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南疆飞龙传 >

第38章

南疆飞龙传-第38章

小说: 南疆飞龙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乐帝这次派郑和到海外去,也是谈谈忽必烈藏珍的事,希望建文帝作个交代,建文帝也只有交了出来。
  在郑和口中,梅玉总算对藏珍的事有了个认识,也作了一番密谈,作成了决定。
  大军又出发了,这次的兵员更多,将达三万人,足足出动了百余艘大船,船上除了水师部队外,还带了一批工匠,那是要出去为梅玉建都护府的。
  同船的还有前次跟船回来的各国使臣,他们已经完成了朝贡的使命,领回了文书和赐品,本来是应该由他们自行赁舟回去的,但朝廷为了顾恤他们,顺道把他们送回去了,同时也展示一下天朝之军威,百余艘大战船,三万多的甲兵,旌旗敞空,布满了海上,对那些小国而言,一辈子也极难看见有这么多船只的。
  这次的使命是护送梅玉建府,而建府的地点选中在马六甲,这也是有原因的,西洋都护府兼抚西南夷,与马六甲有陆路可通,而且到苏门答腊、古里、柯枝等印度半岛上的国家,也是个中心点。
  至于建府的地点选中在怡保,那也是有作用的,可以借口把大军驻扎该地,方便人山取宝的。
  永乐五年,梅玉挂帅,郑和为副,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是时为九月,根据一些海上的老水手经验,这段时间海上最为平静,不太有飓风了。
  因为这次还带了永乐帝颁赐暹罗女王和古里、柯枝等国王银印,要梅玉以西洋都护的名义去颁发,使梅玉有个很好的理由,翻越金马岭高原到暹罗去。
  海行十分顺利,这次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到了马六甲,大船都泊进了怕保港,把港中塞得满满的。
  马六甲的国王是率先来迎接的,听说都护府要建在怡保,他有说不出来的欢喜与欢迎,因为西洋都护府必驻有重兵,对他的国境安静有莫大的好处。
  这些海外的小邦大都为汉人或汉人与土著结合的后裔所建,统辖了三五万的熟夷,境内尚有超过几倍的蛮人部落。
  他们虽远处深山,但又不服教化,又蛮又狠,派兵征剿时,他们躲入深山去了,防备稍疏,立刻又出来抢掠,使居民深以为苦。
  再者就是邻近一些岛国上也经常派兵来侵略,还有就是西方的一些红毛夷(指荷兰等国)的商船,也常有劫夺的行为,这许多内忧外患,使当政者不胜其扰,得有天朝上邦驻军于此,还有不欢迎的吗?
  马六甲国王班民古奈不仅表示了竭诚的欢迎,而且立即付之行动,派了一干民工,来协助建府。
  山上有的是巨木,船上带了不少的工匠来,也带了制作砖瓦的工匠,就地取材,借建府之便,把中华的建造技术也移了过来。
  梅玉则借着觅取梁木的借口,带了一彪人与副使郑和等人,深人蛮荒,进人了金马岭高原,直抵大汉山下。
  他邀了郑和,在背人之处,慎重地取出了那幅地图,同时也邀了李珠在一起,因为她精于绘事,首先就把那幅图描了一遍下去。
  郑和道:“这图上只指明了大汉山而已,四下一片丛莽,上哪儿找这个确实地点去?”
  梅玉含笑地把那幅丝绢地图团成了一团,浸入了烈酒之中,足足有一刻工夫,然后才取出图来,上面的墨汁都已被酒汁所浸,化成一团,什么都看不清楚了。
  郑和道:“糟了,这图毁了,若是临摹下来的图上有什么缺漏之后,那可又怎么办?”
  溉笑道: “这是我跟大哥以前常玩的把戏,不会有问题,当年宫中的人想尽方法,要想套出我们的秘密,也没有得手呢!”
  他点上了火,烈酒立刻熊熊烧了起来,片刻后酒尽火熄,那方丝绢却一点未损,抖开来一看,原来的模糊汁都不见了;绢上又是清清楚楚的另一幅地图和一切的说明,这幅图则是以大汉山的形势而绘制,标明了人山的途径和方向以及沿途的标记。
  梅玉道:“大嫂,你快把这张图临摹下来,我们再找第三张图……”
  “什么,还有第三张图?”
  “是的,当初藏宝之际,不是有三个人吗?他们三个人各负责一部分,各人绘他自己那一部分的图和说明,现在只得两份,自然还有一份了。”
  “那第三份呢?”
  “大嫂确实已经把地图临摹下来了。”
  “我是用另一方绢子蒙在上面临摹的,原图是用墨绘的,我是用原砂临摹的,红黑分明,把两块绢子一合,已经不见一点黑色,可知我已一笔不少地临摹了下来。”
  “大嫂这个临摹的方法很好,一眼就可看出有无缺失或遗漏。”
  “那不算什么,是跟家父研究出来的,他经常偷了一些文件来,要我照样临摹,我终于想出这个法子,不过还不如你们兄弟间想出的这个联络方法,下五门江湖上常有一些联络暗记,不是用火烤就是用烈酒浸才会现出字迹,你们却是两项全来……”
  梅玉一笑道:“还有更精彩的呢!”
  他把第二份显影的地图放在清水中,又弹上了一把明矾,然后用手搓洗着,看看把上面的墨迹又洗成一团糟的时候,再用热水一烫,奇怪的事发生了,图上原有的墨迹居然完全不见,又出现一点新的痕迹来。
  他把绢帕铺开道:“大嫂快点临摹下来,这上面的字迹等水印一干就会消失无迹,这是我从一个在夫子庙变把戏的老师父那儿学来的戏法,还花了几百两的银子呢!”
  郑和道:“不贵,不贵,用这种手法来传递秘密消息,实在太妙了,一块绢子上可以传递三次讯息……”
  梅玉十分感慨地道:“是的,所以大哥敢把这幅图交给我,而不怕人中途截了去,因为别人不知道图中的秘密,得手去仍是没有用,因为他最多只能挖到第二次秘密,再也没有人想到同一幅绢子上有第三重秘密。”
  郑和也赞叹了几声,然后道:“国公,你和逊皇帝当年也没什么军国大计,干吗要如此秘密呢?”
  梅玉一笑道:“我们发明这种秘密通信方法,只是为了大哥方便溜出宫来玩,大哥被册立为储君后,宫中管得很紧,上哪儿去都有侍卫跟着,一点自由都没有。”
  郑和笑道:“咱家那时已在宫中了,真难为那些侍卫老爷的,太祖皇帝的谕命是善加保护且寸步不离,可是那位皇太孙却又脾气特别,不许人在跟前,而且一转眼,人就不见了,他们也知道是跟国公悄悄地溜出去了,悄悄地打听了你们的行迹,想赶在前头去就近藏身保护,结果却没有一次摸对,他们已经买通了近侍,偷拆过你们往来私递的字条,结果还是每次摸空,想不到秘密今天才拆穿。”
  梅玉一笑道:“我们不得不小心一点,大哥在那个时候处境就不安全,有一两回我们在外面,居然就碰上了刺客,要刺杀大哥呢!”
  郑和忙道:“国公,咱家知道你们一定怀疑是今皇帝主使的,那可冤枉人了,咱家那时候就跟永乐爷走得很近,他在京中的人手,全归咱家指挥,咱家可以保证,绝没做过那种事,倒是有一两次,咱家还先得了消息,派人替你们解了危,国公想必记得。”
  梅玉道:“是有这么一回事,但没想到会是你们,为什么呢?
  那时大哥如果有了不测,永乐帝不是少了很多麻烦。”
  郑和道:“不然,虽是除了皇太孙之外,就是燕王最有希望,但是太祖精明而多疑,立法治事严苛,如果皇太孙出了事,燕王必将是最受嫌疑的一个,所以永乐爷那时给咱家的指示是竭尽一切力量,保护皇太孙的安全。”
  梅玉道:“那些刺客的背后都是些什么人呢?”
  关卿道:“不知道,那时候大家都是暗来暗往,谁也无法留下活口来查询,只有一刀杀了干净。”
  “这又是为什么呢,要问出是别的入主使永乐帝不是少了许多嫌疑吗?大哥一直怀疑是他呢?”
  郑和道:“太祖有十七个哲嗣,这十几位亲王没一个安分的,其中颇有几个高明的,燕王是怕那些死士凶手诬陷咬他一口,那不是百口莫辩,太祖为人多疑,他不会听人辩解的,永乐爷可不想代人背黑锅。”
  梅玉一叹道:“今天说这话也太迟了,永乐帝登位已经五年了,我也承认他的魄力比大哥强,大哥的心肠太软,对太祖遗下的老臣太过恭敬,以至于朝廷上充满了一批老顽固,不学无术,尸位素餐……”
  郑和道:“不错,永乐爷以前就说过了,太祖皇帝早岁英明,晚年却有点糊涂了,耳根子软,喜欢奉承,所以用了一批小人,逊皇帝登位后,对此辈仍然客气万分,直到永乐爷登位才对他们大力扫除。”
  梅玉只有一声长叹了,太祖病危时就为继统一事踌躇难决。
  廷臣中也颇有一批主张拥七王子燕王朱橡的,连梅玉的父亲汝南侯梅殷都曾如此主张过。
  可是大部分的人都主张立皇长孙允炆,他们的理由很堂皇,太祖皇子多达十七人之多,而长子薨逝,传子而无嫡长,诸王必有纷争,倒不如根据传统立嫡长孙,可息诸王之争……
  这个理由不是真正的理由,若以人才而言,燕王朱棣精明而有魄力,较他的大侄儿强出很多,那些大臣惟恐换了个精明的皇帝,大家就没有以前好混了,基于一点私心,他们才选择了朱允炆。
  像梅殷等这些大臣倒是真正忠于朝廷的,他们的意见虽然未被重视,但一旦决定了,他们也奉行到底,所以传位于建文帝后,他们全心效忠建文帝,甚至不惜势命一战。
  但是燕王的实力实在太大,建文帝又未能善用将才,旧臣太过自私,把几个人才都挤走了,朝廷间庸才充斥,江山安得不败。
  结束了一场不算愉快的谈话,也是十分大胆的谈话,除非是跟郑和,别人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讨论这些。
  梅玉把三张临摹的地图隆重地交给了郑和保管,同时道:“总监,这些图交给你,大家都可以放心了。”
  郑和一怔道:“国公如此说,咱家万不敢当,此行以国公为主,藏宝图怎能由咱家保管呢?”
  梅玉微微一笑道:“对那位万岁爷,我是十分清楚的,他从来也没有信任过我,把这个任务派给我,是由于大哥的推荐,而且藏宝的详细地点,大哥也只告诉我一个人。”
  郑和叹道:“咱家不明白,逊皇帝这么做目的何在,既然决心交了出来,又何苦要这么不干脆,此举虽是在推重国公,却对国公全无好处。”
  梅玉道:“第一,他是要我看看皇帝的诚意,假如皇帝对大哥在边地仍未能放心,他让我有抗拒不交之权。”
  “那不是置国公于危境了!”
  “大哥相信我纵有危险也不会怨他的,所以还把大嫂也遣了来,是表示与我共危难之意,他身边已别无亲近的人了,大嫂是他惟一的妻子……”
  李珠在旁颇为感动。
  梅玉接着道:“还有,就是他不信任别的人,他怕皇帝派去挖宝的人起了异心,若是直接吞没倒也罢了,最担心的将有作无,谎报上去……”
  “哪有人敢如此大胆的!”
  “这很难说,此行任务真正知道内情的不过三五人,如果这三五人串通好了,应是不太困难,皇帝可能会怀疑大哥交出的地点是假的,岂不太冤枉了。”
  “随行的大军三万人,岂是三五人能掩人耳目的。”
  “随行之人虽多,但真正进入宝窖的不过三五人而已,这种事越秘密越好,当年藏宝时,也不过才三个人……”
  郑和默然片刻才道:“国公太多心了,国公的行辕外面戒备较严,那是纯为保护国公。”
  “我需要特别保护吗?”
  郑和道:“寻宝的消息虽然秘密,却难保不外泄,皇帝怕有会对国公不利,所以吩咐咱家严加保护。”
  梅玉微微一笑道:“因此,我干脆将藏宝图交给总监保管,免得招人眼红。”
  郑和也只有为之苦笑,他无法再为皇帝作更多的解释,皇帝不信任梅玉,行辕外密派侦者是皇帝亲自指定的,郑和也无权撤走,只有把话题错开了。
  好在,他们已经进入了金马岭高原,而且大汉山已经在望了。
  大汉山是藏宝的三个人取的名字,问到当地土人则各有所名,假如光是靠地名来找地方,则恐怕要失之千里了。
  他们是率了两百名骑兵来到了山下,来到此地之后,根据第二张图的指示,找到了一块像人头的巨岩。
  图上的说明是岩旁十丈处,有细石径可通,循径而上五里许,有飞凰石……
  可是这指示是六七十年前的,在这几十年中沧海变化,却不是人力所能预料的,他们在人头岩畔,已经找不到路了,只有遍地的粗藤荆棘,巨者如臂,细者如指,上面长满了刺,叫人寸步难行。
  他们本来叫人砍掉荆棘,理出一条路的,可是那荆条十分坚韧,运用刀斧一天下来,不过才清出丈许,假如要开出五里来长的路,势非一两年不可,那不是开玩笑。
  第二天,梅玉就下令停止开路,带着李珠和姚秀姑,邀了郑和作伴,四出探查环境,他们带了一幅简图,勘查四周的地形。
  梅玉想到开路既然困难重重,就得设法找找看有没有另一条路能够通达,反正指示的下一点是一块形如飞凰的石头,只要找到那块石头,就可以衔接上去了。
  他们先沿着那片荆棘的周围,慢慢地向前推动。
  梅玉一边走,一边在纸上写下什么?
  姚秀姑为他准备了一大把的炭枝和一大卷桑皮纸,一天下来也用得差不多了。
  当天晚上,他们在帐中,又聚集了商量着日间所得。
  梅玉忽然说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大片荆刺是人为的。”
  郑和怔然道:“何以见得呢?”
  “因为我发现这一片荆棘的目的,似乎在围住了那座山头,使人无法到达,在棘林的周围有许多地方似乎有足迹来过,然后有人把荆棘的嫩枝向内弯去,使他们不再扩展出来,只围成一片方圆约有十里的范围。
  郑和道:“不错,国公如此一说,咱家也有所发现了,那荆林的周围十分整齐,似乎是人刻意为此,这是什么意思呢?”
  梅玉笑了笑道:“这个意思自然是利用这片荆棘,形成一片天然的障碍,使人无法前往。”
  郑和道:“这个咱家也想得到,但是什么人会如此呢?”
  “自然是知道其中有藏宝的人。”
  “这话近情而不合理,如果有人知道其中的藏宝,早就把它挖走了,何必又种下了一片荆棘来保护呢?”
  梅玉也直了眼睛,他也无法回答了。
  不过梅玉虽然无法回答郑和的问题,却在突破难关上有了心得,他把逐日来观察所得的资料搜集起来,经过整理之后,居然凑出了一幅图形。
  然后他说道:“这片林子是人为的已无疑问,此人是个深谙阵图之学的行家,林子是围着飞凰石而设的,这个林子也是朱雀的阵形……”
  李珠立刻道:“不错,我也研究过阵图之学的,只是略解皮毛而已,我看来也像是有阵图之设,却无法辨明是什么阵图。”
  “我也不能,因为它太大了,幸好我在每一个边上都画了图,用这些图凑起来才瞧看像朱雀。”
  郑和道:“国公是否能找到入口呢?”
  梅玉道:“如果这是朱雀,那自然要从雀口处而入,雀首在偏东,那一块尖起来的地方就是雀啄。”
  郑和道:“那个地方咱家也看过,而且也记下了形状怎么看却也不像是有什么通路的样子。”
  梅玉道:“假如这是一个朱雀阵,雀啄之处就一定会有通路的,明天早上我们再去仔细地找找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