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旌旗 作者:骠骑(起点2012-09-08vip完结) >

第9章

旌旗 作者:骠骑(起点2012-09-08vip完结)-第9章

小说: 旌旗 作者:骠骑(起点2012-09-08vip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张学武蹲在一起的王闯对着张学武一伸大拇指道:“张参谋长,真是没说的,你这事办得太够意思了,兄弟们也算没白跟你一场,我王闯这么些年跟不不少的长官,今天才算跟对了人,虽然晚了一点,但是我也绝对不后悔,如果这次咱们福大命大造化大活了下来,参谋长你可得保我一份大富贵啊!”

轰!轰轰!

弹片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嘶响声,呛人的硝烟中夹杂着一阵尘土飞扬,被呛得几乎喘不过来气直咳嗽的张学武坐在战壕中紧紧的将身子贴在壕壁之余,仍然不忘给没心没肺惦记着什么大富贵前程的王闯屁股一脚。

这一脚踢得原本就负了伤的王闯嗷嗷直叫,张学武在彼此起伏的爆炸声中趴在王闯耳朵边上大声吼道:“你记住了,如果我不死于阵前和事后的军法之下,日后如果有我张某人发达的那一天,我保你们每人一份前程富贵,让你们都当团长、师长、军长!”

一阵阵猛烈的爆炸如同要将大地掀翻一般,日军炮击的猛烈程度让张学武十分惊讶,怎么小日本鬼子不过了吗?以日军的炮兵规模和储备以及运力来说,这很可能是日军最后所剩无几的全部炮弹?

对于张学武的许诺王闯根本没当做一回事,对于能不能活到下午还是未知数的王闯来说,当师长和军长似乎太过遥远了。

若干年后,王闯每每想起北大营的那场血战,心中总是莫名的阵痛,当年阵亡的弟兄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没名没分的地位。

第一卷山河变色 第十八章 血战(六)

“杀给给!”日军步兵在炮火延伸的第一时间就在重机枪与迫击炮、掷弹筒组成的支援火力的压制下,开始向北大营内为数不多的中国军队发起了三面围攻。

张学武的环形阵地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灵活机动的调整兵力与火力,收缩防御面积,在历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火力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军就曾经多次以环形防御工事配以猛烈的步兵投射火力,给予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日军重创。

由于之前准备充足,张学武所部的火力相比二战后期美军的加强营也毫不示弱,尤其是重机枪的数量更是多到惊人,这与张学武借用了621团与619团的装备有很大的关系。

在重机枪的对射中日军吃了大亏,北大营守军的环形阵地就如同一个刺猬一般,而东面又有东陵方向的炮火支援,日军曾经试图攻击东陵弹药库,但是畏为弹药库坚固的工事和猛烈的火力最后只好作罢,关东军缺乏攻坚必要的训练、武器装备,以及足够的兵力。

掷弹筒这种武器是日军特有的一种简易的榴弹抛射装备,东北军也曾经大量从日本购买后期由东三省兵工厂进行大批仿制,掷弹筒在有经验的士兵手中是一件非常有杀伤力的武器,不停的突进中的日军士兵就利用手中的掷弹筒掀翻了七、八挺重机枪。

而捷克造的轻机枪因为二十发弹匣的关系无法有效的保持火力的延续,所以给了日军步兵迅猛突防的机会,几人组成一个战斗组的日军士兵或者是几个战斗组之间相互掩护着围攻北大营守军外围的环形防线,在近距离双方的对射中,即便是训练有素的步兵第七旅老兵也很难占到便宜。

多门二郎举着望远镜,望着自己的士兵高呼着天皇陛下万岁,一波又一波的踏着尚未消散的硝烟冲向中国军的环形防御工事。

突然,从中国军的阵地上爆发出了连续的闪光和闷哑的爆炸声!炙热的金属射流将日军的进攻队形瞬间击穿,大片受伤的日军士兵摇晃着摔倒在地,无力的挣扎与呻吟着。

这是张学武为日本人特意准备的一份大礼,用一个薄皮的铅桶按顺序装入意大利制造的塔米利绊发地雷,上面用木架捆绑了两枚手榴弹加上半公斤的铁砂,在日军炮火延伸后,张学武命令王闯放弃外围防线的时候,张学武就指挥部队将凝聚着自己创意的礼物留在了阵地上。

冲啊!随着反击部队的投入,遭到地雷阵密集杀伤的日军很快很装备有大量冲锋枪与毛瑟手枪的反击部队赶出了环形阵地,在阵地周围日军可谓是弃尸累累。

多门二郎目从面带得意的看着他的部队一往无前的突入,到瞪口呆的望着他的部队被人如同赶鸭子一般的撵了出来。

多门二郎涨红着脸将拳头握得紧紧的,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帝国陆军何时变得如此不堪?尤其这般不堪的部队竟然还是他所指挥的赫赫有名的仙台师团?胜利已经到了眼前,这些懦夫竟然不敢面对敌人在坚持一下?突击作战的胜负往往就在敌我双方谁能够再坚持最后五分钟!实际上最让多门二郎难堪的是本庄繁率领建川美次、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人在观战。

对于自己之前夸下的海口此刻多门二郎几乎恼羞成怒,负责此次进攻的天野旅团旅团长天野少将差点挨了耳光。

在多门二郎暴跳如雷之际,张学武也在犹豫不绝,现在已经是19日的下午16时了,如果北平、南京方面有反攻的意图恐怕日军就不会继续纠集重兵围攻北大营,在对待日本人的问题上张学良听蒋介石的,因为“中东路”一战已经让张学良意识到了,以地方之力是绝无可能应对一国之军的,南京中央的全部精力在攘内上,对于日本方面难免会有些偏失放纵。

实际上张学武是非常清楚的,北大营一地在战术上是根本无从坚守的,他所依仗的优势就是熟知这段后世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历史,在配合以步兵第七旅的全部自动火器,利用美军二战期间对付日军围攻最有效的防御模式,构筑环形工事抵抗日军,为尽可能多的将东北边防军储存的武器弹药、军备物资、军械设备运走,将历史上的损失减到最低。

凭心而论,张学武深知北大营是四方来战的死地,在战术上如果日军准备充分拥有足够的火力的话,那么防御北大营的唯一结果就是充当了日军的炮击目标。

在战术上不能守,但是在战略上却是必守之地,张学武非常清醒的意识到,如果因为自己坚守北大营引发中日之间一定规模内的战争或者冲突,无论是日本人自己知难而退,还是北平方面或者南京方面下令还击,日本关东军是断无可能全面占领东北的,这样的话等到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之时,中国会处于一个相比有利的地位,几十万的东北边防军亦能发挥历史上没有机会发挥出的巨大功效。

可以说东北四省沦陷、平津的危急也都是由于9。18满洲事变当晚与之后北平陆海空副总司令长官张学良的一再等待有很大关系。

张学武望着渐渐西落的太阳,日本人似乎已经发觉了自己的意图,当面围困自己的日军部队也在减少,今晚是自己突围最后的机会了。如果过了今晚,自己依然选择坚守,但是民国政府却按照历史上一般大行其道,被俘、投降自然不做其想,恐怕自己只能为国捐躯了!

返回南京坐镇指挥的蒋介石、蒋中正满怀希望,将一切全部寄托于国联的调解和威慑,实际上是蒋介石有其自己的小算盘,作为中国最大的军阀藩镇,陆海空军副总司令长官的张学良之所以能够成为国民政府天平上最大的筹码,就是因为其坐拥几十万装备精良骁勇善战的东北军。

他这个主席是张学良拥戴上来的,同样如果张学良翻手为雨覆手为雨的话,他蒋某人是不是也要再次下野?张学良这个盟弟对他蒋某人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

蒋介石刚刚吩咐外交部照会中国驻日内瓦的国联使团等诸多事宜,这边秘书处副主任何斌悄然来到蒋介石身边道:“蒋主席,北平方面副总司令张学良电话!”

蒋介石若有所思用他那口奉化话又快又尖道:“快!快!快接进来,下次汉卿的电话不必经过秘书处,可以直接接进来嘛!”

何斌点了点头,如同悄然出现一般,悄然的离去了!蒋介石用眼睛扫了一眼何斌的背影,何斌出身正统,深受三民主义影响,是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文笔可比陈布雷与戴季陶,蒋介石不止一次的考虑将其真正的收入幕下如同他的十三太保一般为其效力,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效力不如投缘,何斌虽然能力不凡,但是却总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入不了蒋的法眼,在秘书处已经盘横了几年,眼见的越发的油滑起来了。

蒋介石拿起话筒喂了一句,就听得张学良在那边急切道:“蒋主席,现在日军集中了第二师团之大部兵力与其独立守备队全部兵力,正在猛攻北大营,防御北大营的我军一部与敌死战不退,现在双方陷入了僵持!”

(9。18事变之后(日方称满洲事变),孙科政府无力应对政府赤字、外交、财务危机,蒋介石与汪精卫合作组阁,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委员长这个称呼也是从民国二十一年年底开始出现在一些国府要员的口中。)

第一卷山河变色 第十九章 血战(七)

(今日第二更,稍后傍晚还有一更,大家有票的投票支持哦!小骑拜谢!)

一听竟然之前那支公然抗命的军队仍然占据北大营与日本人激烈交火,蒋介石的眉头不由自主的微微皱了起来,沉默了许久才凝神道:“汉卿!这样是不行的,是要出大问题的,如果我们还击了就等于给日本人扩大事件的借口,你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将这支部队给我撤下来,亦可宣布他们为叛军,非常时期当以非常手段。”

蒋介石的话让张学良心里咯噔一下,仅仅一个“不抵抗”命令的下达就已经让沈阳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的各级将领威信扫地,在将留在北大营誓死守土的将士宣布为叛军?自己将如何面对那些守土卫国战死的英灵?如何面对舆论滔天的口诛笔伐?张学良有些时候真想不明白他的这位盟兄脑袋里面到底在想什么?这么大的黑锅要他张汉卿怎么背?

蒋介石听张学良不肯吭声,知道自己必须要在加一把火,在剿共的紧要关头他是绝对不能分心的。

蒋介石深思了片刻继续道:“汉卿!日本人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但是我们的内部则是一盘散沙,中国的情况非常特殊,军阀割据多年,我们当年北伐的口号就是打倒军阀,结果小军阀相互吞并成了大军阀,他们私底下征兵募税好似国中之国,对中央国民政府阴奉阳违、欺上瞒下,更有甚者收刮得地方民不聊生,只有破坏没有建设,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因,消灭赤患统一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励精图治,复兴中华不是一句你喊!我喊!大家喊的口号,而是行动!国家积弱已久,你我身处高位,很多时候即便我们在不愿意,也要为国忍辱负重。”

张学良一听蒋介石既然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了,他也不好在说什么,只好回应道:“请蒋主席放心,我东北一地之军民上下,当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

蒋介石安抚了张学良几句之后,反复的嘱咐其要“相应处理”!

张学良放下电话之后,站在地图前面望着沈阳沉默不语,蒋介石的那句“相应处理”让他难以把握其中的要领所在,一想起公然抗命的张学武,张学良顿时火冒三丈,张学成算是够胆大妄为的了,纵兵劫掠**,自己没杀他就是顾忌亲情,老帅在的时候就最重亲情,他不想别人说他六亲不认!

张学良翻看着桌子上纷乱的电报,基本都是荣臻、王以哲、黄显生等人告张学武状的,还有谭副官长送来的帅府、边业、中国银行、东三省兵工厂等方面的报告,张学良有些糊度了,张学武他到底想干什么?

不过有一点张学良很是欣慰,那就是张学武的能耐可谓非同小可啊!就在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的眼皮子底下,旅长王以哲、团长王铁汉等各级军事主官俱在的情况下,竟然以一个区区团参谋长的身份煽动一营部队控制了司令长官公署,切断了全部的对外联系,然后安排二个团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抢运物资,再率部于北大营阻敌来犯,其中一切安排得乃是一环扣着一环,似乎早有准备的模样,实在令人惊奇。

不过张学良最恼火的是张学武对东三省兵工厂的搬迁简直就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大破坏,换句话说,日本人不过是炸烂了北大营,而张学武则几乎毁了大半个沈阳城。

对于这支违犯军令的部队如何处理,张学良已然有些头痛不已,现在全国上上下下的目光都盯在北大营的这场近年来中日两军规模最大的一次冲突之上,面对全国的老百姓和舆论去解释不抵抗的原因?

张学良知道现在国民政府里面就有一大票人准备看自己的热闹,他甚至做好了被人落井下石的准备,十分疲惫的张学良无力的坐在了南书房内,用手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对于张学良来说唯今之计只有尽快的派人前往沈阳将张学武的部队撤下来,否则时间拖得越久就越难收场。

与此同时,站在窗前静思的蒋介石收到了一份复兴社特工总部整理出来的事变相关卷宗,张学武这个之前让蒋介石恨得牙根直痒的名字进入了蒋介石的视线之内,对于张学良有这么一个能力非凡有叛逆十足的族弟,蒋介石用他那不同于常人的思维逻辑盘横了片刻,对送卷宗前来的秘书处副处长黄斐文道:“告诉果夫、立夫,让他们派人下去多用些心思,我要知道这个张学武的一切。”

此刻,遥望最后一缕夕阳西下的张学武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在此之前张学武一直在期盼着张学良能够做出不同于已知历史的决策和判断,夜色再一次降临东北大地之时,他的所有希望似乎都成为了徒劳。

如果东北军能够奋起挥戈,那么仅仅一万余人的日本关东军能够有何作为?只能被碾得粉碎,以至于占领满铁沿线的重要城镇?简直就是日本人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

张学武也曾经想过孤军坚守北大营直至最后一枪一弹,誓死抵抗日军入侵,用鲜血为全国上下做一个表率,唤醒民族的抵抗意识,但是现在看来这种牺牲却几乎是毫无意义的,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国人都处于文盲、半文盲的程度,爱国主义对于经历了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人来说,是一种很遥远的东西。

这是一个人,几个人,甚至上万人的鲜血也难以唤醒的麻木,面对历史沉重的车轮,张学武第一次感到个人的渺小和无力。

为了转移沈阳的物资他不惜率部在北大营与来犯的日军决一死战,但是北大营的死战却并未让被狂热烧晕头脑的日本人知难而退,反而让日本关东军孤注一掷,北平方面与南京方面却仍然与历史上一般寄希望于国联的介入调解。

北大营对外的联系被日军切断了,东三省兵工厂方向升起了三组黄色信号弹,那是总撤退的信号,望着徐徐落下渐渐熄灭的信号弹,张学武的心顿时咯噔一下。

“撤退吧!”张学武面对浑身浴血的许国辉、王闯、李明堂艰难的说出了自己的决定,许国辉望着张学武坚毅的脸庞无奈的叹了口道:“参谋长真的没希望了吗?”

张学武惊异的望着许国辉等人,摇了摇头道:“不会有援兵了!”实际上张学武以为自己隐瞒得很好,其实最傻的一个人就是他,许国辉、王闯、李明堂等人早就猜透了他的意图!

张学武苦笑一声道:“既然你们当时都清楚后果,为什么还参与进来?”

许国辉呵呵一笑,与王闯对视道:“男子汉大丈夫,富贵险中求嘛!吃粮拿饷背响火的,如果敌人来了一个屁都不放就跑,恐怕我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就他妈的这么败了!老子不甘心啊!”许国辉一拳砸在了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