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美国-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鼠钻洞。矿矿把左边的洞堵起来,只开放右边的洞。那只白色的小老鼠很机灵,每次只需十几秒钟就可以钻过纸洞,吃到食物。而那只看上去贼溜溜的小黄老鼠,实际上却是只实实在在的小笨蛋。它从来就没能明白,钻过洞来就会别有洞天。
第二阶段,主要是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此路不通,右边的洞则可以吃到食物。矿矿先是把右边的洞墙上,把左边的洞打开,用一张透明的塑料纸把出口封起来。小老鼠钻过去会发现受到阻碍,不得不转回头。在老鼠回头后,矿矿又把右边的洞开通,让小老鼠能钻过去取到食物。
按照矿矿的设计,第三阶段是提供结论的阶段。矿矿把左右两个洞同时打开,左边的还是用塑料纸封上,右边的还是畅通无阻。然后看小老鼠的选择。
那几天,我和妻子都饶有兴趣地去看矿矿做试验。儿子手里拿着秒表,一丝不苟地记下小老鼠每次通过右边洞获取食物的时间。
别看那只小黄老鼠有时会来一两个”引体向上“,却还是那么傻乎乎地不会钻洞。而那只小白鼠则十次之中有八到九次知道从右边的洞钻入。
测试结束,几天后矿矿完成了他的论文。
一看他的论文,着实让我吃了一惊!那完全是一篇正正规规的研究报告。
题目是:(老鼠有决策能力吗?)
当然,题目下面照样写着(黄矿岩著)的字样。
美国的专业学术论文都具有一个特定的格式。开篇通常是介绍,讲些研究背景之类的东西,然后是研究的假设论点,即研究中想证明或反对的论点。跟着是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再接着就是研究中得到的新信息材料,以及对这些材料的统计分析。最后是结论段,提出自己的见解。
翻看美国出版的学术刊物,几乎本本如此,篇篇如此。我把这种研究文体称为”美式八股“。
儿子的论文一步不差地模仿了这种美式八股,十页正文外加三页附加的分析表格。从头至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他所写的结论更是让我对儿子刮目相看。他写道:“研究的结论既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的论点,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的论点。因为,如果老鼠有决策能力,那只白老鼠就不应该走过左边的洞。但是如果老鼠没有一点记忆力的话,它也不可能多次成功地选择右边的洞。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的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
孩子自有孩子的逻辑,一个在开始被我看成过于不切实际的论题,就这样让儿子找到了一个自圆其说的“大团圆结局”。
在七年级的科学研究展览会上,展示了100多个研究报告。每份研究报告都粘贴在一块一米见方、大小一致的硬纸板上。除了展示论文外,作者们还极尽其艺术天才之能事,美化自己的那块小天地。外加搬来了做研究用的各种各样的仪器。实物,甚至小动物什么的。说句实在话,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过,七年级的孩子有着这么活跃、这么充实的思维。
下面,是我从这个展览会上摘录的一些有趣的研究课题:
——音乐(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色彩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
——食物的色彩与消费者的心理;
——狗靠什么来决定选择玩具?
——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辛辛那提地区的气温与环保;
学校请来了几个资深评委,对所有的参展科研项目…一做了评价。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来。矿矿的研究获得了动物研究组的一等奖。
还有什么能比看见孩子独立地去完成一项科学试验更能让作父母亲高兴的呢?
我总有个感觉:在中国是学得多悟得少;在美国是学得少悟得多。
在中国学习,一节课下来,像我这种字写得慢的人也能记下三几页笔记,什么大一,小一,带括号的一,不带括号的一,阿拉伯的句“,中文的”-“,罗马的”I“,英语大写的”A',小写的“a”……大点带小点,小点套小点……善始善终,面面俱到。
读书时,我很羡慕那些能做笔记的同学,一个学期下来,一本本攥写完整的笔记,毕业后可以把老师完整的讲课内容和体系带到天涯海角。再看看我那鸡爪扒屎般的七零八缺的笔记,很是自惭形秽。
每到考试的时候,我就借一位叫“阿福”的同学的笔记本,抄抄弄弄,考试也基本能应付自如。后来,选班子的时候,就有人说我“剥削他人的劳动成果”,大概就是指我剥削阿福同学了。那时,要好的同学或同乡,一组一组的,弄出来的考试复习笔记“版本”众多。有时对比较难的课,班委会组织全班力量“整”它一本统一的考试复习笔记也是有的。当时,某老师的课堂笔记最多,但他很善良,总是用很慢的速度读给我们听,有人戏称为“听写课”。
其实,课本总是有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多精力去弄课堂笔记呢?奥妙就在于大家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考试时如果能按照老师讲课的“原装”的“原话”来回答问题,比“散装”的回答,分数要高得多。甚至有的老师只以他或她的答案为惟一的标准。
(广州日报)1999年1月16日的〈报刊文摘》版刊登一篇关于课堂笔记的文章,值得一读:
大学课堂笔记怎么了
课堂上不记笔记考试前赶抄笔记
考试时背笔记考试后扔笔记
来自大学校国关于课堂笔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课堂笔记在时下的高校教学中正慢慢变味。大学校园的课堂里,说话的、打闹的、吃东西的绝不仅仅是少数,甚至还有玩扑克的。于是上课不记笔记的现象也随处可见。
那么,课堂笔记到底怎么了?
笔记问题
大学生上课不记笔记并非偶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大学生也有着太多的无奈,期末考试、过级考试、求职考试等压力间接造成了大学生不记笔记的现象。据笔者抽样调查了解到,有关笔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上不记笔记(约占63%)
这方面出现的“笔记问题”以大三、大四学生居多。他们大多熟悉了大学的授课、考试等环节,认为记不记笔记都是一个样,地皮踩热了,上课即使打闹、嬉戏、吃东西,也让老师无可奈何,甚至睁只眼闭只眼。当然不记笔记者,以文科生居多,理科生少一些。
二、考前赶抄笔记(约占63%)
大学生平时不记笔记,考前还是很着急的。为了应付考试,现抄笔记、高价请人妙笔记或复印笔记的现象十发突出。笔者在采访中,某高校有位政法系大三学生“豪爽”地介绍,他一个学期仅是笔记复印费就高达100多元。仔细算算:复印一页纸0.2元,一科笔记一学期记80页,一学期只算6f7功课,那么其笔记复印总费用就是0.2X80X6=96元。这样算来的结果也就和这位大学生的介绍相差不远了。
三、考试背老记(近100%)
大学生应付考试往往不再是死啃书本了。因为他们的老师扬言:考试就考笔记。于是记笔记和不记笔记的,到了考试期间拿起笔记就背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考完之后,这样的大学生又能学到什么?
四、考后扔笔记(约占82%)
考后扔笔记,大多是平时不记笔记者。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他们扔笔记的理由往往是笔记的内容脱离书本、脱离现实,并无多大保留价值。其中,一位姓张的历史系女大学生告诉笔者,她记笔记完全是应付考试,考试完了,也就该把那该死的东西(指笔记)扔了,连同那被考试压抑了一学期的坏脾气!
学生们为什么不记笔记
大学笔记到底记的是什么?这其中也许有大学生不愿记笔记的一些原因。
地理系的一位男同学说:“老师讲课就讲课吧,干嘛要从海湾战争吹到个人在某地算命被骗钱云云,简直风马牛不相及。”另有一位中文系的女同学说:“文学原理课就讲原理嘛,老师何必扯上个人工资待遇差劲,教学没劲等问题,是无聊还是宣泄?而这些内容记上又有何用?”
这两个个案也许远不能概括大学生们不记笔记的原因。但是它却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课堂上,老师你讲的是什么?你该讲些什么?你要求自己笔记又是为什么?
老师们的呼吁和呐喊
面对高校校园日趋严重的“笔记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许多老师和大学生辅导员都大声疾呼:制止不记笔记的现象!改革笔记!
某大学文学院97级辅导员李老师便是其中的一个。李老师把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告诉了笔者:他不定期地到97级五个班的课堂上去抽查学生笔记。他说这样既监督了学生也监督了任课老师。而考试之前,他更是以复印机室为突破口,坚决杜绝学生复印课堂笔记的不良现象,而且还特别规定:凡本年级学生复印笔记者,一律重处!他所管理辅导的五个班的学生综合测评总成绩以绝对优势喜获全院第一,其中90分以上者占26.2%。另外,李老师还说:“制止不记和改革笔记千万不能只走形式,而是要加大力度深入持久地搞下去,特别是笔记的内容、形式等的改革还需要有关主管教育教学部门拿出硬性的规定和有力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笔记到底该何去何从
大学校园的课堂笔记发展到如今,该续旧,还是该改革,这就由读者去自由品评吧。不过,笔者近日关于高校校园笔记问题的抽样调查数据或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笔者仅据某大学校园内调查的数据发现:有83%的大学生表示笔记改革后的内容有用则记;有94%的大学生表示,为了考试就不得不记;也有16%的学生表示不考试是绝对不记的;68%的学生表示记不记要跟着形势走。
(据(蜀州彭志强文)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有感触。这是应试教育体制下派生的怪现象。那位李老师的“经验”是以怪制怪,实在不值得推广。要改革的不是记不记课堂笔记的问题,也不是怎么记课堂笔记的问题,而是根本的教学方向需要改革!
为什么在中国学得多悟得少?
记了那么多笔记,大点小点,大小,可谓“学”得多矣!但当你带着这些笔记离开课堂,甚至离开学校时,你有没有想过:那些笔记,那些大点小点,大A小a…··审多少是你自己的东西呢?“学”得好的学生,不过是转手“卖”老师的“二手货”!其实,如果那真是老师的“二手货”就不错了,恐怕你的老师也是从他的老师或别人那里转手来的。
如果应试教育是目的,那么课堂笔记就是应付考试的手段,就不能责怪发生在学生中的种种怪现象。只抓笔记,是治标不治本,是本末倒置。
在美国学习,我总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学少悟多。虽然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外在的东西不多,但是内心里却不断地“悟”出不少东西,而且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的,并不是老师“教”我的,更不是老师“交”给我的。
11年前,我就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呼吁取消“高考”,改革招生制度和分配制度,当时我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学的也不是教育学,笔记本上是找不到的,也没有哪个教授和我讨论过中国的教育问题,全都是自己“悟”出来的东西。而且“悟”的东西源源不断……
不少美国人都向我赞美一个中国的哲理性非常深刻的古谚:“Gvemeafishandlwilleattoday.Teachmetofishandlwilleatforalifetime。”翻译成中文是“给我一条鱼,我今天将会吃掉它;教我钓鱼,我将受益终生。”
我想来想去,它大概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吧?只不过翻译成英文时,没翻好罢了。译没译好,倒是次要。关键是我们这么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被人“中”为“洋”用了。我是到了美国才“悟”到“授人以渔”的精要的。
“授人以鱼”讲的是灌输书本知识,读“死书”。
“授人以渔”讲的是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
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就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而中国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做学问的相互脱节的两阶段战略。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初等教育是很棒的,那是世界上有目共睹的,现在的问题是高级阶段的研究没做好,要加强的只是高级阶段的研究工作的创造性问题……
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我们说,人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是“培养”出来的。既然要培养,就要从小开始培养。这种培养,不但要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还要有外在培养环境的持续性。同时,创造力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分不开的,而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性的培养又必须始于幼年。
如果我们在初级阶段只搞适应“应试教育”的智力开发,到高级阶段才培养人的创造力和研究能力,我们将难以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培养创造力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是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这两个阶段必须贯穿一致的核心。
七、教育要不要平等?
平等的困惑
我们将教育的使命概括为:起点是人,归宿也是人。但“人”是否生而平等,就一直困惑着人类本身。
据说,国内有一位演反面人物的演员,对历年来的“百花奖”、“金鸡奖”只颁发“最佳配角奖”给反派演员而愤愤不平:既然演员包括了正面演员和反面演员,那么“最佳演员”就应该也包括了演反派的最佳演员。凭什么反派演员就只配拿.配角奖?于是,此君便义愤填膺地上了美容店。谁知道,整容医生比比划划,沉吟琢磨了半晌,不得不告诉他:“对不起,先生。爱莫能助,您的脸只能演反派人物!”
平等是美丽诱人的,但它总是像海市蜃楼那样,给追求它的人留下一片荒漠。历史用其艰辛的步履向全人类宣告:人人应该生而平等,但实际上人人生而不平等!于是,“起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教育,不得不面对平等的困惑。不平等的三个永恒前提
第一,造物主先天造就的不平等。
芸芸众生中有高有矮、有俊有丑、有壮有弱、有全有残。来到这个尘世的人,一睁开眼睛就会发现造物主造物的不平等,以及由这种先天不平等延续的一个后天的不平等:有人生在百万富翁家里,有人产在露宿街头的母亲怀里,有人的父亲是农民,有人的父亲是将军,有人的母亲是文盲,有人的母亲是教授……这种先天的不平等和后天的不平等虽然没有作百分之百的固定化循环,但这两种不平等在相互强化。
由于这个永恒的前提——即人的差异的存在使得任何平等都变为不平等。就像单数加上双数永远得单数一样。当我们把两杯均等的牛奶分给两个孩子,由于孩子的需要、状况、背景等等的不同,这种平等的分配将产生不平等的结果。比如,一个是百万富翁的女儿,一个是乞丐的儿子——背景不同;一个是少年,一个是婴儿——需要不同;一个善于吸收,一个消化不良——状况不同……由于人的差异是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