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名人教子的100个法则 >

第24章

名人教子的100个法则-第24章

小说: 名人教子的100个法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子感悟——

    适当的惩罚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

    马克·吐温是一个很特别的作家,也是一个很特别的父亲。他的惩罚方式非常新鲜有趣,同时也非常奏效。他给女儿编故事的时候,和千万个父亲一样是慈爱的。但是,爱,也应该讲究方式。当孩子犯错误时,也要给予惩罚,赏罚分明,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一提到惩罚,人们往往联想到打骂或关黑屋子等体罚手段。在慈母严父型的家庭中,体罚常常作为体现父亲威力的方法。其实这个认识是错误的。粗暴的打骂,常常使孩子的反抗心理更加强烈,或者表面上服服帖帖,背后依然如故,甚至可能用说谎来对付。那么什么样的惩罚比较合理呢?

    如果孩子不是故意的,应该告诉他造成这一切的都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 此道歉。如果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家长要信任孩子并且从轻处罚;如果孩子隐瞒事实、逃避 责任,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惩罚孩子的次数不宜频繁,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容易使孩子“习以为常”。惩罚还应注意年龄特点,及时处理,否则孩子会遗忘。特别要依据孩子的气质特点对于敏感的孩子不能惩罚过于严厉。2岁前的孩子不要采取“送到门外”的做法,这样反而会使孩子觉得很好玩,2岁以后的孩子,不要当众惩罚,特别是公众场合。再者,不宜在饭前、饭后时训斥孩子,这样容易影响孩子的食欲,情绪。此外,惩罚要点到为止,不要无休止地训斥,容易造成使孩子烦躁的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

    

第五章 掌握技巧,为孩子未来加分 第十四节 掌握技巧——荷马母亲的教子方法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称为荷马史诗。荷马史诗不但文学价值极高,也是古希腊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惟一文字史料,反映了迈锡尼文明,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同时荷马史诗也是欧洲文学的老祖宗,是西方古代文艺技巧高度发展的结晶。

    母亲的支持和理解,帮助荷马“重见光明”,并走向辉煌。

    公元前870年,荷马诞生于希腊境内小细亚的一个世袭贵族家族。从高处不胜寒这里他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传说他长得相貌俊秀,英气『逼』人。他幼年时期最倾心的是自然山水和神庙建筑。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荷马少年时,小亚细亚城邦不幸遇上了一场瘟疫,瘟疫整整持续了半年之久。城邦先后有十分之一的死去。而荷马也不幸染上了这种疾病。

    由于荷马家境较好,请到了当时城邦中最好的医生,『性』命是保住了,但持续的高烧使荷马失去了一双眼睛。为此,荷马以及他的家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活在痛苦与无奈之中。但荷马的母亲是一个坚强且乐观的女人,她一次又一次的鼓励荷马。终于,荷马在母亲的引导下接受命运的安排,并将之当作是命运的考验,开始迎接他新生活的到来。

    虽然,荷马接受了现实,却不知道该如何在黑暗中度过。细心的母亲很很快地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便为荷马请来了一位会琴师且会『吟』诗的人为荷马『吟』唱了一曲古代的英雄故事。这位行『吟』诗人那优美、凄凉的琴声和那充满感情的声音,让荷马大为感动。

    他随即请母亲留下这位行『吟』诗人,教自己弹琴,母亲随之就答应了荷马的请求。

    经过三年的努力和苦练,荷马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活在黑暗中充满无助和孤独的少年了。因为他用琴声和诗歌填满了自己空虚的心灵,且他的名声也广为人知。时隔不久,那位行『吟』诗人因疾而死。

    荷马为了把更多的美好和爱心带给更多的人,17岁的他向母亲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要求:他要走遍全希腊大地收集古老的诗集和故事,母亲再一次满足了荷马的请求,并且给了他许多支持和鼓励,相信他一定能够做到的。荷马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开始了他的旅程。多年之后,在广泛的收集民间故事的基础上,荷马用自己非凡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创作出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诗,而在这过程中无论荷马要求什么,荷马的母亲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和满足他。

    教子感悟——

    要看到孩子“不合理要求”背后的合理要求

    对于荷马来说,他的命运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遇上了瘟疫,幸运的是他没死,且他的母亲非常理解他,看到了他“不合理要求”背后的合理要求,并尽量的满足他。试想,如果荷马的父母认为荷马已经成了盲人,出去会让自己担心,觉得不合理,就拒绝了他,那么荷马终其一生只能浪费在家里,重新回到孤独和无助之中。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看起来是幸运,实际上却是不幸的——他们没有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在很多时候,孩子的要求看起来很不合理,实际上却是合理的,如:突然有一天孩子告诉父母他想转学,面对如此情况,父母会有两种反映:一种是马上斥责孩子,一种问清楚理由,但通常父母的反映都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其实,为什么父母就不能心平气和地听孩子把话说完呢,孩子的这个要求在表面看来确实“不合理”,但背后却隐藏着合理——因为受到同学的欺负、不受老师重视、不习惯这个学校的教育模式……

    作为父母应睁开明亮的双眼,看清孩子的痛苦,理解孩子;看见孩子“不合理要求”背后的合理要求,并给予支持和鼓励。

    此外,当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时,要用坚决的态度回绝他们,但事后家长要耐心解释、讲道理说服,而不是强迫其服从,甚至是打骂子女。

    

第五章 掌握技巧,为孩子未来加分 第十五节 掌握技巧——父母的鼓励让“白痴”变成“天才”

    爱因斯坦(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他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是宇宙学理论,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他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让他在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于1955年去世,享年76岁。

    提起爱因斯坦,很多人认为他的大脑是人类中最好的大脑,可谓是人们公认的天才,他的身体虽然被火化,但大脑却被保留下来,用于科学研究。可你相信这位天才在小时候却是人们口中的白痴吗?而他能从白痴变成天才,这完全是益于他父母的教育。

    爱因斯坦在父母的鼓励下,从“白痴”升到了“天才”。

    爱因斯坦于1879年出生在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后来全家迁居慕尼黑。他的父亲和叔叔开了一个电器厂,小爱因斯坦就在这里成长。

    小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人们并没有从他的眼睛里放『射』出智慧的光芒,相反在近四岁的时候说话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很认真地思考。可比他小两岁的妹妹已经能和别人交谈了。一些邻居都怀疑他是个“低能儿”,认为他是白痴。但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对孩子失去信心,而是更加关心他的成长。

    爱因斯坦总喜欢独来独来往,不喜欢与小伙伴一起玩,谁要是惹怒他,他就会脸『色』苍白,鼻尖发白,不能自制,而大发脾气。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一位具有文化修养的贤慧的人,她爱好音乐,喜欢谈钢琴,每次只要她轻轻地弹着琴键,小爱因斯坦就会歪着脑袋安静入『迷』的听着。她就对小爱因斯坦说:“瞧你一本正经的样子,像个大学教授模样!亲爱的小家伙,怎么不说话呀?”

    爱因斯坦的父亲为了提高他的智力发展,为他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陪他一起玩,小爱因斯坦每搭成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但动作笨拙的爱因斯坦却一直搭到了十四层。爱因斯坦在上学时,功课很不好,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老师还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还想让其退学。他的父亲却鼓励说:“我觉得你并不笨,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你会做的,他们却不会做。你表现得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使爱因斯坦振作起来。慢慢的,爱因斯坦总会提出一些让人认为很傻的问题,还常常一个人发呆,他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认为: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有一次爱因斯坦躺在一个小山上,他眯起眼睛向天上看,发现有千万道细细的阳光穿过了他的睫『毛』,『射』进了他的眼睛。他就想象着自己乘一条光线去进行一次神奇的旅行。回到家里,爱因斯坦对父母说:“我努力想象自己在追赶一束光线,如果能追上,我想看看这种波是什么样子的。”父母没有嘲笑他,而是鼓励他想办法去实现,也正是这样一次想象,让他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广义相对论。

    教子感悟——

    “白痴”与“天才”只有一线之隔

    这样一个个的事例还有很多,但它们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父母的鼓励和赞赏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那有着怎么神奇的力量。试想,如果他的父母也像外人一样对孩子失去信心,那爱因斯坦也只能做一个自卑的“白痴”。

    现实中,我们会见到很多像小爱因斯坦一样的孩子,他们可能长相不够可爱、『性』格较内向、嘴巴不甜,或者有其他诸如此类的小『毛』病,但这又能代表什么呢?智慧的父母要从赏识孩子的角度出发,积极地鼓励和安慰孩子,通过对孩子的赏识和鼓励,让孩子树立信念,缓解孩子的压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尽快从紧张情绪中走出来,从容面对自己。

    因此,面对孩子,不能只看到他的短处,要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孩子的超人之处,不管你的孩子在他人眼中是天才还是白痴,一定要对孩子有足够的信心,并加以鼓励、引导,最终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第六章 摆正心态,让孩子笑对人生 第一节 摆正心态——侯宝林教子“要做就做最好”

    侯宝林(1917~1993),北京满族,中国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幼年家境贫寒,12岁时学演京剧,后改说相声,先后拜常宝臣、朱阔泉为师,最终成为中国相声代表人物。

    1917年出生于天津。人称“中国的卓别林”,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轻俏简捷、庄谐并重的艺术风格,他曾受聘为中国一流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教授,担任过中国曲协副『主席』。

    侯宝林在相声界自成一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一套成功的经验。他的大儿子侯耀华是影视界的明星。小儿子侯耀文是相声界的后起之秀。1985年曾被评为“十大笑星之一”。

    真金不怕火炼,侯宝林用“要做就做最好”的火炉炼出了“真金儿子”。

    兄弟俊才,自然融进了侯宝林的许多心血。对于儿子的要求侯宝林要求非常严格——“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他对儿子的要求。

    侯宝林是相声界的一代宗师,子承父业,理所当然。但两个儿子要想走上相声这条道路上,着实费了一番功夫。他常常对儿子说:“相声是一门综合艺术,不是消愁解闷耍贫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多种知识,是干不好这一行的。”因此,尽管两个儿子小时候在相声表演上都很有才能,但侯宝林却极力反对儿子们说相声。大儿子侯耀华从小眼睛就不好,年纪轻轻就戴上了厚厚的眼睛,而说相声的谁在台上还带上个眼镜啊,若不戴眼睛,就看不到观众脸上的动静,怎么与观众交流呢?因此,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小儿子侯耀文身上,对他要求也更是严格,极尽苛刻。

    侯耀文在8岁时,就『迷』上了相声,但父亲因他年龄小,知识面太窄不让他学。而侯耀文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经常偷偷地学。机会永远是倾向有准备的人的,耀文读初中时,铁路文工团向社会公开招考相声演员,他背着父亲被一个同学拉去应考,最后被主考官一眼看中。但侯耀文却感到非常为难,怕父亲生气。因此,当主考人员打算录取他时,他支支吾吾地说:“我……我爸爸不同意我当演员。”

    最后,在铁路文工团与侯耀文的“先当好学生,再当演员”的保证下,侯宝林才答应了小儿子的请求,并说:“不能在台上胡说八道”。但这并不代表侯宝林完全认定了儿子,对儿子的要求更加严格了,思想品德上一丝不苟,艺术上精益求精。

    一次,耀文从外地演出归来,高兴的拿出“相声表演脸谱剧照”给父亲看,谁知侯宝林看了十分生气:“瞧你这些照片中,哪一个有点儿人样!还在杂志上刊登,都不嫌脸红?一个演员要认真严肃从艺,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

    父亲的严格要求,使侯耀文的艺术更上一层楼。而侯宝林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只要儿子在电视上,他必看。有一年中秋节晚会,著名演员王铁成朗诵了一首词,作为节目主持人的侯耀文称赞道:“您这诗朗诵得太好了。”第二天,侯宝林一见儿子便说:“一个搞艺术的人,对诗和词都搞不清楚。不丢人嘛?”耀文一听,知道自己错了。低着头不吱声,父亲抓住时机继续说:“耀文,你既当了演员,就要做个像样的,做有所贡献的演员,要不负这个称号呀!”在父亲的建议下,侯耀文多了一个书架。

    多年后,耀文回忆起父亲的教诲,不无感慨地说:“实际上,现在的确不少相声已经技穷。技穷就成了黔驴了,只摆样子,不为人所需要,名声与其作品、表演水平大大地不平衡了,有的自甘落后。更有人以各种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东西换取廉价的笑。这不是让人又痛心、又忧虑吗?”有次侯宝林问儿子:“你是想当个名演员、好演员,还是想当个艺术家呢?”

    面对如此问题,侯耀文十分『迷』『惑』,在他定义里演员与艺术家并没有什么区别。看着儿子的疑『惑』,侯宝林说:“过去当个演员很难,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你说好一个段子,在电视上播放,马上就红遍大江南北,但艺术家就不同了,他需要有好演员做基础,且形成自己的风情、流派,有自己的相声理论。”

    听到这里,侯耀文想了想就说:“我当然想当个艺术家了。”从此,侯耀文的方向就朝着艺术家的门槛努力了。而他也做到了——为了使相声传出国外,侯耀文与搭档石富宽努力学了日语,在日本用日语表演了一段相声,使日本观众发出了愉快的笑声──这可说是父辈相声演员没有做到的事情。

    教子感悟——

    引导孩子确定目标,教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应对

    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