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读的60本书-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世,一是入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儒、释、道三教的结合。出世的内容来自于道、释两教的思想,宣扬人生如梦境,世事似烟云,比如“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扫地白云来,才着工夫便起障;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前者源于道家的无为,后者取自释家的禅宗,都是一种追求闲适的心情和愿望。入世则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因为儒家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以《莱根谭》将《修省》放在第一位,其他如仁爱之心、德行寡欲、独行、不贪图富贵,都是儒家的精髓思想。
⊙作品影响
《莱根谭》的巨大价值首先在于它广泛融汇了中国传统的名家名派的思想,特别是传统哲学的主流——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最高境界。
这本书排比对仗的形式独有特点,在明清二代常被列为蒙学类读物,民国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日本,很早就有它的各种刻本和注释本,流传很广。日本的企业界曾掀起过“《莱根谭》热”,认为这部书是企业用人的“准绳”,经营管理的“指南”,业务推销中的“参谋”,自我修养的“好教材”。受日本的影响,中国书市也大量畅销这本思想深、境界高、形式美、文字妙的书,并很快成为经典的文化读本。
⊙精彩篇章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菜根谭•;修省》
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尽尝;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珠宜当独朗。
——《菜根谭•;修省》
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
——《菜根谭•;译议》
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菜根谭•;闲适》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菜根谭•;闲适》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菜根谭•;概论》
⊙延伸阅读
《智囊》是明代冯梦龙编的一部二十八卷本的大书。冯梦龙在自叙中道:“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于人,犹水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拗则智满之。”冯氏大量摘抄、编写古代的智慧和谋略故事,分为上智部、察智部、胆智部、术智部、捷智部、语智部、兵智部、闺智部、杂智部。部前有序,卷有引语,篇后有评。这本书大量介绍古代能人奇士的成功经验,自成书以来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爱,直到今天仍有为数众多的读者。
《幽梦影》是清朝著名学者、文学家张潮(1650~1709)编写的一部清言小品集。这部书极富才情,妙语连珠,在清代经常为士大夫所津津乐道。
第二部分探索心灵与世界的距离 蒙田随笔全集
必读理由
与《巨人传》并立的法国十六世纪两大巨著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涵盖一切
展现自我、剖析自我的理念文学
十六世纪人文思想的一扇窗户
影响世界文学进程的名著之一
最具开放性的文字与结构
标志散文诞生的划时代作品
作者:蒙田
国别:法国
类型:散文
成书年代:1580~1595年
阅读时间:青年
推荐读本:《蒙田随笔全集》,谭丽珍、王论跃、丁步洲译,
译林出版社,2002年
⊙背景搜索
蒙田(1533—1592)出生于法国波尔多的名门望族,从小接受拉丁语和希腊语学习,精通法律。他信仰天主教,与国王过从甚密。39岁那年,他隐退回家,研读古希腊罗马书籍,写作《随笔集》,并于1580年出版了全书的第一、第二卷。不久,蒙田再度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1581年,他当选波尔多市市长。七年之后,他再度连任。1585年,波尔多爆发鼠疫,蒙田束手无策,被天主教联盟监禁。出狱后,蒙田再度归隐,专心于《随笔集》第三卷的写作。但该卷直至1595年,蒙田离世三年后才得以问世。
⊙内容提要
《蒙田随笔》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几乎涵盖了各领域的知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性、教育、文学和哲学思辨。
该书的一开始,蒙田就着手描写自我,叙述自己的家事,娓娓道来,强调人文的“人本位思想”,阐明自己的生活感受。在教育观上,蒙田倡导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应博览群书,同时还得行万里路,以了解社会。教会学生是其一,教会他们用智慧来思考人生、判断是非是最重要的。这些教育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至今仍为各国教育家所欣赏和采用。在文学上,蒙田强调文章应该以思想内容为主,语言通俗易懂,贴近读者。在哲学上,他认为人应该坚韧,在困难前不畏惧,学会面对死亡。
⊙作品影响
《蒙田随笔》主题宽泛,思想深刻,语言富有个性,行文自由,不仅从多侧面阐述了诸如宗教、战争、教育等问题,还清晰地剖析了人性的本质,赋予文学作品更多的哲学内涵。它的完成,标志着散文这一文学体裁的诞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蒙田所强调的精神至上,怀疑一切,找到自我,享受生活的哲学思想,对法国启蒙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对整个欧洲的人文思想影响甚远。它足以成为我们透视16世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人文思想的一扇窗户。
⊙精彩篇章
若将对女人的爱情同友谊作比较,尽管爱情来自我们的选择,也不可能放到友谊的位置上,我承认,爱情之火更活泼、更激烈、更灼热。
因为爱神也了解我们,
将甜蜜的痛苦掺入她操心的事中
——卡图鲁斯
但爱情是一种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情感,它狂热冲动,时高时低,忽热忽冷,把我们系于一发之上,而友谊是一种普遍和通用的热情,它平和稳健,冷静沉着,经久不变,它愉快而高雅,丝毫不会让人难过和痛苦。
⊙延伸阅读
《培根论说文集》创作于1597年至1625年,出版以后风靡一时,至1626年培根(1561~1626)去世时,这本书从最初的10篇增加到58篇。1985年,它仍被美国公众选为最喜爱的十本著作之一。
《沃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是一本超凡入圣的书,是一本节约简朴的书,被誉为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梭罗(1817~1866)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作家。他在沃尔登湖畔独自生活了920天后,走出森林,在一间小木屋里完成了《沃尔登湖》这部作品。
第二部分世界文学最辉煌的殿堂 莎士比亚全集
必读理由
世界最伟大的戏剧大师的作品全集
世界文学宝库中绚丽的瑰宝
被马克思誉为“任何时代最伟大的两位天才”之一的经典著作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籍
一部人类心灵涌唱出的伟大史诗集
其中的《哈姆雷特》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人类文化史上不可企及的典范
舞台中的上帝
作者:威廉•;莎士比亚
国别:英国
类型:戏剧、诗歌
成书年代:1590~1613年
阅读时间:一生
推荐读本:《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背景搜索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生于英格兰艾汶河畔风光旖旎、历史悠久的斯特拉福镇。他的父亲原为富商,曾当选为市长。莎士比亚14岁时家道中落,不得不从文法学校辍学,很快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学徒、家庭教师和法律文书一类的差使。18岁时,他与长他十岁的妻子结婚。1586年,他离开了家乡,前往伦敦。在一个剧场附近他当过马夫,后来又在剧团做过提词,演过角色。1590年,他的第一部剧本《亨利六世》问世。两年后,该剧公演获得巨大成功。莎士比亚从此成为“内务大臣供奉”和“宫廷大臣供奉”的剧团演员、股东和编剧,收入颇丰。1611年,他回乡赋闲,退出戏剧生活。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去世,享年53岁。
⊙内容提要
莎士比亚共写有41部戏剧(其中两部失传),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戏剧上,他的创作生涯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前期作品以《仲夏夜之梦》(1596)、《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威尼斯商人》(1596)最为著名。而十部喜剧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无事生非》(1599)、《皆大欢喜》(1600)被称为“娇艳明媚的喜剧三部曲”,明朗乐观,最能代表莎士比亚的喜剧风格。
中期作品以悲剧为主,是他一生创作的黄金时代,他最著名的剧本四大悲剧《哈姆雷特》(1601)、《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都在这一时期写就。
后期作品从中期的阴郁悲愤转变为浪漫空幻,充满童话式的想像,节奏明快。《暴风雨》(1611)是他后期的代表作。
⊙作品影响
《莎士比亚全集》是莎翁一生创作的精华,他的创作广泛地反映了英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活历史。莎士比亚被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界最伟大的代表,与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及欧里庇得斯合称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他的戏剧集中表现了渴望国家统一、追求平等自由的呼声,歌颂爱情与友谊,鞭挞社会丑恶现象,创造了哈姆雷特、麦克白、夏洛克、李尔王等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结构独具匠心,剧情紧张生动,扣人心弦。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生动活泼,有散文的流畅、诗的华美和演说的雄辩,蕴涵深刻的哲理、鲜明的意象和美妙的韵律。他将悲喜剧因素融为一体,创造了不可企及的典范,他的作品自诞生以来,对欧洲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400年来,一直震撼着各国读者的心灵。如今,《莎士比亚全集》已被译成世界的70多种文字,“莎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并形成众多流派,研究著作浩如烟海。以莎剧为蓝本的电影已有600余部,其中仅《哈姆雷特》一部就有23个版本。
⊙精彩篇章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为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
⊙延伸阅读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前528~前456)的代表作。它以普罗米修斯的传说为题材,情节简单,动作很少但形象高大,语言畅达,具有埃斯库罗斯早期悲剧的普遍特点。
《俄狄浦斯王》的作者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这部戏剧演出于公元前431年,是作者的传世经典。它以情节结构严整和曲折为人称道,被誉为希腊古典悲剧的典范。
第二部分骑士风尚的飘逝 堂吉诃德
必读理由
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西方文学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西班牙历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书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出的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之一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
作者:塞万提斯
国别:西班牙
类型:小说
成书年代:1605~1615年
阅读时间:青年
推荐读本:《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背景搜索
塞万提斯(1547~1616),全名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是西班牙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他于1547年10月9日出生在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镇。中学毕业后,他就做了助理医生,随四处出诊的父亲营生。20岁时,他充当阿克夸维瓦红衣主教的侍从,前往意大利。一年后,他应征入伍,参加抗击土耳其军队的勒班陀海战。在战斗中,他数次受伤,左臂几乎断掉。返回途中,他又被海盗抓去当了五年奴隶。当他被亲人赎回时,已贫弱不堪。此后,他因得罪权贵和教会,数次入狱。出狱后,他蜗居在一个下等公寓,楼下是酒吧,楼上是妓院。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完成了《堂吉诃德》第一部的创作。1616年4月23日,塞万提斯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内容提要
50岁的穷绅士吉哈诺整日沉迷于骑士小说,他拼凑了一副烂盔甲,牵出家中的瘦马,给自己取名堂吉诃德•;台•;拉•;曼却,就出门行侠去了。
他的第一个侠义之举是解救一个被地主捆打的牧羊娃,但他走后孩子被打得更惨。他又向一队商人挑战,被人打得遍体鳞伤。回家养伤的他不甘心失败,游说了贫民桑丘•;潘沙做他的仆人。一天夜里,两人悄悄离开村庄,堂吉诃德在郊野上认为高耸的风车是敌人,挺枪冲去,结果重重摔在地上。
一天晚上,两人来到一家客店。因为调戏一位骡夫的女仆——店内的女仆,堂吉诃德被骡夫打得不能动弹。在继续前行的路上,堂吉诃德又把羊群当军队,提枪杀去,结果被牧羊人砸破头皮,打掉牙齿。
接着,堂吉诃德打倒押送犯人的士兵,但是又被犯人夺走了衣物,痛打一顿。主仆两人为躲避追捕,进了黑山。堂吉诃德派桑丘回家送信,桑丘设计将堂吉诃德骗下山,装到袋子里,押回家去。堂吉诃德听说萨拉果萨城要举行比武,不听家人劝阻,带着桑丘又出了门。他打败了受家人之托乔扮成骑士的大学生加尔拉斯。堂吉诃德又欲与狮子决斗,狮子不屑应战,以臀部向他。接着,他们平息了一场婚姻纠纷。不久,堂吉诃德又受公爵的愚弄,被打得头破血流。主仆二人继续游行,在巴塞罗那,扮成“日月”骑士的大学生加尔拉斯打败了他。从此,他结束游侠生活,开始田园生活,但苦于骑士小说思想的困挠,不久就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他嘱咐外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