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言行要到位 >

第10章

言行要到位-第10章

小说: 言行要到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序不同,所表达的行为目的也不尽相同。

    比如,有人问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区别?〃

    亚里士多德回答说:

    〃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在此亚里士多德巧妙地变换语序,表达了两种人不同的生活目的:平庸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而哲人生活目的是为了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

    清代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军时,几遭挫折,连连失败。他打算请求皇上增援军队,于是就草拟了奏章,作为面奏时的〃腹稿〃,其中讲到战绩时,不得不承认〃屡战屡败〃。一位师爷看了这个提法后,马上联想到不久前发生的〃一幕〃:一员大将面奏时,也曾讲到〃屡战屡败〃,因触怒龙颜而遭贬谪。他不禁为主子捏了一把汗。但是,对皇上又不容谎报军情,他在〃屡战屡败〃前苦思良久,猝然良机一动,将〃战〃与〃败〃两字调换一下位置,这样〃屡战屡败〃变成〃屡败屡战〃,从而使这句话的意思起了质的变化。〃屡战屡败〃表现为无能,〃屡败屡战〃却表现为英勇。次日,皇上听了曾国藩面奏〃臣屡败屡战〃一语后,果然龙颜大悦,认为他在失败面前斗志不灭、百折不挠,从此他福星高照,形象大好,连连受皇上恩泽。

    这位师爷为主子开脱罪责进行辩护,就是通过改变词序来达到目的的。要揭『露』这种诡辩,就必须准确把握某一语句的真正含义,而不要被对方似是而非的语句所『迷』『惑』。

    1949年9月,云南解放前夕,蒋介石命令沈醉带领大批特务到昆明,突然间逮捕了90余名爱国人士。正在准备起义的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致电蒋介石,蒋介石回电说,〃情有可原,罪无可逭(huàn逃避)。〃卢汉接到电文后无计可施,后来他把电文给正在授命他起义、曾经与蔡锷将军举办云南讲武堂、曾是朱德的教师的根源先生看,根源先生看后巧妙地将电文变换一下,成了〃罪无可逭,情有可原〃,终于帮助卢汉解决了问题,释放所有被捕人员,蒋介石知道后,也只好苦笑着说不出话来。原来蒋的意思是,虽然情有可原,但按他们的罪行不可饶恕,经过前后一调换,就变成了〃虽他们罪行不可饶恕,但情有可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同人说话,善用语序而不滥用语序,也是我们明确表达自己说话意思和塑造良好说话形象和说话风格的有效手段之一。

    说到说话炼词,且不说普通人应该认真学习、注意锻炼,就是有名望的文人墨客倘不谨言慎行,也会闹出尴尬,折损形象。

    苏东坡幼年时,天资非聪明,由于读书特别多,书上的字也没有不认识的,再加上文章写得好,因而广受人们尊敬和赞扬。在一片称叹声中,苏东坡有点飘飘然了。于是有一天,他在自己书房门前书上一联:

    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

    对联贴出后,有的人捧场,更多的人则是不以为然,认为他太不谦虚,口出狂言,因而使他的形象降低了。有一位长者专程来到苏家,向苏东坡〃求教〃,请苏东坡认一认他拿来的书。书上写的全是周朝史箍创制的字体,苏东坡一个也不认识,顿时面红耳赤,只好向长者道歉。长者也没有说什么,便含笑而去。苏东坡这才感到自己门前的对联名不副实,非常羞愧,方知学问欠缺,无以自傲,当即在那对联的上下联前面各添两个字,写成:

    立志读尽人间书,发愤识遍天下字。

    这样,思想境界为之升华,一副具有远大抱负的对联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苏东坡后来终成一位饱学之士。

    4绕开分歧寻一致

    说话零七杂八,会让人听不出头绪,同时你想表达的意图也就无法传达给他人,因此当您和某人开始交谈时,不要选择有分歧的话题,而应选择意见一致的话题。

    要设法说明,你们的追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方法,目的还是一个。

    与某人开始谈话时尽量让他说〃是的、是的〃,应尽量不让他说〃不〃。

    奥弗斯特里特教授在其著作中说:

    〃'不'这种答复是最严重的障碍。如果一个人说出了'不'字,他的自尊心就会促使他一直坚持到底。事后他或许认识到这个'不'字不明智,然而他要顾全自己的面子,非这样做不可。他既然说了,就必定要坚持。因而与人交谈时,不给对方创造说'不'字的条件是很重要的。〃

    善于交谈的人总是在最初就能得到肯定的答复。他能掌握对方的心理活动,引导他们作出肯定的回答。这就好比打台球。你从一个方向击球,既需要力量使它偏离这个方向,又需要更大力量让它碰回相反的一方。

    从心理上解释,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当一个人说出〃不〃字时,他的心理也确实是这样想的,不单是口头说说而已。他的整个神经……思维系统都与〃赞成〃处于对峙状态。但当这个人说〃是〃的时候,上述情况就绝对不会发生。因此,我们在谈话开始时得到的〃是〃越多,就能越快地获得对方对我们意见的赞同。

    这种方法非常简单。但人们对它却是视而不见。似乎常有这种情况,人们习惯以首先表示反对意见来维护自己的尊严。激进者同保守者谈话时,立刻就能激起保守者的愤怒。他能从中得到好处吗?他这样做如果是为了使自己开心,还可被人理解;但倘若他是想借此办法获得点什么,那就说明他不懂心理学。如果的顾主、你的妻子或孩子说出〃不〃字,就需要你有极大的耐心去改变他们的答复。

    尽管苏格拉底曾穷得连鞋都穿不上,到40岁时才娶上了一个19岁的姑娘,但他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获得了很少有人能获得的成功……大大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在他死后1300多年的今天,人们仍然把他作为一位能使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信服并能对它施加影响的英明人物来敬仰他。

    他的方法是什么?他对人们说过他们不对吗?没有。他不说,这点是非常聪明的。他的交际方法被称作〃苏格拉底方法〃。其根本之点就是得到肯定的回答。他提出他的对手不得不同意的一些问题。这样,他就得到许多肯定的回答。他是在他的对手还没意识到,还没得出结论之前(他的对手在几分钟之前激烈反对的正是这一结论)提出这些问题的。

    下次,在你想当面说某人不对时,请您想想苏格拉底是怎样做的,并提出使他不得不作肯定回答的问题。

    如果你想要别人接受您的观点,就请记住:〃在谈话开始时就要设法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

    5条理清晰最重要

    我们周围有这样的人,他们特别爱说,但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捶,以至于人们总是问他:您到底想要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思路没有条理,而他们的语言就更没有条理。

    当一个人语无伦次,几乎不着边际时,你可以有礼貌地打断他。也许你要重复两三次,不过不要迟疑。记住,要有礼貌,你只想让他说出要点,并不想和他争吵。

    如果你让语无伦次者停下来听你说话,你可以承认你有些糊涂,还可以请求他们归纳一下他们刚刚讲过的内容,以帮你弄懂。由于你把责任揽在自己肩上,说自己不理解,因此你可以避免使他们产生防御心理。你请求他们帮你弄懂,这就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专业成就,表明自己连外行都能教会,于是他们会加倍努力给你解释清楚。

    你也许会遇到一个真正有表达困难的人,他甚至在总结自己说过的话时也可能偏离正题。对你来说,这比总结之前好不了多少。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你要有礼貌地打断他,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如果这个方法不行,你可以换个方式,有时,你问说话者他们要讲的要点是什么,可能得不到答案。这时,换一种问法也许会有作用。不管你信不信,对有些人来说,〃要点〃和〃结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要他们告诉你一个〃要点〃,他们会为了找出一个〃要点〃而不断地说来说去,但如果你要他们告诉你〃结论〃,他们只需一会儿工夫就能说出来。

    在一些非常极端的情况下,不管怎样推敲,语无伦次者就是不能把他们想说的要点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是这样,你惟一的选择就是代替他们把话说出来。这时候,你要有母亲般的耐心,猜猜他们要说什么,然后问他们你是否猜对了。如果他们说〃对〃,那你就解放了。如果你猜错了,在更正的过程中,语无伦次者也许能明确自己的观点是什么。即使他们只是指出你猜测错误,然后又喋喋不休地讲开去,你也就向目标靠近了一步,至少你也消除了一种可能引起误解的要点。在顺利达成目标之前,你要有礼貌地、坚决地重复上述过程。

    如果上述办法都失败了,你还可以寻求听众的帮助。当你认为再没什么办法使说话者说到点子上时,也许在场的其他听众不像你一样〃身在庐山中〃。也许有人能勾画出语无伦次者努力想说的要点。

    如果你认识在场的其他人,你可以请他们帮忙。和前面说过的一样,把责任揽在自己肩上,以免说话人产生防御反应。然后,请朋友或在场的其他人帮助你,问他们是否能告诉你说话人要讲什么。

    你的反应既不粗鲁又不失礼,而这已足以让语无伦次者暂时停下来。任何明智的人对两位听众的反应是不会忽略不管的。通常,他们正需要这些帮助以明确自己讲话的要点。

    6说话节奏把握好

    与口才出『色』的人谈话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们说话时引经据典,抑扬顿挫,诙谐幽默,引人入胜,就像一个出『色』的钢琴家,将语言的节奏当做钢琴的琴键而随意指挥,弹奏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高山流水。他们对语言的节奏掌握得确实是随心所欲了。

    下面六种语言节奏是经常运用的,若能有效地掌握就能起到打动人心的效果。

    (1)高亢型。高亢的节奏能产生威武雄壮的效果,声音偏高,起伏较大,语气昂扬,语势多上行。用于鼓动『性』强的演说、叙述一件重大的事件、宣传重要决定及使人激动的事。

    (2)低沉型。这种节奏使人得到低缓、沉闷、声音偏暗的效果。语流偏慢,语气压抑,语势多下行。用于悲剧『色』彩的事件叙述,或慰问、怀念等。

    (3)凝重型。这种节奏听来一字千钧,句句着力,而深意省人,蕴藉尽出。声音适中,语流适当,既不高亢,也不显低沉,重点词语清晰沉稳,次要词语不滑不促。用于发表议论和某些语重心长的劝说,抒发感情等。

    (4)轻快型。轻快型节奏是最常见的,听来不着力,而多扬少抑。日常『性』的对话,一般『性』的辩论,都可以使用这类型的节奏。

    (5)紧张型。紧张型节奏,往往显示迫切、紧急的心情。声音不一定很高,但语流较快,句不延长停顿。用于重要情况的汇报,必须立即加以澄清的事实申辩等。

    (6)舒缓型。舒缓型节奏,是一种稳重、舒展的表达方式。声音不高也不低,语速从容,既不急促,也不大起大伏。说明『性』、解释『性』的叙述,学术探讨等宜用这种节奏。

    以上这六种节奏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但又互相渗透,有主有辅,只有适当把握,才能显示出技巧的内在力量。

    7让你的语意更明朗

    与人交往,说话的第一要义是要让人听得懂、听得透,让人们明白你要表达的主要用意。如果你洋洋洒洒、口罗口罗嗦嗦,嘴没个把门的,话虽说了一大堆,却没有分量,没有力度,甚至人们听了半天不得要领,没法对他说的话表态。有的人自认为学问深,见识广,与他人交往时,故意卖弄学问,卖弄见识,时间久了,与同事朋友之间就会造成一种无形的隔离。因此,在生活中一定要塑造一种说话简洁的形象和风格,这样的形象和风格最容易被人接受和欢迎。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说话时表现得平凡朴素一点

    人们常常要问,如何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情呢?……这里有一个公开的秘密,所用的方法既非奇异,更非幻术,说穿了就是〃平凡朴素〃!林肯曾使用这种平凡朴素的说话方式,确立了良好的说话形象和风格,获得了惊人的成就!

    历来的美国人,从来没有比林肯讲话用的字句更简洁和更优美了!他所写的散文,有人曾这样歌颂过:〃竟像音乐一般的悦耳!〃随便举一个例子吧:

    他在二次总统就职演说中,曾说了这么一句话:〃勿以怨恨对待任何人,应以慈爱加给所有的人!〃

    南北战争爆发时,各报向林肯提出了各种各样莫明其妙的建议。林肯耐着『性』子听完了一位纽约记者提出的作战方案之后,说:

    〃听了你的建议,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小故事。几年前,有人在堪萨斯骑马旅行,因为人烟稀少,无路可行,他『迷』失了方向。更糟糕的是随着夜幕降临,下起了可怕的雷暴雨。隆隆雷声,震撼大地;道道闪电,瞬息之间照亮地面。这个失魂落魄的人,最后下了马,借着时有时无的闪电亮光,开始步履艰难地牵马行走。突然,一声惊人的霹雳骇得他双膝跪地,他呼喊道:'啊,上帝,既然你什么都能做到,就多赐给我们一点亮光,少来点刺耳的声响吧!'〃

    林肯自己平凡朴素,也讨厌他人说话故作高深,晦涩难懂,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2)说话时表现得简洁精练一点

    在社交场合中,有什么样的说话形象和说话风格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社交的语言要简洁、精练,并尽可能地承载更多和更有用的信息。反之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必然有损于自身的说话形象和说话风格。

    林肯在伊利诺斯州的一个审判室里处理一个案子,助手拿起提交上来的那份冗长的起诉书(是一个平时极其懒惰的律师起草的),对林肯说:

    〃感到吃惊是吗?林肯先生。〃

    林肯却慢慢地说:〃这就好比懒惰的传道士经常写冗长的讲道稿一样,一写起来就懒得停笔。〃

    〃言不在多,达意则灵。〃讲话简练有力,能使人不减兴味。冗词赘语,唠叨口罗嗦,不得要领,必令人生厌。不少演讲大师惜语如金,言简意赅,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篇章,成为〃善辩者寡言〃的典型。

    有人曾去询问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演说是长篇大论好呢,还是短小精悍好?〃马克·吐温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这样一个风趣的故事:一个礼拜天,他到教堂去,适逢一位慈善家正用令人哀怜的语言讲述非洲慈善家的苦难生活。当慈善家讲了5分钟后,他马上决定对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捐助五十元,当慈善家讲了10分钟后,他就决定将捐款减至二十五元,当慈善家继续滔滔不绝讲了半小时之后,马克·吐温又决定减到五元,慈善家又讲了一小时后,拿起钵子向大家哀求捐助,并从马克·吐温面前走过的时候,他却反而从钵子里偷走了两元钱。

    马克·吐温由决定捐助五十元,变成偷走两元钱,似乎太不近情理,但细想起来,却是理所当然的。鲁迅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