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家女儿也自强 作者:旎旎(起点vip2013-9-12完结,种田) >

第35章

农家女儿也自强 作者:旎旎(起点vip2013-9-12完结,种田)-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莎莎一阵无语:“奶奶,我娘刚怀上,还得过一个多月才回来,您不用太着急了。”又转脸对李玉兰说道:“姑姑,您也甭生气,为了那种人不值当的,她敢来说亲,我就帮你将她赶出去。”

    王氏瞪了眼李莎莎:“怎么说话呢,她毕竟是长辈,咱不理她这茬就是了。”“奶奶,我知道啦,会先礼后兵的,看她能说个什么人物出来。”李莎莎笑着说道。李玉兰见王氏和李莎莎这样说,心里那怒气才稍微平息一点。

    隔日上午,家里忙完事,三人正准备歇会儿,就看见侯氏施施然进来了。大家看到她就根本像没看见人一样。那侯氏也不生气,笑眯眯上前对王氏说道:“恭喜三婶啦!也给玉兰妹妹道喜了!”

    李莎莎也笑眯眯地上前打招呼:“二伯娘啊,我家姑姑有啥喜啊?”侯氏故意嗔道:“这小娃儿也往前凑,大人的事,你少参合。”转脸又对王氏说道:“我给我玉兰妹子说了一门好亲啊!”

    王氏闷声问道:“说得是哪里的人家?”侯氏见王氏搭腔了,更是得意,知道她是看了信以为她根本不敢反抗李德河。从腋下拿出个帕子捂着嘴笑道:“就是镇上的黄三爷啊,三婶我可跟你讲啊,玉兰要是嫁给黄三爷,那就要享大福了。黄三爷跟镇上光店铺就有三个,家里的良田更是有好几百亩,家里伺候人的丫鬟婆子什么的有好几十个吧!”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

    王氏又问道:“那黄三爷多大年纪?”侯氏脸上有些尴尬,这个年纪说出来是不太好听了,就有些迟疑:“男人大一些还会疼媳妇一些呢,三婶你只看人家的家当,那咱村都找不出这么好的,不对,就是咱们县里那也是能排的上号的。”

    王氏不理她说得天花乱坠:“年纪多大?家里有些什么人呢?”侯氏见躲不过去,只好含糊地说道:“三十多了,家里人挺多的。”

    “三十多了,那不都能做我姑姑的爹了,是不是死了老婆啊?”李莎莎惊讶地喊道。李莎莎这一嗓子,王氏和李玉兰眼睛都睁得大大的看侯氏怎么回答。

    侯氏心里气这小崽子怎么这么讨厌,好事都让她给搅和了,但又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应付:“黄三爷说起来岁数是大了些,不过家里有钱啊,妹子过去就有人伺候的,都不用做活。”王氏摆手道:“岁数大是一方面,这当填房,我们可不去。”

    侯氏心想,当填房,美死你吧!脸上就有些不屑起来:“哪里能当填房,黄三爷的夫人还好好活着呢,这样说话可是不敬呢。”王氏、李玉兰、李莎莎听了这话都惊了,不是填房难道是小妾。

    侯氏慢条斯理地说道:“玉兰妹子嫁过去就是黄三爷的第八房姨奶奶了!”三人听了这话,怒气一下就爆发出来了。李玉兰冲上前去就开始推搡侯氏:“你才是第八房姨奶奶呢,你喜欢你去做啊!”侯氏拂开李玉兰不屑地说道:“小妾生的庶女难道还想当人的正头娘子,做什么美梦呢!”李玉兰的脸色因为这句话顿时刷地一下变得惨白,她捂着脸呜咽着就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王氏和李莎莎也上前来往外赶侯氏,侯氏则涎着脸问王氏:“三婶,您就给个准信这亲事您到底是个啥意思啊?您是她的嫡母,您答应了,还怕她敢不从。”王氏气得骂道:“我家不卖闺女,你要愿意就让你家闺女去吧!”

    侯氏听她这样回答知道这事多半就黄了,也不装样了,就伸手推了一把王氏:“老贱人,给脸不要脸,你以为你不同意就行啦,等我三叔同意了,哼哼,她李玉兰不嫁也得嫁。”最后那句话声音提高了八度,那是想说给李玉兰听的。

    王氏让她推了一个趔趄,等站稳了身形就和李莎莎两人上前使大力气将侯氏推出了门,然后“砰”地一声将门关上了。侯氏让她关到门外,不死心地冲着门骂骂咧咧了几句就回了自家。

    王氏和李莎莎赶忙跑到里屋,见李玉兰正扑在床上失声痛哭。王氏上前将李玉兰的头抱到自己怀里,用手轻轻拍着她的后背:“玉兰啊,你相信娘,我一定不会让你去做那个什么第八房姨奶奶的。”

    李莎莎知道李玉兰在王氏的关心下,早已忘记自己庶出的身份,只当自己是王氏的亲女儿一般,今日侯氏这句话直接将这可怜的人儿从天堂打到了地狱。

    李玉兰秀目含泪:“娘,我、我、我不要做人家小老婆啊!”李莎莎也劝道:“姑姑,您放心,怎么说您的亲事也要父母之命,她侯氏既不是爷爷也不是奶奶,她凭什么对你的亲事指手画脚。再说老太太也说了,有她呢。还有啊,您现在还不到及笄的年纪,还有三年的时间呢。”

    “可是,她要是说服了爹,娘,那我会不会让爹送给人家当姨奶奶啊!”李玉兰还是不放心。王氏狠了狠心:“玉兰,你听我说,就算你爹答应那侯氏了,我也会跟他争执到底,绝不会让你去当那个什么第八房姨奶奶的。”

    李莎莎都要竖大拇指了,这王氏哪里知道反抗的啊,为了李玉兰还真是豁出去了。两人又安慰了会儿李玉兰,见她哭累了睡了过去才各自上床睡觉。

    李莎莎这几天进空间都是匆匆进去,匆匆出来,都没仔细看看空间的情况。想着今天一定好好看看经验值和等级的问题,所以一进去也没忙着收东西,而是先去小龙那里看看这些数据。

    这才发现,种植区已经升级到十六级了,有二十二块地,能种丝瓜和蘑菇了。养殖区则升级到了十二级,能养十四只动物了,新增了马和鹰,如果养了马,下次就从村外牵回来,说是从镇上买的,然后让外公给做个马车了。

    而果树区已经到了九级了,能种栗子树和柚子树,还有西瓜了。西瓜不错,可以种一些给起屋的工匠师傅们消消暑,到时就说是小顺子给带过来的,一号仓库里的水果都要堆不下了,所以有些东西还是必须卖掉一些了。而鱼塘已经升到了六级,居然可以养大闸蟹和虹鳟鱼了,她最喜欢吃大闸蟹了,这次一定多养几只,到时候就跟空间里吃个饱。

    现在李莎莎也不想随便带东西出去了,到时候爹娘回来,自家爹又是个饱学的秀才,属于有识之士,东西的来源可就不好交代了。不过倒是可以往李德海的鱼塘里多放些大闸蟹的苗,等快到中秋节的时候就能捞上来吃了。从鱼塘里出来的东西,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又想到那怀孕的娘,她得提前养一头小奶牛,等她回来让她在孕期就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过了二日,李莎莎去了新屋的工地去看了看,新屋的格局已经差不多能看出来了。新屋是个四正四方的院子,有一圈院墙。进院以后是一个大影壁,当然,现在影壁还没放过来。

    影壁后面有个宽敞的前院,家里如果办什么大事,就可以在这里开席,能放个十桌的样子。上大梁那日的流水席就是开在这个位置,李莎莎准备在这院里隔一段种上一棵梧桐树,到时候在院子里开席还有个树荫,能凉快一些。

    所有住人的房间都会离地有几级台阶的高度,她让工匠们按她说的做好了地道和烧火的炉子。这样到了冬天哪间屋子住人就将哪间屋子下面的炉子烧起来。这个其实跟北方的土炕是一个意思,她是个超级怕冷的人,在前世北方的城市和乡村都是有暖气的,到了这里她只能提前采取办法,只是这柴以后可能要多用了。而且她的屋子她还要盘炕,这样她怎样也不会冷了。

    她所有的想法都是先告诉雷正堂,雷正堂再跟工匠师傅们沟通,这样的话,外人都会以为是雷正堂见多识广而已。而她的这些想法得到了工匠师傅们的肯定,他们虽没见过这样的盖房的方式,但是通过雷正堂一解释,他们觉得这样还真是好。

    堂屋两边是厨房和几间客房,往后走就有些像四合院了,堂屋能穿堂而过,后面又有个小院子,正房有四间,左右的东西厢房各有两间,总共八间房,如果按一间房住两人,能住十六人呢。

    从堂屋的西侧也有通道能到正房,正房和西厢房之间也有通道能到后院。正房后面她想都种上葡萄,到了夏天,不光有葡萄吃还会能在葡萄架下歇个凉。

    东厢房的后边就是李莎莎选定的旱厕的位置,那旱厕盖好后,工匠们都觉得非常好用,以至于后来这一带都开始流行盖这种旱厕。

    后院是李莎莎选的新菜地,有半亩地的样子,左右两边都种上果树,靠后墙那就是养家畜的地方,以后猪、奶牛、马全放那。后院还会开一个小门,以后小顺子收菜就都走那个门。她也想养一群鸡,不过不能养后院,它们会祸害自家的菜地,都给它们在前院放养。

    这样折腾的后果就是严重超支,开始她以为自己那二百两银子没问题,可越到后来,越是觉得钱不够。多亏这时李德海鱼塘里的莲藕得了,卖了不少银子。李德海见鱼也好卖,莲藕也好卖,就将那剩下的半亩地也挖成了鱼塘,这样加上买菜的银子又多了一百两,这才补上窟窿。

    这个卖菜也只能卖到十一月,以后的日子就太冷了。她又不能弄那个什么蔬菜大棚,塑料她能跟空间里买到,可那个东西太打眼了,自家无权无势,不敢惹**烦。不过歇了也好,到来年开春再开始,过年可以好好休息休息,李莎莎仔细算过卖到十一月,挣下的银钱倒是能过个几年。

    上完大梁,雷正堂就带着木匠们开始在前院做门窗和打家具了。李莎莎从后院逛了一圈回来,站在旁边看着外公和舅舅他们忙活,如今正是盛夏,院里的树还在李莎莎的构思中,在强烈的阳光下工匠师傅们一个个挥汗如雨。而外公干起活来就是透着一股子认真的劲儿,好像浑然不觉热一般。

    李莎莎看了一阵子,雷正堂抬眼看到外孙女正跟旁边看得津津有味,就轰她:“莎姐儿,赶紧回去吧,这有我和你舅舅,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这里这么乱,别磕着哪了!再说太阳这么大,别中暑了。”

 第五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

    李莎莎笑眯眯地说道:“看外公干活儿真认真啊,还有咱们所有的师傅们,都干得挺好的。我奶奶让小顺子哥哥送来了几个大西瓜,等会让舅舅他们去下面把西瓜拿上来给师傅们解解渴吧!”

    雷国安一听这个,到底是少年心性,就有些坐呆不住了:“爹,我和二栓子去就行,手拿不来,就用背篓背上来。”雷正堂看了小儿子一眼,点点头。雷国安叫过二栓子就领着李莎莎去了下面拿西瓜。

    到了家,李莎莎让李玉兰拿出了八个大西瓜来,他们十六个人,正好一人半个。雷国安和二栓子一人四个大西瓜,可就装了三个,背篓就放不下了,两人只好又一人怀里抱了一个。

    李莎莎又跟着两人回到新屋的工地上,工匠们看到那么大的几个油亮亮的绿色花皮西瓜,都不干活了,跑来七嘴八舌地就开始议论起来。这个说,就听见说有西瓜这个东西,咱们县里好像没有这东西吧,还没吃过呢。那个说,我有幸吃到过一小块,可甜呢。

    李莎莎乐呵呵地对大家说道:“各位师傅们辛苦了!这是我奶奶专门从镇上买来给师傅们解暑的西瓜,一人半个,慢慢吃啊!”师傅们都高兴起来,直说以后这家有活一定要来,每日的饭菜都是非常不错,还经常能吃到鱼和肉,这热起来还专门给大家买精贵的西瓜解暑。

    吃完西瓜,工匠师傅们干起活来更是有劲了,做得活是又快又细致。李莎莎心里想,这样激励下去估摸着再有半个月就能完工了。在中秋节的前半个月能搬进去了,这样也能按时将下面的老屋交给里正了,那屋子还能退些银钱吧。

    转眼就快到七月半了,上面的新屋已经全部竣工,房间里的家具什么的都已经安放到位。各位工匠师傅们都结清了工钱,一个个喜滋滋地回家去了。

    雷正堂和雷国安死活不要工钱,王氏正跟雷正堂推来搡去的时候,李莎莎说话了:“外公,您和舅舅给我们家溜溜干了一个多月的活,您说不要工钱,那我外婆和两个姨跟家就不吃饭啦!如果这次您不收,我们下次哪里还敢叫您过来帮忙。再说了,我家现在也不是拿不出工钱来,您就放心收了吧!”

    一番话说得雷正堂也没话说了,随后又想起什么地说道:“这工钱收下可以,可是这也太多了,是人家工匠的两倍了!”李莎莎解释道:“您说您为了我们家的新屋子,什么事情都比别人要多操心,那操心可比人家工匠多了两倍都不止呢,我觉得工钱还给少了。”雷正堂让她说得只能收下工钱,李莎莎又让他们带了些西瓜回去,给外婆和几个姨,还有李先智和老郑都尝尝鲜。

    李莎莎又跟雷正堂说道:“等我们搬完家,,就去请您和外婆,舅舅和四姨、小姨,还有二姨和三姨的全家都过来,一起热闹热闹,也算是给我们暖屋子啦!”雷正堂和雷国安都一一答应了。

    送走雷正堂和雷国安,王氏叫李玉兰和李莎莎都一起商量什么时候搬家。王氏和李玉兰都急着想搬进去,李莎莎却劝道:“奶奶、姑姑,这新起的屋和新打的家具是需要晾一晾的,不然咱们住进去容易落下病的。”

    王氏和李玉兰如今已经习惯听李莎莎的意见了,虽然没有听她说原因,但是还是都同意了她的建议,暂时不搬进去。

    王氏又将一个事情提上议程:“马上就七月半了,到那天还得祭祖,给你们老祖宗烧纸上供,今年老太太住在隔壁了,不知道这个祭拜的仪式要在谁家弄。上供拜祭后,家里所有的男人都要去老祖宗的坟上去磕头烧包了。”

    李莎莎接口道:“这个事情好办,肯定不会在咱家上供,如果定在哪家,咱们就将该交的份钱给那家呗。烧包的话,咱们家唯一的男人是我哥,也不知他会不会回来,如果他回来了,就让他去。”

    李莎莎又问王氏:“奶奶,这七月半是个啥节气啊,为啥这个时侯要祭拜祖先呢?”王氏就笑着跟她解释:“七月半这天是鬼节,又叫盂兰盆节。阎王爷会在七月初一这天把鬼门打开,让所有的鬼都回家看看,而在七月半这天将鬼门关上。所以啊,家里有去世的先人都会在七月半之前做上先人最爱吃的饭菜摆上,让他们回来吃。也会用一个纸包将要烧给先人的纸钱放到里面,纸包上写上自家人的名字和地名,还要写上烧给谁,最后纸包上要滴上公鸡血,这样才能收到,让他们回去以后有钱花。”

    “哦,原来是这样的。那咱们也给老祖宗做一个烧包吧,给老祖宗多放些纸钱。”李莎莎接着说道。

    王氏笑着摸了摸李莎莎的头:“莎姐儿真孝顺,以后要是奶奶去了,你可得给奶奶多烧点纸钱哦。”李莎莎生气地嗔道:“奶奶尽瞎说,您老人家这么好的人会长命百岁的。不光我们孝敬您,就是我们的孙子都来孝敬您呢。”王氏听了顿时眉开眼笑,一个劲地说好。

    李玉兰可能想起自己去世的亲娘了,在旁边有些落寞。王氏见状,就对李玉兰说道:“玉兰,如果你想给你姨娘烧包,也可以做一个啊,到时咱们跟家自己烧给她,她也会收到的。”温氏在县城去世的,李德河也没将她运回来埋到祖坟里,只是在县城外找了块地埋了,所以王氏这样说的意思就是不去她坟上烧也能收到。李玉兰听了,含着泪点点头。

    吃完午饭,王氏和李玉兰去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