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谭大娘子 作者:李李谭雅(晋江vip2014.6.30完结) >

第50章

谭大娘子 作者:李李谭雅(晋江vip2014.6.30完结)-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氏如此,这外室也是如此。只不过她恨的不是变心,是狠心。
  她自认为周老三心中还是想要那个孩儿的,不过是迫于唐氏娘家的势力只能逼着自己拿掉。
  如今自己孩儿也没了,还添了下红不止的症候,想来也不是有寿的,便是侥幸医得好了,再想得个孩儿也是难上加难。
  这么一想,心里一灰,日子还有什么盼头?周老三那个冤家再也不见个人影,反正是进不了周家的门了,我就离了这河曲府到别处讨口饭吃,何必还怕那唐氏?
  我没了孩儿,你也没想能生下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她打算着为自己孩儿报仇,也为自己多年所受的委屈鸣冤。
  可惜唐氏这胎养的甚是仔细,等闲不见出门。合当有事,这外室都放弃,打算搬到别地去了,花钱找人盯着周家大门的婆子报给她说唐氏在街上逛,只带着个侍女,她哪里还能放过。
  要是平时也就罢了,偏偏这胎养的太过仔细,又不大出门,快快生产之时竟是大的出奇。
  明明有几下子的唐氏笨拙地连转个身都难,就被这么轻轻一绊,跌倒了地上,那女子跑得倒快,转眼不见了人影。
  唐氏跌倒在地上就见了红,她带着的侍女还是个未出嫁的女儿家,见此情景慌得手足无措,只会大哭。
  好在唐氏在街面上是个名人,哪个不识得她胭脂虎?自有人帮忙找了唐家的人,匆匆送了医。
  唐氏这回可是受了大罪,足足生了两天两夜,人都只剩一口气了,要不是窗户外头三个儿子不停地叫阿娘,早就翻眼带着未出世的孩儿过去了。
  谭雅头次见此骇人情景,竟陪着唐氏那三个儿子一起哭起来了,一听儿子喊娘,杜氏又在旁边不停地说那些后娘害人的故事,那谭雅可不就是没娘的可怜孩儿?唐氏一个激灵,硬咬破了舌头,生下了这小四哥。
  怪不得如此大的肚子,这小四哥竟长得和人家快满月的孩子一般大小,杜氏抱着一边埋怨一边喜爱,
  “你说你,都生了三个儿了,还不知道这胎不能养的太大?哎吆吆,看这胖的,真是招人疼。”
  虽顺利生下了小四哥,唐氏还是足足在床上躺了两个月才起的身,身子真是亏得厉害了。
  这天谭雅来了,赶上她精神好些,说起这番缘故,唐氏恨得咬牙切齿,“那个小贱人,化成灰我都认得她,哼,我这次不把她折磨死,我就不叫胭脂虎!”
  杜氏见她发怒,赶紧劝慰,“罢了罢了,我都派人找去了,这次就是跑到了地底下,也给你翻出来,让你解气。可是不能生气,你看,这褥子又浸红了。”
  赶紧唤下人收拾被褥,抱着小四哥的谭雅也道,“二嫂,你好好将养才是正事。她个蝼蚁一般的,捏捏就死,你何必当她是个事?”
  说着,又用鼻子顶顶小四哥的小脸蛋,见那孩子竟似笑了一般,高兴极了,“嫂子你们看,冲我笑呢。”
  唐氏和杜氏对视一眼,皆笑了,均道:“他那般小的,连人都看不见,根本就不晓得笑不笑的。”
  谭雅不管,依旧高兴,笑嘻嘻地,“我就是觉得他冲我笑呢。是不是啊,小四哥?”
  唐氏也跟着乐,打趣道:“这么喜欢我家小四,行,给你做女婿吧。”
  这话把谭雅闹了个大红脸,嘴上说不依,心里却暗自埋怨阮小七,好好地,走什么后门,害得我白吃了一番苦头。
  要不然,现在有了身子的话,可不是正好能与二嫂家结个亲家?便是不能结亲,有个如此软绵绵的小东西陪着,我也省的整日胡思乱想,为你担心个不停。
  这小四哥实在重,抱了一会儿谭雅就受不住,只能交给奶娘去带。
  三个人依旧聚着说话。谭雅没想到,一直被唐氏说成“会喘气菩萨”的大嫂,说起那治理妾室的手段,也不是自己以为的纵容宽厚,不过是她认为对自家构不成威胁,实在不愿因此损了儿孙的福分。
  最后唐氏给了谭雅一个忠告:“三弟虽然好,但保不住那不要脸的硬往上贴。
  这种人不像是那些楼子里出来的,反正成不了气候,养着不过是多费些银子的事。
  像这种的,看得可不是银子,是你的位子呢,更不要提以后三弟位高权重,不知还有多少这样的人。你可不要被人哄骗了还不知道,该早早打算才成。”
  唐氏虽然说的隐晦,但谭雅一听就知道说的是胡七郎。
  其实阮小七走了之后,谭雅悬心的一个是他的安危,再一个就是胡七郎了。虽然阮小七说的肯定,但她心里还是酸不溜丢的不得劲。
  此次受封,胡七郎竟也得了个校尉一职,光明正大地跟着去了战场,这让谭雅心里多多少少有些犯堵。
  在胡七郎能伴着阮小七冲锋陷阵之时,自己却只能做个后宅妇人,一旦有事,不但不能为他分忧,还要惹他分心照顾自己。
  这么一想,谭雅想起了自己的袖箭,天热以来就收了去,好久不曾练习,恐怕又生疏了。
  她暗自打算,这回说什么也不能再放任自己惫懒下去,定要天天练着。
  朝廷局势不稳,谁知道会有何事发生,总要早作打算,自家能有一技之长,不求能帮到他,唯不拖累于他足矣。

  ☆、第83章

  阮小七避着胡七郎的同时,内心对这位铁娘子也有些佩服。
  一个女儿家混到她这个地步;也算十分本事了。尤其打仗之时;回回必冲在前头,受了伤也不吭一声;真是硬气。
  她这般拼命不为别的;只不想阿爹好容易扯起了的这一支胡家军传到自己这里断了;堕了她阿爹的威名。
  她这番骄傲姿态倒也赢得了底下那帮粗汉子的尊敬,便是周老三也摇头叹息;
  说是此女如此刚强;别有一番风情,在床上肯定与平常女娘滋味大不同。可惜不能做妾不说;连调戏玩弄也是不能,只能看不能动,真真是暴殄天物。
  阮小七对周老三这个贪花好色、荤素不忌的毛病十分无奈,本不欲说,想到谭雅给自己写的那心中讲的,
  苦笑道:“二哥,嫂子才九死一生地给你生了个大胖儿子,你还在这惦记别的女娘,可真是。。。”
  周老三极其不在意地摆摆手打断他的话,道:“我又没打算休妻另娶。生孩子,哪个不是九死一生?更不要提你嫂子又生了个儿子,我周老三缺儿子么,我要的是女儿。”
  阮小七皱皱眉,劝道:“二哥,你这番话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嫂子知道了岂不是寒心。”
  周老三搭着他的肩膀,吊儿郎当地答道:“我也就敢在你面前说说,大哥这次对我都有些怨言,说我不会挑女人,找了这么个恶毒货。行了,我不讲就是了。
  咱不说这个,我这里是没办法,你嫂子那彪悍娘们,跟她讲理根本讲不通。
  三弟你就不同了,以前那什么阮老狐狸给你的,那个樊家的不是没了么,弟妹是大家出身,知书达理的,就没说给你再纳个妾什么的身边伺候?
  再说,如今咱们兄弟不同往日了,像你我这般身份,身边没个把妾服侍,面上实在不好看。
  你看那安抚使李瑾,听说家里一妻一妾,还有两个明着开脸的通房,真是比那齐人还有福。
  他娘的,才十八就能过这舒坦日子;我他娘的快三十了,梳拢个清倌、养个外室还得偷偷摸摸,被你嫂子知道还得大闹一场。
  家里头呢,除了那母老虎还能入眼,剩下那些个侍女都他娘的像是从土里才扒出来的,灰头土脸的看不得。
  就这样,李瑾那厮心里还惦记着咱弟妹,我看着他那牛哄哄的德行就不顺眼,真他娘的人比人气死人!”
  阮小七不接他纳妾的话,只反问道:“听说二嫂这次生的凶险都是因你外头那个使的坏,你还有心思再养一个?”
  周老三闻言果真气上来,恶狠狠地道:“嗯,操他娘的,那娘们看着娇滴滴的,没想到竟如此恶毒!
  当初我寻思不要了就得了,想她这些年跟着我也不容易,三天两头地被你嫂子打骂,就给她留了些体己银子,想就是不能找户好人家嫁了,节俭些也能过活。
  真不该发那点儿善心,很该卸了她的手脚再不要的。
  我跟大哥说了,找到了人先别弄死,等我回去,一点一点扒皮再抽了她的骨头,敢害我儿子!”
  前面还嫌弃唐氏生了这个儿子,转头又恨得要将以前的枕边人抽筋拔骨。
  周老三这人,嘴上虽对唐氏不上心,满口抱怨话,心里头最看重的还就是唐氏。
  你要说他和唐氏有情义呢,他又三天两头地要偷吃,埋怨的话十有*是说唐氏;
  你要说无情呢,谁得罪了唐氏他又非得跟那人拼命,不管那人是不是自己以前的心头爱。
  阮小七深知周老三就是那样人,与唐氏两人一辈子打打闹闹,喊喊杀杀,却是谁也离不开谁。
  反正就连周老爹活着那会儿都管不了他们夫妻,自己也别多言了。
  阮小七除了最开始与李瑾初见之时被他的风度姿容镇住,心里有心自惭形秽外,等和谭雅有了那半个夫妻之实,心中踏实下来,他本是个豁达之人,慢慢地就放开了。
  一路上行军打仗,本以为李瑾这种白净的官家衙内必是吃不了苦受不了罪,说不上还要拖累他们通河军。
  哪里想到看着无用的李瑾也懂得拉弓射箭,说起兵法也头头是道,竟是个文武兼修的全才。
  再说他和九皇子经过被追杀,有了辗转逃难那番体验,于世情上也有些通透,不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假道学。
  加上李瑾性格老实厚道,对人态度和煦,完全无那些个官家衙内的傲慢毛病,跟这些江湖粗野汉子相处起来竟也融洽。
  军中众人都道李瑾为人不错,便不再像初见面那样戒备他是天子近臣,处处远着他,开始与他结交起来。
  便是作为情敌的阮小七虽然心中到底还存着疙瘩,也不得不对这样的人放下成见。
  至于李瑾,见识到了阮小七功夫了得和手段圆滑,见其不过比自己大四五岁,手下那些自由散漫的江湖人竟都听命于他,便也敬佩这人有些本事。
  但从内心来讲,这般粗野彪悍的江湖汉子,真是与那个明媚娇俏的谭家大娘子十分不相配。
  李瑾心中嫉妒却不肯承认,只认为自己是为谭家大娘子惋惜,暗叹真是牛嚼牡丹。
  想她日夜不得不跟这种人相伴,那粗人哪里懂得朝花夕拾的雅趣,诗词曲赋的美妙,阮小七这种人甭说跟她对赋,便是听都听不懂吧。
  阮小七也不知有意显示还是无意流露,总之他那身上穿的用的,样样都是精细物,一看就不是街头市坊粗制滥造的东西。
  越往南越热,这两天李瑾有些闹暑热,军中一干众人都过来探望。
  不提别人拿的东西,单说这阮小七,拿出那消暑生津的丸子,个个都用蜡纸仔细包好,装在不大的小荷包里,正好随身带着,用时取出极是便宜。
  那荷包做的精巧,褐色缎子做底,上面用银线绣的。
  图案竟是一人月下舞剑,明月青松,皑皑白雪,意境很是不同不说,与阮小七的身份也十分匹配,一看就是照着他精心设计打的稿子才做出来的。
  李瑾拿在手里,细细看了许久,又犹豫半天,才那荷包递回去,拒绝道:“药丸我留下吧,这荷包乃是私物,实在不好留在我这里。”
  阮小七推回去,笑笑道:“没事,这个是我娘子专门给我备着送人的,荷包是她让下人做的。”
  众人纷纷都道阮小七家的娘子极其贤惠,就连吴魁也夸好,说阮小七有福气。
  胡七郎站在那里,突然来了句:“听说小七嫂子是京城谭侍郎家的嫡长女,不知与李安抚使可曾认识?”
  这话一出口,不知道的人皆跟着纷纷附和,他们对那种如同远在天上的人家实在是好奇。
  李瑾和阮小七两人对视一眼,李瑾先撇开眼,低头道:“唔,自然认识谭侍郎。谭侍郎乃是甲午丙年的探花,京城有名的才俊,但小七。。。嫂子。。。我不曾认识。
  男女授受不亲,家里的女眷等闲是不能让外人见到的,更不要提认识了。”
  其实李瑾真没有讽刺胡七郎的意思,他就是个老实人,这说不认识谭雅,让他撒谎已是十分为难了。
  他不过是担心阮小七知道自己和谭家大娘子曾经认识,回去猜疑嫌弃于她,只好借着规矩说事。
  哪里想到他无意之间一句话,说的胡七郎面色雪白,及至走了都再没开口。
  她说那话不过是想给阮小七上眼药罢了,并不知背后缘故,哪想到竟听得李瑾如此说。
  这胡七郎虽然对玉面郎君李瑾无意,但她这人有个毛病,也是被周围的男人惯的,就是她能嫌弃男人,却不能忍受有男人嫌弃她。
  尤其李瑾玉面风姿,被这样人一说,简直是如雷劈一般,胡七郎生平第一次为自己不守规矩懊恼起来。
  再加上阮小七对她一直冷淡抗拒,难免让在男人堆里一直所向无敌的胡七郎有些灰心,难道自己就是那般不如她谭氏?
  再听得李瑾这样一说,又有些疑心阮小七是嫌弃自己跟别的男人不干净,所以才无论如何示好,都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模样,还生生要将自己与那水猴子推做一对。
  只可惜李瑾当时只顾低头想自己心事,不知那阮小七听没听说过去年京城关于自己和谭雅的传闻,竟丝毫没看到胡七郎脸上的异色。
  其余众人也都是男子,便是注意了也没深究,纷纷都赞叹道:“原来小七嫂子的阿爹是探花啊,这才真是大家闺秀,书香门第啊,怪不得看起来就和一般女娘不一样。
  不过小七嫂子虽是出身大家,却平易近人,和寨子里的嫂子也相处得好,谭家的教养真是好。”又有夸赞阮小七夫妻和睦的,都是十分羡慕。
  胡七郎只觉得周围这些人说话刺耳刺心,令她极其不舒服;而李瑾也在难过,那消暑丸子就含在他嘴里,酸酸甜甜的甚是好吃,心里却是涩得发苦。
  就是嫁到这种地方,和这样的粗人成了亲,谭家大娘子还是能将日子过得这般好,人人都夸赞,她真的真的是太美好了。
  李瑾不由有些出神,要是当初自己执意不娶那崔四娘,而是坚持要娶谭家大娘子的话,想来最后曾阿翁也会如了自己的意,那么,是不是被众人羡慕的就是自己了。
  而不是像现在,自己有家也不愿回,每日一进门阿娘就跟自己埋怨要孙子,曾阿翁不时地劝诫自己忍耐不能意气用事,
  那个乌烟瘴气的院子,妻妾通房们的勾心斗角,貌似贤良实则狠辣的娘子,哭哭啼啼的妾室,自己那未出世就没了的孩儿。。。这一切的一切,真是烦透了。
  大家见李瑾面色晦暗,以为他病体难支,纷纷起身告辞。
  等出去了,周老三低声与阮小七笑道:“三弟,你这丸子一送,只怕李安抚使的症候不但不减,还得再添些新症候。”
  阮小七笑笑没答话,心里却十分畅快。
  他看到李瑾那副黯然神情只觉解气。心道:你自搂着家里的美娇娘罢了,还敢肖想我的小芽儿,要不是看你为人尚可,早就半夜里结果你的狗命了。

  ☆、第84章 〔改错字〕

  一路辗转;又取了谭家大哥的遗骨,耽搁了些时候,五月底,谭玉终于回到了京城。
  尽管早已看惯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但远远看到城门前等着自己的那帮人,还是让谭玉摇头苦笑。
  想他去年流放;身边只有吴先生相陪;要不是女婿阮小七求人帮着打点;自己这把骨头说不上就扔在那苦寒之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