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N个能力 >

第19章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N个能力-第19章

小说: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N个能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红今年8岁,原来和同岁的小芳是好朋友,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小芳“得罪”了红红,这让红红十分生气,下决心不再和小芳来往,就这样两个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红红的妈妈知道后,便对红红进行了一番开导,还引用童话故事里的很多关于豁达的故事。最终,在妈妈的教育下,红红与小芳的矛盾终于化解了,两个人又像以前一样在一起玩的不可开胶。

    豁达是与人交往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豁达的人总能够在交际圈中来去自如,并受到周围人的欢迎。因此,家长不妨让孩子知道,有时候吃亏就是占便宜,受一点委屈,更能够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如果有人冒犯了自己,不要与他做无谓的计较,那么这个人也就没有了再次冒犯的理由。

    第八,防止“电脑综合征”。

    亮亮是一个7岁的小男孩,可别看他小,却是一个“电脑通”。原来亮亮的父母都是做电脑生意的,和同龄的孩子相比,亮亮很小就开始接触电脑,3岁时就学会了玩电脑游戏,到6岁时已经成为网上的常客了。刚开始,亮亮的父母还为孩子不大点儿就是个电脑通而自豪,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越来越发现事情不对劲儿了。因为亮亮几乎整天『迷』在电脑上,有时候甚至饭都不吃,只要一离开电脑就会变得无精打采。发展到后来,情况更加严重了,亮亮居然出现了语言障碍,说话结结巴巴的,还很怕见生人,每次家里一来客人,他就躲到屋子里不出来。

    心理医生认为,亮亮的这种症状是明显的“儿童孤独症”和“社交恐惧症”,是因为他长期呆在电脑旁,不与外界进行交往所导致的直接后果。

    第九,教育孩子礼貌待人。

    相信没有人愿意和不讲礼貌的人进行交往,因此让孩子懂得和学习一些交往礼数和礼节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可以先让孩子学会如何在交往中使用礼貌用语,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等。如果孩子很快学会并能运用自如,家长还应该适时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在称赞声中形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第十,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小冲突或小矛盾,这时许多家长都会干预进来,帮助孩子们化解矛盾。但专家却建议,只要问题不是很严重,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会如何调解、如何忍让等处世技巧,比起家长『插』手效果会好的多。家长可以在平时多教孩子一些化解矛盾的小技巧,并让孩子明白:懂得照顾对方的要求和需要,才能够实现和平相处。

    题后感悟:

    一位成功人士曾经说过:“成功的人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他具有非常好的人际关系。”如果说以前的交往是出于个人的喜好,那么现在的交往则就是时代的需要了,因此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第二篇 当孩子在学校 十八、学会倾听,成功的基础

    随着家庭环境的改善和教学条件的改良,如今的孩子不再胆小害怕,不再沉默寡言,无论在任何场合,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言,这当然是一种值得高兴的现象。但是,一种新的现象却令人担忧:许多孩子只想自己发言,却不愿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无法耐心地听我说话?”、“如何才能让他学会倾听?”、“如何才能让他明白倾听的重要『性』?……”这些问题,应该困扰着许多家长。

    倾听是一种基本能力

    按照常理来讲,孩子爱打断别人的讲话,让别人都注意到他,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是他们情感的自然流『露』。作为家长,不能够过于压抑他们活跃的思维,否则会扼杀孩子的天『性』。但是,一旦这种习惯成『性』,成为一种人人讨厌的『毛』病,家长就不能再袖手旁观了。

    倾听,不仅是一种好的习惯,更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准。西方有句名言:上帝给了人类两只耳朵,却只给了一张嘴。它的意思就是说,人生在世应该少说话多倾听。倾听,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现代社会提倡张扬个『性』,但这并不代表可以肆意『插』嘴。学会倾听,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和别人打交道,那么,是否善于倾听就是他们能否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一步。

    当然,善于倾听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是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耐心、途径和技巧的,它不是单纯地可以依靠言语就可以实现的。因此,父母不能过于心急,只要孩子有进步,就是一种收获。

    把孩子的耳朵叫醒

    第一,告诉孩子倾听的技巧。

    张先生的儿子今年4岁,聪明活泼好动,十分招人喜爱,但就是有一点让张先生十分苦恼,那就儿子经常打断别人的讲话,然后自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儿子也不知道收敛,经常让张先生感觉十分尴尬。他很想帮儿子去掉这个坏习惯,可又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

    小强上二年级,学习成绩很优秀,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但令老师感觉苦恼的是,小强这个人表现欲很强,上课总是积极发言,这原本是一件值得提倡的好事,但问题是他总是在其他同学发言的时候抢话,似乎自己的答案才是最正确的。看似是一堂热烈的课堂,实则却隐藏了不少问题。弄得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和他来往,可小强自己却并认为这种做法是坏的,还洋洋得意。他的父母对此情况十分担心。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常常没有足够的耐心来听完别人讲话,那么家长在平时就应该教育孩子:在别人讲话的时候,应该集中注意力听别人在讲什么,不要急于打断对方的话,或者中途跑掉。当别人讲完时,才可以开始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有教养、有学问的人最基本的文明习惯。也许孩子一开始并不能完全接受父母的提议,但如果次数多了,他一定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并将这种思想运用到实际行动中。

    第二,让孩子体味“被抢话”的感觉。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会倾听,都会采用强制的办法,虽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孩子未必是真正地学会了倾听。因此,如何让孩子形成自主倾听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家长可以通过角『色』体验,孩子会一步步地提高自我地约束能力。比如,故意在孩子说话时打断他们,让他们也体会一下被“抢话”的滋味,然后再对他分析,告诉孩子:打断别人的讲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让别人不高兴。

    第三,家长在讲话时的速度、用词上要尽量让孩子听得懂。

    当然,这种一般只适用于家长和孩子对话时的情况。通常来说,孩子会打断他人的讲话,往往是对别人的讲话不感兴趣,或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明白了这一点,家长就应该注意在和孩子交流时,说话的速度要放慢,用词要尽量符合孩子的年龄,能够听懂大人的讲话,孩子自然就愿意继续倾听下去。当然,这种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效的,家长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第四,采用奖励手段。

    孩子具有很强的荣誉心理,一个小玩具甚至一朵小红花,都能够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家长不妨采用奖励手段让孩子学会倾听。如当孩子表现地较好时,给孩子买新文具,或带着孩子去户外游玩等。在这些奖励的驱使下,孩子的倾听意识会逐渐加强,慢慢改掉“抢话”的话习惯。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孩子太多物质『性』或不切实际的东西,如金钱或高档玩具,否则孩子的胃口会越来越大,造成他们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旦家长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会故意恢复原貌。

    第五,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研究人员发现,人在注意力集中时,大脑皮层上会产生“兴奋中心”,接受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有些家长在和孩子说话时,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这就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假象,认为父母说的话并不重要,即使不注意听甚至打断也无所谓。因此,父母在说话时一定不要过于轻描淡写,应该给孩子营造一种较为正式的氛围,说话的时候正视孩子的眼睛,做到尽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另外,周边的环境也不要过于嘈杂,如开着电视机或收音机等,可先将其关掉,在无干扰的时候再说。

    第六,父母要以身作则。

    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倾听,父母就必须先给孩子做出榜样,如在孩子说话时,故意做出较为夸张的表情,表明自己在很认真地听,而且孩子说的内容很有趣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已经在无形当中教会孩子如何去倾听别人。有些年轻的父母,『性』格比较急躁,一看到自己的孩子说话吞吞吐吐,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打断孩子的讲话,有时甚至还会训斥他们。这种做法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爱打断他人讲话的『毛』病,因此父母在苦恼的时候不妨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吧。

    第七,利用各种美妙的声音激起孩子的倾听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很多声音都可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如风声、雨声、流水声、笛声、歌声等。当然,在倾听时候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只要父母给予正确地引导,就可以让孩子全身心地沉浸在这些声音当中。要尽量让孩子明白:声音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如果没有了声音,那么大自然界就会少了许多乐趣,甚至变得可怕,让人难以想像。

    要让孩子明白,善于倾听的人,不仅能够让他人感受到自信,更能为自己赢得友谊,同时这也是了解别人的最好的方式。细心的倾听者,能从别人的话语中听到欢乐,听到泪水,听到欣喜若狂,听到悲痛万分,有林林总总的一切。

    题后感悟:

    莫里斯说:“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学会倾听,不仅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也能够给人留下认真、踏实、尊重他人的印象。不会倾听,便不会思考,不会思考,便不会进步。

    

第二篇 当孩子在学校 十九、友分善恶,择良为友

    如果要问一个人,他生命中最温暖最长久的友谊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大多数人的回答一定是:孩提时代。孩提时代的友谊往往是最珍贵纯洁的,它不带有任何功利『性』质,也不会戴着伪装的面具,有的只是一颗颗无瑕的心灵。可是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情况却是很多孩子并不善于交友,在家里对着玩具玩儿,对着电脑玩儿,在学校就对着书本和作业。这就需要父母出手来帮忙,虽然他们不能控制孩子交友的一举一动,但完全可以教给孩子交朋友的方法和原则以及技巧。

    朋友是孩子最大的快乐

    你的孩子是否没有朋友,经常感到孤独?你的孩子是不是很不开心?你的孩子是不是不喜欢放假?如果是,那么父母就要注意了,因为孩子很可能陷入了“朋友危机”。

    孩子们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共同分享彼此成长中的喜怒哀乐。孩子健康的童年生活,离不开集体友谊,离不开天真无邪的伙伴,孤独往往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更会影响他们长大后的工作和生活。

    但是,人有好有坏,有善有恶,一些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不良的影响,就把孩子禁锢在家里,殊不知这样其实是害了他们。有些问题孩子必须自己面对,自己做出选择,否则他永远都冲不破这道无形的防线,家长能做的只有在一旁指导。

    可能一些孩子幼时对父母依赖『性』很大,突然一下子交到了许多朋友,从而远离了父母,会让家长感到几分失落。但是在失落的同时,家长更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孩子开始有了他小小的世界。

    把择友权交给孩子自己

    那么,父母应如何做才能帮孩子交到好的朋友呢?

    第一,父母要重视孩子的交友问题。

    在中国,很多父母对这个问题都不够重视,他们总认为孩子还小,等到长大了自然能交到朋友。但事实却表明,如果孩子在小时候便不能很好地交友,那么长大后同样会在交友的道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因此美国的心理学家托马斯?伯恩特说:“在这种环境迫使下,需要父母成为中间代理人。”

    第二,兴趣是友谊的基础。

    家长可以留心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平时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然后再鼓励他和有同样爱好的小伙伴交朋友,兴趣是建立友谊的良好基础。正所谓:“志同道合。”如果你不会唱歌,你就不会被邀去参加歌唱;如果你不会弹琴,你就不会被叫去弹琴。孩子一旦在某个方面有了足够的自信,便为他结识朋友提供了许多机会。当然,父母也可以做地更积极一些,如设计一些活动,邀请『性』格相近或有共同兴趣的孩子参加。在兴趣的支撑下,孩子们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彼此之间的感情也会更加坚固,也为日后的社交技能打下了基础。因此,父母不妨多多培养自己孩子的兴趣。

    第三,保护意识不要过强。

    今年10岁的小米,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原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时候,但她去显得很不开心。原来,父母对她管束地比较严,怕她受到其他人的不良影响,一旦她和某个小朋友走得比较近,父母就会对那个小朋友进行“户口调查”,只要发现稍许的“不良记录”,就会责令女儿远离他。久而久之,很多小朋友都知道了小米父母的所作所为,于是都不愿意和小米在一起了。她找不到可以一起玩耍的朋友,每天一个人独来独往,但父母对此却并不在意,反倒放心了许多。后来,小米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晚上常常睡不着觉,父母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家长都和小米的家长一样,听说孩子交了朋友,会这样询问:“他学习好吗?是班干部吗?父母是做什么的?”一些家长甚至一看到孩子交了“不三不四”的问题学生(如有过打架和逃课经历),就会火冒三丈,立即要求孩子和朋友断绝来往。这种过激的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很有可能激起孩子的反叛心理,你越是要他们断绝,他们就越是要在一起玩耍。因此,当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急着发脾气,应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讲道理。同时,自己也要从认识的误区中走出来,虽然打架和逃课的行为是不对的,但这并不代表那个孩子就是不好的,因为真正全才全能的孩子是没有的。要让孩子明白交朋友是可以的,但不要染上错误的习『性』,要学习对方身上的长处,比如肯吃苦、乐于助人、口才好、想像力丰富等,同时还要规劝朋友“走回正道”等。

    第四,尊重孩子的朋友。

    其实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是要“面子”的,尤其是在自己的朋友面前,父母应该尽量满足孩子这点小小的虚荣心。当孩子领着朋友来到家中时,父母要摆出热情欢迎的态度,而不是非常冷漠地对待,否则不仅会让孩子不舒服,更会让孩子朋友的自尊心受到打击,更不要在孩子的朋友们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