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当日关天培在的时候,都在虎门输得那样难看,这个赖恩爵的本事比关天培根本不是一个档次。要是能痛剿了朱济世才是见鬼了,只能指望大屿山之战拖延些时日,别让朱济世的军队在广东沿海乱窜!
徐广缙、穆特恩、叶名琛等人在研究了广东海疆布防之后,非常担心朱济世趁机袭取孤悬海外的琼州府!要是一个府就这么没了,这几位封疆大吏的顶戴可就难保了。于是都督促祥麟尽快了结三元里的变民,然后分兵去琼州府加强防卫。
因而祥麟制定的方略便是痛剿,痛痛地剿!就是不知道是清兵痛,还是变民痛了?
1847年2月13日,两下的第一次交锋,就在白云山西面山脚下的三元里一带展开。变民一方,督军的是郑洪和韦绍光,点了一营洋枪队,两营肉搏兵下山,三营兵背靠着白云山展开在一片树林当中。也没有排什么横队、纵队,就是散在林子里面,依着树木潜伏着。在他们的前方,就是一条进白云山的乡间小道。
官军出动打头阵的刚刚从惠州赶来广东提标左营,是广东绿营陆路的精锐。由一个正三品的参将徐钟英统领,该员汉军旗人,道光二年的武进士出身,堪称是弓马娴熟。为官也算清廉,并不怎么克扣军饷,麾下的八百多官兵,也时常训练——呃,到底是绿营兵嘛!要指望人家像济世军那样日日操练是不现实的。能做到一旬一操,就属不易了。
可是这徐钟英的用兵却非常毛糙,几乎没有什么章法,也不遣人去侦察四下敌情,便带着麾下8oo余人用行军队形,沿着乡间的道路往白云山而去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同满清选拔武官的武举考试制度不无关系。
满清的武举和朱济世在鸭脷洲办得军校是不一样的,与其说是在选拔军官,不如说是在选体育明星,主要科目就是骑马、射箭、舞大刀、拿石锁子……都是江湖卖艺的把式,和练兵打仗没有什么关系。当然除了考体育,笔试也是要考一下的,考的是四书和一些兵书。如《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等等,虽然兵法都是很好的,但这些兵法并不是用来指挥营哨一级的小部队作战,更没有符合近代作战的排兵布阵之法。毫不夸张的说,这大清朝用武举选出来的军官,其实都是些不会带兵打仗的运动员,能把兵带好才有鬼呢!
“不许开枪!没有号令,不许开枪!”
“枪口向上,不许放下来……”
“等我的命令……”
树林里面,变民洋枪队的阵地上,临时担任连长的几个锦衣卫军官,正不停地提醒部下不要开火。他们这几个军官都是参加过新当之战的老兵,还在鸭脷洲军校里面当过三两个月的旁听生,算是粗通军略。晓得滑膛枪的有效射程很近,使用这些滑膛枪的又是才放下锄头不久的农民,距离稍远就不可能击中。而且也不能指望他们反复装填,就是把敌人放进了打一枪了事!
郑洪手里攥着把西洋军刀,刀口向上高高举着——开枪的命令要他来下,只要军刀放下,5oo条洋枪立即打响!这会儿,未来大明的延平王早就紧张得满头大汗,连握着军刀的手心都是湿漉漉的。
他也是第一会参加真正的战争啊!之前在婆罗洲的群架,根本不算打仗的。
指挥肉搏兵的韦绍光倒是气定神闲,手握着大刀,蹲在棵大树后面,就等枪响。他不是战场上的新丁,五年前在鸦片战争中是和英军元帅休。高夫交过手的,还把打了休。高夫一个埋伏,把英军撵回四方炮台去了——放眼大清朝,如此的悍勇之将,真是找不出第二人!可道光昏君偏偏不识得英雄,居然也不给个官做,看来这大清江山的气数真是尽了。
“大师(指延平侯),5o码了!”
郑洪身旁一个和尚打扮的锦衣卫在鸭脷洲军校当过旁听生,晓得怎么目测距离,看到清兵大队已经进入了有效射程,忙开口提醒道。
“再放近一点!”郑洪一边咬着牙道,一边在心里面默默祈祷,让满天神佛保佑他这一回能建立奇功——他眼下可是朱济世麾下的武将之首,不过想要保住这个地位,光靠资格老是不行的。
“好,就现在!”随着一声大吼,军刀便放了下来。
“放平枪口!对准清狗大队!开火!”
那几个锦衣卫军官们的命令还没有下完,噼噼啪啪的枪声就响起来也!
这排枪,打得很不准!由于紧张,不少民壮没有等到枪口放平就胡乱勾动扳机,就算是将枪口放平的,也大多没有瞄准。不过还是有两三百颗弹丸和正大摇大摆进军的清兵大队撞在了一起!
顿时就是人仰马翻,乱作了一团!
这三元里的民勇若是乌合,那么大清的经制之军,便是连乌合都大大不如,又是突遭排枪射击,如何能不混乱?8oo多人的大队,一下子就哄散开来,没有被打中的清兵纷纷丢了武器掉头就跑。那位“运动员”参将徐钟英倒有几分豪勇,他刚才走在队伍前面,身边十好几个人都被排枪打倒,死了一半,剩下的都在嚎呢!他这个参将也没能幸免,右臂上挨了一弹,立时血染征衣,一条胳膊也动不了了,只能用左手拔出佩刀,大声呼喝着部下死战。
“杀啊!”
喊杀声响了起来,不是大清官兵在喊,而是三元里的民壮开始冲锋了!当先就是那位韦绍光韦英雄,举着把长矛蒙着头就冲。看到这架势,战场上还没有跑的那些大清官兵,也都撒丫子就跑,大刀长矛丢了一地。只剩下徐钟英和十几个被滑膛枪伤了腿脚的清兵在战场上一死报君恩了!
而这些清军官兵的壮烈牺牲,并没有改变远处观战的穆特恩、徐广缙、叶名琛和祥麟等人对满清绿营的看法。
“唉!绿营,果不堪用!”(未完待续)
第194章 抬棺出征
。。。。。。
就在大清广东提督祥麟指挥万余绿营兵勇围攻白云山变民的时候,朱济世已经到了大屿山的东涌城寨——广东水师主力准备出击大屿山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朱济世的案头。眼下两广、福建的洪门,大多同大明山有了联络。通过他们,满清官兵的一举一动,当然无法逃过朱济世的耳目。
事实上,满清绿营出兵的声势一直都是非常大的,特别是要去对付传说中的强敌,逆明反贼济世军的时候。
“赖恩爵抬棺出征?虎门营前哭声震天?绿营家眷哭死(其实是哭晕)者多人!三军行进甚缓,兵将士气全无,犹如赴死?”
朱济世看完报告,脸上苦笑不得。这就是自己马上要对付的敌人?看上去好像比婆罗洲刘家的人马还要弱上不少。
“这也太弱了吧?早知如此就该直接打到虎门,一举把广东水师的老巢给端了!”
一旁的左宗棠笑了两声,“明公,打下虎门不难,可要灭广东水师却不易,这些大清劲旅素来jiān猾的很。当rì关忠节在虎门战死的时候,周围各炮台的守军都是望风而逃的。咱们如取虎门,顶天就是赖老儿一死,其余皆逃。靠咱们的三四千人能占多少地盘?这广东之战还不要打个一年半载?那样得死多少人?
还不如让他们自来大屿山送死。待灭了赖老儿的提标,这广东海上,便再无一个清兵敢触明公虎威了。等到明公练出两万jīng兵,咱们再速战速决,取了广东一省。”
光是大屿山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是不足以令天下震动的,如果广东一省被朱济世所得。那这天下就不是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而是明清相争的乱世了。
“军师,何不直接挂帆北上去打燕京?”苏玉娘正俯身在一旁的地图台上研究着敌我态势,她这段时间一直守在大屿山练兵备战,隐隐有被朱济世委以大将之任的意思。
朱济世无奈地摇了摇头,“咱们的饭还须一口口吃,摊子不能一下子铺得太大……玉娘,你自己是带兵的,当知道我济世军到底有多少家底。在两广折腾一下还行,直接北上燕京,打或许能打下来,可是打下来以后呢?真能指望天下传檄而定?咱们的兵力还是太薄了,所以这心不能太大。”
他真是有些发愁,现在用兵的地方太多。婆罗洲那里济世军一方面要西婆罗洲南部的几个苏丹土邦,扩张华人的生存空间;一方面还要筹备对汶莱苏丹用兵——刘鹏在不久之前同沙捞越王国的布鲁克国王进行了会商,达成了瓜分汶莱的密约。沙捞越王国将得到斯里巴加湾以西的全部汶莱领土,斯里巴加湾以东,包括斯里巴加湾都归兰芳大公国所有。
虽然左宗棠、韩四、罗香菊等人都劝朱济世暂缓对汶莱用兵,而将主力转用于广东。然而朱济世却知道自己将要得到的汶莱土地下面,可蕴藏着一片油海!早一天拿到手里面,也能早一天心安。
由于婆罗洲上的数千大军暂时不能动,朱济世手头的兵力便有些捉襟见肘了,大屿山和鸭脷洲两处,满打满算就是3600人。而且鸭脷洲军校一期的600人还没有结束学业,只能临时抽调上大屿山作战。而大屿山上的3000人又因为缺乏合格的军官,也无法形成理想的战斗力。这满清的武力固然不堪,大明的军队同样是只纸老虎啊!
左宗棠见朱济世又些走神,便提高嗓音汇报道“明公,洪仁丫庸阄骰亓讼愀郏勾戳撕樾闳⒎朐粕降热说男е倚拧�
朱济世回过神来,笑道“又是要钱要枪?可以给!不过不能马上给,让洪仁洗笥焐剑乙盟籽奂兑幌录檬谰睦骱Α�
对了,玉娘,你在广西那里还有相交的豪杰吗?能否使人请些来香港助我?”
“倒是有两个相熟的好汉,一人名叫张嘉祥,绰号大头羊,也是应嘉州客家人。另一人是张嘉祥的异姓兄弟,叫罗亚旺,是广东揭阳人,少时游侠江湖,如今同张嘉祥在广西镇南关一带落草。可以让云娘设法与之联络,让他们率众来投,也跟着明公一块儿打天下复大明。”
云娘是苏玉娘的结拜姐妹,同苏玉娘一起投靠朱济世,不过没有加入济世军,而是加入了大明山,被委以广西复兴堂副堂主之职,目前身在桂林。
朱济世点头道“既是玉娘所荐,必是英雄。可惜这些江湖好汉,都是能武不能文……这广东一省百余县,所需的地方官吏起码好上千人,我夹袋里面没有那么些文官,如何是好?”
现在济世书院的学生有近2000(不包括鸭脷洲军校),济世大学有不到200名华人学生。这些人固然都是未来朱济世建国维新的人才储备,但是要靠他们支撑一个国家实在显得不足。而且济世大学的强项并不是文科,就算是法律、政治两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根本没有社会经验,不可能一下子派去当地方官,否则必然会坏了事情。
“没有文官可以暂时留用师爷当官,从来只有殉国的守土之臣,没有殉国的师爷。另外地方上的士绅如果愿意投靠,也能委以官职。”左宗棠捻着胡须道,“其实满清的地方官多昏庸迂腐之辈,政事大多是师爷们和吏员在管……明公,将来大明的科举须得引以为戒,免得选出些百无一用的迂腐书生。”
科举选材的制度虽为后世所诟病,以为是中华衰弱的罪魁祸首。然而不通过考试,这大明的官吏又当如何产生?如现在的英伦一样,用“卖官”的办法产生事务官?显然是不可行的,毕竟英国已经实现了资产阶级专政,政务任命官多是资产阶级用选票选举而来,又有的反对党的监督,即使存在“卖官”,zhèngfǔ也不至于过于。而且英伦的对“买卖公职”现象极为反感。朱济世还晓得,后世西欧的事务官也都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
朱济世无声地点点头,又开始出神。半晌才若有所思地道“科举选材的大方向并没有错,只是在具体实行上面存在着极大的缺陷。例如官员的范围太窄,大批按照欧洲标准也属于官员的吏员或师爷,都没有被纳入官员的范围,自然也不是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将来无论官吏差役,都应该是官员的一部分,都应该通过考试选拔……军师,你说咱们是不是应该从各方面选拔一些能充文官的人员,先搭起一个明公府的架子?等广州府拿下来后,咱们就得正式搭台和道光皇帝唱对台戏了。”
他看着左宗棠,“大屿山这里我不担心,有破军和玉娘在,赖恩爵睡到那口棺材里去就是十来天内的事情。延平侯那边呢?穆特恩在广州城周围集结了两广总督的督标、广东巡抚的抚标、广东提督的提标、他自己的军标,还有广州八旗新军,总有两万两三千人啊!”
这个问题左宗棠是没有办法回答的,只能由同清军打老了仗的苏玉娘来说,她笑道“八旗新军暂时不用考虑,这些旗人都是xìng命娇贵,不是万不得已,不舍得拿出来拼的。剩下的四标人马固然命,不过死还是很怕的,根本耐不了苦战。赖老儿授首之前,他们是无论如何都打不下白云山。待到广东水师的提标一覆没,穆特恩哪还敢把四标人马都放在广州城外?除非他真不想要广东其余州县了。等到清兵散开,就可以让延平侯把队伍拉出来,找个港口运到大屿山便是。”(未完待续)
第195章 下马威
今天第四更奉上,同时再满地打滚狂求月票,求订阅
白云山前线的天色已经慢慢亮了起来,三元里的民勇们就在野外的阵地上过夜,多半还都无法入眠,一夜下来都感到有些困倦。充任下级军官的锦衣卫“和尚”们连吼带叫地把他们一个个都扯了起来,集合点数,然后一人手里发一块银元外加俩个肉馅馒头——那块银元是他们今天的“卖命钱”,肉馅馒头是早饭。
话说我们的朱大富豪真是有钱!毒品、军火、人蛇、铸币,都是能获大利的买卖。所以造反经费是不缺的,为了在三元里煽动民变,朱济世给郑洪、陆思元拨下了30万银元!所以每个民勇在战场上和清兵拼一天(上火线才有),起板价就是一块银元!如果砍下一个清兵的脑袋,还有三块银元号赏。这个出价比对面的大清朝廷阔绰多了,所以这些民勇的斗志也比他们的对手高出不止一成。
阵地前面横七竖八还躺着一地没有脑袋的尸体,都是大清忠勇官兵的,其中就有那位正三品参将徐钟英的尸首。至于那颗参将脑袋,现在已经被悬在一棵树上,眼睛半睁半闭,很不甘心地看着前面刚刚摆出来的大清炮队。
郑洪、陆思元看着手下的一千多民壮领完银元、馒头。才找个高处,用单筒望远镜开始观察敌情。昨天徐钟英一营人马被击退后,清军又投入了两营兵,打了两次冲锋,都被轻松击退,不过他们的伤亡也不大,摆明了是在混日子。
“延平侯,看来清兵学乖了,不打算冲锋,改用大炮了。”陆思元的语气有些凝重,他也不晓得大炮多厉害,不过想来是威力巨大的。
郑洪却有点喜色,他现在是守山又不是守城,用大炮轰什么?树林吗?清兵如此布置,摆明了就是有人在瞎指挥。他放下望远镜笑了下,回头对陆思元笑道“大炮没什么好怕的,就是个大铁弹飞来飞去罢了,弟兄们都躲在林子面,他们的炮手瞧不见,所以打不中的。”
就在这时,林子外面忽然有一匹蒙古短腿马驮着个满清马兵跑了过来。他手里面擎着一面白旗,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