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寻花问柳 >

第58章

寻花问柳-第58章

小说: 寻花问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是富可敌国一点儿也不假。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我深谙兵书中这一个要诀,故而针对着他们的要害处,我很大方的给他们许下了我所能做到的承诺。例如答应三年之内可以让钱家的马帮自由进出云贵高原和川蜀盆地,也不向他们征收税赋,就这一点,其实就等同于我答应对他们钱家走私盐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中的利润不可谓不大。又例如往年的皮毛生意上,按着往日惯便是要让官商进行统一采购,不然就会被视为是走私的大罪,而我则答应蓝、巩两家每年的皮毛生意,可以不必通过官商采购而运销出来,这样他们两家不用经过官商这一手,当然就赚得更多了。
    三家的当家主都开始隐入了沉思之中,不过与其说是他们在思考着是否答应我的要求,还不如说他们正在苦苦的抵挡着我对他们的接连利诱,我胸有成竹的看着他们,也不着急,因为我很清楚的知道他们终于是会败在我的诱惑之下。其实我给他们的这些好处,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和压力的,就说盐铁和皮毛那两项,这都是朝廷有明令规定的,我这时候不过是怀着对四川“下猛药”的心思,要让它在短时间恢复过来才胆大妄为的去做的。
    好一会儿后,终于一如我所愿的,三家的当家主都先后败下阵来,对我跪拜在了大殿之下。又说了一会儿的话儿,我又试探着把我要招集各地赊卖苗种商人的想法说了出来,四大家族的当家主想了一会儿后,倒是我那未来岳父抢先说了:“其实殿下也不需要到别地去招人了,我们赵家愿意拿出钱银来,买卖苗种赊借给百姓,待到收成的时候在收回来就是了。”
    “哦?”我看了一眼赵元山,心里面实在对他的生意头脑佩服的不得了,因为在四个人里面就只有他是最先看到了这宗生意里面的巨大利润。
    要知道逃窜在外的百姓饱受了流离之后,能够重新回到原籍进行耕种生息,哪还不会拼着命的干,而且他们对于肯赊借苗种的商人也必然会感激万分,就只冲着这能够收买人心的好处,这生意就赔不了了。
    不到一会儿,大概其余三家的当家主也想到了其中的好处,顿时都一起向我要求为我“分忧”。我见他们这么积极,也乐得能够得到他们的财力支持,因此便也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让他们四家来主持这一次赊卖苗种的生意。
    就着开府建制大致的细节又说了一阵,我又设宴款待了他们,便让他们退去了,并且赐给了他们“御行中丞”的闲职,使他们随时都可以进宫来见我。
    又接连过去许多天,我每日忙碌在开府建制的政事上,就在我收到了皇祖父为我和赵月蓉赐婚这道圣旨的第二天,突然又有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密信送到了我的手中。我拆开信只是看了一眼,立即就大吃了一惊,原来那密信中的内容竟然是说,太子朱标日前病逝了,然后皇祖父斥令各地藩王居于原地,不能进京吊丧。
    “他……他怎么死了?”我心中大吃了一惊,同时又想起了在九江的时候,让风道同去杀朱标的事儿,“难道是他做的?可……可密信中怎么说的是病逝?他如今在哪儿?”接连几个疑问涌上我的脑海之中,我开始思量着朱标的死究竟和风道同有没有关联,风道同会不会已经被抓,而皇祖父的这封密信会不会是用来安我的心的,接着会有什么举动来对付我这“大逆不道”的皇孙……
    “不会……嗯,不会有事的!”我想了想风道同的为人,就算是他杀了朱标,而且又因此被捕了,他也不会供出我来的。定下了心神,我又细细看了一遍信上的内容,皇祖父分明是害怕因为朱标这个太子的死,而惹得藩王争权动乱,就算皇祖父知道我派人去刺杀朱标,一时半会也不会对我有什么举动的。
    想到这里,我又开始思索起朱标死了之后,朝廷里、各地藩王间究竟会有什么反应来:“父王大概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会是最高兴的!”父王虽然是第四子,但是皇祖父膝下第二和第三名儿子早就去世了,因此如今朱标一死,父王已经算得上是皇祖父的长子,完全有了当皇储的资格。“不过……朱标还留下了个朱长文!”如果照着皇祖父从前定下的“长子嫡孙继承大统”的规矩,父王只怕还说要与皇位无缘了。
    “皇祖父啊,你究竟要怎么做呢?你想立谁呢?”不论在公在私,我都不愿意看见皇祖父立朱长文为皇储。在私就不说了,在公来说如果不立正值壮年的父王而立朱长文的话,这君弱臣强,又是长辈,日后相见就未免难说得很了。
    “皇祖父,要是日后造反的就是这些王叔,那该怎么办?”“皇祖父,那我定要亲自领兵去讨伐他们!”我默默回想起之前朱长文说过的话儿,不禁暗自长声一叹,想道:“看来这争端终究是免不了的了!”





    正文 第四十四章 病逝(2)
     更新时间:2009…4…26 17:33:17 本章字数:3307

    过了大约半个月后,太子监国朱标病逝的消息通过明诏的方式发送到了各地,在皇祖父颁布这个诏书之中,他还明确的说明了立皇太孙朱长文为大吴的皇储,也就将来等皇祖父百年归老后的大吴天子。看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面一边想象着皇祖父白头人送黑头人会如何悲痛难当的同时,一边也暗自为皇祖父的这个立朱长文为皇储的决定摇头不已。
    即便父王他无心帝位,可是下面还有那一众藩王,朱长文年纪如此幼小,而且又无德望可言,日后又哪里能够号令得动这一众叔父,我几乎已经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天下一定会因此生出动乱来的。
    不过暂时来说,朱标的死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百利而无一害,如今天下间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在朱标病逝的这件事情去了,反倒是将四川匪乱的事情渐渐淡忘一旁,这种情形之下更有利于我在四川大展拳脚,而且朝延之中对我的压力无形中也减少了。于是乎,我借着四大家族的助力,很快就在各州府简单的建立了各级府衙,而且任用了一些能够让我放心的官员,我颁布的政令终于可以微弱但有效的在四川行使起来。
    按照我的想法,我让各州府衙门的官员开始在四川境内各乡、各村、以及各镇张贴和宣读布告,劝说百姓回到原籍,并且承诺官府会出面为百姓赊借苗处农具,并且提供一定的口粮,让百姓恢复生产。这条政令颁布下去,马上就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百姓们开始陆续启程返乡,就连逃出了省的百姓也纷纷回流,许多州府的户数在不断的增加着。
    四大家族趁着这个机会,大举向着百姓赊借苗种农具让他们开始耗种,大概是老天不想在让四川的百姓受苦。一连两个月雨水阳光都充足无比的好天气真是农家的佳音。这也让百姓们对收获充满了期待。
    因为有了圣旨赐婚,我和赵月蓉的亲事大抵就已经成了定局,于是我开始起用赵家的人,让他们进到我的小朝廷之中,我的那位大舅子赵智杰自然也不例外,成为了我的臂膀。
    李孝儒早在收到朱标病逝的消息之后就匆匆的回京城去了,在我的请求之下,他把一对儿女都留在了成都,大概他也看出了我和姬如月如的关系,因此在这一件事情上面他倒没有显示出多少的迂腐。就当作是把女儿、侄女留下来陪伴李子如。既是兄弟,又是好友,我自然不能错过李子如和赵云极这两个人才,实际上他们从我开府建制的那天开始,就已经成为了我的左右手,两人每日随着我处理政事,实在帮我不少的忙。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一切都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着。可以看得见在不断变化的是,成都城中的百姓渐渐多了起来,街道市集上也热闹了不少,这都说明着一切开始恢复旧样。当然。经历了一场战乱之后,我并不奢望着四川能在一年半载间就回复元气,我希望的只是能够尽快的让百姓安居乐业起来。
    这日难得有了清闲,因为之前答应过宋宜萱带她到青城和峨嵋看看,因此便趁着这天有空,就出了成都城。一路之上,我只带了两名侍卫,四个人沿着官道来到都江堰附近。这一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看看都江堰附近的状况。
    因为都江堰附近良田万顷,算得上是四川境办产粮的一个重要地区,这里的粮食收成如果好,那也算是能够让我放下不少的心了,因此我与其说是出来游玩,倒不如说是出来巡视民情了。
    宋宜萱自从和我成了有实但还无名的夫妻之后,竟然很快就怀上了我的骨肉,这还真是让我意想不到,想不到只是那么匆匆的一次,就得到这样的结果,这一次只带她一个人出来也就是因为自己心里面的一点点愧疚了,没有完婚就让她有了身孕,在这个时世不论怎么说都是能够遭来闲话儿的事情。
    从都江堰行到映秀,又从映秀行到了四姑娘山附近,这一带渐渐山林多了起来,而可以看得见的农田也少了。由于附近这一带是汉人和其余各少数民族混居的地方,我们一路行着倒是看见了不少羌族和彝族打扮的男男女女,他们看见我们的时候,都毫不顾忌的朝着我们盯着直看,大概这些少数民族并没有太过繁复的礼节,因此也并不觉得什么关系。
    在走十数里,汉人更是少了,我看了看天色,见已经快近黄昏,不禁想找一处民居借宿一宿,不能让怀了孩子的宋宜萱太过劳累了。奇怪的是山野之间,只能看见那些羌人、彝人行走,却没有看见有什么民居一类,我心中一奇,便着意手下的一名侍卫找个人来问一问。
    那侍卫拦下了两位正在行路的年轻彝族姑娘,说出了我的想要借宿的意思,那彝人姑娘朝着正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我看了一眼,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笑,竟也不答那侍卫的话儿,反而是向着我说:“这位汉人的大哥啊,你长得真是英俊,如果你想要借宿啊,就来我们的寨子吧!”
    我闻言怔了一怔,才想起这些少数民族喜欢聚居在一起,通常都是数百人乃至上千人住在一个山寨里面,既可以防备野兽,又可以防备敌人,极有守望相助的意思在里面。同时,听了这两位彝族女子的话儿,我也看出了她们大概是见我长得比较好看,因此不拘小节的淳朴性子立即就让她们对我调侃了起来。
    “两位姑娘,不知道你们的寨子在哪里?如果方便的话,我和我的妻子,还有随从们真的想叨扰一夜。”我也不客气的回应了想要借宿的意思,并且在话儿里面先申明了我是有老婆的人,让她们断了那颗春心。
    那两位女子显然听明白了我话儿里面的意思,先是趄着宋宜萱坐着的马车上投去一眼,然后又向着我瞅了一眼,笑着说:“汉人的大哥啊,如果你真的想借宿的话,尽管跟着来就好了,我们彝族男人都是三妻四妄的,我们喜欢的是你,至于你有没有老婆,我们并不介意!”
    听到这样的话儿,我当堂就有些哭笑不得起来,差点就从马背上跌了下来,转眼再看看我那两名侍卫,因为他们都是我从京城里带来的,因此和我之间倒也并不拘谨,这时候两人都面含笑意的看着我,大概心里是在想着看我要怎么应付这两名彝族女子吧!
    “好,既然这样,就请两位姑娘带路吧!”说话的时候,我露出的一个灿烂的笑容,决定要随她们到山寨去过一夜。
    那两名彝族女子显然很是欢喜,立即答应了一声后,就在前头领着我们,朝着山上一路走去。
    说起来也是奇怪,尽管我们骑在马上,但是在山路上走着的时候,那两名彝族女子的脚步却飞快无比,我须得纵马小跑才能跟得上他们。一路往山上走去,我们能够看见的彝族人越来越多,而那两名女子的也不断朝着路上的同胞笑语招呼,看起来他们该是住在同一个寨子里面。那些彝人看见我们跟在那两名女子的身后,都用一种非常奇怪的眼光打量我们,当然在这当中,许多长得如花般美貌的年轻彝族女子的目光就停在了我的身上久久不去了。
    终于来到了寨子前面,我看见山坳下面几乎连在也一起的九个寨子,不禁当堂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起来这并不是什么寻常的山寨,而是彝人的一个大聚居点,就这九个规模那么大的寨子,估算起来应该可以住上两万余人。
    “汉人的大哥啊,这就是我们的寨子了,我们就住在第八个寨子里面,你随我来吧!”两名姑娘一边走,一边为我介绍着她们的家,“这个山坳叫做卧龙坳,传说从前是有一条龙睡在这里,后来飞走了,才变成了今天的这个山坳。我们的寨子在整个四川的彝族人里,是第二大的,第一大是彝王的寨子,第二大的就是我们莫萝夫人的寨子了。”
    我来到四川的时间还并不太久,并且因为平常忙于政务,也没有空闲太过细致的了解四川各处的风土人情,因此也没有听说过这一位“莫萝夫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人物,但是从这两名彝族女子的口中可以知道,这“莫萝夫人”大概在彝人之中,也算得上是极有势力的人物了。
    终于来到了第八个寨子里,走进寨子,我发现这里住着的人的衣衫都非常的普通,换言之该是较为寻常的彝族人家。从前我就听说过,彝族人里,地位越高的人,住的地方就越好,而且就越是靠在前面的寨子,想来这第八、第九两个寨子里面住着的人,就应该是穷困一些的普通族人了。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出头(1)
     更新时间:2009…4…26 17:33:18 本章字数:3224

    知足长乐,这句话儿在我眼前的这些人身上体现无遗,他们虽然并不富裕,但是从之前和那两名彝族女子的接触,还有如今看到山寨里面所有人脸上带着的欢乐的笑容,我感受到他们非常的满足目前的生活。
    “阿爹,阿娘,有客人来了,我们请了客人来。”两名彝族女子大声的呼喊着,整个寨子里所有人的目光一下都随着她们清脆悦耳的声音移了过来,然后又投到了我们几人的身上。
    “依诗、妲美,他们是什么人?”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中年男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一边打量着我们几人,一边又对那两名彝族女子问道。
    “阿爹,他们是过路的汉人,想到我们这儿来住一个晚上的,是客人。”依诗很快就回答了,又转过头来对我问道:“汉人大哥啊,依诗还不知道你叫做什么名字呢!”
    “我?我的名字叫做朱十七!”对方的直接让我不知不觉受到了感染,便说:“我和妻子还有随从路过这附近,因为天色已经晚了,所以想来你们这里借宿一晚呢!”
    那中年男子想了一想后,点了点头道:“好,既然是客人,那我就准许你们在这里住上吧!”说话的时候,他又向着身后一名健壮的小伙子道:“达利,你带客人到寨里的空房住下吧!”
    那小伙子笑着应了一声后,就对我们摆了摆手,道:“汉人的大哥,你们随我来吧!”
    在寨子里面转了几转后,我们很快被带到了有一间正房和两间侧房的屋子前,那小伙子帮我们把马匹和马车带到一旁栓好,然后才走进房来对我们说道:“我叫做达利,我阿爹就是刚才你看见过的那个人,他是这里的寨主,你们如果有什么需要的。就来和我说好了。”
    扶着宋宜萱进了房后,我这时候才有闲打量一眼眼前的这个小伙子。只见他一身黝黑的肤色,身材和他父亲一样健壮魁梧,浑身的肌肉像是一块块小石头一样美感十足的嵌在手足身上,油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