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锦衣-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战争之后的政治改革必不可少,不然大明离亡国就不久了。这一点,陆炳心里很清楚,众臣心里也很清楚,只怕就是皇帝一人不清楚,但又不能明说,否则就有僭越和牟朝篡位只嫌,一个不臣之心就可以杀人满门,这谁敢说?再说一改牵扯的利益点太多,得罪了某些人连怎么死的都恐怕不知道。
故此,卫所驻军不能动,作为震慑力量也好,防止地方崩溃。到时候各地一团乱,内部一团糟那还怎么对外打仗。其实之所以用强权来压制百姓,以暴制暴,乃是因为大明根本没法以德服人。从根本而言,大明的官制就有问题,这才造成了现在这副民不服管的局面,这才是最令陆炳担忧的。
对此陆炳是无力改变的,现在变革来不及了,更是没有精力这般做,大明这艘破船更是经不起折腾。他虽然来自未来,但穿越而来后也不过是个凡人,没有这么大能量改变这个世道,若真想打破一切枷锁,做到真正的逆袭,也只有造反了,但这是陆炳压根没有想过的。这也从侧面应证了为什么大臣不敢说的问题。
其实除了制度上的问题,还有汉民族本性上的问题。汉民族本就不是个懦弱的民族,坚韧不拔性格倔强,宛如一根芦苇,看似很柔弱,但是想要扯断它却也要废上一番力气。
支撑汉人精神的,是两个字,气节!因为这个气节,五胡乱华的时候,因为天下止兵无兵可用的糊涂事儿,北方汉人都快被杀绝了,四百万仅存的汉人。慷慨激昂的《杀胡令》,悲愤的哭喊,汉人最后的怒吼。黄帝创造了华夏,而濒临灭绝的汉人又再次被大英雄冉闵挽救。
那时,骑射身体皆不如胡人的汉人,如同野兽一般撕裂了身体包裹的臭皮囊,变成了一头头血性十足的野兽,杀尽胡人几十万。原本被称作是二脚羊的汉人,可以随意奸淫辱略甚至吃掉,成为食物的汉人,现如今却绝地反攻,成为胡人最恐怖的噩梦。
到了后来,汉人的天下恢复了平和,而他们的身体也越来越柔弱了,燕云十六州的丢失让汉人无马可骑,这成了汉人的软肋。纵观历史长河,汉武帝时期全国养马尚可与匈奴一战,冉闵之后又达到了一个战争的高度。但到了南宋,却没有大规模起兵的存在了。宋朝文武官员不均造成了文强武弱,也导致战事上外行指导内行,汉人经历了千年的儒家教育,更是只知道之乎者也,却让大多人成了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穷酸。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民族,却让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连连受阻。大金的连环阵金马阵各种骑阵被蒙古人踏平了,西夏的重装甲骑兵铁鹞子也被蒙古人给灭了,那些纵横山河,杀的汉人丢盔卸甲的其他游牧民族,他们在蒙古人面前,虽然麻烦,却也没阻挡住蒙古人进攻的步伐。
原以为汉人绵羊一般好欺负,是手到擒来的,可是他们错了,在对南宋的进攻当中,足足让他们的两代可汗相继离世,蒙古人最终征服了汉人,但汉人却也让他们付出了血的代价。
看人看似被征服了,蒙古人记恨汉人,把他们视为最低等的动物,甚至连牲畜都不如。汉人被打压下去的热血再次沸腾起来,蒙古人的屁股还没坐热,元朝还没有一百年,就被明所灭。
自古以来,汉人是最恭顺的民族,却也是最血性和最不屈的民族。一旦有情况发生,屈辱达到了临界点,聚众闹事占山为王那是常有的事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旦有作乱不迅速遏制,就会烽火连城蔓延全国。
防洪之术,不在于堵,而在于疏,治民亦是如此,陆炳不希望自己掌握军政大权后,在这段特殊时期对自己同民族的百姓进行打压,因为这种血性是好的,起码还证明这个国家有真正的男人存在。陆炳知道,不到一百年多后,清朝会入关,他活不了这么久,虽然希望有能力改变历史,但却可能无法改变这一切的发生。陆炳知道自己也不过是个历史长河中的流沙,但那时候才是汉人真正血性灭亡的时候,这让陆炳感到荒凉和悲哀。
满清通过同化,奴化,剃发,以温水煮青蛙的办法,慢慢地把汉人的血性给消磨殆尽了,真正的勇士都被杀了,剩下的也在隐忍中死去。说句好听的是满清最终被汉人同化,可说句不好听的,那边是“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至于汉人何时能够再度燃起斗志,陆炳不知道,起码他穿越前的那个社会,华夏巨龙依然在沉睡。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坚韧的汉人也是聪明的汉人,外战外行,内战内行,自己搞内斗那是经常有的事儿,打起自己人也比打谁都狠。所以陆炳没有大规模调动各地卫所的部队去边疆或沿海守卫可谓是明智之举,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接二连三的起义战事却迅速被当地守军镇压,也证明了陆炳猜测的准确。
第七十五章大漠
京城三大营是永乐皇帝朱棣建立的,乃是国家陆军力量的精粹,除了五军营有一部分是各地卫所和备操军轮番进京,实行“番上制”以外,其他两大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则是常备军。
军队之中,老兵是财富,不光可以传授新兵作战经验,更能在关键时刻稳住阵脚。而且老兵虽然性子痞了一些赖了一些,某些老兵还有些怕死,但总归大多数还算忠诚,对部队也有感情。
军队之中多有这种老兵新兵的传承,而新兵伺候老兵,给老兵洗衣服洗裹脚布这是亘古不变的事情,俗称为规矩。而作为国之精锐的三大营,却曾经有过断茬。正统年间,大太监王振蛊惑皇上朱祁镇御驾亲征,与土木堡三大营几近全部折损,共有二十余万人死亡,记载数据书之百万之众,想来加上随军民夫和后勤部队,人数也相差无几啊。
正统末景泰初,京城保卫战,于谦带领留守京城的三大营预备军打赢了对瓦剌的战役,赶走一代霸主瓦剌的也先之后,于谦做出了一个决定,解散三大营,把剩余不对混合编排,以团练为单位,此乃团练制。
到了朱祁镇夺门之变,把弟弟朱祁钰赶下皇位,自己夺回大宝之后,团练制也走向了灭亡,三大营重新恢复。经过几次编排,不管是在战斗力上,还是军旅风气上,三大营都不复当初。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很强,还是国之重器,是保卫京师保卫皇上的主力部队。比起各地的卫所来说,差的不是一两个档次,即便是面对装备精良的陆炳私军,以及有陆炳资助的山东响马蔡龙羽部也不相上下。
三大营除了留了适当的人守卫京城以外,主力部队被陆炳安排着向古田进发,以平息古田暴乱。
至于叶尔羌汗国方面。陆炳则暗自犯愁无兵可用,无奈之下只好让自己山东的兵马出征。对此梦雪晴持反对意见,认为这般一来不光暴露了实力,更可能因此消损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军事力量,即便是最后打赢了,也不过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亦或是兵不成兵难成大器了。总之即便全须全尾的回来。这些兵也不会留在陆炳手中,还是会被朱厚熜以这样活着那样的名义收编。现在朝廷没办法只能让蔡龙羽管着,蔡龙羽受夏大德的制衡陆炳的操控,可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只怕这支不姓蔡也不姓夏更不姓陆,还得姓了国姓朱。
陆炳只说了一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国之大任前。私利若鸿毛尔。”
蔡龙羽和李祥的情况不同,蔡龙羽是响马,是真正的土匪,相比之下李祥只能算得上流寇。同样蔡龙羽及其手下的性子更野更难管教,现如今叶尔羌汗国不过是陈兵于边界,蔡龙羽和夏大德去了,难免会挑起真正的战争。两边的气氛够紧张的了。宛如装满火药的木桶,容不得一丝火星。现在挑起纷争,让坐山观虎斗的叶尔羌汗国提早加入战局,这不是热血,而是不识大体的弱智行为而已。
叶尔羌汗国只要现在不添乱,什么都好说,所以除了蔡龙羽和夏大德这俩火爆脾气,陆炳还让性子沉稳的戚景通前去相助。有了戚景通坐镇,陆炳才能放心许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海战不能用戚景通的原因。
密十三的行事从一开始就是卑鄙的无下限的,为了防止密十三再度偷袭,以陆炳的家人为人质,梦雪晴回到了山东主持大局,并请来山东府诸多关系不错的好汉来看家护院,加之陆炳在山东留了一支百炼精兵。想来应该够用。百炼精兵身经百战,从正德十六年就跟着陆炳,至今已经快有十个年头了,从北京杀到常州府。从常州府杀到海上,李祥蔡龙羽都是这群百炼精兵的手下败将。除此之外,陆炳还给登州府的一家人准备了另外的高手,只是高手还需晚些才能粉墨登场。
随着山东基业稳健发展,以及陆炳在官场上的如日中天,还有蔡龙羽所帅众部编制下来,百炼精兵名义上归为了蔡龙羽,但实际控制权还在陆炳手中,好处就是人数可以扩增并不用顾虑了,私盐瞬间变成了官盐。
如今的百炼精兵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三千人之众,其中起到中流砥柱的骨干力量还是那些老兵。人数的众多并没有让陆炳降低对这群精兵的要求,身体健壮反应灵活性格憨直服从命令。单说身材高大这一点,若在南方,或许还要挑选一阵,但在儒乡,盛产大汉的山东,这都不叫事儿。装备上,百炼精兵不断替换,保持着全国最先进的水平,不管是铠甲还是兵器都是最好的,当然待遇也是最好的。
所以很多人都想托关系进入精兵当中,就算做个待遇稍差一些的后勤也好,但百炼精兵是陆炳主抓的,故此一切关系都没用,陆炳只要最好的。百炼精兵的家属们享受一系列不同于普通百姓的待遇,免税不说,年节的还有福利,谁家要是出了一个百炼精兵,那可是无上的荣耀,条件比官府的捕头都高,做买卖也不如在百炼精兵中当个普通的大头兵。在登州府,陆炳彻底推翻了好铁不炼钉,好男不当兵的俗语。
这些百炼精兵的战斗力可不是京城作战的那些探子比得上的,术业有专攻,探子的专业是负责刺探情报,百炼精兵的专业可是打仗杀人。陆炳给梦雪晴留了一千人,加上前来相助,重金请来的武林中人,别说密十三的白羽和东方傲来犯,就是平定整个山东所有的卫所都够用了。
这些人负责保卫陆炳的家小,而段清风则奔赴京城,跟着陆松寸步不离,暗探分布陆家宅院,不容寸毫有失,剑拔弩张轮番防护。
安顿好家小后,“陆炳”带着大部百炼精兵,浩浩荡荡的朝着古田而去。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的风光格外迷人,一轮红日正如诗中所言的那般缓缓落下,把地平线上的万物染成了一片血红色。炎热的温度渐渐退去,地表上不断升腾一股股即将穷尽的热流,对于西北大漠而言,夜晚是凉爽的。甚至是寒冷的。
一支马队缓缓的在大漠中行走,说是马队,实则是骆驼和马匹共同组成的商队。自从丝绸开通之后,即便有战事,如果朝廷不下令禁止的话,依然抵挡不住双方的通商贸易。所行的马队商人拼的是命。赚回的是金银财宝,美酒佳肴,暖炕美娇娘。
把汉人有的丝绸瓷器以及重要的茶等物运送过去,换取马匹金银牛羊兵器等,可以说一辈子的谈资,见多识广五彩缤纷的人生,美女美酒美食。这都是令人向往的,人们为这些而奔波,为此行在路上。
许多人一生之中只跑过一次马帮贸易,有的人却终生在路上,倒不缺钱就是已经习惯如此了。而只跑过一次的也分为两种情况,很多人是知足者常乐,只为了解一时的燃眉之急,赚些钱就收手了。有些则是成为茫茫大漠之中的一具枯骨。永远的留在了这里。
在这条商道上,危险是无处不在的,沙狼野兽,古怪奇异的事物,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变成一座座鬼城吞噬了来往的旅人。但这都在少数,那些频发奇怪事情的地方早被来往的商人口口相传,从而在行路的时候早早的就避开了。而大批的马队即便没有弓箭马刀和火枪,也有防身的棍棒。那些沙狼也不敢侵犯,结伴而行是马队的传统,很多小的马帮总爱在固定的地方休整。等待足够多的人一起上路。
互相帮助,抱团取暖造就了西北独特的商业氛围,大家约定俗成的会救助路上遇难的人们,也会在危险面前团结一致,因为对别人伸出援手的同时,也是保护了自己,不定啥时候自己就会变成救助的那个人。
当然西北大漠之中最危险的不是沙狼也不是怪事儿,而是有三样。
一,马匪,这个不用说,马匪成群结队,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甚至上千,他们有的单干,有的则是归顺于一个大马匪。每个马匪帮派都有自己规定的范围,一般的商队马帮都无法抵挡马匪的攻击,即便是朝廷的军队,遇到大的马匪也得退让三分。
说错话,办错事,甚至一个动作错了,都会丧命于马匪的刀下箭下或是火铳下,马匪因为在商道上,所以他们的兵器都很先进,中西融合,从半月刀到连弩甚至火铳一个都不缺,汉人有句话说技多不压身,而对于马匪而言,兵器多了也是有备无患。当然,马匪劫道为的是生财也为了生存,若是来往的马队每次都劫,或者劫的太狠了那就断了商队的生路,久而久之,这条道上就没人了,所以他们半劫半养颇懂细水长流的道理。
若是真有愣头青横空出世见人就劫的状况发生,商队要么绕道而行,要么压根就不干了。商队绕道而行再交一份保护费就成了,但旁的马匪却不得入内,没有买卖就得被迫踏入别人的地盘劫路,每个人的地盘马匪都是用血和肉拼出来的地盘,想要踩到别人的地界上,只怕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大多马匪只有约定俗成的收取过路费,让劫道变成一种营生,可持续发展。若遇到过江猛龙横空出世坏了规矩,其他马匪还会和商队联合灭了他们。
大漠地广,并不设卡,也不是每次都要交钱,只要碰上马匪,那么就要缴纳一定的钱财就能安全过去,一般缴纳钱财的数量是根据所运货物和马匹骆驼的数量而定的。有的马匪品德好,单趟收钱回来就不收钱了,有的则是碰到几次劫几次,颇为没品。
如果碰不上马匪,那就不用交了,不过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商队过于强大,几千人的商队一般马匪是不会动的,生怕有人挑头为民除害,马匪自己折进去,那就得不偿失了。毕竟出来跑马帮的哪个不是有膀子力气,有一腔热血和一副好胆色呢,手里的家伙也都不是吃素的。
马匪就是土匪,土匪要是讲道理,那就不叫土匪了,所以即便是有这么多规矩,每天还是有不少人死在马匪手中。
第二个令商队马帮惧怕的就是这无尽的狂沙。在行进的路上,不定什么地方就会形成流沙,地陷深坑把人和牲畜共同拉进去,有的还没来得及救,就已经狂沙灌顶了。即便是下陷的很慢,也少有人敢贴身救援,流沙边缘十分危险,来多少陷多少。一般的方法是扔出绳索,套住被困者或者让被困者自己抓住,用牲畜往外拉,能救就救,救不出来或者没套住,那也没办法了,只能葬身于此,死在这种流沙沙坑之中的人也不在少数。
不过,一般商队都有领头的骆驼,它们认得路,也比较小心,所以多是从前面探路,遇到像是沙坑的地方就躲开了,故此商队大多成一字长蛇而行,紧随前面的步伐,也多是这个原因。
当然,最可怕的则是风暴。天气无常,漫天的狂沙不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