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鬼谷子的局(出书版) 作者:寒川子 >

第83章

鬼谷子的局(出书版) 作者:寒川子-第83章

小说: 鬼谷子的局(出书版) 作者:寒川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此人死读书,这是读出毛病来了。”
  ……
  惠子依旧是双目微闭,端坐不动。
  人群中,羽扇纶巾、一身富家少爷打扮的太子申两眼盯住木牌上的黑字,陷入深思。有顷,太子申抱拳揖道:“这位先生,晚生求教!”
  惠施的眼睛并未完全闭上,因而早已看到此人,见他发问,并不回礼,依然纹丝不动,声音却是中气甚足:“客官请讲!”
  “嗨,大家快看,这个怪人开口说话了!”人群中有人大声嚷道。
  更多观众围拢上来。
  太子申再揖:“先生的观物十事,可有破解?”
  惠施朗声应道:“天地万物,有立自有破;观物十事,有观自有解。”
  “请问先生,”太子申道,“何为‘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惠施应道:“万物皆同,何分大小?”
  太子申沉思有顷,再次问道:“‘其深千里,无厚’,又作何解?”
  “万物皆同,何有厚薄?”
  太子申又是一番沉思:“‘天与地卑,山与泽同’呢?”
  “万物皆同,何论高低?”
  惠施皆以同一理由回答所有提回,听得太子申如堕雾中,憋得脸色通红:“那——请问先生,您又是如何理解‘物方生方死’呢?”
  惠施依旧答道:“万物皆同,何言生死?”
  太子申深思良久,再次拱手问道:“先生又是如何理解‘万物皆同’呢?”
  “至大无外,千里无厚,天地同卑,生死同时,万物有何异哉?”
  太子申愈加茫然:“先生这样颠来倒去,互为问答,晚生愚笨,当真是越听越糊涂了。”
  惠施慢慢睁开眼睛:“这位士子,变化之理原本如此,非惠施饶舌也。”
  “惠施?”太子申打个惊愣,拱手再揖,“先生可是宋国的惠子?”
  惠施这也拱手:“正是在下。”
  太子申正欲再说,一人挤过来,在他耳畔低语数句。
  太子申略怔一下,转身朝惠施拱下手道:“先生,晚生有事,先行一步,他日再来讨教。”
  话音落处,太子申随从来人匆匆走出人群,走向不远处的一辆轺车。
  惠施收回目光,再次闭目。
  小石潭边,魏惠王眼睛大睁,一眨不眨地盯在碧绿潭水中的浮漂上。浮漂静静地浮在水面,随微波起伏。
  魏惠王似乎等得急了,扭头问朱威道:“朱爱卿,此水别是无鲲吧!”
  “回禀陛下,”朱威沉声应道,“钓鲲非同钓鱼。鱼见饵上钩,鲲视情上钩。陛下欲钓此鲲,此鲲亦在观望陛下。”
  “依爱卿看来,”魏惠王这也明白了朱威的深意,“此鲲在观望寡人什么呢?”
  “观望陛下之情。若是陛下真情求鲲,诚意用鲲,此鲲必至。若是陛下只求小鱼小虾,或为一时猎奇,此鲲或将游向他处。”
  “如果真有此鲲,”惠王沉思有顷,郑重说道,“寡人就以相国之位相托,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果能如此,此鲲必至。”
  听到相国二字,公子卬总算明白过来,脸色一沉:“请问司徒,此鲲究竟是何人,明说出来就是,不要在此绕来弯去,净打哑谜。”
  “是啊,”惠王盯住朱威,“朱爱卿,此地并无外人,但说无妨。”
  朱威放下鱼竿,叩拜于地:“陛下诚意相求,微臣就斗胆放言了。微臣以为,此鲲就是公孙衍。”
  “哈哈哈哈,”公子卬放声长笑几声,“司徒大人鲲来鲲去,我道是何大贤,原来又是此人!”
  朱威重叩于地:“陛下——”
  “朱爱卿,”惠王放下鱼竿,缓缓站起身子,“若是此鲲,就留待他日再钓吧!”
  惠王转身走没几步,迎头碰到毗人领着太子申疾步走来。
  见惠王面色不悦,太子申慌忙叩首:“儿臣叩见父王。”
  惠王沉脸问道:“听说你出宫去了?”
  太子申忐忑应道:“回禀父王,儿臣东市去了。”
  “东市?”惠王斜他一眼,“所为何事?”
  “儿臣并无他事,随便逛逛而已。”
  “随便逛逛?”魏惠王气从中来,虎起面孔大声呵责,“自河西陷落之后,寡人日夜忧思国事,恨不能在一日之内重振大魏雄风,收复失地。可你呢?看看你自己,身为太子,却是一无用心,四处浪荡!”
  “儿臣知罪!”
  惠王盯他一眼,鼻孔里重重哼出一声,拂袖而去。
  太子申无端遭此呵斥,不知所措地怔在那儿。
  钓鱼台上,看到惠王走远,公子卬这也站起身子,斜盯朱威一眼,将鱼竿“啪”地摔在亭子上,大踏步离去。
  公子卬赶紧驱车驶回,在老家宰陪同下走进府中,远远望见当院跪着一人。
  公子卬扫一眼家宰:“跪者何人?”
  “回禀主公,是陈大人,他在此地跪迎多时了。”
  公子卬急跨大步赶去,边走边叫:“上大夫,你这是为何?”
  陈轸行再拜大礼,朗声说道:“安国君提携大恩,下官万死不足以报!”
  公子卬扶起陈轸:“上大夫快快请起!”携手走进客厅,“上大夫几时从秦国回来的?”
  “下官刚刚回来,这不,回到府上,屁股尚未坐稳,就奔上将军府上来了。”
  两人进厅,分宾主坐下。
  “唉,”公子卬眼望陈轸,长叹一声,“你来得正好,本公子正欲寻你呢!”
  陈轸心里一颤:“怎么,出变故了?”
  “就差一点儿。”
  “请上将军明示。”
  “方才与父王在石潭钓鱼,若不是本公子在场,相国之位只怕已是公孙衍的了。”
  陈轸惊得呆了。
  公孙衍的老宅里,公孙衍正在伏案疾书,案上案下摆放着一堆堆的竹简。
  朱威进来,神色沮丧地坐在他对面。闷坐一会儿,朱威随手拿过一卷:“公孙兄,这些全是你写的?”
  “是呀,”公孙衍指着一堆堆竹简,“《兴魏十策》,就差这一策了。”
  “兴魏十策!”朱威急急翻阅。
  “你都看到了,”论及天下,公孙衍颇是兴奋,“方今天下形势万变,列国奇招频出,朝令夕改,唯有魏国因循守旧,依然在沿用数十年前文侯所订规制,早已不合时宜,流弊甚多。近段时间在下心血忽至,日日参研列国成法,针对魏国时弊,拟就这册《兴魏十策》,恳请朱兄斧正!”
  “斧什么正?”朱威急站起来,“快,快把竹简捆起来,全都给我。”
  “给你?”公孙衍一怔,“你要它们做什么?”
  “拿它们去见陛下。在下要让陛下看看,他陈轸在忙活什么?公孙兄你又在忙活什么?”
  “朱兄,”公孙衍略怔一下,“听你口气,又向陛下推荐在下了?”
  朱威点头。
  公孙衍呆怔有顷,慢慢伸出手来,从朱威手中拿回竹简,长叹一声:“唉,这些竹片,还是留在此地吧!”
  “公孙兄,”朱威急道,“眼下正是关键时刻,万不可泄气!”
  “朱兄呀,”公孙衍摇头,“不是泄气不泄气的事。我早说过,我们这个陛下,如果走不到山穷水尽,他是醒不过来的。”
  “陛下那里走不通,在下可以去找殿下。”
  “我说朱兄,”公孙衍冷蔑一笑,目光直射朱威,“在下劝你莫费力气了。安邑城中谁人不知殿下?若是谈论风花雪月、琴棋诗画、天南地北,殿下可以口若悬河。若是谈论国事,只怕说不过三句。”
  “公孙兄,”朱威辩道,“殿下再不济,也是殿下。陛下年逾五旬,虽说依旧身强体壮,可毕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孝公突然驾崩,陛下或有感触。今日钓鱼,殿下未至,陛下极是不悦,使内宰四处寻他。可以看出,陛下是在有意栽培殿下,让他走到正路上来。”
  公孙衍显然无法抵御此话,略一沉思,抬头问道:“讲吧,朱兄意欲何为?”
  “在下欲将《兴魏十策》呈送殿下,看看殿下是何说辞。”
  公孙衍略想一下,从正在写的竹简里随意抽出一片:“就给他这片吧。”
  朱威一怔:“就这一片?”
  公孙衍嘿然一笑:“要是他看得懂,有此一片也就够了;要是他看不懂,纵使给他一捆,也是无用。”
  太阳西下,夜幕降临,街上行人越来越少了。
  安邑东市里,惠施收拾牛车,正要寻个地方安歇,一辆马车驶来,在他面前戛然而止。车上跳下一人,朝惠施深揖一礼:“先生可是从宋国来的惠子?”
  “正是在下。您是——”
  “在下是东宫内宰。”
  惠施还过一礼:“惠施见过内宰。”
  “在下奉殿下旨意,特来相邀先生!”
  “既是殿下所请,在下恭敬不如从命。”
  内宰吩咐随员:“你们先将先生的牛车赶至馆驿,寻处安顿了。”转对惠施,“先生,请!”
  东宫位于王宫一侧,在安邑城中,论显赫,仅次于王宫。车马驶至,远远望到太子申早已候在殿外亲迎。见面礼毕,太子申携了惠施之手,径至厅中。
  是夜,二人秉烛夜谈,从“观物十事”谈起,就名实之论到万物同异,越谈越是投缘,竟是通宵未眠。
  眼见天色大亮,太子申、惠施却毫无倦意,移步于后花园。早有侍女端来凉水,二人擦把脸,吃过早点,在凉亭中坐下,正要接着叙话,内宰赶来,禀道:“启禀殿下,司徒府朱大人求见!”
  太子申皱下眉头:“本宫正在会客,让他改日再来。”
  内宰应过,走出花园,径至前厅,满脸堆笑地对朱威揖道:“朱大人,殿下正在会客,您有什么事儿,吩咐在下就是。”
  朱威不肯相让,拱手道:“此事非同小可,在下必须面奏殿下,烦请宰辅再去通报。”
  内宰再走进去,不一会儿,太子申沉着脸急急走来。
  朱威伏地叩道:“微臣叩见殿下!”
  “朱司徒请起!”太子申在位上坐下,“听说司徒有事欲见本宫?”
  朱威起身,在客位坐下:“殿下记得昨日之事否?”
  “记得。”太子申心中一凛,“为这事儿,本宫一直在纳闷儿。司徒可知父王所为何事?”
  “陛下欲请殿下钓鱼!”
  “钓鱼?”太子申大是诧异,“钓鱼就是钓鱼,父王何以雷霆震怒呢?”
  “殿下可知陛下欲钓何鱼?”
  太子申摇头。
  “陛下欲钓水中之鲲。”
  “朱司徒打什么哑谜呀,”太子申皱眉了,“本宫是越听越糊涂呖。什么水中之鲲?”
  “就是未来国相。”朱威点明话题,“陛下明为钓鱼,实为商讨由何人继任大魏相国。”
  “谁做相国,”太子申不耐烦起来,“由父王决定就是,怎会扯在本宫身上?”
  “陛下若是能够决定,何需待到今日?”
  “这……司徒有何见教?”
  “安国君一心推举上大夫陈轸为相,微臣以为不妥。陈轸是何德行,殿下心中明白。若是此人为相,大魏亡无日矣!”
  “以司徒之见,当以何人为相?”
  “公孙衍!”
  “若是此说,”太子申淡淡说道,“司徒何不直接奏明父王,荐他就是?”
  “唉,”朱威轻叹一声,“微臣已经举荐多次,可陛下——”
  “司徒之意是——”
  “微臣思来想去,唯有求助于殿下。殿下,公孙衍之才,堪比秦之商鞅啊!”
  “司徒既已举荐过,本宫也就爱莫能助了。司徒大人若是没有其他事情,本宫还有客人在后花园中等候呢。”太子申起身,双手揖礼,作送客状。
  “殿下且慢,”朱威也站起来,从袖中掏出那片竹简,“微臣恳请殿下看过这个,再作定论。”
  太子申接过竹简,纳入袖中,转对内宰:“送客!”
  内宰伸手礼让:“朱大人,请!”
  朱威深揖:“微臣告退。”
  太子申走回园中,朝惠施揖道:“实在抱歉!唉,这些繁冗之事总是扫兴,请先生多多包涵。”
  惠施回过礼,笑道:“敢问太子,是何繁冗之事?”
  “还不是相国之事?”
  “贵国不是没有相国吗?”
  “唉,”太子申苦笑一声,叹道,“正是因为没有相国,才有这些杂事儿。不瞒先生,自白相国故去,朝中无相,众臣无人节制,父王事事躬亲,甚是疲累。父王久欲拜相,只因未得合适之才,方才拖至今日。”
  “听说陛下欲拜上大夫陈轸为相,可有此事?”
  “朱司徒就是为此着急。”
  “有人愿做相国,当是好事,朱司徒为何着急?”
  “朱司徒认为陈轸是祸国乱臣,不可为相。”
  “依朱司徒之见,谁可为相?”
  “公孙衍。”
  “司徒大人难道是要殿下推举这个公孙衍?”
  “正是。”
  “殿下应允了?”
  太子申摇头。
  “这么说来,”惠施微微一笑,“司徒大人岂不是白走一趟喽?”
  “他留下一片竹简,说是公孙衍所写。”
  “草民可否一阅?”
  太子申从袖中摸出竹简,递予惠施。惠施瞄一眼,递还。
  “先生,”太子申顺口问道,“此人写得如何?”
  “还好,”惠施淡淡一笑,“写得一手好字。”
  “先生之意是——”
  “草民以为,”惠施话锋一转,“若是此人愿做相国,殿下倒是可以向陛下举荐。”
  御书房里,魏惠王正在批阅奏章,毗人禀道:“陛下,上大夫使秦归来,在外候见!”
  “哦!”魏惠王惊喜交加,“陈爱卿回来了,快,宣他觐见!”
  陈轸趋入,叩道:“微臣叩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安!万万安!”
  “爱卿快快平身!”话音未落,惠王人已站起,上前扶起他,按他坐在席上,“爱卿此番使秦,功莫大焉,寡人这要重重赏你!”转对毗人,“毗人!”
  “老奴在。”
  “拟旨,赏陈爱卿黄金一百,锦缎百匹,乐工十人,良马四匹。”
  “微臣叩谢陛下隆恩!”陈轸起身,再叩于地,“陛下厚爱,微臣万死不足以报。陛下厚赏,微臣却要斗胆谢绝!”
  “哦,”魏惠王稍稍惊愕,“爱卿难道是嫌寡人所赏不够么?”
  “微臣不敢!”陈轸再叩,“陛下所赐,虽一羽毛,微臣不敢以为少,何况如此厚赏?微臣乞请陛下容臣一言!”
  “爱卿请讲!”
  “孝公、公孙鞅尽皆归天,陛下光复河西在即,一金一铜,一布一丝,皆当用于光复大业,微臣尺寸之功,不敢受赏!”
  闻听此言,魏惠王不无感慨,沉思良久,再度起身,亲手将其扶起,叹道:“陈爱卿,说得好哇!自白相国走后,如此忠良之言,寡人久未听闻了!”
  听到魏惠王将自己与白相国相提并论,陈轸涕泪横流,哽咽道:“陛下——”
  魏惠王搀起陈轸,将他让到昔日白相国所坐之处:“陈爱卿,来,向寡人细细说说秦宫之事。”
  “微臣遵旨!”
  陈轸自不怠慢,将一路上编好的秦宫故事一五一十地讲予惠王,先说自己如何向甘龙献计栽赃公孙鞅,后说自己如何使甘龙、公孙贾、杜挚等秦国老臣刑场伏诛,最后才说自己如何设计,再使嬴虔、车英、景监等重臣相继离职,使惠文公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无奈之中,只好提升一大群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等。陈轸移花接木,巧舌如簧,绘声绘色地将秦宫发生的系列惊变完全说成是他一人全力运筹的结果,听得魏惠王瞠目结舌,时不时地拍案叫绝。
  君臣叙得正热,毗人再度走进:“启禀陛下,秦国上大夫樗里疾来朝!”
  “嘿,”魏惠王略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