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世家女 作者:李好(晋江vip2013-09-03完结,种田文,宅斗) >

第47章

世家女 作者:李好(晋江vip2013-09-03完结,种田文,宅斗)-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就是要忠君,令宣那时候就记得牢牢的呢。”
  “哈哈,”皇上开怀的笑了,忠君可不就是忠于他?而曾令宣这五年所做的,可不就是忠君,替自己除了一个隐患,事后也不贪权,直接请求回京城,这样的好臣子,是该好好提拔。
  要说别人,皇上还不放心,而曾家,后宫无人,唯一有关系的皇后还是无子的,所以倒是不担心他们以后帮着自己的皇子争权夺利。镇国公这个老头倒是看得明白,知道自己府上有镇国公这个爵位,唯一要做的,就是忠君。
  “真倒是想要奖励一番曾令宣,只是有些事儿不好摆在明面上。”
  “皇上,令宣是您的臣子,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再说,以后还有皇上给他封爵呢,这不是最大的奖赏?”皇后娘娘说道。
  “也对,朕心里有数,且等着吧。”现在如果奖赏曾令宣,那就太引人注目了,还是等以后再说吧,只要忠君的,皇上从来都不会吝啬奖赏的。
  连镇北侯那个人都赏了太子少保了,何况真正为自己办事的人?
  袁太夫人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长孙,是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好好的基业就被你给毁了!既然你自己毁了,我还能说什么?现在你父亲也成了这样了,以后这府上如何,你好自为之吧。”袁太夫人觉得自己一生的心血都白费了,如今就只能在京城度过余生。
  袁伯明开口说道:“祖母,你觉得我们在江北还能呆的下去?皇上为什么派了个镇北将军过去?是因为皇上对我们早就不满了我若是不这样,咱们袁家早晚就会被抄家的,跟皇上争,有什么好处?”
  “谁跟你说这些话的?”袁太夫人不相信自己的长孙能想出这些。
  袁伯明道:“这不明摆着的事儿吗?还用别人教我?祖母,你是内宅夫人,这外面的事儿,你就少管,只管颐养天年就成了,袁家以后由我支撑就好了。父亲大人既然这样了,那就好好的养着,孙儿告退了。”袁伯明说完,就起身离开了,把袁太夫人给气的,什么时候长孙这么有出息了?可是都是和自己做对的。
  袁伯清暗想,自己的祖母老是觉得自己不成气候,而且还偏心,现在自己能独当一面了,谁也不能说自己什么了。
  到了书房,叫了自己的幕僚阮先生,“阮先生,如今这样是不是已经可以了?”
  阮先生笑道:“恭喜公子得偿所愿。京城是繁华之地,只要好好经营,不比在江北的时候差多少。”
  这几天袁伯清也在京城到处逛过,京城果然是比江北那地方繁华,袁伯清也是贪图享乐的人,这次又得了皇上的赏,眼看着爵位也都到手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以前在江北,他父亲动不动就是要他勤学苦练,哪里能享受的到?现在好了,这府里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了。
  袁伯清笑道:“如果不是父亲太过于狠心,我也不至于这样我正正经经的嫡长子,还比不上他外头的女人生的儿子?竟然把什么好东西都给了他,祖母那边也只是看得到幼清,何曾把我看在眼里的?既然这样,我也该拿回属于我的东西了。”镇北侯一直不立世子,让袁伯清很是不满。
  而镇北侯除了他和袁幼清,在外面还有个女人生的孩子,对那女人生的孩子他可是千宠万宠的,要不是自己发现了,还一直蒙在鼓里呢。
  阮先生道:“既然公子已经得偿所愿了,那阮某就要和公子辞别了。家中老母也要某尽孝,这么多年在外面实在是没有尽到人子的责任。“
  袁伯清忙道:“先生何不把令棠接到京城,那样我也好照顾?”
  “家母一辈子在家乡,离不开故土。”阮先生说道:“如今公子这边一切都安顿好了,阮某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人家要回去尽孝,袁伯清也不能说什么,只能是放行,毕竟这是个推崇孝道的年代,阮先生因为帮袁伯清,这么多年都没有尽孝,他要是还拦着不放行,那就说不过去了。
  “好吧,先生想走,我也不拦着,以后先生有什么为难的事儿,就过来找我。”
  阮先生收拾了东西,和袁伯清告辞了。清风楼里,阮先生到了一个暗间,见到了里面的曾令宣,曾令宣道:“阮先生过来了。”
  “公子爷称我为先生,不敢当。这次是跟公子爷告辞的。”阮先生说道。
  “好!先生一路顺风。“曾令宸以茶代酒,送阮先生回乡,这次如果不是阮先生在袁伯清身边出谋划策,江北的事儿还不能那么顺利的进行,这五年时间,曾令宣慢慢的布置,利用了镇北侯和袁伯清之间的矛盾,最终是土崩瓦解。如今功成身退,他没有什么遗憾的,只是这五年一次也没有回来尽孝,曾令宣心里是遗憾的,可是也没有办法,他们这样的功勋世家,为了家族,首先就是为君上分忧,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家族长久下去,他是长子嫡孙,更是有这样一份责任。
  作者有话要说:周末愉快!


☆、87联姻之事

  李氏见到了钱氏生的小儿子钰哥儿;如今都四岁了,最开始还有些陌生;但是过了几天,就和大家很熟了。
  李氏对四个儿媳妇说道:“我现在只想要孙女;你们可要加把劲儿。”
  四个儿媳妇;钱氏生了三个儿子,怀阳县主生的是晖哥儿,裴氏生了礼哥儿;而严氏生了礼哥儿,清一色的孙子;所以李氏特别想要个孙女。
  怀阳县主笑道:“母亲;别人家都是盼着孙子;您可倒好,就想要孙女了。”
  “是啊,所以你们要是孝顺,就赶紧给我生孙女去。”
  大家热热闹闹的,李氏是五年没有见到长子,如今全家团聚,当娘的心里能不高兴吗?而钱氏也见到了自己的长子和次子,如今都长大了,这五年来都没有见着,还是回家好啊,在江北的那段日子,虽然也是好的,但是没有归属感。
  怀阳县主道:“大嫂刚回来,必定还要休息一段时间,我想着过几天后,跟大嫂交接一下。”怀阳县主也不是贪权的人,见正主回来了,就要把手里的管家权给交出去。
  裴氏和严氏听了,都表示应当如此。毕竟他们再管家以后这家也不是他们的,何必要巴巴的不放呢?裴氏是庶子媳妇,当然不敢在这个时候还要叫板,如今他们一家子的前程还要靠大房的人呢,何必在这个事儿上牵扯?
  李氏见几个妯娌这样,也对钱氏说:“你过几天就接过去吧,以后这些都是你的事儿了,不过你要多谢你几个弟妹,这几年都是他们辛苦着的。”
  钱氏忙道:“母亲说的对,我有三个好弟妹,嫂子在这里谢过你们了。”
  怀阳县主笑道:“大嫂要是谢我啊,我吃了你从江北带来的茶叶,很是喜欢,一会儿让人多给我拿一些就好了。”
  “这简单,一会儿就让人给带过去。”钱氏也笑道。
  曾令宸看丫鬟们整理大哥和大嫂给自己从江北带来的东西,秋韵笑道:“姑娘你看,这缎子多好看,如果做个小袄姑娘传上去就更好看了。”
  这是江北特有的涵锻,上面的花纹不明显,非要仔细看才看得出来,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曾令宸笑道:“那秋韵就帮着我做几件吧,等入秋了就可以穿了。”现在还是夏季呢。
  秋韵自然是很高兴的接受了。又有平国公府的荷花开了,给曾家下了帖子,而钱氏从江北回来,也是需要时间重新融入京城贵妇的圈子,所以李氏就让钱氏带着曾令宸和十姑娘曾令瑶,二房的甜姐儿一起去了平国公府。
  陶三娘子早就派人在门口等着,见了曾令宸,陶三娘子的丫鬟忙笑道:“曾姑娘,我们姑娘等的都心急了。”
  平国公府人听了说道:“也不知道三丫头搞什么鬼,令宸啊,你就替我去看看去。”平国公府人也要和钱氏说说话,问问江北的风土人情。
  曾令宸边走边问:“你们姑娘这段时间都在干什么呢。”上次在长平长公主的马场差点打起来,他们几个回去了,也是被大人们禁止出门的,也就是高阳县主天不怕地不怕的,还跑去找他们。
  谁让广平王世子管不住自己的女儿呢。广平王也是个万事不管的。
  那丫鬟答道:“我们姑娘说她都快要发霉了。”
  呵呵,这陶三娘子,还真是能说啊,这次荷花宴她是能透透气了吧。
  “这边呢,这边呢。”高阳县主在跳脚喊,这个高阳,真的是活泼。
  陶三娘子作为主人,跟几个人说道:“我专门让人把船从库里拿了下来,一会儿船娘带着我们去那荷花中间去,咱们边看边玩。莲蓬都是最新鲜的呢。”
  池子旁边有个乌篷船,黄六娘子说道:“这么小,会不会一会儿掉下去啊,那可就糟了,我们都不会游水。”
  陶三娘子忙道:“没关系的,这船娘水性可好呢,再说我家里既然准备了这个荷花宴,肯定不会让你出事儿的,你就放心好了。”
  那船娘也说道:“各位姑娘相信小妇人,绝对是又平又稳。”这个船娘来自鱼米之乡,从小就会驾船。
  于是几个人都高高兴兴的上了船,那船娘船桨一划开,就朝着盛开的荷花池过去了。
  一会儿的功夫就到了这荷花深处,满眼的都是白的粉的荷花,曾令宸摘了一个莲蓬,高阳县主说道:“刚才我看见上次和我打架的杨五娘子了。真想再给她来一顿,上次把我的头发都扯掉了好几撮,幸亏我的头发密,不然真成了秃子了。”
  说的大家都笑了,想起上次他们几个跟人家打架,还真是有些好笑呢。
  “不是说他们就要走了吗?怎么到了现在还不走?”陶三娘子问道。
  “这个我知道。”高阳县主说道:“还不是因为江北袁家的事儿,把他们吓破胆了,怕他们南粤到时候也这样,那什么姓史的就要留下来呢。”
  钱诗语说道:“是南安伯吧。”南安伯史家,南粤的一个世家,只不过还是没有归顺侯势大。
  高阳县主说道:“只要心中没有鬼,怕什么?越是怕越是有问题。”
  曾令宸问钱诗语,“诗语,是不是南安伯想要联姻?”
  看今天诗语无精打采的,曾令宸想到了这个可能性。而钱诗语又是自己大嫂的妹子,还是安国公的嫡女,一个外来的伯爵府想要在京城站稳脚跟,这联姻是最方便的法子。
  钱诗语点点头,高阳县主道:“他们也真敢提啊,不同意不就得了。”
  其实如果识时务的,那这些公侯之家都呆在京城是最安全的,地方上皇帝肯定不乐意有个什么世家名门把持着,人家皇帝和朝廷有自己派去的官管理着,你一个地头蛇盘踞着,这不是和皇上还有朝廷打擂台吗?以前是条件不允许,皇上能容忍了,现在皇上觉得忍无可忍了,你还不识时务,非要站着,那就是惹着了皇上了,皇上都是小心眼的人,到时候怎么灭了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
  江北袁家最后还不是到了京城,胳膊扭不过大腿,南粤自以为自己是归顺国,还想着地方自治,那么早晚下场不好,这南安伯倒是个识时务的。
  高阳县主说了,但是大家都沉默了,世家女虽然锦衣玉食,但是有需要了,也得为家族做贡献,如果皇上为了安抚这南安伯,到时候就是在世家里指婚,这谁也不能逃过去。况且皇上有时候不指婚,直接暗示,自然就有人给皇上办事了。
  “你们一个二个怎么了?说是出来好好的玩的,现在都垂头丧气的,就是那样又如何?咱们谁怕谁啊,既然想要通过这个在京里立足,那就不敢给我们脸子看,咱们的亲人可都是在京里呢,一人一口吐沫就能把人给淹死,他们可是外来户,怕个甚?”
  高阳县主说的话没有错,大家听了又放松了,陶三娘子说道:“就是如此,咱们谁怕谁啊,要是不高兴了,还不是有县主的鞭子嘛,一下子抽过去,保证他们哭爹叫娘的。咱们总比以前那些和亲的公主要强多了,好歹是在自己的地盘上。”
  高阳县主瞪了陶三娘子一眼,不过还是说道:“对,就是这个理,谁要是不服气,吃我一鞭子!”
  “哟哟,快看,那边,三娘,你们家今天怎么把画舫都弄出来了?”高阳县主指着远处的那座小二层楼的画舫说道。
  钱诗语忙道:“咱们赶紧走吧,碰到了不好。”
  “我说诗语,你怎么现在这么害羞啊,咱们光天化日之下的,有什么了不得的,他们来了,咱们就上去,我倒是要看看这些人能弄个什么名堂。”
  画舫上自然是一群少年,在这湖里游玩呢,大楚的男女大防并不怎么严,特别是宴会的时候,男男女女的一大群人遇到了,也不会躲过去,除非是一男一女暗地里相约,那是被人鄙视的。
  曾令宸想着,那上面不会有史家的人吧。诗语才这样不想上去,不过现在事情还没有定呢,何必草木皆兵?一个伯爵府想要娶一个国公府的嫡女,这应该皇上不会同意,看来这南安伯倒是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把安国公和镇国公都给连上呢,毕竟钱氏是镇国公的长子长媳,娶了钱诗语可就是和镇国公府也有关系了?
  “放心,没事的。”曾令宸在钱诗语耳边轻轻的说道,与其担心做些小动作,还不如自自然然的。婚姻能成,可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的,钱诗语点点头,大家让船娘朝那边画舫划过去,几个人也摘了一堆莲蓬。
  那画舫的人也看见这个小船了,忙让人停住了船,陶四爷见妹子过来了,让婆子们把他们带上了画舫,笑着道:“我说你一大早就瞒着人呢,原来是做这事儿去了。”又对曾令宸几个说道:“各位妹妹安好。”
  大家都是从小就认识的,也不用彼此介绍,高阳县主看了一圈说道:“刚才我还听到丝竹的声音,现在怎么没有了?难道你们藏起来了?”高阳县主在家里也听哥哥们说过,这男人在外面都喜欢招那些青楼的女人饮酒作乐,所以听到声音,以为这边都是呢。
  陶四爷倒是听明白了这高阳县主的意思,不由的有些噎住了,这可是在自己家里要是自己真的敢把人给招来,那自己岂不是死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君,埋头码字!


☆、88游湖

  高阳县主找了一圈;也没有见到人,陶四爷看其他的几个少年都要笑了;只能解释道:“刚才是我们几个在吹笛呢。”
  “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是外面那些不正经的女人呢。”陶四爷的脸彻底黑了;这说的是什么话?把他们比成不正经的女人了?
  “高阳表妹啊;你这嘴巴还是这么厉害啊。“俞墨手里拿着把扇子笑盈盈的过来了。
  高阳县主说道:“一天到晚的拿个扇子,这得亏是夏天,要是冬天;不知道是要干什么?”
  哈哈,大家忍不住都笑了;俞墨拿着扇子的手倒是顿了一下;这叫风流倜傥好不好?怎么就叫干什么了。
  陶四爷是主人;忙说道:“妹妹们刚才在那边玩得可开心?这大船有大船的乐趣,小船有小船的好处,我让人把画舫绕着这个湖再转一圈,你们好好看看。”
  曾令宸和钱诗语在船栏杆那边,说着悄悄话。
  “大嫂回来了,说是想让你过去呢。”虽然钱氏也回过安国公府的娘家,但是姊妹有私房话,还是在自己的院子里说比较方便。
  钱诗语道:“我也准备过几天就去的,只是想着那些事儿,心里总不安生,你也知道那边,上面的态度不怎么样,就怕以后,”
  曾令宸想了想,说道:“我倒是看那史家倒是识时务的,不然也不会这样,高阳说的话虽然不全对,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咱们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