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变命运-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最后统计总分,每得一分可以得到十元钱的奖励。
从这个规则可以看出,选“蓝”是绝对没有便宜占的,要么得-1分,要么得-2分;反之,选“红”是绝对不会吃亏的,要么得0分,要么得4分。但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双方都认为红是最优选择,结果就是谁也别想得分。第一轮下来,双方都选了十次“红”,都是零分。
然后老师决定改变游戏规则,双方在做出选择前,可以派出一名代表谈判,达成协议,然后再做出选择。
我们小组在开会讨论的时候,就指出了合作的可能性:“头五次我们选蓝,他们选红,这样我们得-10分,他们得+20分,后五次我们选红,他们选蓝,我们得20分,他们被扣10分,这样双方各得100元钱。”大家都对这个想法表示赞成,并委派我前去谈判。就在我打算起身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突然发言了:“不如这样,反正扣分也不罚钱,干脆我们选十次蓝,他们选十次红,这样他们能得到400元,然后回头再给我们200元,岂不是更好?”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确实很有道理。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我们退一步,就可以获得利益,更奇怪的是,让步越大,获利越多。于是这个建议被很快通过了。我作为全权代表前去谈判,对方表示完全接受,于是双方签订密约,合伙“骗取”老师的四百元奖金,全班同学出去猛吃了一顿。
其实老师并没有“上当”,一切的结果都是她设计好的。通过这个游戏,她成功的让大家明白了,很多时候,“合作”比“竞争”往往能给双方都带来好处。但“合作”的前提是双方都能理智的分析问题,互相沟通。同学之间,经常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小摩擦。比如,你们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你有急事想问他借10元钱,可是他最近刚借了50给另外一个人,那人死活不还了,正在生气,看见你来借钱,硬生生的来一句:“没钱!不借!”于是误会就产生了,你横下一条心要跟他赌气,:“十块钱都不借,算什么兄弟?”他也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为了十块钱就跟我赌气,这种小气的哥们,不要也罢!”也许一段友谊就此破灭,其实一个朋友岂是能由十元钱来比较的?同学时的友谊尤其值得珍惜,也许过了十几年几十年之后,你历经世态炎凉人海沉浮,想起来怕是肠子都要悔断咧。这时其实只要有一方肯让步,或者你不要把此事放在心上,或者他向你解释当时心情不佳的原因,事情就过去了。
再看看一开始小拿破仑和詹姆斯的故事,连三岁小孩尚能化干戈为玉帛,取得“双赢”的结果,难道我们要连三岁小孩都不如吗?
退后一步,海阔天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六、“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不要事事认为我的看法比别人的看法要高明,不要认为一切我都看的很准,这叫做不敢为天下先。”
处处与人争先,就要处处吃亏,向所有的人挑战,就会被所有的人反对。
《老子》第六十七章有云:“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这句“不敢为天下先”历来为人所诟病,被认为是不思进取、抱残守缺。其实《老子》的思想以辨证为核心,所有的话都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在《老子》六十六章,还有这么一句话:“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七十章说道:“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善于指挥之人不逞勇武,善于作战之人不动怒气,善于胜敌之人不战而能屈人之兵,善于用人之人总是甘为他人服务;这些优秀品质就是所谓的不争,就是所谓的善于用人,就是所谓的能与天道配合--这才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境界)。“
第47节:不敢为天下先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不敢为天下先,故天下莫能为之先。”
不敢为天下先,不是“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的“乌龟哲学”,更不是反对时代进步、固步自封的“奴隶主贵族的没落哲学”,而是“大智若愚”的人生哲理。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教授曾这样解释这句话,我觉得这才是正解:“不敢为天下先……不要事事认为我的看法比别人的看法要高明,不要认为一切我都看的很准,这叫做不敢为天下先。”
人人都有优点,有的时候你的优点比较突出,切不可因此就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甚至“老子处处天下第一”,那就危险了。第一会做错事,第二要得罪人。
实际上,真的天下第一的人,往往会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表现出谦虚。这种谦虚,不是虚伪,也不是缺乏信心,相反,正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表现。这是一种宽容,因为确信自己真的有实力,所以才不会为了别人的某一个看法某一句话而争得面红耳赤。相反,只有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才会四处与人争强好胜,通过一点点“阿Q”式的胜利来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
《教父》是英美现代文学的十大畅销书之一,描写了一个美国地下黑帮……考利昂家族的发展历程。书中主角之一的维托·考利昂是纽约势力最大的黑帮首领,为了将一个犯罪分子奈里发展成考利昂家族忠心耿耿的“保镖”,考利昂想办法将他从监狱里弄了出来,并在家里热情招待了奈里。临走的时候,考利昂极近恭谦的一番话非常经典,堪称《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和“善用人者为之下”的完美应用:
“你这小伙子很好。我儿子迈克尔也在这儿,我不妨把一些情况当面给你说说:我本来一直在教他做橄榄油生意;我上了年纪,想退休了。他找到我说,他想干预你遇到的那个小问题。我告诉他说,好好学着做橄榄油生意,别的事他甭管。但他老是跟我蘑菇,缠得我不得安宁。他老是说,有个很好的小伙子,还是个西西里人,人家在用卑鄙的手段陷害他。迈克尔说了一遍又一遍,缠得我想安静一下也不行,逼得我本人也插手了。我对你说这些话的目的是想要你知道,迈克尔坚持对了。如今我同你见了面,也算是认识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我们担当的风险是值得的。因此,如果我们还可以为你再出点什么力的话,请你只管提出来好了。明白了吗?我们愿为你效劳。”
这番话给奈里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立即加入考利昂家族。后来维托·考利昂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迈克尔·考利昂接任,但他威信不够,其它几个纽约主要黑帮联合起来想整跨考利昂家族,而家族内部也出现了离心倾向。在这种危机关头,奈里表现出不可动摇的忠心,并冒险去刺杀了对考利昂家族威胁最大的黑帮头子,使得考利昂家族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在见面的时候,奈里当然早就知道考利昂家族的势力,但教父却只说自己是“做橄榄油生意”;奈里确实是因为杀人罪进去的,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教父仍然说“人家在用卑鄙的手段陷害他”;最后,明明是希望奈里为家族的事业效劳,却完全反着说:“我们愿意为你效劳。”
其实教父与奈里之间的关系是很清楚的:救命恩人与被救者之间的关系、黑帮老大与普通罪犯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会因为教父说两句谦虚的话发生任何改变,更不会因此动摇考利昂黑帮老大的地位。相反,你要考虑别人的自尊心,别人处在这么低下的位置,自尊心是很敏感的,妄自吹牛托大,很容易激起别人的反感:“你那么牛皮轰轰的干什么?不就是有两个钱,有点势力么,老子就是不服。”这种怨气,在你春风得意的时候,显示不出来,一旦你遇到了困难,各种问题可能都会显现出来,形成“墙倒众人推”的局面,那时候再后悔,就已经晚了。你可以想一下如果教父这样说:“我们家族的势力想必你早就知道了吧,不要说在纽约,就是在全美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你杀了人,我们把你救出来,是觉得你很有才干。以后你就到我们这里来做事吧,我们是不会亏待你的。”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奈里还会在教父去世以后,考利昂家族面临危机的时候,仍然忠心耿耿的为迈克尔·考利昂卖命吗?恐怕很难。
处处与人争先,就要处处吃亏,向所有的人挑战,就会被所有的人反对。你喜欢踢足球,但球技欠佳,就老老实实多传两脚球,甘当配角,非要自己一个人猛带,只能证明你的愚蠢,大家也就不愿意和你一块踢了;有些同学家庭经济情况和别人有差距,就不要与人比吃穿住行用,把别人用来逛街的时间用来踏踏实实学习,把成绩搞好了,自然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国有句古话:“枪打出头鸟”,在某些方面有了过人之处,自然会受到众人的关注,但在这些关注的目光中,既有敬佩也有嫉妒,更多的则是疑惑,如果你表现出骄傲自大,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人,就伤了别人的自尊,等于为各种谣言的传播提供市场;相反,你表现得谦虚谨慎,你的成就摆在那里,大家都看得见,不会因为你没有自我吹嘘就没人知道,而将成就和谦虚的品德结合起来,将会让你拥有巨大的魅力。不敢为天下先,学会尊重别人的长处,善于守拙,既不会影响你优势的发挥,还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何乐而不为?
不敢为天下先,故天下莫能为之先!
第48节:热情可以激发最大潜能
对学习充满热情
热情是支撑生命的元素,是完成一切伟大事业不可缺少的动力。有了热情,什么人间奇迹都可能创造出来,没有热情,再伟大的奇迹也将被慢慢侵蚀,直至毁灭。
一、热情可以激发你的最大潜能
学习当然也需要热情。关键在于内心的冲动、想要取得学习成功的冲动。
唤醒你心中的巨人。热情会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73岁的时候已经衰老不堪,躺在床上难以起身。教皇的特使来到他的床前,请他去绘制圣彼得堡教堂圆顶。他思量再三,终于同意了,但却提出了一个奇怪的条件:不要报酬。因为他觉得自己最多只能干几个月,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可以干一两年。既然注定无法完成,也就不应该索取报酬了。
教皇同意了这个条件。于是,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起了床,颤微微的来到教堂,徒手爬上五层楼高的支架,仰着头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竟然越画越有干劲,体力与智力越来越好。教皇老死了,换了一个新教皇,他还在画,新教皇死了,又来一个新教皇,新教皇又死了,一直死了三个教皇,他还在画。他足足画了16年,到他89岁的时候,终于完成了这项永载史册的艺术巨作。
最后一次走下支架的米开朗基罗显得容光焕发,他兴奋极了,穿上厚重的骑士铠甲,手持长矛,骑上战马,像个疯子一样到旷野中奔驰,欢呼自己的胜利。
在完成这项任务以后不到一年,米开朗基罗去世了。
这个小小的故事中,米开朗基罗创造了两个奇迹,一是艺术史上的奇迹……圣彼得堡教堂圆顶壁画,一是生命的奇迹,一个垂死的老人不可思议又活了十六年,而且越活越精神。是什么力量让米开朗基罗完成了这两个奇迹呢?答案很简单……热情,创作的热情。
热情是支撑生命的元素,是完成一切伟大事业不可缺少的动力。有了热情,什么人间奇迹都可能创造出来,没有热情,再伟大的奇迹也将被慢慢侵蚀,直至毁灭。
类似的例子还有汉朝的班超,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听说他年轻的时候本是一个高官子弟,有一天在家里写字的时候,听到了匈奴骚扰边疆的消息,将笔猛掷于桌案,愤然而起,说道:“国家有事,大丈夫当骑马杀敌,岂能在此空做道德文章!”于是上书请求出使西域,这就是有名的“投笔从戎”的典故。在这种高昂的热情的驱使下,班超一生纵横西域、灭国无数,为汉朝夺回了因为王莽之乱而失去的对西域的控制权。在西域呆了几十年之后,当年“投笔从戎”的少年英杰终于须发竞白,产生了回家乡看看的念头,于是上书请返,奏章中写道“不敢望返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英雄垂暮之情,读来令人落泪。后来皇帝准许他返回故乡,他回到洛阳后在家里住了不到一年就病逝了。
我想,如果他还呆在西域的话,一定可以再活更长的时间,创造更多的英雄业绩。
几乎在所有领域获得成功的人士都曾留下关于热情与成功的名言:
勃兰特·罗素是二十世纪哲学家中最生命卓著的一位,他在所有方面的工作都对同时代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在哲学上创立的逻辑分析方法开辟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他对基础数学的贡献导致了第三次数学革命,他在社会政治各个领域的论著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总结自己丰富多彩的一生的时候,他认为有三种激情支配了自己的整个生命:“对真理的不可遏制的探究、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和对爱情不可遏制的追求”。
另一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雷达和无线电报的发明人,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德华·亚皮尔顿也曾经说:
“在我看来,一个人想在科学研究上有所成就,热忱的态度远比专门知识来的重要。”
美国人希尔顿靠5000美元起家。在他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他印刷了自己的名片,在大街上到处发放,上面的内容是:
“肯纳特·N·希尔顿,热情的创造者,爱情的经纪人,亲爱的创始人,热吻拥抱技术天下第一。”二十年后,他成了全世界最大的连锁旅店的老板。
学习当然也需要热情。这种热情不一定表现为快乐,埋头苦读也有可能充满热情,它关键在于内心的冲动、想要取得学习成功的冲动。关于热情在学习中的作用,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李阳的疯狂英语口语学习法。为什么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这种方法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激情,尽管他的方法看似比较极端,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大声读英语、每天对自己大喊“Icandoit!”等等,说不定人家会把你当疯子。但是如果要在过度的激情和没有激情之间选择一个,我肯定原意选择过度的激情。因为尽管过度的热情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但至少能让你获得学习上的进步。没有热情则既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也不能取得进步。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想要取得成功的激情,只是这种激情常常处于“沉睡”的状态,需要想办法把它唤醒而已。现在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叫做“唤醒你心中的巨人”。这个巨人是什么?就是“热情”。
热情会提高你的学习效率,科学研究表明,缺乏热情的人工作和学习的时候比充满热情的人更容易感到疲倦、更难以集中注意力。如果你一直把学习看成一件死气沉沉的事情,你的学习效率必然低下。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爱默生做了一个非常简明扼要的概括:“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情而成功的。”
第49节:怎样获得对学习的热情
有一位商界成功人士曾经这样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他把热情的作用说得更加清晰明了:
“我越老越更加确定热忱是成功的秘诀。成功和失败的人在技术,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别通常不大,但是如果两个各方面都差异不大,具有热忱的人将更能如愿以偿,一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