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底下的群臣都噤若寒蝉,道光皇帝冷冷哼了一声,接着往下说“这四九城是什么样子,大家伙想必也知道,说是天下第一坚城也不为过。守城的兵也不少……正黄旗的新军已经扩到了两万八千,步军衙门还有万把人,直隶绿营、练军合起来有五万,差不多就是十万之众了!十万之众,而且粮草足备,守天下第一坚城,诸位觉得能守得住吗?”
北京……守得住吗?底下的人都在心里面盘算计较,一时就忘了接话。眼看着要冷场,担任着守城大臣的穆彰阿忙不迭地出列,噗通一声跪下“回皇上的话,北京城定然能够守住!有皇上领着咱们一心一意守城,粤匪岂能得逞?不说破敌于城下,也能依着坚城旷日持久,拖到粤匪师老兵疲,各方勤王之师还有俄罗斯援兵大至,必然可获全胜!”
道光皇帝似乎听得兴奋,腾地一下从御座站起,走了几步,一下站定“告诉大家一个消息,白斯文日前使人来报,他已经到了彼得堡,和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谈妥,借到了十万俄师,最多6个月俄兵就能到北京城!到时候莫说区区粤匪,就是广东的朱逆,也一样难逃覆灭下场!”
听了道光皇帝这番打气鼓劲的谎话,众臣纷纷拜倒,山呼万岁。和穆彰阿同领守臣大臣一职的讷尔经额一边呼着万岁,一边在心里面想着“北京的城是够坚的,兵也不少,能不能守下去就看士气了,但愿沙俄这张画饼能把大家伙的士气鼓起来……”
……
此时此刻,上海,英国领事馆内。
在巴夏礼领事的书房之内,三个洋鬼子,英国驻满清公使阿礼国,英国驻大明公使文咸,还有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夏礼正一个捧着一杯咖啡,在默默对视。
一场关于太平天国的争吵,刚刚在三人中结束。
当然,三人作为大英帝国驻华的外交官,所追求的目标当然是一样的,就是最大程度维护大英帝国的在华利益,不过分歧还是有的。刚刚从广州赶来的文咸认为,大英帝国应该支持朱明统一中国,这对大英帝国的经济利益肯定是有利的。他拿出来1848年前三个季度,明英之间的贸易数据作为佐证。这个数据已经远远超过同期清英之间的贸易数据,甚至已经接近中国内战开始前的1846年同期中英贸易的总额。而且在明国实行禁烟的情况下,明英贸易仍然是英国顺差,英国工业品在明国的销量远高于原来英国工业品在整个中国的销量。文咸还大胆预测,一旦朱明统一中国,中英间的贸易总额将能很快超过一亿英镑!
而巴夏礼和阿礼国却持相反意见,认为应该扶植太平天国成为北方中国的主宰!没错,是太平天国而不是满清。虽然后者对英国的态度更加恭顺,但是从盛京回来上海的阿礼国却认为,满清已经没有扶植的价值。
他说“除非直接出动数万人规模的陆军直接用于支持满清,否则大英帝国对满清的所有支持都是徒劳的。就是指望满清守住他们的大本营满洲和蒙古也不大可能,因为旗人的数量太少,还多是老弱妇孺,能够拿起武器作战的,顶多只有十万人,再来一场滑县之战,旗人这个民族就该消亡了……”(未完待续。)
525 1055548080710
第404章北京,是帝王家 求月票
“爵士,我部分同意您的意见,让朱明统治中国最富裕的地区是符合大英帝国利益的正确选择。”
长时间的沉默之后,巴夏礼终于放下手中小小的咖啡杯,说道“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忘记法国皇帝的预言,中国这头睡狮已经苏醒了!
据我所知,从1847年开始。中国,特别是朱济世国王所控制的大明就开始大量输入欧洲的机器设备!大明王国的币制和金融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朱济世所控制的汇丰行变得越来越像英格兰银行了。而且朱明还开始效仿欧洲,让资产阶级参与到国家的管理和政策制定中来,他们有了立宪议会,有了地方公局,还在制定一部《宪法》,前不久还开始制定《民法典》。另外,济世大学、济世书院的规模在1848年继续扩张,不仅在广州兴建了校舍,还在上海租界购置了土地,预备开设上海分校。
这一切的一切,爵士,您不觉得眼熟吗?朱济世正在模仿欧洲列强,引入我们的制度、法律、教育、科学和机器。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和资源,我们不能将朱济世当成阿里帕夏,他是……彼得大帝!
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遏制朱明发展的措施,中国很快会被统一起来,顶多十年,中国就会恢复往昔在东方世界的威望和地位。这难道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吗?”
听着巴夏礼的侃侃而谈,文咸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中国一旦统一于朱明,则必然是一个强盛帝国。可问题是,满清一倒,中国士绅阶级便纷纷倒向了朱明。现在朱明的江南攻略,只能用兵不血刃来形容了。江南地区最大的实力派林则徐,也同朱明达成了协议,把江南和平移交给朱明,然后自己率部去“北上勤王”。在文咸看来,这不过是亚洲人奇特而虚伪的思维在作怪,林则徐实际上已经投降了朱明!
整个中国的精英和财富已经被朱明所掌握,太平天国还有什么本钱和朱明争夺中国统治权?英国去支持一个注定要失败的政权,而得罪一个肯定将要成为东方霸主的大帝国,是不是太愚蠢了?
“不不不,我想我们不需要为支持太平天国而和朱明交恶,至少……目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阿礼国放下咖啡杯连连摆手,他是才从北方回来的,对那里的情况比较了解。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太平天国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大。他们是由一些坚信……坚信上帝的宗教狂所组成的。虽然他们的上帝和我们的显然不是同一位。但是宗教信仰的确给了他们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如果他们还能得到精良的武器和欧洲职业军官的指导,朱明是没有那么容易战胜他们的。
而且,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北京城成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这座城市的得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旦太平天国掌握了北京,他们至少会被中国的北方人民视为正统——这个国家的民众对于正统的观念和我们欧洲人不一样,因为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王朝更迭的情况非常普遍。因而目前,我们要做的,只是帮助太平天国尽快取得北京城而已。我们甚至可以不露声色地达成这一目的,怡和洋行在不久之前,刚刚从英国运来了一批铵油炸药和贝色麦步枪,原本是要卖给满清朝廷的……”
他的话音还未落,就看见书房的门被人推开了,走进来一个英军上尉,正是使馆卫队的头头“公使先生,领事先生,大事不好,中国人的军队开进租界啦!有好几千人,卫队根本抵挡不住!”
……
就在三只英国佬在讨论是要杨秀清的事业锦上添花的时候,朱济世已经到了杭州城,在了西湖边上的一所豪宅里面,正满面红光地和前来杭州觐见的李鸿章、沈葆桢、林聪彝还有几个所谓的江南才子在把酒言欢,高谈阔论。
在座的众人,都已经是大明之臣,早就扔掉了满清的顶戴官袍,换上了大明的大红官服乌纱帽。官爵最大的当然是李鸿章,李家父子举安徽来归,搁在哪朝哪代都是有个公侯之位。朱大天子在这方面的派头一向不小——其实大明的爵位也不是很值钱,一没封地;二没太多的特权,连免个税都不行。所得不过是同爵位一起赐下的田宅和一份不算多也不算少的年金。现在李鸿章就封了庐江郡公、外交部尚书。
沈葆桢则给了外交部侍郎的官儿,不过没有封爵。大明的爵位虽然不是很贵重,但除了继承和少数特例,还是须要功勋的。李家父子有纳土归顺之功,沈葆桢却空有才华而无寸功。不过外交部侍郎的官儿实在也够大了,若不是朱明朝廷中合格文官还是太缺,哪怕是林则徐的女婿,朱济世也不会一见面就给这么大官儿——当然,沈葆桢的大名朱济世在后世就听说过,是洋务派重臣,福建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局都是他的手笔。在1848年的中国,的确是难得的干才。
几个才子也都给了御书房秘书的官,御书房是个刚刚成立的机构,其实就是朱济世的秘书处,御书房大臣一职由罗泽南兼任,大臣下面就是一堆秘书官儿。那些江南才子干别的事情兴许不行,不过拟个诏、抄个书什么的都是再拿手不过的。
而且这些才子当中也是有人才的,比如常熟翁家的翁同龢,斗门俞氏的俞文葆,苏州潘氏的潘祖荫,阳湖的赵烈文,长洲县的王韬,都是青年才俊。现在一个个都笑得和花儿一样,众星拱月一般的围着朱济世。文绉绉的马屁话儿是滔滔不绝,那个叫翁同龢的还赋诗一首,给朱大王上歌功颂德,把他吹得天上有地下无。
朱济世也笑得云淡风轻的,看着一干才俊却在心里微微皱眉。江南之战开始前,总参谋部所制定的一系列计划中还有镇压江南地方反抗势力的内容。毕竟江南一带文风鼎盛,有不少满清重臣的老家就在江南,如扬州曹家、苏州潘家,斗门俞家都是世受满清皇恩的名门。现在总该报一下君恩吧?现在怎么竞相投靠了呢?那个翁同龢不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大清的大忠臣吗?他哥哥翁同书好像还在北京吧,怎么屁颠屁颠来杭州投靠大明了呢?
“军师,现在江南才俊都挤破脑袋要来投靠大明……直隶的士绅会不会也一样往投杨秀清啊?”酒席散去之后,朱济世忽然问身边的罗泽南这样的问题。
“会啊,当年黄巢入长安、闯逆进北京的时候,都有士绅官员投效。”罗泽南手里正捏着一份苗沛霖刚刚差人送到朱济世军前的奏章,是通报北方情况的。他将奏章双手递给朱济世,笑道“直隶现在的情况不知道,不过河南、皖北那里的人心已经浮动起来,原来依附苗沛霖的不少士绅都在偷偷联络捻匪,想要转投太平天国了。”
“有这事儿?”朱济世接过奏章看了看,上面的确是这么写的!不仅苗沛霖地盘上的士绅开始动摇,就连山东孔家地盘上都出了不少墙头草,冒出不少太平天国的官儿来啦!
“这还没得北京呢!真要得了北京,洪秀全、杨秀清还不知道要做大成什么样子……”朱济世摇了摇头,将奏章丢在书桌上面。
“得了北京,说不定就该亡了。”罗泽南捡去奏章收了起来,微微笑道“王上,自古功成太易都不是好事情,太平天国若是百战艰难才有今日,或许能成气候,可是他们崛起太速,功成太易,根基不稳,只怕北京城就是埋葬洪杨的英雄冢!”说着话,他忽然一顿,扭头看着朱济世“对了,王上,香港济世大学刚刚有消息过来,特里戈修士在半个月前启程北上去天津了!”(未完待续。)
525 1443478081787
第405章北京,是英雄冢 求月票
圆明三园之内,山环水绕,一片宁静。
香港济世大学副校长,法国传教士特里戈跟着一个太平天国的检点在山石小径当中穿行,到处都是无声疾行的女官和太监。前者是东殿属官,后者都是圆明园的太监——不知出于何种心态,道光皇帝并没有下令圆明园的太监撤进北京城,更没有下令焚毁这座美仑美奂的万园之园,而是把它完整地留给了太平军。当然,圆明园里面的宫女早就撤往盛京了。满清的宫女都是旗人,大部分来自所谓的“包衣人”,他们也是旗人的一部分,只是身份不如满、蒙八旗那么尊贵。不过总归是在旗的,所以大部分宫女都和北京的“包衣人”一起,退往关外了。即使留在京师的,也都进了北京城。
特里戈修士一边行走,一边四下张望,这份富贵气氛,比起法兰西的宫廷犹过而无不及。朱济世在广州的王宫和这里相比,建筑就是个小窝棚。
除了富贵,特里戈修士还感觉到这座皇家园林里面到处都弥漫着欢快的气息。这里所有的人都相信,太平天国得天下了!
不知走了多久,当特里戈修士感到腿脚都有些酸痛的时候,才来到一处建筑之前。抬头一看,就发现一组“巴洛克”风格的西洋建筑,不过也糅合进了不少中式园林的建造风格,到处装点着雕刻和人工喷泉,极为精美。
东王杨秀清现在就住在这里?
“仔细失仪!见了东王一定要叩拜行礼,口称九千岁!”那位引特里戈修士前来觐见的东殿官员用特里戈修士很难听懂的客家话大声提醒。说着就往一栋西式洋楼里面快步走去,特里戈想要跟上去,站在门口的两个配着腰刀的守卫已经拦在他跟前了。
他怔了一下,眉头才拧起来,就听见那位东殿官员喊了一句“东王九千岁宣洋兄弟特里戈觐见……”
……
上海,远东饭店,大明天子行在。
“王上,英国驻满清公使阿礼国今天早上乘坐‘威理士厘’号战列舰离开上海北上了。”
一个御书房的秘书官悄没声的出现,汇报了锦衣卫刚刚送到在的消息,又悄没声儿的下去了。
朱济世捏着一枚棋子儿,凝在半空中,就是不朝棋盘上面摆。坐在他对面的那人捋了捋胡须,笑道“北京城可热闹,法国人、英国人都往那儿去呢,敢明儿老夫也启程北上,不知道还能不能凑上这场热闹?”
和朱济世这位大明之君对奕的,正是名满天下的潘世恩潘师傅。胡须皆白,头顶秃秃(没有辫子了),脸色蜡黄,似乎有病在身,说话的中气却还十足,举手之间,自有名臣风范。
朱济世是五日前抵达上海的,预备在这里和林则徐约定“明南清北”的盟约,其实就是给林则徐一个台阶,让他体面北上而已。这座新兴的江南第一商埠,现在已经由朱明接管,林则徐暂时退往南京主持练军北上事宜。
朱家的近卫军则开进了上海县城和租界,丝毫不理睬巴夏礼的抗议——《上海租地章程》中并没有禁止明军进入的条款!事实上,在上海租界内并没有正式的英国驻军,只是少量的使馆卫队。而且法国、俄国、美国驻沪的领事馆也同样拥有卫队。既然如此,明国军队进入上海租界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而且明军也不是从英国使馆卫队手中夺取上海租界的,而是从林则徐的两江练军手中接管的。
这事儿也就是在上海能拿出来说,到了伦敦根本不算事儿。不过是英国领事馆向满清上海当局租了830亩土地,往下了说就是一笔房地产租赁生意罢了……
不过这种直接出兵“收回”租界的行动,却让林则徐在江南民间的声望陡然上涨了不少。现在是双料民族英雄,外加大清朝头号大忠臣,真是要名垂青史了。
而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清忠臣潘世恩却没有和林则徐一块上路,而是亲自到上海拜访朱济世,一顿歌功颂德的好话之后,就同朱大王上结成忘年交——这位老人家已经80岁了,所以就在林则徐的勤王大军中挂个名,并没有亲自北上,否则一定架不住车马劳顿挂在半道上。他刚才和朱济世说的话,不过是玩笑而已。
朱济世笑了笑,捏着棋子儿敲敲棋盘“特里戈不是代表法国政府去北京的,他是罗马教会的代表……也不完全对,他应该是以私人身份北上去探探太平天国的风头。”
潘世恩微笑“太平天国是信洋教的,该和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