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婿 作者:杏花微雨(起点女生网榜推vip2014-10-05完结)-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龙也知道,成亲讲究门当户对,李小婵和姚怀瑾的身份并不匹配,难倒,两个人闹别扭是因为这个原因。
李小龙揣着疑惑,食不知味地吃完了一顿饭。
因为姚怀瑾是代表姚士卿来视察李小龙的工作的,所以,并不能立即离去。
李小婵为了避免尴尬,将银票偷偷塞给姚怀瑾之后,径直回城去了。
李小龙虽然想要问清楚。但是姚怀瑾的身份在那里压着,可不是他能随便打听*的,只能按捺下来,谁知,姚怀瑾竟然主动向他问起了李小婵来。
“李姑娘来这里。是有什么要紧事要交代你吗?”怕李小龙敷衍他,姚怀瑾又补充了一句,“我刚才见你们有秘事要谈的样子。”
李小龙挠挠头,撒谎道:“只是庄稼上的一些琐事。”
姚怀瑾还要再问,又不好意思,只得淡淡地点点头,忍了下来。
但是。事有凑巧,李小龙到城北买了地,去衙门里办手续的时候,恰巧碰到了姚怀瑾。
姚怀瑾见李小龙拟写的手续,皱眉问道:“你去城北买了土地?为什么?要买,不也应该买在李家村附近吗?”
李小龙一惊。眼神躲闪地说:“是我爹娘的意思。城北有熟识的人,买起来便宜一些。”
姚怀瑾知道李小龙在骗他,又想到前些日子李小婵和李小龙秘密切切的样子,心里便有些了然了,只是并未戳破。微微一笑,就此放过李小龙。
私下里,姚怀瑾去城北李小龙购置的土地查探了一番,这才发现,买地的确实是李小婵。这让姚怀瑾有些诧异,李小婵怎么会那么相信李小龙,将银子交给李小龙,信任他去买地。难道是……
想到关于李小婵和李小龙的传言,姚怀瑾面色不由地沉了下来。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繁花似锦。
一年一次的春日童试,也开始了。
这一次,李名远信心满满,踏入了考场。
考完之后,李名远自信地对李小婵和文娴说:“你们就看着吧,这回,我一定给你们考一个秀才回来。”
文娴自然是相信李名远的才华的,但是李小婵却只是笑笑,心想,就算是李名远真的成了秀才,只怕也有姚士卿作弊的功劳吧。姚士卿要培育李名远成为独挡一面的农监,必须给他一个功名,才能服众。
所以,不管怎么说,对于李名远可以考中秀才,没有任何人怀疑。
果然,放榜之后,李名远虽然以吊车尾的名次挤入了秀才之列,但好歹也算是有功名的人了。
李名远为此自觉挺直了腰杆,说话做事,竟是比先前又从容自信几分,再加上农人们对秀才的尊敬,李名远的工作竟是越做越好了。
姚士卿为此好好地夸奖了李名远一番,并且大方地给予了物质奖赏,是一套珍贵的关于农事方面的书籍。
李名远对于这份奖励,又喜又不喜,喜的是今后的工作有了新的经验指导,不喜的是,他根本就没有想过一直从事农事工作,而专注于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做大官。
李小婵倒是很开心,她沾了李名远的光,也将那一套书籍读了个通透,对于怎么样在这个时代种好庄稼,也愈发地有了信心。当然,这是后话。
等到五月的时候,天气渐热,试验田里的麦浪金黄金黄的,一嗅,就是丰收的味道。
而育种房里的玉米,也是棒子粗大而密实,一看,产量就很高。
等到小麦和玉米收获之时,李小婵又请来了老刘等人,热火朝天地奔向大丰收。
小麦收割、脱粒、晾晒、收仓,一称,每亩增值了一百来斤,虽然不算多,也有试验田里土地肥沃的因素在,但是这已经足以让人看到杂交育种带来增产的希望。
至于育种房里的玉米,已经有了上一茬玉米的种植经验,李小婵已经能够娴熟地使用育种房并且充分帮助不同品种的玉米之间传粉了,再加上春玉米种植合乎时序,所以这一下,每亩增值达到了两百多斤,成效显著。
这让姚士卿十分开心,大手一挥,又嘉奖给了李小婵一百两银子。
李小婵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想上次玉米未成熟就被估测产量不高的时候,她还被刘氏责备了一通,所以这一次种植春玉米的时候,李小婵可谓是提心吊胆、殚精竭虑,现在终于收获了成功,她悬着的那颗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
想到上次姚士卿因为种植玉米的耧车嘉奖给自己一百两银子,李名远和文娴并没有向自己所要,这一次,李小婵便放心地做做样子,要将赏银上缴给李名远和文娴。
果然,李名远和文娴虽然对一百两银子很是心动,但是想到在姚士卿面前维护他们爱护子女、不贪财的形象,只得忍痛放弃了。
所以李小婵笑眯眯地收回自己的赏银,存了起来,准备得了空再拿去找李小龙帮忙买地。
而现在,李小婵要忙的是协助分发刚培育出来的优势稍微明显的新种,当然,前提是要留足试验田所需的玉米种子。因为到底新培育出来的玉米种子适不适合大范围地种植增产,还有待实际的考量,毕竟,不是哪一块地都是像育种房一样,可以人工调节到最合适的环境的。
李小婵和老刘等人,利用已经进一步完善的专门耕种玉米的耧车,很快便将试验田给耕种完了。
至于育种房,李小婵则用新培育出来的玉米种子和别的玉米种子进一步杂交,以期取得更优质的玉米种子。
小康村作为李名远老师所在的村子,和作为李小婵的故乡的李家村,率先获得了此次杂交育种培育出来的新的玉米种子。
而作为对其他村子的补偿,姚士卿又免费发放了改良后的专门用来耕种玉米的耧车,并且请专人详细解说用法。自从上次李小婵献出草图之后,姚士卿看到了这种耧车可观的前景,就命工匠一边进一步完善耧车,一边大批量生产耧车,以期让整个西川府的农人,都尽早使用上这种耧车。
现在,终于是初见成效。
为了防止无良的商人从中牟利,苦了老百姓,姚士卿特意宣布,玉米种植耧车的生产权归政府所有。
姚士卿此举,又为他在西川府的政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转眼,夏去秋至,又到了 收割玉米的季节。
然而这一回,李小婵却没有了先前的兴致勃勃、满身干劲,因为育种房培育出来的新种玉米,产值不但没有达到预期,就连试验田里种植的玉米产值都比它略高一些,也就是说,第二次玉米的杂交育种,失败了。
此时的姚士卿正忙着三年一度的秋闱乡试,并没有精力再理会杂交育种的事;而一向对此投注心血也较多的姚怀瑾,此时正忙着准备考试,也没有精力管理这些。
一时间,李小婵还真不知道自己该向谁汇报这种情况,并且请求支援,一起参详,努力做得更好,改变现状。
第一百零九章 乡试失利
好在,试验田里的玉米产值倒是不低,还稍微高出了预期一点点,这让李小婵在失望中,又找出一点点安慰来,也在刘氏的暗讽中,保留了一点信心。
在整个府衙的人几乎都在忙着秋闱乡试的时候,李小婵却一个人坐在育种房里,没日没夜地研究自己失败的原因,将此次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都仔细地记录了下来,足足写了十张纸。
拿着这十张纸,李小婵开始了自己的走村串乡,向一些经验丰富的农人请教的生活,找出缺点,努力改正。毕竟,现在的大夏不是现代农业发达的后世,李小婵觉得,自己记忆中的经验,有可能会不适合现在的大夏,所以必须要结合大夏的农业现状,做出微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走访了上百家经验丰富的农户之后,李小婵终于发现了自己先前种植经验的不足,那就是仗着育种房的独特优势,强制改变了不同玉米生长的所需,利用“一刀切”的方法对待不同的玉米品种。
有些玉米本身适应育种房的条件,那自然是能够顺利生长,增值增产;但是有些玉米不适应育种房的生长条件,那李小婵此举未免有拔苗助长的嫌疑,那结果自然是不如预期。
得到这个总结之后,李小婵在选择玉米的品种上就更加苛刻了,同时也决定不再过度使用育种房的便利,争取顺着不同玉米品种的性子,成功杂交育种。
当然,要是决定这么做的话,那接下来,按照时序,育种房就不能再种植玉米了,只能种植小麦。
趁着姚士卿忙完了秋闱乡试的空当,李小婵将自己这些天来总结的经验教训和未来的打算。都上报给了姚士卿。
姚士卿正忙着阅卷取士,实在分不出精力管理这些,便将一切决定权都交给了李小婵。
李小婵没了束缚,大展身手。利用上次在试验田里初步培育出来小麦种子,又挑选了其他的,按照各自的生长规律耕种完毕。
至于试验田,则像上次种植玉米一样,全部种植的小麦新种。
李小婵想看一看,总结过经验教训之后,自己能不能做得更好。
等到姚士卿一切忙完,想起来关注杂交育种之事的时候,李小婵已经做好了一切,自然又获得了姚士卿的赞赏。就连上次育种房里杂交种植的失败的事,也揭过不提了。
接下来,整个西川府都关注的,是乡试的结果。
金秋十月末,终于放榜了。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榜首并不是姚怀瑾的名字,甚至,姚怀瑾连前三都没有进。
一时,整个西川府都议论纷纷。
姚怀瑾的才名,那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十四岁就考中了秀才,在第二年的乡试中。因为耽误了时间,就又等了三年,才参加今年的乡试。而随着姚士卿赴任来到西川府之后,姚怀瑾也常和名人文士交流,才华毕露。如此少年才名盛的人,放榜前大家都猜测。姚怀瑾即使中不了解元,那至少也该在前三之列。
但是,结果是如此让人大跌眼镜。
李小婵初闻此消息的时候,也很惊诧,但是转念一想。这其中未必没有姚士卿的暗自操作。姚怀瑾少年就才名很盛,一直得到的都是夸赞,或许姚士卿趁着此次乡试,故意给姚怀瑾以沉痛的一击,让他褪去盛名之下的浮躁,稳定心志,未来走得更远,也未可知。
毕竟,伤仲永并不是个例,小时了了,骄傲过了头,大就未必佳了。
其实,李小婵猜的不错,只是,此次即使没有姚士卿的刻意压制,姚怀瑾想要夺得榜首,也是十分困难的。
此时,姚怀瑾正在姚士卿的书房,垂首等着姚士卿的训示。
书房里的气氛,很是沉闷。
“你自己看看你的文章,离着解元还有多远!”姚士卿提笔写完最后一个字,压抑着怒气,将文卷扔在了姚怀瑾面前。
姚怀瑾紧咬牙关,弯腰拾起了文卷,匆匆一看,就知是姚士卿刚刚誊写的自己的考场文章。所以,不用往下细看,姚怀瑾就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爹,我会努力改进的。”姚怀瑾沉声立誓。
“改进?哼,怎么改进?难道你该进之后,朝廷还会特意为你开设乡试,再取了你做榜首不成?”姚士卿没有好气,“有些机会,一纵即逝,即使后来改进了,又有什么用?”
姚怀瑾咬了咬牙,沉声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爹,只要我还活着,只要我认真去改正,总会有机会的!”
姚士卿见姚怀瑾言之凿凿、痛下决心的样子,叹息一声,语气也软了下来,问:“爹只问你,你的文章被别人赶超这么远,你有没有想过原因?”
“想过。也想明白了。”姚怀瑾言简意赅,“所以,今后我一定会努力的。爹您就看我日后的表现吧。”言下之意,是并不打算将自己此次乡试失利的原因告诉姚士卿了。
姚士卿对此很是生气,怒气沉沉地盯着姚怀瑾,沉声问道:“你不打算把你总结出来的乡试失利的原因告诉爹吗?或许,你有想不到之处,需要爹提点一二。”
姚怀瑾只是低着头,不说话,脸色却有些发白。
姚士卿等了半天都不见姚怀瑾坦白,顿时气得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怒吼道:“又是因为李小婵吗?别以为爹不知道!有道是‘知子莫若父’,你心里想什么,做爹的会不清楚?既然如此,那爹立刻就让李家人收拾了东西走人!免得坏了你的前程!”
姚士卿以为,若是姚怀瑾此次乡试失利真的是因为把心思放到男欢女爱上的话,那么他此番话说出来,姚怀瑾必定要像上次一样着急,忙要为李小婵求情的。
谁知,姚怀瑾只是垂首站着,半晌没有答话。
姚士卿见状,略微放了心,但是口中依旧严厉地训斥道:“怎么?你不说话,这是默认了吗?”
知子莫若父,既然如此,做儿子的又如何不明白做父亲的心思。
正是因为明白姚士卿此番话里的试探意味,姚怀瑾才强作镇定,没有急着开口为李小婵求情的。因为姚怀瑾明白,若是他真的这么做了,那不是帮李小婵,反而是害了李小婵。
现在,见姚士卿脾气缓和了下来,姚怀瑾心知自己是闯过了这一关,不会再连累李小婵,这才抬起头,面色如常,不疾不徐地开口道:“爹,我先前不说自己总结出来的乡试失利的原因,那是怕伤害了您。儿子一片孝顺之心,还望爹您体察。”
见姚怀瑾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又说出了这番话,姚士卿心里的大包袱放了下来,缓声问:“那你且说一说,你是如何为了一片孝顺之心,而要隐瞒我的。”
姚怀瑾镇定地答道:“是。我这几天自己也痛定思痛,反省了一番。我觉得,这次乡试失利的原因有很多,这其一,自从爹您派我去李家村辅助李先生的农监工作,来历练我之后,我就一直参与到各种农事工作中,直到前不久快参加乡试了,才算是暂时结束。所以我的课业就耽误了不少,就连以前常在一起探讨学问的同窗好友,都抱怨我埋头田地,不思读书。还是后来廖先生收了李安和刘文举这两个学生,经常进出府中,我才能在忙于农事之余,好好地和别人探讨学问,增长见识的。”
说罢,见姚士卿脸色一暗,姚怀瑾又心有不忍地说:“当然了,爹,这都是我自己不会汲取光阴的缘故。要是我自己会挤时间,努力学习,爹您就是安排我再多的工作,我也会在工作之余做好的学问的。别的不说,就说这我这次的文章,侧重稼穑一事,其中所有论述,也多亏了爹您安排我去参与农事工作,我才能写得这么贴切充分。”
姚士卿闻言只是点点头,脸色灰暗,并不说话。
姚怀瑾见状,咬咬牙,说:“这其二,科举取士,从来看重的都是一个大而空泛、辞藻华丽的论政之作,对于我写的侧重农事的小主题的策论之类的,反而轻视,认为是没有高度和深度的立论,不足以高中榜首。”
姚士卿点点头,说:“确实如此,你的文章于稼穑一事,立论新颖而贴切,论述详实,文字质朴无华,确实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只是,对于这样的文章,朝廷只会嫌弃立论不足,小家子气。这也是你和参加此次乡试的其他考生的差距所在。”
说罢,姚士卿又郑重地叮嘱道:“只是,怀瑾,往后这非议朝政之事,在你取得足够的权力自保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