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0位首富人物发迹史-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竞选成功,布隆伯格花钱如流水。借着自己的传媒背景,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话、电子邮件狂拉选票。《纽约时报》甚至这样报道:“纽约市几乎所有的无线电波中都充斥着迈克尔·布隆伯格的名字。”不仅如此,他还高价请出全美最棒的两家民意调查公司对选民的意见进行反馈,并且组建了一流的竞选智囊团。截至竞选结束,布隆伯格已经掏了5000万美元的钞票。事实上,2001年11月7日,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已经战胜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如愿成为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市第108任市长,由一个金融信息帝国的掌门人一跃而成美国仅次于总统的最有权势官员。
对首次从政的布隆伯格来说,纽约市长并不是让他有机会出风头的头衔。他接手的是一个充满了骚乱、丑闻和清洁工罢工的城市,“9·11”事件使经济萎靡不振的纽约市面临更严重的财政和社会问题,财政赤字不断上升,失业大幅增加,重建任务极其艰巨。首次从政的布隆伯格上任后面临克服恐怖袭击事件影响、重建纽约市的艰巨任务。此外,有批评人士对布隆伯格管理公司的家长式作风发出了警告,还有记者重新调查几年前布隆伯格受到的性骚扰指控:“当时之所以让他侥幸脱身,是因为他还算不上政治人物,现在情况就不同了。”在竞选之初,布隆伯格曾表示不要法律规定的195万美元的市长年薪,只象征性地拿1美元。但就是这1美元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与众不同的彭博帝国
当今,彭博新闻这个名字是金融新闻的同义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是它的客户,美国之音也是它的服务对象,甚至连罗马教皇所在的梵蒂冈也购置了它的接收终端。当今美国的大型证券投资机构和资金管理公司等都是彭博新闻财经数据终端的主要客户。但其服务价格可谓不菲:每月1285美元,不论你订阅多少内容,都是一个价。媒体商业银行苏勒合伙公司的马林说:“放在你办公桌上的一台彭博新闻终端并不仅仅是一件设备。它是一个地位的象征。它表明你对赚钱态度是认真的。”彭博新闻王国拥有8000多名雇员,机构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主打的财经数据终端(收入占总收入的95%)和新闻采集(每日4000条信息供应给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外,还包括电台、电视台、杂志书籍出版、因特网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网(ECN)。彭博新闻能提供最详尽的财经信息,从债券收益,到美国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到有关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自传以及分析师的分析报告,应有尽有。
彭博新闻公司是在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牛市之中成长起来的。在大量新钱注入股市的推动下,华尔街公司纷纷增大其数据资料的预算,大力推崇需要新的分析性信息的投资产品(比如衍生金融工具),而彭博新闻提供这种信息的速度比任何竞争对手都快。彭博新闻社的服务很少受到人们的挑剔。其客户可以每日24小时随时打服务热线,或直接发送电子邮件给他们。技术和推销人员经常走访客户,产品也不断得到改进。在过去几年里,彭博新闻社数据终端租户的数量已经翻了一番,达到165万个。虽然这家公司并不报告赢利情况,但是利润率估计为20%,收入一直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彭博新闻公司里弥漫着一种强制性的、亢奋的工作狂热氛围,员工们每日不间断地工作10小时是家常便饭,用“新闻业血汗工厂”来描述最贴切不过。彭博新闻公司总部设在曼哈顿公园大道,一个个工作间密密麻麻排列,活像一座迷宫,布隆伯格称之为“敞开式工厂”,但人们宁愿形容它为一个紧张忙碌的证券交易场。公司里奖励忠诚,布隆伯格从来不雇用吃回头草的员工。为了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公司从成立起,布隆伯格就拒绝设立公司规章,也从来不称谓头衔,更別提显示地位的办公室了。
财富仍在增加市长做得不尽潇洒
虽然在他参加竞选纽约市市长时,曾有民意调查显示65%的纽约人并不知道布隆伯格是何许人也,但是在财经界、尤其是财经新闻界,布氏的大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他是“布隆伯格咨询公司”(又译彭博社)的创始人,该公司是一个以提供金融信息为主的综合性媒体集团,旗下有“布氏新闻”、“布氏广播电台”、“布氏电视台”等多家传播机构,此外它还出版两套丛书和五本杂志。布氏集团的招牌产品“布隆伯格股票终端机”(又译彭博机),已经成为投资银行、跨国公司以及财经新闻机构的“必需装备”,无论在美联储总部还是梵帝冈教皇的私人投资公司,到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布隆伯格就任纽约市长以来,纽约的经济一直低迷,再加上他上任后又是增税,又是禁烟,还精简政府机构,让许多曾在“9·11”事件中立过汗马功劳的消防人员也丢了饭碗,大家对他的怨言颇多,其支持率在不断下降。如今面对下一届的市长选举,竞争依然激烈,但布隆伯格对媒体声称自己有希望连任,而他本人2004年仍然凭借49亿美元的家产再度被《福布斯》杂志收入“世界100位大富翁排行榜”,排名第87位。
系山英太郎的赚钱哲学
016从卖身还债到日本首富的人生传奇
——系山英太郎的赚钱哲学
系山英太郎,一位在日本政商界呼风唤雨的显赫人物,26岁时当上了前首相中曾根的秘书;30岁即拥有了几十亿的资产;32岁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1996年退回商界成为日本首富之一;他从被金钱玩弄到把金钱驯服得服服帖帖;他崇尚“利益至上交往法”,提倡“赚了钱不要挥霍”、“至死都不要被时代淘汰”、“勇于挑战新事物”、“以忍耐为重,善于使不利局面为我所用”、“拓展人脉,成为一个爱人、受人信赖的人”。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显示,系山英太郎个人净资产49亿美元,排行第86位。他赚钱的秘诀耐人寻味……
系山英太郎,1942年6月4日生于东京,日本大学经济系毕业。年轻时创下日本进口车销售纪录,在股票市场上收获甚丰,名留日本证券史。系山英太郎被誉为“日本巴菲特”的投资大师,他白手起家,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父亲的赏识,30岁即拥有几十亿资产,经营18家公司,是JAL(日本航空)最大股东,三菱重工最大个人股东,个人投资4150亿日元,是惟一连续10年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的日本人,一个在日本泡沫经济和全球不景气中仍然保持财富增值的魔法资本家。此外,他32岁投身政治,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曾任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秘书,在日本政商界呼风唤雨,1996年,他退出政坛,返回商界。
系山英太郎身世可以说得上是从地狱到天堂:
他是被拒之门外的私生子,父亲曾是60年代的日本首富。
少年时期打架、勒索、贩卖黄色照片,是小流氓头目和警察局的常客。
20岁,把客户的订金挥霍一空,不得已卖身还债。
30岁,谁惹恼系山,就收购谁的股票。
40岁,没有所谓争议的竞选,决不辞去议员的职务。
50岁,证券经纪人和技术图表根本不可信。
60岁,立志散财,把智慧和财富贡献给全世界。
从富豪出生到卖身还债
其父佐佐木真太郎是1969年的日本首富。系山英太郎能成为日本大财主,凭的却是个人的才干和奋斗。其发家之道与其父相去甚远,系山英太郎是股海的大赢家,其父则靠高尔夫球场发迹,对股票嗤之以鼻。
系山英太郎最初显露商业才华,是在他当二手车推销员的时候。当时他月薪才2万日元,而一年之内他卖掉77辆车,创下该行业的最高记录,令公司获利4000多万。不过当他此后另立门户的时候,却因周转不灵而节节亏损。最后他不得不向父亲借钱。父亲拒绝了他的要求,对他说:“如果你愿意卖身给我,我可以给你35万,但今后你要对我言听计从。”系山英太郎无奈,只好成了其父麾下的一名球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系山英太郎却在高尔夫这个行业里再次发挥才干。正如他所说,“将打架战术用在商业对手上”。在帮父亲开发高尔夫球场时,他针锋相对地与对手打拼,非把对手弄垮不可。在围绕日本职业高尔夫球协会会长一职的争斗上,系山英太郎与“乾汽船”的董事长乾丰彦干上了。为了吞并“乾汽船”,系山英太郎连续多日大笔购进“乾汽船”的股票,短时间内买下800万股,远远超过对方手上的250万股,迫使乾丰彦不得不上门向他求饶。
系山英太郎投资股市手法独特,从不相信操作员和曲线图,坚持逆势入市的投资理念。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与日本股市的风云人物近藤信男的比拼上。近藤信男在大笔抛售丰田汽车等股票上令对手战栗不已,最终却败在系山英太郎这个小字辈手下。此外,系山英太郎在三井矿山、神户电铁等一连串的炒作上也大获全胜,被舆论誉为“日本的巴菲特”。
日本前首相秘书
在20岁到30岁的10年中,系山英太郎已拥有数十亿日元的资产。此后他一边继续股票投资和生意运作,一边投身从政。26岁时,他当了前首相中曾根的秘书。32岁那年,系山英太郎成为日本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
1983年当选众议员,先后任建设政务次官、国会对策副委员长、众议院运作委员会理事、众议院外务委员会委员长等职。1996年退出政界,回任新日本观光集团各企业社长兼会长,并任湘南工科大学校长。同时身兼三菱重工最大股东及日本航空最大股东。设立了塞席尔经济合作援助基金、斯里兰卡福祉合作援助基金、柬埔寨医院设立基金等,积极贡献国际。著有《怪物商法》《向太阳挑战》《日本青年革命》等。也是百万畅销的作家。
在政坛上,系山英太郎敢于直言。时至今天,他仍不时在其个人网页上针砭时弊。对小泉执意出兵伊拉克,系山英太郎在文章里痛陈利弊,“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很值得质疑”。他指出,日美同盟虽然重要,但决不能拿国民的生命当儿戏。
如今,系山英太郎全身心投入到他钟爱的商海,他已悉数购进其父的10个高尔夫球场,成为新日本观光股份公司董事长兼社长,身价年年增长,在日本富豪中排行第三;同时,他还非常热衷教育事业,担任湘南工科理事长和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等职;此外,他还推出多本畅销书,传授他的投资理念。他宣布,今后将是他回馈社会的时候。“很多人问我赚这么多钱干什么?我想,在今后的20年里,我准备将钱投资到我认为需要的地方,或许是慈善事业,或许是教育,或许是其他;或许因此还会继续赚钱,但我会凭我的知识和经验,全身心回馈社会!”
有着不凡经历的他,谈起自己的赚钱哲学时,自然有相当的哲理和独到见解之处——
我的独门投资术
我投资股票30多年,一贯以反市场操作为原则。当100个投资人有99个看到股票下跌而慌了手脚,拼命抛售股票的时候,我就买进;反之,就抛出。不过,我投资股票的钱不会一次用完,而是先投资1/3或者1/2;剩下的钱留待股票下跌时摊平运用,赚到15%或者20%就脱手。
我做股票时就专心做股票,吃饭时专心在食物上,睡觉时就好好睡觉。我总是倾注100%的热忱,认真投入当下所做的事情,毫无杂念,尽力而为,剩下的就“尽人事,听天命”。困苦悲惨的童年使我充满斗志,并立志不做游手好闲的穷光蛋,要勤奋努力誓做有钱人。因此,我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相信将来必然成功,不愉快的事立刻抛诸脑后。到最后,我从被金钱玩弄于股掌之上到驯服它,使它服服帖帖。
我关注社会的所有动态,因为它们都关系到我的投资活动。换句话说,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我每天都窝在房间里,面对股票,努力赚钱。即使外出,我也积极观察和掌握资讯。操作股票,就必须付出这样的时间、体力以及耐性。我想一般人可能做不到吧。然而,若只是单单看着股票上涨就高兴,下跌就消沉是无法根据股票赚钱的。
我的利益至上交往法
我在2001年秋天和2002年春天,两度针对全日本经营者举办研习会,在研习会上,我开宗明义地表示:“别和穷人交往。”
穷人有两种。一种是字面上所指的“没有钱的穷人”,跟这种人交往,只会陷入老是自掏腰包的境地。如果想要存钱,就必须节省这种不必要的花费。想找人一起吃饭、喝酒,找比自己有钱的人作伴当然更为明智。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喜欢身边围绕着没钱的人,享受他们的阿谀奉承。但是穷人只是向钱低头而已,不论你曾经给过他们多少好处,当你没钱时,这些人就会忘记你曾经施与的恩惠,两脚开溜而去。
人际关系本来就是施与受的关系,如果只有施当然只有损失。而另一种穷人不只是没钱,也缺乏有益于人的资讯和娱乐别人的才能,毫无利他的价值。虽然我说“别和穷人交往”,但如果哪个没钱的人有值得我们请客的价值,那么即使他再穷,我也乐意和他交往。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拥有许多我不知道的资讯,花钱在他们身上绝对不会浪费。我从与他们交游闲聊中得到的资讯,往往成为生意上的灵感。由此看来,为他们花钱其实是很便宜的投资。也就是说,我与别人交往时,经常在瞬间计算着投资效果。
该享受怎样的生活
事实上我是个不花钱的人,因为我根本没有“赚钱了就要挥霍”的想法。当我打着系山的名号外出应酬时,不得不去一流的酒店,但是平时我自己吃饭,都是很随便的。当然更加没有兴趣购买什么高级名牌服饰,平时生活比较简朴。不过,我愿意在车子上花大钱,汽车之外的奢侈就是游艇。当我在股市赚到钱高兴得合不拢嘴时,我耗资30亿元买下一艘游艇,这是一艘豪华游轮的四层楼大船,我搭乘这个船环游了世界3趟,充分享受了航海的乐趣。
善于学习是我制胜的法宝
我很喜欢“终身学习”这句话,碰到不懂的事情,我不会搁着不管,反而会拼命去寻求解答。我就是通过推销外国汽车而领悟销售技巧,我通过学习,开动脑筋,利用银行达到一石三鸟的赚钱招术。虽然在我的投资生涯里百战百胜,不过每天都有10亿日元上下的资金在我的账上进出,股市的风云变幻让我亦喜亦忧,但我认为善于学习是我制胜的法宝。只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即便是“无偿服务”也能够赚大钱。年龄渐长之后,我至死都不愿意被时代淘汰,3年前,我请老师从“电脑能做什么”开始教我,3个月后,我成立了自己的网络,发表我个人对时事问题的看法。我打心底认为,学会电脑真好,我的世界一下子拓展开来,收集资讯也变得轻松方便。
终身学习。从今以后,我仍要继续发动我这老迈的躯体,勇于挑战新的事物,了解未知的世界。
赚钱的最大秘诀
常常有人问我:“对您来说,赚钱是什么?”
首先,以“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