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825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825章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孝成皇帝年间,刘歆大师主持修订《太初历》就是以三统说为基础,而这部新历法也被命名为《三统历》。本朝现在所用的《四分历》是孝章皇帝年间由大臣李梵等人在《三统历》的基础上修订的,说到底,还是《三统历》的底子。”李弘冲着郑玄和襄楷挥挥手,笑着说道,“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两位大师,对于大汉儒学来说,三统历就是权威,就是绝对的真理。”
  “如果我们把‘三统说’重新抬到关系社稷命运的高度,那么我们把大汉重新定为土德,把大汉的都城重新定在长安,应该没人敢公开跳出来反对。”李弘指着襄楷说道,“大师比较倾向于黄老之学,如果朝廷以‘三统说’的理由来重定大汉为土德,并以此理由来定都于长安,大师是否敢跳出来反对?”
  襄楷手捋白髯,连连摇头,“我可不敢和天下士人为敌。大儒董仲舒乃本朝儒学的鼻祖,三统论更是本朝儒学的根基。当今天下,谁敢说三统论是错误的?”
  郑玄已经明白了李弘的用意,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看李弘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佩。
  “当年光武皇帝为了把大汉定为火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刘歆的新五德始终说。虽然大汉承继土德已被孝武皇帝写进了大汉律,大汉儒学的三统说依旧如日中天,但光武皇帝视而不见,他只需要能证明大汉得土德的理由。”李弘说道,“今天,我们也如法炮制,只取自己所需的理由。至于刘歆大师的新五德始终说,我们视而不见,对于《世经》中的上古帝王排序,我们也视而不见。”
  “当年,大汉的士人们能容忍三统说的沦落,今天,他们当然更乐意接受三统说的复兴。”
  “虽然,某些研习古文经学的士人们可能对朝廷抛弃刘歆大师的新五德始终说颇为不满,但既然郑玄大师都知道《世经》中的上古帝王排序疑点甚多,相信他们也不敢冒着惨败而归的危险和朝廷公开作对吧?”李弘望着郑玄笑道,“本朝儒学的基础是‘三统说’,反对朝廷的决定等于反对官学,反对他们自己?如果他们连自己的饭碗都砸,那只能说明他们是疯子。”
  利用董仲舒的“三统说”把大汉改为承继土德,不但可以说服天下士人同意朝廷定都长安的策略,也能巧妙地规避和缓解今古文经学两派之间的矛盾,同时还有利于“新经”在官学的发展,有利于朝廷新政在各州郡稳步快速地推广。
  李弘的这个办法得到了郑玄和襄楷的一致赞同。
  “明天,你们和大臣们商讨定都问题的时候,把‘三统说’拿出来。如果有人脑袋不开窍,还是在《世经》中的上古帝王排序一事上纠缠不休,你们就把董仲舒大师推出来,问问他们,到底董仲舒大师是本朝儒学的鼻祖,还是刘歆大师是本朝儒学的鼻祖。”
  襄楷大师捋须轻笑,“大将军,此事不要急,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留给朝廷的时间不多了。”李弘说道,“如果我们今年能拿下关中,那么定都的事在年底之前必须确定。还请两位大师鼎力相助。”
  “回到邯郸后,我立即和各地的大儒、名士们就此事详加商讨。”郑玄说道,“河北各级学堂的诸生们也可以就‘三统说’展开辩论,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把‘三统说’和大汉中兴联系到一起,让‘三统说’帮助朝廷迅速做出定都长安的决策。”
  “我可以四下走走,拜访一些老朋友,利用他们的威望对朝廷产生一点影响。另外,大知堂的弟子们也可以帮帮忙,让他们在游走四方的时候宣讲预示大汉中兴的谶纬符瑞,以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襄楷笑道,“朝廷马上就要定都长安,大汉中兴也指日可待,在这种关键时刻,预示大汉命运的谶纬符瑞势必会层出不穷,大知堂的弟子们可以把这些谶纬符瑞的消息迅速传遍天下。”
  “大将军不要太着急,凡事都要有个过程,相信到了年底,大将军肯定能如愿以偿。”郑玄安慰道。
  李弘连声感谢。
  “两位大师这几天如果有空,就给丞相蔡大人,晋阳大学堂的王剪大师,还有在晋阳的一些老朋友和弟子们各写几封信,尽可能说服他们。”李弘说道,“虽然一封信未必能改变他们的主意,但至少可以让长公主和朝廷的阻力越来越小,让大臣们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不至于耽误了各地的平叛大战。”
  六月下,江东特使张纮赶到了行辕。
  他有孙权的授权,只要保住最后底线,别的事他都可以灵活处置。
  为了和河北保持密切的关系,张纮主动退了一步,表示可以接受曹操的意见,让祭锋首先举行迎亲大礼。
  在扬州江北两郡的归属问题上,张纮寸步不让,坚决要求曹操让出九江和庐江。
  三方和谈陷入僵局。
  ****
  六月下,豫州,汝南。
  袁耀率军北上,在汝水下游和先期到达的黄巾军刘辟、黄邵会合。
  由于黄巾军在汝南一带的活动突然频繁,关羽和张飞随即各带一支人马在新蔡和汝阴一带围剿。
  黄巾军首领龚都、保曼在葛陂附近遭遇张飞。两人不敢迎战,率军沿着澺水河一路狂奔,打算先行会合袁耀和郑宝的大军。不待两人逃到新蔡,袁耀就接到了斥候的禀报,他和刘晔、刘馥、陆勉等人匆忙商量了一下,随即决定在新蔡城北二十里外的丘陵地带设伏,让龚都加快撤退速度,把张飞的前锋军诱进包围圈,然后集中兵力抢他的后军粮草。
  张飞根本没有想到远在庐江的袁耀竟然悄悄渡过了淮水河,正在新蔡附近虎视眈眈地等着他。张飞带着两千前锋军飞速追击,一头扎进了包围圈,顿时战鼓齐鸣,箭矢如蝗,转眼之间倒下了四五百人。张飞勃然大怒,不退反进,指挥大军奋勇厮杀。在他看来,几千黄巾军不堪一击,迟早都是刀下亡魂。
  果然,伏击的敌人似乎被张飞的气势所惊骇,稍稍抵挡了一阵,掉头就逃。
  张飞兴奋不已,挥矛狂吼,带着军队继续追杀。但还没等他追到新蔡城,斥候来报,后军遭到黄巾军伏击,死伤惨重,粮草辎重全部丢失。
  张飞气得咬牙切齿,无奈之下只能匆匆撤回汝南郡治平舆城。
  首战告捷,袁耀和将士们兴高采烈,连夜包围了新蔡城。
  新蔡令是袁阀的门生,和袁耀曾经见过几次面。两人一个在城上,一个在城下,扯着嗓子简单说了两句后,这位新蔡令便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城门。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还走不走?袁耀说,我是不想走,但有人会赶我走。刘备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我待在汝南。这位新蔡令说,如果你决心待在汝南,我们就帮你把刘备赶走。
  刘备的军队到了汝南后,大肆招兵买马,又以剿杀黄巾军为借口,加重了赋税的征缴,还三番两次向汝南的门阀富豪们赊借钱粮。汝南上上下下都很气愤,纷纷向洛阳的袁绍告状,但袁绍回书说,现在洛阳危机重重,急需借重刘备的力量防守豫州,因此请诸位多多谅解和支持,共度难关。
  袁绍的态度让汝南人很不满,尤其是袁绍宁愿让袁谭去驻守沛国都不让他坐镇汝南后,汝南人更觉得袁绍是故意借刘备的手洗劫自己的财产,因此怨气更大。
  这位新蔡令极力劝说袁耀留下来,帮助汝南人赶走刘备,并且主动打开了县城的粮仓武库。
  汝南的形势大大出乎袁耀的预料,袁耀喜出望外,一边给汝南的亲朋好友写信,请求他们的帮助,一边和刘晔等人商量击败关羽、张飞的办法。
  汝南驻有刘备的一万五千大军,人数上并没有优势,而且他们也得不到汝南人的支持。不过袁耀的手下大多是黄巾军,如果和关羽、张飞面对面地打,也没什么胜算。刘馥建议还是充分发挥黄巾军熟悉汝南地形,擅长游击的优势,把军队拉到野外打。只要捕捉到机会,屡屡以优势兵力歼敌,不断消耗敌人的兵力和粮草,打击他们的士气,必能在汝南立足,同时也能顺利完成大将军下达的命令。假如袁耀能以汝南为根基,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甚至占据整个豫州,必能帮助大将军迅速攻克洛阳全取中原。
  袁耀听从了刘馥的建议,带着军队渡过了汝水,向安城、北宜春一带移动。
  关羽、张飞合兵一处,随后追击。
  ****
  六月下,河南,荥阳。
  辛评接到了吕旷的急报,北疆军正在汴渠东岸集结,营帐一天比一天多,估计很快就要渡河攻击了,请求支援。
  驻守成皋的眭展也急报辛评,最近几天,聚集到黄河对岸平皋渡口的北疆战船,辎重船越来越多,平皋城里也出现了张郃的战旗,估计冀州的北疆军已经进驻河内,正准备渡河攻击河南,请求支援。
  驻守管城的马延也急报辛评,这两天北疆铁骑频繁出现在城外,北疆军有攻击迹象。
  北疆军要进攻了。辛评一边急报洛阳,一边回书各地守将,请他们小心防范,多派斥候探查,以确定北疆军真正的攻击方向。
  辛评站在地图前,望着河南战场,颇为感慨。去年春上,北疆军的颜良、文丑带着大军突然杀进河南,占据了成皋、敖仓、荥阳和管城,并依靠这个锥形战场支撑了两个多月,拖住了袁绍六万大军,让北疆军畅通无阻,一泄而下,顺利拿下了兖州。一年后的今天,同样在这个战场上,双方却调换了一个位置。
  当初颜良只要在这个战场上守两个月,而我却不知道要坚守多长时间才能看到局势的变化。要想守住洛阳,目前的关键不是自己能否在河南战场挡住北疆军,而是取决于千里之外的关中战场。希望关中战场上能出现奇迹。
  过了两天,吕旷再度急报,北疆军在汴渠东岸的大营已经连绵数里,高览、张绣的战旗已先后竖了起来,而更让人惊慌的是,今天大将军李弘的战旗也高高升了起来,北疆军的主攻方向无疑就是敖仓。如果北疆军攻破敖仓,荥阳将随即陷入包围,大军只能退守虎牢关了。
  辛评不再犹豫,立即下令,让荥阳城内的高翔、苞密带着八千大军支援敖仓,务必把北疆军挡在汴渠一线。
  援军离开荥阳的第三天,管城马延急报,北疆军的于毒、陈践带着一万步卒大军攻打管城,请求支援。
  攻打管城的北疆军只有一万步卒,麴义、玉石、颜良、赵云这些北疆大将一个也没看到,北疆铁骑也没看到,很明显这是佯攻,是想欺骗自己,让自己把主力投到管城战场上。
  辛评回书马延,这是北疆军的佯攻,你有四千守军,肯定能挡住。
  过了一天,马延十万火急地禀报。一夜之间,城下北疆军的兵力多了一倍以上,攻势极其猛烈,请大人速速支援。
  辛评毫不在意,北疆军攻得越猛,越能证明他们的主攻方向在敖仓。你不要担心,再守两天就没事了。
  然而,马延守不住了。城下的北疆军越来越多,攻势如潮。城内士卒伤亡惨重,士气低迷,管城倾覆在即。
  马延气急败坏,连续求援,但辛评就是不为所动,拒不发兵。
  管城很快失陷。北军将士在于毒的指挥下,直杀荥阳。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八节
 
  六月下,西凉安定郡,临泾城。
  麴义、庞德、铁钺、雷子带着两万五千铁骑越过六盘山,赶到了临泾城。
  先期到达的阎柔、卫峻、杨明、刘豹、刘冥等人出城相迎。阎柔看到麴义消瘦了很多,连道辛苦。
  “此次到塞外巡视,主要是为了给大军筹措牲畜和草料。”麴义略显疲惫地挥挥手,“我们连续两年从塞外征调铁骑,从胡族诸部征缴牲畜,给边郡百姓和胡族诸部增加了很大负担。洛阳大战结束后,战场要逐渐南移,那时朝廷可以减少对塞外铁骑的征调,塞外的边民因此可以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我在大漠上对射墨赐、拓跋韬等胡族诸王说,再苦也要咬牙撑下去,等大军攻克了洛阳全取了中原,苦难也就过去了,好日子也就开始了。”
  阎柔深有同感,“这几年,我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塞外胡族诸部的帮助。洛阳大战结束后,朝廷的确应该让他们休养一段时间。”
  “那要看这一仗的结果。”麴义抬头望着蔚蓝色的天空,担忧地说道,“如果我们能顺利拿下关中,则洛阳指日可下,如果我们拿不下……”
  “你没有信心吗?”阎柔笑道。
  “哼……”麴义冷笑了一声,“击败韩遂,的确没有问题,不过……”
  “不过什么……”阎柔马上问道。
  “不过,朝廷要求我们尽可能招抚韩遂,即使未能招抚也要让西凉军以最小的损失退出关中。未来几年,朝廷无力顾及西疆,需要利用韩遂的力量戍守西疆。”麴义摇摇头,“朝廷要我们打关中,却又不让我们全歼甚至重创对手。这个仗太难打了。”
  “正因为仗难打,所以朝廷才把你征调到关中战场指挥全局啊。”阎柔说道,“如果让我打,我绝不会轻易放过韩遂。这个人两面三刀,首鼠两端,实在不值得信任。”
  “我也推辞了,这种仗我不愿意打。”麴义摇手说道,“这次关中大战,由子烈兄(徐荣)亲自指挥。”
  “太尉大人到了关中?”阎柔颇为诧异。
  “现在他就在河东。”麴义用手中的马鞭指了指东方,“我们很快就能看到他。”
  麴义在军议上详细解说了攻击之策。
  此次关中大战,对手是两个。一个是韩遂,一个是袁绍。关中若失,洛阳旦夕不保,袁绍无论如何都要帮助韩遂守住关中。
  西凉军一部分在西疆,在关中的兵力大约为四万人左右。袁绍会派出多少军队进入关中参战,目前我们不知道,但保守估计,应该在四万人到五万人左右。也就是南阳和关西的兵力都有可能进入关中。朝廷因此估计韩遂和袁绍的联军人数至少在十万人左右。
  我们在河东的五万大军有四万进入了关中,现正屯兵于白渠的万年城和下邽城一线。张郃、高览、鲜于银和段炫四位大人的三万五千大军已经秘密进驻蒲坂津,他们将在近期渡河赶到关中战场。
  临泾这里有五万铁骑。从明天开始,我们陆续南下三辅。卫峻大人率五千铁骑沿着泾水河西岸南下,活动于渭水河北岸的茂陵、平陵一带,以威胁长安,牵制西凉军的兵力。我和阎柔、庞德、刘豹等诸位大人率四万五千铁骑,分三批南下。我们沿着泾水河东岸而行,从云阳方向直插郑国渠,屯兵于郑国渠和白渠之间。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关中大战的战场就在以万年城为中心的郑白渠。(郑国渠和白渠所能灌溉的广袤平原就叫郑白渠。)我方参战的兵力大概在十三万人左右。
  “兵力上,我们没有明显的优势。”麴义最后说道,“在攻击策略上,我们受制于朝廷的要求。朝廷的要求很简单,打袁绍,保韩遂。保韩遂是基于固守西疆的考虑,我们不得不遵从,但我要郑重告诫各位,到了战场上,诸位大人千万不要受到这个攻击策略的影响,该打的时候一定要打,要坚决地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要以消灭对手为首要之务。即使把西凉军打得所剩无几,那也不是诸位大人的责任,而是我和太尉大人的责任。你们只要遵从军令,完成命令就行。”
  诸将轰然应诺。
  ****
  六月下,河东,蒲坂津。
  右车骑将军、太尉徐荣到达蒲坂津大营。
  鲜于银、张郃、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