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外国文学大系:定时祈祝祷文(选) >

第3章

外国文学大系:定时祈祝祷文(选)-第3章

小说: 外国文学大系:定时祈祝祷文(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8。

    一切将再变得巨大而惊人陆地朴素,水有皱纹,树木巍峨,城墙矮小如侏儒;而在山谷里,多姿而强盛是一个牧人和农夫的民族。

    也没有教堂,把上帝紧抱如一个逃亡者,又把他悲悼

    1 本篇证明作者对于新世纪的悲观主义的估价。城市化和科技化在这里遭到批判。

    如一个被捕的受伤的动物,——

    房屋对于叩门求进者不胜殷勤

    而在一切交往中,在你身我身,

    都有一种无尽牺牲的情素。

    没有彼岸,不向那边望去。

    只有渴望,渴望在尘世练习侍候。

    连死亡也不去加以亵读。

    以便对它的双手不再生疏。

    (1901年9月20日,韦斯特尔威德)

    39。

    红『色』的伏牛花已经成熟,

    老去的紫菀在花坛上微微呼吸。

    谁等着等着永远享有不了自己。

    眼见夏天走了他还不富足。

    而今谁不能闭上眼睛,

    确信他身上许许多多幻象

    在等待黑夜降临

    以便在他的暗影中扶摇直上:——

    他便成为明日黄花像一个老人。

    再也没有指望,来日屈指可数,

    对他发生的一切都在把他欺骗;

    连你也在,我的上帝。而你像一块石头,

    每天把他拖进深渊。

    (1901年9月22日,韦斯特尔威德)

    关于贫穷与死亡(40—55)

    40。

    说不定,我穿过沉重的大山

    走进坚硬的矿脉,像矿苗一样孤独;

    我很深了深得看不见未端

    看不见远方:一切近在眼前

    一切近物都是石头。

    我在悲痛中浑浑噩噩,一一一

    于是这庞大的黑暗把我变小;

    可你就是它:冲进去,看这一着:

    你的整个手就会碰到我

    我会碰到你以我的整个呼叫。1 (1903年4月13日,维亚雷焦)

    41。

    你,因山脉来了而留下的山,——是没有茅屋的斜坡,没有名字的顶峰,是星星在里面跛行的永恒的雪,还是那些长满仙客来的山谷的地基,从那谷里散出了大地所有的香气;你,所有大山的嘴巴和教堂尖塔1 (从它还从没发出过晚祷的高呼):

    现在我可进入你体内?我可在玄武岩内如一块尚未发现的金属?我敬畏地填满你的岩石褶皱,我到处感觉到你的硬度。

    或者这就是我在其中的恐惧?你已把我齐颈投入其中的特大城市的深沉的恐惧?

    哦唯愿有人向你恰当地说到他们的生命的幻觉与荒谬。唯愿你站立起来,你从开端产生的暴风雨。并把他们像谷壳一样从你面前刮走??

    如果你现在有求于我:那就请说,——我不再是我口中的主,只想像一个伤口一样闭合;而我的双手如狗守住我身旁,可每次呼唤都不听。

    你在强制我,主啊,在一个陌生的时辰。1 (1903年4月13—14日,维亚雷焦)

    42。

    把我当做你辽阔地带的看管,把我当做倾听石头的人,

    1 本篇系根据一次前往维亚雷焦的火车旅行的记忆写成。

    1 指伊斯兰教的教堂尖塔,供祈祷者向上苍高呼之处。

    1 本篇反映了作者初到巴黎的郁闷心情,参阅《主啊,伟大的城池都已土崩瓦解》注释。

    给我眼睛来浏览你的海洋的寂寞心情;让我为江河的流动陪伴从两岸的大叫大喊深入到黑夜的声音。送我到你荒凉的土地1, 有遥远的风从中吹起,那儿庞大修道院如悬崖峭壁围着尚未活过的生命直立。我愿在那里与朝圣者交游,不再因错觉而离开他们的声音和形影,并愿跟在一位盲老人身后去走无人认识的路程。

    (1903年4月14日,维亚雷焦)

    43。

    主啊,伟大的城池

    都已土崩瓦解;

    最伟大的一座仿佛刚逃离火灾,——

    什么慰藉都无从令它们开怀,

    它们短暂的时日正在流逝。

    那儿住着的人们狼狈而艰苦,

    在低暗的房间,害怕表情和会意,

    比一群幼畜更惊惶不已;

    而外面有你的土地在守望在呼吸,

    他们活着却不再知道生活为何物。

    儿童们成长在窗台旁边,

    (窗台永远是在同样阴影中),

    不知道外面有花朵在呼唤

    呼唤一个白昼辽阔,幸运而有风,——

    不得不是儿童,而且是忧伤的儿童。

    少女们面对未知物如花盛开

    渴望着她们的童年的安谧;

    但她们为之燃烧的一切都已不在,

    于是她们颤栗着重新关闭。

    而在被遮掩的后房里做母亲

    令人沮丧,那白昼那漫长的黑夜

    1 这一节暗示作者的俄国之旅。

    充满孱弱的啜泣,那没有斗争没有力量的寒冷岁月。临终床榻整个儿陷入黑暗,她们渴望自己慢慢走拢去;躺着好久才死,死得如带锁链最后断气像一个乞『妇』。1

    (1903年4月14日,维亚雷焦)

    44。

    那儿住着一些人,洁白地盛开着,毫无血『色』,令人惊讶地死于艰难人寰。也没人见过裂开的鬼脸壳,冲着它一个温柔种族的笑靥在无名黑夜变得真难看。

    他们四下奔走,为劳累而出丑,没有胆量效力于愚蠢的事物,他们的衣服在身上已经褴褛,他们漂亮的双手早已衰朽。

    人群拥挤着,不把他们珍重,虽说他们不免迟疑而又衰颓,一一一只有胆怯的狗无地自容,才在他们身后片刻间悄悄跟随。

    他们受制于上百名折磨者,并为每个时辰的敲钟声所呼唤,孤单地围着养老院旋转,优心忡忡地期待进去的那一天。那儿就是死。不是他们童年奇异地接触过它的致意的那种死,——那渺小的死,一如人们在那儿所认识;他们独特的死亡1,发青而不香甜,悬在他们头上如一枚未熟的果实。

    (1903年4月15日,维亚雷焦)

    45。

    1 本篇证明,里尔克的诗作往往是文学、心理学以及传记等方面的复杂的交错。作者在这里不但处理了他本人所特有的、前不久作为灾祸感受过的巴黎生活经验,同时还应看到通过大城市题材,对行将结束的十九世纪和世纪转型期进行了文化批判。城市化包括工业化和科技化、在诗人眼光中,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总和。有些专家从心理学角度指出,对于里尔克而言,“城市、父城(即出生地)和父亲之间有着同一『性』”。

    1 参阅下一首《主啊,给每人以其独特的死》及注。

    主啊,给每人以其独特的死1, 从那个他活着有过爱、感觉和苦恼的生命中走出来的死。

    (1903年4月15日,维亚雷焦)

    46。

    因为我们只是皮壳和叶片。每人身上所含有的伟大的死1; 这才是人人围着转的果实。

    为了它的缘故少女们才开始放下多弦琵琶走来像一株树,儿童们围着它渴望成人;女人们是发育者的知己为了否则无人能够承担的恐惧。为了它的缘故被观望者持续着如同永恒,即使它早已流逝,——而每个从事造形和营建的人,变成这枚果实的世界又冰冻又融解又向它刮风而且把它照『射』。全部热量都注入其身,心和脑变得白热蒸腾——:可你的天使迁飞如同鸟群他们发现所有果实都还很青。

    (1903年4月16日,维亚雷焦)

    47。

    请使一个人伟大,主啊,使他宽宏,为他的生命开掘一个美丽的子宫,并把它的私处竖立起来如一道门在一片金褐『色』的童发之林,通过不可言说的部位产生骑兵产生白『色』军队,产生聚在一起的千百粒种胚。那么给一个夜晚,好让人收下1

    1 “独特的死”这一说法,借自延·彼·雅科布森的小说《马利·格鲁们夫人》。不过,这个观念对于里尔

    克,远远超过后者所赋予的意义,即死亡不仅仅是从自然科学上对于个人生存的否定,而是生存的新的开始。作者还在其它诗作中发挥过这个观念。

    1 参阅《主啊。给每人以其独特的死》及注。

    1 包括女人在内的“人”在德语中是阳『性』词,此处实际上指“女人”。后文依据这个阳『性』词“人”而出现

    尚未进入谁人深处的那话;给一个夜晚、那时万物兴旺,并使它们芬芳胜似紫丁香,比你的风翼还要摇晃不迭比约沙法2还要兴高采烈。那么给他一个长久怀孕的时间让他穿着越来越大的衣裳,送他一颗星斗的孤单,让谁人眼睛的惊叹都无从高攀,如果他的五官融化着变了样。调养他以一种纯洁的食物,以『露』水,以未被杀死的荤腥,以那轻悄如祷祝温暖如呼吸的从旷野冒出的生命。

    使他重新知晓他的童年;那未被知晓和不可思议的一切以及他的预兆不祥的最初岁月之幽深无穷的传奇长篇。

    那么,还请吩咐他等待他的时辰,那时他将分娩死亡,分娩主:孤零零沙沙作响如一座大园圃和从远方聚集起来的一群。1

    (1903年4月16日,维亚雷焦)

    48。

    接着我还看见活着的宫殿它们像生就一副坏嗓子的美丽禽鸟洋洋得意,架子十足。许多人富有,都想抬高自己,——但富有者并不富有。

    不像你的游牧民族,那明净的绿『色』平原的居民们的老爷们,他们饲养着熙熙攘攘的羊群像清晨天空黑压压一大片。他们驻扎下来,命令

    的“他”,实际上都应当是“她”。

    2 约沙法,犹大王,见《新约·马太福音》第一章第八节。

    1 本篇的『性』隐喻系针对基督教关于处女受孕分娩的神话而发;同时通过对“分娩死亡者”的神化,又反驳了基督教的复活说和永生的预言。参阅《最后的审判》及注(见《图像集》)。

    逐渐消失在新的夜晚,然后却仿佛是另一个灵魂苏醒在平坦的漫游地带——:黑『色』的高大的驼队环绕着像丛山峻岭一样壮观。

    牛群的气味跟在队伍后面十来天都不散,温暖,沉重,也不避风。正如在一座辉煌的婚宅,丰足的酒浆彻夜流着,连牝驴也『奶』汁如涌。

    也不像那荒漠部落的酋长,他们夜间躺着调敝的『毛』毯,却为他们心爱的骏马把红宝石往银梳上嵌。

    也不像那些君王对没有香味的黄金不屑一顾,却让他们骄奢的生活少不了龙涎香,杏仁油和檀香木。

    不像东方的白人戈苏达尔1 向国家显示上帝的特权;但他披头散发地斜卧着,苍老额头搁上垫脚石板,痛哭起来,——因为整个天堂生活他一小时也没有过完。

    不像第一批古老的商港,它们『操』心要以无比的图像超过它们的实际,又要图像跟上时代一起;它们在黄金外壳的城市里像一片叶子卷起来,以苍白的两鬓轻轻呼吸??

    这就是强制生活的国家,辽阔无垠,温暖而沉重。但富人的日子过完了,没有人会向你索还它们,

    1 俄语:国君,俄国沙皇的自称。

    只让穷人终于重新贫穷。(1903年4月17日,维亚雷焦)

    49。

    他们不是穷。他们只是不富。

    没有意愿,没有人间;

    被画上了最后忧虑的标志。

    到处脱得精光,实在难看。

    他们身上沾满城市的尘垢,

    身上还挂满所有垃圾。

    他们声名狼藉如同叶被。

    如同被扔的碎片如同骷髅,

    如同年份过完的日历,——

    但当你的土地有了危难:

    他们便把它们串成玫瑰项链

    并戴着它作为护身符。

    因为他们比清洁的石头还清洁

    而且像刚出生的盲兽,

    十分朴素而且永远为你所有,

    什么也不需要,只需要一桩:

    能如此贫穷像他们实际上那样。1 (1903年4月17日,维亚雷焦)

    50。

    因为贫穷是一片从内部发出的灿烂光辉??1 (1903年4月17日,维亚雷焦)

    51。

    你是穷人,你是一文不名者,你是无处存身的石头,你是被扔掉的麻风,摇着拨浪鼓在城郊漫游。

    因为你一无所有,穷得像风,荣誉简直遮不住你的『裸』『露』;

    1 本篇原来还有一节。这一节后被作者删去,只有一行被保留下来,独立成篇。

    1 原系前一首被删一节的第一行。里尔克在一九0 七年十月三日致克拉拉信中写道,这一行除了指天主教方济各会创始人、意大利修道士阿西西的圣方济各(1182—1226)外,还指艺术家梵高,尤指他的作品和身世。参阅下一首注释。

    一个孤儿的破衣烂衫要更华丽些,毕竟是点财物。

    你穷得像一个胚胎的力量在一个少女身上,她乐于把它保养并按住自己的腰部,它几乎窒息她的妊娠的第一阵呼吸。你穷,穷得像春雨幸福地落在城市的屋顶上。像囚犯在不见天日的囚室里所怀抱的一线希望。还像住在特别病房里的幸运的病人;像铁轨上的花朵在旅途的狂风中穷得那么惨;像手,人们用它捂脸哭泣,那么可怜??于是冻僵的鸟群对你算什么。一条成天不吃东西的狗算什么,自我消失对你算什么,作为俘虏被人忘却的动物之无声的长久的悲哀又算什么?

    夜间收容所里所有的穷人们他们对你和你的艰苦又算什么?他们只是小小石头,不是磨臼,但他们还是磨出了一点点面包。

    而你却是最深刻的一文不名者。把脸孔藏起来的乞丐;你是贫穷所有的伟大的玫瑰,是从黄金变成阳光的永恒的嬗变。

    你是悄然无声的无家可归者,再也不回到世界上去:任何需要都太大太难。你在暴风雨中号哭。你是一架竖琴,使每个演奏者粉身碎骨。1

    (1903年4月18日。维亚雷焦)

    52。

    1

    本篇是对天主教方济各会创始人、意大利修士圣方济各(1182—1226)的一篇颂歌。他为了传教,甘心

    过极度贫困的生活。诗中一些形象描写大都来自他的传记,里尔克曾读过他的传记的德译本。有的研究者

    指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画家梵高的素描,和作者本人在巴黎的生活体验。

    请看他们,看他们可用什么譬喻:他们颤动着如在风中歇下来如被人握住。他们眼里是明亮的草原地带到节日变得阴暗下来,上面落着一阵夏日的豪雨。

    (1903年4月18日,维亚雷焦)

    53。

    看哪:她的肉体是一个未婚夫躺下来像一条小溪潺潺流动活得美丽如一场美梦,如此热烈,如此特殊。弱点集合在它的纤柔中,还有来自许多『妇』人的恐惧;但它的『性』欲旺盛如一条龙熟睡着等待在羞耻之谷,1

    (1903年4月19日,维亚雷焦)

    54。

    穷人的房屋像一个祭坛圣龛,里面永恒变成了菜肴,黄昏来临时它悄悄回到自身绕了一个大圈,缓缓进入自己余音袅袅。穷人的房屋像一个祭坛圣龛。

    穷人的房屋像孩子的手。它不拿成人所要的东西;只拿一只昆虫长着螯。从小溪冲来的圆石头,流的沙,发声的贝壳;它悬挂着像一副天平连同小盘久久颤摇,说出最轻微的领受。穷人的房屋像孩子的手。

    穷人的房屋还像地球:一个未来水晶的碎片,

    1 本篇的『性』隐喻亦系针对基督教的贞节观念而发。参阅第47 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