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0位首富人物发迹史-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强团队。催生成功的因素还包括强大的管理团队,比如让Asda的前任老板阿兰·雷顿担任主席,以及在2000年9月,任命曾经在Debenhams百货商店做了九年CEO的菲利普·格林担任首席行政官。这两位职业经理人的能力一直为人称道。在他们的帮助下,2001年秋季,格林在Bhs的160家连锁店中推出新款服装系列,并取得巨大成功。
看淡公关。英国零售业曾经一度刮起营销热风。在对手们对市场营销策略趋之若鹜的情况下,格林却将公关称为〃毫无意义的花架子〃,从来不雇人做宣传,也从来不做广告。他说:〃我们的商店处在商业街的中心地带,每天都有上百万的人打门口经过,还有什么是比橱窗更有效的促销手段呢?〃
减员增效。当然,Bhs的复兴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令人惊叹的利润,还有成千上万的失业大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格林一上任就被踢走的。一位老员工感叹道:〃格林是一位天才。我从来没见过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慧眼识珠,把握机遇。我真服了他了。不过,他这个人可是彻头彻尾的’杀人不眨眼’。〃
亿万富翁〃速成〃的秘密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与从西尔斯生意上轻而易举获得巨大财富相比,格林在Bhs的表现更加引人注目。在格林到来之前,Bhs努力的目标不过是获利1200万,短短两年过后,格林就为它带来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利润……1亿英镑,商店价值也从两年前的2亿英镑提升到12亿英镑。人们不得不承认:〃格林确实是一位商业奇才,他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更知道顾客想要什么。〃
〃速成致富〃的秘密首先是勤奋。格林一直视生意为生命。除了偶尔打打网球,陪家人出去度假之外,生意占据了他全部的时间,格林的足迹遍布商场每一个角落。
判断力和决断力是催化剂。在格林眼里,遍地都是黄金,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机遇。他曾经凭借几次贱买贵卖行动赢得财富。人们说,如果格林拿出100块钱买你的旧电脑,那它肯定值180块。在零售行业,很少有人会怀疑格林的判断力。
虽然在一般人看来,格林身上明显带有一种〃赌〃气,可是,零售业大亨迈克尔·郝伯斯却并不这样认为。郝伯斯是Adams童装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一直非常欣赏格林的经营之道。他说:〃对于一桩别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交易,格林总是独具慧眼,而且知道从哪里得到价值。〃格林对店铺经营一无所知,却懂得如何死死盯住一连串儿的账目,哪里有价值,他就从哪里下手。在2004年的《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显示,他的个人净资产达50亿美元,排行第84位。
合并,创造了举世无双的历史记录…7000亿美元。
047交易有〃瘾〃购并案举世无双
……资本之王桑迪·威尔
一个与〃交易〃一词并列的名字……桑迪·威尔,这位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花旗集团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不仅重新赋予了〃交易〃一词一个全新的定义,而且逐渐成为了交易的化身。交易比传统商业更能创造现代商业神话……挑灯夜战,创业与毁灭,买卖股票,创造财富。他成立自己公司的时候,他的周围就聚集了一些极富才能的人。1998年的花旗公司与旅行者公司的合并,创造了举世无双的历史记录……7000亿美元。在宣布合并之前与克林顿总统、鲁宾财务部长等通电话时,鲁宾幽默地说:〃让我猜猜,你要收购美国政府〃。如称桑迪·威尔(SandyWeill)为〃交易人〃这种叫法就其本身而言没错。但是,人们不断通过自己的辉煌业绩或缺憾来重新诠释成功与失败。威尔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花旗集团(Citigroup)的主席兼CEO,他不仅重新赋予了〃交易(deal)〃一词一个全新的定义,而且逐渐成为了交易的化身。交易比商业的其他许多方面更令人兴奋:挑灯夜战、创业与毁灭、买卖股票、创造财富。
做交易会让人上瘾,事实上,2002年3月威尔度过了自己69岁的生日,但是他一直没有停止做交易。他几乎是白手起家创建了两个商业帝国。第一个帝国的巅峰是经纪公司西尔森;第二个就是金融业巨头花旗集团。
桑迪·威尔花旗集团在金融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无人能及,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有25万雇员,资产超过15000亿美元。2001年,花旗集团全球收入将近840亿美元,利润几乎达到150亿美元,是世界上赢利最多的公司之一。
在这样一家庞大的公司里,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威尔接管花旗集团之前,花旗银行惹上了不少丑闻:替俄罗斯犯罪集团洗钱,帮助墨西哥前总统卡洛斯·萨利纳斯的弟弟隐匿非法所得。挽留花旗集团重要管理人员也是件让威尔头疼的事情。关注花旗集团的分析家们对此表示担心。最值得关注的是,威尔和里德解雇了迪蒙,而且近几年首席财务官海蒂·米勒和联合首席运营官杰伊·菲西曼(JayFishman)也相继离开了集团。花旗集团还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规章调整、法律障碍和业务重叠问题,一些子公司技术平台日益落后,媒体和政府也加强了严密监督。
还有人认为,花旗集团的存在严重威胁着美国和美国民众。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花旗集团这样庞大的全球银行〃规模太大,一旦倒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花旗集团濒临破产,政府就得帮助它摆脱困境,才能避免发生金融恐慌,这笔钱最终还是要算在纳税人头上。
欲望是生命之源、动力之本
桑迪·威尔1933年3月16日出生。虽然他的童年并不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但他确实是和他的外祖父母、父母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姨妈、一个舅舅一起住在布鲁克林(Brooklyn)班森赫斯特的一所不大的房子里。他的外祖父母在1905…1907年犹太人大屠杀之后逃离到被俄国占领的波兰。
报界把威尔的成就归功于他的父亲麦克(Mac),认为是他激起了威尔对商业成功的渴望。但实际上,似乎是威尔的外祖父菲利普·卡利卡(PhilipKalika)给他播下这颗渴望成功的种子。他创建了一家服装公司,并且一直经营了长达40年。对卡利卡家族而言,生意是整个家族的事业。
1947年秋天,威尔被送到克斯基尔军校去学习,这是一所寄宿军校,它的校训为〃永不放弃〃。
1951年,威尔以班级第三名的成绩从皮克斯基尔军校毕业了。太空时代的到来激起了威尔的兴趣,所以他决定学习工程学。他同时被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录取,但他选择了康奈尔大学。〃康奈尔大学有工程学学院,而哈佛没有。〃20世纪50年代初可以说是康奈尔大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它比其他长春藤学校更具进取心。康奈尔大学更欢迎黑人和犹太人。康奈尔大学在学术上也很活跃,开设了十分难学的工程学课程。威尔在康奈尔大学的日子里,这所学校吸引了不少学术巨子。康奈尔大学的工程学专业以严厉出名,威尔学起来很困难。光是物理就使威尔焦头烂额,还差点儿不及格。威尔于是转学政治学,他后来称之为〃耍嘴皮子专业〃。
1955年威尔大学毕业开始在华尔街找工作的时候,这些老牌的公司还地位牢固,颇有权势,仍然不接纳外来者。
频繁收购打造联合舰队
威尔刚进入华尔街的时候是一个底层的送信员,每月150美元收入。后来当了5年的经纪人,终于在1960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甚至在那个时候,他的周围就聚集了一些极富才能的人。他早期的合作人包括:现任企业家兼出版商阿瑟·卡特、百老汇制片人罗杰·伯林德、商人马歇尔·科根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前沃飨⑸だ亍?
1970年,拥有100年历史的经纪公司显贵海登·斯通即将面临破产而被解散,威尔和他的合作伙伴将比他们的公司大100倍的这个公司买了下来。交易做成后,新公司通常采用两家公司中名声更显赫的名称,为此,威尔将其更名为〃旅行者公司〃。从此,威尔这家曾经规模很小的公司就变成了收购工具,而收购海登·斯通就成了蓝本:低价收购一家声名显赫的陷入困境的公司,改其名称,关闭经营不佳的分部,将其运营和现有后勤设施整合,削减成本。
1973年威尔当上了海登·斯通的CEO,当时正值证券业面临有史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很多大公司都岌岌可危,但是威尔凭借完善的管理、充足的资本,很好地抓住了机会。威尔的公司在1974年收购了西尔森·汉密尔(ShearsonHamill)之后,其规模翻了一倍,改名为西尔森一海登·斯通,并于1979年又收购了利博·洛兹,从此更名为西尔森一利博·洛兹。经过14次的交易,成为华尔街第二大经纪公司。
1981年,威尔决定将西尔森卖给美国运通公司,自己则进入运通的管理层,从而成为了一个拥有几百万资产的富翁。但是美国运通实行对首席执行官詹姆斯·罗宾逊三世负责的直线管理制度,威尔居于第三位。
惊世之举震撼全球
1983年,威尔被任命为美国运通的总裁,但是这个职位并不适合威尔,他总感觉自己无事可做。1998年正值全球投资咨询行业的合并大行其道之际,花旗公司(Citicorp)和旅行者公司(Travele)于1998年春天宣布合并。7000亿美元的购并资本足以使有史以来所有的交易望尘莫及。
在合并宣布前的两周里,威尔给克林顿总统、财务部罗伯特·鲁宾(RobertRubin)、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打了电话,事先通知他们,一次大交易马上要进行。当威尔打电话给鲁宾告诉他旅行者和花旗公司合并的计划时,威尔开头就说他有条重要新闻。〃让我猜猜,〃鲁开玩笑说;〃你要收购美国政府。〃
1998年4月6日,里德和威尔宣布了创历史纪录的7000亿美元的股票交割……一个〃同等地位的合并〃。新的实体将起名为花旗集团,公司仍以旅行者的伞为标识。在联合声明中里德说:〃如果我们打算在世界上保持我们民族的领导地位,鉴于国际竞争对手进行合并的迅速节奏,美国的金融服务公司必须能够提供它们的国际竞争对手可以自由提供的同样系列的产品和服务。这一点特别关键。〃
花旗集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其资产接近7000亿美元,那年的收益近500亿美元。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合并。
2000年1月,威尔与里德之间在董事会展开的那场决战的一个月前,花旗集团购买了欧洲一家投资银行……SchmdePLC。其目的是逐步建立花旗集团高目标的客户基础。虽然是一次数额巨大的收购,但同时也是威尔新的开始。到那个时候为止,他在整个生涯中还没收购几家外国公司。他参与的有国际味道的任何交易都往往与在国际上有业务的、以美国为基地的公司做的。
2000年,威尔染上了海外交易瘾,积极应对花旗集团的主要发展机会存在于国际市场这个现实。在随后的14个月里,花旗集团收购了横跨世界的中级市场公司,其中包括:加拿大和英国的信用卡证券组合;一家在波兰的台湾富邦集团零售银行15%的股份;总部设在美国,而在日本有巨大影响的协富集团,与协富集团的交易成为了最大的新闻。花旗集团在2000年9月初同意支付这个总部设在得克萨斯的机构310亿美元。
048寡头幸存者…波塔宁的天路历程
这个老寡头正以一个知错就改的大慈善家的形象来清洗过去的原罪弗拉基米尔·波塔宁只是另一个寡头,他只是那些如俄罗斯玩偶般不停地从叶利钦的袍底钻出的一个又一个以不可告人方式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的寡头中的一个。对这样的寡头,俄普通民众的深恶痛绝情绪在霍多尔科夫斯基事件后的反应可见一斑。
然而在北极圈向北300公里外古拉格群岛中的寒冷城市诺尔里斯克,波塔宁在这里是最受爱戴的人。这座北极小城中的绝大多数人口都为波塔宁控股的诺尔里斯克镍矿公司(NorilskNickel)……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资源公司工作。
在苏维埃时代,这座大型国企所在的城市曾是斯大林放逐政治异己者之地,一度生产凋敝,工人的生存状况极度恶化。甚至在1990年初,废墟般的工厂区里还到处可见政治犯被草草掩埋的白骨从浮土中露出地表,恍绲赜械某∶妗?
而现在,诺尔里斯克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这里的工人月薪达到1000美元,远远高于俄罗斯的平均水平。新的管理团队还实施了一系列社会福利计划,包括为退休工人修建新住宅区。诺尔里斯克人自豪地称道波塔宁斥资3亿美元收购一处美国白金矿,以及他控股的Interros资源集团每年出产的铂族金属占全球产量的90%这些事实。
这一切的变化都发生于诺尔里斯克镍矿公司的私有化之后……换句话说,这一派生机都是拜寡头弗拉基米尔·波塔宁所赐。
虽然波塔宁的名字也在别列佐夫斯基所列的在叶利钦时代操纵俄罗斯政治经济的〃七寡头〃里,但他从来不把自己同那些在黑社会中盘根错节的寡头们相提并论。〃那些寡头们逐渐失去了他们破坏性的影响力,而我不会失去我的积极的影响力。〃
Interros兴衰与波塔宁的第一桶金
波塔宁出生于莫斯科一名苏联外贸部高级官员的家庭。在其他寡头不得不白手奋斗的年轻时代,波塔宁已经依靠家庭背景进入莫斯科的精英学校……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即入外贸部,从事原材料进出口贸易工作。1991年苏联解体前后,波塔宁辞去政府工作,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Interros,在他背后撑腰的是当时俄罗斯最大的原材料出口商。
他的第一桶金则是在1993年开办联合进出口银行(Uneximbank)赚到的。其时正值俄罗斯的非国有化改革初起阶段,即所谓丘拜斯私有化或债券私有化阶段,实行的是通过给所有公民(包括婴儿)发放私有化债券的形式来分配国有资产。波塔宁以1万美元成立的Uneximbank只是数千家一夜之间冒出的私人银行中的一个,这些银行均号称要为俄罗斯的经济重建提供服务,而事实上,其中的多数中小银行是为腐败官僚和黑社会组织所控制,那些财力雄厚的大银行则为寡头所有,它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进入有利可图的国有资产收购交易。这一阶段改革结束时,私有化债券都集中到这些银行手中,他们利用债券控制了数千家国有企业。
1995年,俄罗斯的非国有化改革进入新阶段:大型国企先进行股份制改造,再拍卖或招标出售股份。波塔宁在此时被聘为政府顾问,协助设计改造和出售方案。
在其他寡头的支持下,波塔宁设计出了著名的〃贷款换股份〃计划,即政府通过出让国有企业的股份给私人银行和金融机构以换取其急需的贷款。名义上,该计划是为解决政府的资金困难,而在操作上,如众多外部人士所诟病的,这项计划被叶利钦政府中握有权势的人所操纵,严重地低估了国有资产的价值。贷款换股份计划表面上以拍卖形式实施,然而并非所有有意竞拍者都能获得邀请。据称,叶利钦的女儿坦娅对竞拍者的名单有强大的影响力。
正是在波塔宁自己所设计的方案和一手操纵中,他如愿以偿将诺尔里斯克镍矿公司收入囊中,除此之外还有俄罗斯第五大石油公司Sidanko等一系列工业企业。在诺尔里斯克镍矿的拍卖中,波塔宁的Uneximbank银行被政府指定为主持者,波塔宁以1701亿美元(比起始价17亿美元仅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