情的责骂。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臣自称庸陋、愚昧;往往被看作是谦恭的美德;雍正却认为这是官员虚伪不实诿过卸责的空文。雍正五年(1727);安徽巡抚徐本在一件奏折上说;臣深觉见识愚昧;雍正在愚昧二字旁画了一道红线;批道:此二字;朕深恶之;非由衷之言也。有个叫刘应鼎的臣;在升任四川布政使后写折子谢恩;说自己性情愚昧;见识短浅。看到这过分恭谦并不实在的话;雍正批道:似此心口相违之空文;朕实厌而恶之。在雍正看来;内外百官;这种过分恭顺谦虚的言辞;没有一句是心里话;都是言不由衷的套话。雍正七年(1729)冬;陕西降雪;巡抚武格没有及时奏报。当皇帝追问时;武格回奏说臣等愚昧;实难辞咎。雍正用朱笔将愚昧二字划去;怒加训斥:朕深恶此等虚诈俗谈!若把你这个愚昧之人用为封疆臣;那么朕的愚昧又怎样讲?还是诚实一些好;这样的空文再也不要有了!
  清代官场上流行着这样一个术语;叫名实兼收。那么;究竟什么是名;什么是实呢?对此;雍正做了入木三分的解释:所谓名者;官爵也;所谓实者;货财也。他进一步指出: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云名实兼收。这种名实兼收的官僚;品行似乎很公道忠诚;操守看上去也很廉洁无私;实际却是善于钻营者。他们对自己应尽的有关吏治民生的职责并不上心;专以逢迎上司为能;甚至暗通贿赂;私受请托;巧吞钱财;很是神通广。结果;既捞到了实惠;又博得了美名;实在是名利双收。相反;那些朴实无华;敦尚实治的官员;却备受压抑和排挤;由于他们实实在在地奉公守法而吃不开;到头来钱财没得到;官位也升不上去;可谓名实皆无。面对这种吏治败坏的状况;雍正严加整顿;针锋相对地提出新的名实观;这就是:以百姓称颂为名;以奉公尽职为实。雍正要一改官场上的腐败观念;树立一种新风。
  看到雍正严惩贪污受贿的官员;有人为迎合皇上;故作廉洁姿态;竟连正常的俸禄工资也不要了;想以此换取美名再升高官。对此;雍正很不以为然。他指出:凡事都有个度;哪有饿着肚子办公的道理;只要不欺不隐;不在分外谋财贪利;就是好官了。雍正说:沽名邀誉;乃居官之患。
  雍正朝有个敢讲真话的御史叫李元直;雍正对他很赏识。一次;李元直递上一道奏折;他说:现今一些臣为保全官位一味迎合;皇上认为可以;没有一个敢说不可以;皇上若认为不可以;则没有一个敢说可以。李元直进而直言;这种陋习在央六部随处可见。讲这样的话;固然要有胆量;而听的人就更需要胸怀。雍正认为李元直真实任事;说了要害;把他召入内廷面谈;还一起吃荔枝;鼓励他以后仍要尽言毋惧。
  实心任事;是雍正对内外百官的根本要求;他颁谕给各省封疆臣说:朕望天下总督、巡抚员;屏弃虚文;敦尚实政。雍正二年(1724);福建巡抚黄国材在一件奏折内表示要实力奉行;雍正在这四字旁批道:全在此四字。雍正三年(1725);在给江苏巡抚张楷的一条朱谕;雍正谈到:为官者要有所作为;惟以实心行实政;重公忘私;将国事如身事办理。在安徽按察使祖秉圭的一件谢恩折上;雍正更是直言训导;要他做实在好官。
  雍正帝自己是一位勤奋理政的皇帝。他在位13年;13年如一日;亲理政务。他白天无一刻清闲。上朝研究政事;聆听臣面奏;商讨各种建议;处理突发事件。晚间则要批阅批不完的奏章。他不像他的父亲康熙帝;也不像他的儿子乾隆帝;他没有南巡北狩;巡视祖国地;视察江南北。他13年都是在北京城的办公桌上度过的;他的生活是很单调乏味的。可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58岁就死了;可以说是累死的。历史上这样的皇帝还没有过。
  雍正还为文武百官树立起公忠诚勤;实心任事的楷模。他所赏识的几位重臣;如田文镜、鄂尔泰、李卫等;都是以直言不讳、据实办事而得到特殊信任和格外擢用的。田文镜本是一个官位不高的内阁侍读学士;他引起雍正重视;是在雍正元年(1723)祭告华山回京复命时;他在皇帝面前把山西全省闹灾荒财政亏欠的情形一一如实奏报;雍正认为;该员直言无隐;若非忠国爱民之人;何能如此?遂加重用;调任山西布政使。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官职累迁。田文镜受宠而不迎合;凡事直言;更被雍正看。雍正七年(1729);朝臣商议;要在全国各州县的乡村设立讲约所;每月初一召集农民宣讲《圣谕广训》;雍正批示依议;令各地推行。接到这一谕令;已任职河南山东两省总督的田文镜据实陈奏不同意见;说农事繁忙;按月宣讲;实在有所不能;而且各省乡村遍设讲约所;每年费用不下数十万;实属浪费。他建议在春仲、秋末、冬初农闲时酌情召民宣讲。在这件事上;田文镜不因《圣谕广训》是康熙帝的圣训集锦;而把不能如期宣讲、难以持之以恒的实情隐瞒下;不因这件事经过朝臣商议已经得到皇帝谕准;而迎合顺从。可贵的是;田文镜以国是为重;坦抒已见;对皇帝已经批准的事敢于说不。而雍正欣赏田文镜;也恰是这一点。在田文镜的这一奏折上;雍正挥笔批道:此奏可嘉处不胜批谕。欣然采纳了田文镜的建议。
  主管云贵广西三省军政要务的总督鄂尔泰;也是以不计一身利害;公忘我;致身于国而得到雍正重用的。雍正八年(1730)正月;湖南巡抚赵弘恩与路经长沙的鄂尔泰面谈了四天;事后向雍正报告说;要效法鄂尔奏的居官为人。雍正训导说;要想学习鄂尔泰;当知道他的根本;鄂尔泰超过平常人的长处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忠公二字;以种种名利是非心居官为人;而欲效法鄂尔泰万万不能。雍正告诫臣工;鄂尔泰之所以深受朝廷器重;是因为他忠公务实;这是根本;要学就学他这一点。
  深得雍正信任的浙江总督李卫;以严猛著称;他不苟同于官场积习;勇于任事;不徇私情;不避权贵;得罪了不少官。这些人联名向雍正告状;雍正却说:李卫粗率狂纵;人所共知;但他却是刚正之人;朕赏识李卫;就是因为他操守廉洁;实心任事。从这些被赏识的重臣身上;可以看到雍正着力提倡务实的良苦用心。
  雍正帝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皇帝。他在政治、经济方面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作法。
  一是在经济方面;施行摊丁入地;这是一项重的赋税改革。国自古就有人丁税和土地税。人头税叫丁银;即按家庭人口数量交税;五口人就要交五口人的税。土地税叫田赋;即按家庭拥有土地的数量征税。每个农家都要交这两种税。但由于连年战乱;无地或地少的贫苦农民交不起人头税。没有办法;他们只有隐瞒人口或逃亡在外;以躲避人头税;即丁银。这就造成了量流民;使社会不稳;并影响国家税收。
  这是一个拖延多年的老难问题。顺治帝、康熙帝都没有彻底解决。雍正实行改革;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这就是摊丁入地;它一举取消了人头税。这对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是一个福音。他们不用再去逃亡躲税了。他们可以老老实实地种地;国家自然增加了税收。同时;减少了流民;使社会安定了。这是我国财政赋税史上的一项重改革。
  二是耗羡归公;我国古代以银、铜为货币;征税时;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有一定的损耗;故征税时有一定附加费。此项附加费称耗羡或火耗;一向由地方州县征收;作为地方办公及官吏们的额外收入。耗羡无法定征收额;州县随心所欲;从重征收;有的抽正税一两、耗羡达五六钱;人民负担甚重。雍正实行耗羡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幅度提高官吏们的俸禄。这样;既减轻了人民负担;又保证了廉政的推行。故雍正说:自行此法以来;吏治稍得澄清;闾阎咸免扰累。
  三是创立军机处;推广奏折制度。明代权力集于内阁;故有权相产生。雍正把权力进一步集在皇帝手;创立军机处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为皇帝出主意、写文件、理政务。其特点是处理政事迅速而机密。军机臣直接与各地、各部打交道;了解地方情形;传达皇帝意旨。此机构存在200年;直至清末。
  与创立军机处伴随的是推广奏折制度。由于以前的官文书批转手续繁复;且经多人阅看;时间拖延;且难于保密;而奏折则向皇帝直接呈送;直达皇帝本人。雍正扩了可向皇帝上奏折的范围;不同身份的官吏可以及时反映情况;报告政务;使皇帝洞察下情;以便制定政策;也使官员们相互监督;皇帝得以了解他们的贤愚、勤惰、政绩、操守。
  四是改土归流;我国西南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其职务为世袭;仅名义上接受清朝的册封。土司们生杀予夺、骄恣专擅。这种制度妨碍了国家的统一和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雍正即位后;废除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各地的许多土司;改成和全国一致的州县制度。改土归流是一场严重的斗争;许多土司武装反抗;雍正坚决派兵平定。在平叛战争虽然也累及无辜;给少数民族造成伤害;但从长远来说;改土归流是进步的措施;打击和限制了土司的割据和特权;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有利。
  雍正帝还有一个重发明;就是秘密建储制。清朝皇位的继承;开始没有实行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康熙帝研究了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觉得可以接受。他便采纳了国历代皇帝的嫡长子继承制。皇帝生前;公开地将嫡长子立为皇太子;是为储君。皇帝死后;他就自然继承皇位了。这种继承制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缺点是如果嫡长子条件不具备;或皇帝对嫡长子不满意;一旦更换皇太子;就极易造成诸多皇太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康熙帝二立二废皇太子;就是明证。这给康熙帝终生造成了极的痛苦;也使政局动荡不稳。
  雍正帝45岁即位;他亲眼目睹了康熙帝为此焦头烂额的情景。心有数的他;在即位之初就着手解决这个难题。即位的当年;他便下令群臣讨论如何立储的问题。其实;他是把写好的谕旨让臣们讨论;臣们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于是;当即确定下来。
  所谓秘密建储;就是秘密建储一事完全公开;储君为何人则绝对保密。皇帝把自己选定的皇太子写在纸上;装在匣;置于乾清宫顺治帝御书的正光明匾额之后。待皇帝病危之时;再予开启。由于不知皇太子是何人;皇子们也只有在修养自己、努力工作上;下功夫了。
  这个制度的实行;起到了巩固皇权、平稳政局的作用。以后几代的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的继位;也是采用了这个成熟的模式;使清代皇权得以一代一代地顺利交接;政局保持了相对的稳定。秘密建储制度在清朝的实行;是雍正帝的史无前例的首创。
  此外;雍正还有许多值得称道的政绩;如惩治贪污、解放贱民、平定罗卜藏丹津、始派驻藏臣等;为国的统一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雍正帝又是一个生性多疑、猜忌心重的人。在他的统治下;文字狱也更多更严重。最出名的是吕留良事件。
  吕留良是一个著名学者。明朝灭亡以后;他参加反清斗争没有成功;就在家里收学生教书。有人推荐他博学鸿词;他坚决拒绝。官员劝他不听;威胁他也没用;后来他索性跑到寺院里;剃光了头当和尚;官员们拿他没办法。吕留良当了和尚之后;躲在寺院里著书立说。书里面有反对清朝统治的内容。幸好书写成了;没有流传开去;吕留良死了;更没被人注意。
  有个湖南人曾静;偶然见到吕留良的文章;对吕留良的学问十分敬佩;就派了个学生张熙;从湖南跑到吕留良的老家浙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