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向复旦进军 >

第4章

向复旦进军-第4章

小说: 向复旦进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其他的学生则说是一个句号。

    而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教室里又重复一次这个实验时,结果出现了27种不同的答案,从〃我爸爸的秃头〃到〃路灯的眼睛〃都有。

    小学三年级和高三学生的答案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差异?答案就是,右脑充分发展所致。1981年罗杰·史派瑞因为发现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功能,而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在左脑职司逻辑、线『性』及分析『性』思考;而右脑则控制想象力、创造力及冲动『性』思考。左右两半球虽然各司其职,但动作却相辅相成。例如:当我们想到某人时,右脑的动作使我们想到他人脸,左脑则使我们联想到他的名字。

    遗憾的是,我们在学校所受的教育,鼓励的是左脑的活动(例如记诵一些已发生的事实,然后来填写试卷),较少鼓励右脑的活动(创意思想等)。结果是,我们在左脑过度发展。而在复旦,你就不会有这种遗憾。〃创新〃精神,是复旦治学精神的一个特别突出的方面。这种〃创新〃,决不是胡思『乱』想、哗众取宠的胡闹;而是发于勤奋、严谨、探索、求实,继而又善于独立思考之基础上的功到自然成的智慧的迸发与闪耀!

    现在的复旦,学术诘难、争鸣之风依然彼伏此起,相互竞争和敢为学派的创新之事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重复导师所设计的现成的道路,宁愿在自己开拓的道路上碰得头破血流。

    复旦出现了如此〃混『乱』〃的局面和如此多的〃逆徒〃,可是学校领导和老教师们不但不生气,反而非常的欣喜,因为在他们眼里看到的复旦的勃勃生机和无限的希望。

    在复旦大学,无论是祖师爷辈的老师,还是师爷、师父辈的老师,也无论是刚刚转为老师的师兄师组辈的老师,他(她)们都特别喜欢和鼓动学生〃反对〃自己的观点。他(她)们经常在课堂上或课堂下同学们说:〃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动脑筋,要善于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去分析问题,要学会发出新的材料、新的问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提出新的观点或看法;就是在考试的时候,你们也可以不必按老师的观点去答卷,完全可以写上自己的观点,老师的也只是一家之言。只要你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时,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是与老师的观点完全相反,也照样可以得高分!〃社会学系的一位老师谈到他的评分标准时,说得更详实:〃完全照笔记回答的给八十分以上,答自己想的给九十分以上,而完全照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回答问题的很少有九十分以上的。〃历史学系的一位老师也曾说过:〃你们按照我讲的内容和观点答卷,等于把我给你的知识又还给了我,这没有多大的意义。〃

    复旦的老师说这番话,决不是谦虚之词,更不是客套话;而是肺腑真言。复旦的学生在这方面也是从来就〃不谦虚〃、〃不客气〃的。〃逆徒〃是一代接一代。

    有无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有无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创见,是复旦考核学生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复旦精神锐气的关键所在!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在过去是如此,在将来的社会里更是如此。邹衡先生说过:〃世界经济和技术正面临着一个连续的时代。换言之,在技术和经济政策上,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理论上,都将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所以,我们不要问:'明天将会成为什么样?'而应考虑'今天要做些什么才能创造出我们所憧憬的明天。'〃新世纪已经来临,21世纪的竞争呼唤着创造型人才,墨守成规只能导致在竞争中失败。当前,各国的有识之士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创造力将是未来人才的首要素质。如果一个国家的主流人才不具备世界级的创造力,那么,这个国家将无以在21世纪的国家竞争找到立足之地;同样,一个人不具备较强的创造力,那么,他也不可能在未来世纪里找到其发展之地。〃因此,江泽民『主席』说:〃创新是一个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复旦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生动体现了中国人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也是复旦永葆生机的重要动力。这种优良传统和精神动力,要永远发扬光大。〃

    目标、信心

    一、依据目前情况制定目标

    制定成功的目标,不仅要考虑未来的情况,而且要考虑目前的情况。目前的情况,是制定目标的动因。如果目前的情况很好,何必还要画蛇添足地制定什么新的目标呢?虽然进取心人人有之,但也不可盲目进取,甚至舍弃好的,舍弃自己的优势,而舍近求远地去寻找得不偿失的事情。劳伦斯·彼得说,最大的危险是不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地位,这一点会使你成为一个能力有限,没有自我意识的〃才华横溢〃之士。

    本来,有的人的处境已经十分不错,却在误用的〃进取心〃的支配下,或者在缺乏自我意识的情况下,喜欢人云亦云,喜欢随大流。结果,盲目地制定目标,盲目地实施目标,适得其反地实现目标。可以说,目标实现了,原来的优势却丧失了,实现目标后得到的是后悔和沮丧。

    劳伦斯·彼得说,很多人就是这样,常常『迷』失自己。本来,他应该在下一个十字路口往西走。但到了十字路口,却因见东边的马路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也跑过去凑热闹。其结果,他以持久不渝的快乐换取了暂时的满足。因此,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切忌盲目,切忌人云亦云,切忌赶时髦、随大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定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正确认识现在。

    二、现状满意测测

    为了更好的认识现在,你可以做一做〃现状满意检测〃。这一方法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首先在纸张上写下标题:〃目前生活中,有哪些是我不喜欢的(也就是打算改变的事物?〃)在回答这一问题的时候,可以列出一张清单,把目前不喜欢的事情一一列举,诸如:〃收入太少,支出太多,入不敷出〃;〃我觉得自己在目前的岗位上是大材小用,无法发挥个人的才干〃;〃工作时间太长,和家里人相处的时间太少〃;〃住宿环境太嘈杂〃;等等。

    第二个步骤是回答目前的生活中哪些是你所喜欢的(打算保留的事物)。对这一问题同样要作出具体明确的回答。比如可以在纸上写下:〃朋友关系〃;〃工作时间有弹『性』〃;〃工作单位不错,领导可以信赖〃〃住房还可以〃;〃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等等。

    第三步骤是回答〃在目前工作中,有哪些是我不喜欢的(打算改变的事物)?〃或者说〃目前工作中哪些是我喜欢的(打算保留的事物)?〃同样开出清单,对每一个问题作出回答。这样会使问题越来越明朗,使人想改变的事物越来越明朗。

    3。坚定目标

    一位已考入复旦的学子回忆了自己高三时的学习情景。

    1996年9月,即将过18岁生日的我踏进高三(5)班的教室时,忽然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班主任没有换,仍然是那个胖敦敦笑呵呵的徐老师;经过一个暑假,同学们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教室里的气氛已与已往不同了,同学们的眼中都流『露』出焦急的神『色』,班主任也一改以往的漫不经心。这时我才真切的感受到我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了,以后的一年时间,对我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同学们都到齐以后,班主任简短地说了一下高考的严峻形势,并希望全体同学坚定信心,苦读一年,争取顺利通过高考。他最后送给我们一句话,至今我的耳边仍经常回响着,那就是:〃人生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老师希望我们时刻记着这句话,体会它的含义,鞭策自己前进。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一时被突如其来的繁重课程弄得手忙脚『乱』,整天有着干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习题,我感到自己不能适应高三的学习。现在看来,那时的我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能挺过去,也许就要消沉、低落下去,从而耽误大好时光。幸好我的班主任老师及时发现〃苗头〃并找到我,与我进行了一次长谈,帮我解决思想问题,并为我指明了努力方向。记得当时老师问我还想不想考复旦了,我非常坚定的回答:〃想〃。因为复旦是全国最高学府,我在高一时就梦想能到复旦读书。然后老师便对我说,既然已经订下目标,就要百折不挠地争取实现它,不要因为一点点小的困难就动摇自己的信念。我对老师讲了当时困扰我的问题,那就是时间不够用,好些知识学起来不得要领,主要就是感到自己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对我讲,遇到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高三的学习毕竟不同于以前,这时能做的就是咬紧牙关硬挺下去,直到找到很好的方法为止。最后老师对我讲,我们学校96级的学生胡巍考了全市文科第15名,只要我能保持这个成绩,那肯定能考上我梦寐以求的复旦。

    经过这次谈话,我坚定了考上复旦大学的信念,使我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我心里暗想:我一定争取超过胡巍,因为我并不比他差,他能考15名,我为什么不能考进北京市前10名呢?当然,这只是我心中的〃小算盘〃,没有向人公开过。从此以后,我仿佛是一条不知疲倦的鱼儿,在知识的海洋中邀游。不久,我完全适应了高三的学习,学习成绩开始稳步提高。

    正是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使我走出了阴影。我希望所有的高三同学都有坚定的努力方向,这会成为你动力的源泉。正如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的那样:〃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最高力。坚定信念就是培养意志力。

    让目标激励你前进

    选择具体目标,并非一件易事,因为目标的选择,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对本人才能的自我认识。家庭及工作岗位等一系列原因。所以,不少年轻人和中年人也知道要学习,学一点有好处,也不乏献身的热情,但提到选择目标,却望而生畏,他们认为,专业已明确的,不用选择目标,专业不明确的,很难选择目标。他们感到最困难的是本职工作、爱好与选择目标的矛盾。其实,在多数情况下,这两者可以通过主观的调节,结合进行。结合本职工作选择目标,两者相辅相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比较容易取得支持与环境的助力;结合本人爱好选择目标,则由于兴趣所在,往往能倾注全副心力于其间。据我国某报社记者对近100名看来取得一定成就的自学者调查分析,这些自学有成者,56%是结合本职工作,力求深造的。如荣宝齐《装校概说》的专著;化验工刘绍噗结合本职工作刻苦自学,在分析化学研究中作出了成绩,被破格晋升为化学工程师;旅店服务员王仁兴撰写《旅店知识》和《北京饮食指南》;民间医师金定国钻研中医学,成为医学院教师。还有44ffe则根据自己的志愿爱好,选择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从小酷爱音乐的青年王强,编纂了《音乐辞典》;中学生任海仓,经自学考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当研究生,等等。当然,最好是结合本职工作选择目标,因为一般说来,业余学习时间究竟有限,而在当代知识爆炸,如何不使自己的头脑成为浩繁知识的贮藏库,有选择地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并让它们迅速地转化为聪明才智,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业余学习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以工作需要为根据,确定学习的重点与方向。另外,把业余学习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也符合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人们的思维发展表现为认识的逐渐深化过程。认识的历史的辩证的发展决定了认识的联惯『性』、继续『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人们的学习只有符合和发展认识的这种特『性』,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把业余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就是遵循了认识的继续『性』的特点,把业余学习时的思维活动与工作实践中的思维活动联系起来,就能发展并深化白日里工作实践中的思维活动。许多业余学习和本职工作结合得好的经验证明,白天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常常在业余学习中得到解答。不管是结合本职工作选择目标,还是根据爱好选择目标,都要有所弃,才能有所取;有所不为才能大有所为。

    像凸透镜一样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

    有一次,一个青年苦恼地对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劳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结果却收效甚微。〃法布尔赞许说:〃看来你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 这位青年说:〃是啊!我爱科学,可我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感兴趣。我把时间全都用上了。〃 法布尔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放大镜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人们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讲求效率,效率高者,时半功倍。反之,则时倍而功半。

    在学习中,怎样提高效率?蔡元培讲到,〃惟有专心致志,心力集中。〃 宋代著名学者朱竟也曾对他的学生说:〃余尝谓读书有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朗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能不到者乎?〃 朱衰的所谓〃心到〃和蔡元培讲的〃心力集中〃,都是讲注意力问题。按照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解释,注意力这种心理现象,是由大脑皮质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神经过程的诱导律〃 所支配的。人在做某一件事时,大脑皮质的某一区域就会发生一种兴奋过程,其他相邻的区域则相应发生一种抑制过程。这样,一个兴奋,一个抑制,就构成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一个人在读书时,如果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书的内容居于他的意识中心,兴奋区域高度兴奋,它就会抑制各种外界干扰。反之,读书时注意力不集中,书的内容只居于他的意识边缘,那他的学习效果肯定不好。苏联有个教育学家说过,〃注意力是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的一切都要经过它进来。〃 战 国时候的孟子讲的两个小孩跟全国闻名的棋手学棋 的故事,就生动地说明了连学下棋这样的小事情也非有高度的注意力不可。

    历史上凡是事业真正有成效的人,工作和学习时总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如痴如『迷』的程度。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夫人有着非凡的注意力。她小时候读书很专心,完全不知道周围发生的一切, 即使别的孩子为了跟她开玩笑,故意发出各种使人不堪忍受的喧哗,都不能把她的注意力从书本上移开。有一次,她的几个姊妹恶作剧,用六把椅子在她身后造了一座不稳定的三角架。她由于在认真看书,一点也没有发现头顶上的危险。突然,〃木塔〃轰然倒塌,引起周围的孩子们的轰笑。至于大科学家牛顿把怀表当鸡蛋煮;黑格尔一次思考问题,在同一地方站了一天一夜;爱因斯坦看书人了『迷』,把一张价值一千五百美元的支票当书笺丢掉了等类轶事,都是这些伟大人物注意力高度集中,事业上成功的宝贵经验。

    怎样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呢?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使刺激引起的兴奋强烈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