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随我心 作者:我心飞扬独醉(起点榜推vip2014-04-15完结)-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报,芳儿突犯心疾。”
齐彪话音刚落,林文猛然抬头,手中毛笔,划脏了他刚誊写好的账目,他也不去理会,只是死死盯着齐彪。
“已是抢救了过来,不过大伤元气,与之相伴的司马茹素也病倒,学堂暂时停课。”
“哐当,”似被抽去了筋骨般,林文一下子软倒在座椅上,桌上的纸张,随之飘落一地。稍缓几息,林文低沉道:“我知你身份不简单,其他事我不关心,我妹妹活来不易,你曾讲过,你将芳儿当妹妹看待,既是妹妹,你便要找人将其治好,我知你有这个能力。”
“嗯,不用你讲,我必会寻找。据我所知,你二祖母医术,便是太医院之人,都少有人能比,当年曾有皇家人愿供奉她,富贵无限。她却不愿受规矩约束,宁肯呆在民间。”
“你言下之意,莫非是,芳儿心疾无治?”
“我家夫子善制毒克毒,医术也是了得,或可一试。”
林文皱眉:“芳儿乃是心疾,并非中毒。”
“医理皆是相通。”话音落,齐彪已出了帐篷,林文一人在帐中望着尚在晃动的门帘,心中思念更甚。
一张张捡起被自己无意扫落的账目。按下心绪,林文接着整理账目。
齐彪去而复返,盯着林文手中毛笔。林文知他有话要讲,停笔抬头,以目相询。
齐彪问道:“幼时我曾给你一木雕,我知你未转给芳儿,此时可是带在身上?”
从桌下屉子里拿出自家背包。伸手进包囊,林文掏出一个小巧的木雕,端详片刻,递给齐彪。那木雕是一个小小的女童,头扎朝天小辫,虽是神采飞扬。却是满脸血瘤,嘴鼻变形,相貌丑陋。正是林芳一岁左右时模样。
齐彪自己也讲不清楚,那时为何会雕出林芳模样,大年初一,竟鬼使神差的跑到林家,还将自己的鞭炮递给林芳。结果小小的人儿却是不理会他,那时他另一只手里。便握着这个小小木雕,当年年纪尚小,受不了被人忽视的窘迫,随便将木雕塞进林文手里,仓皇而走。
从林文拿出时起,齐彪眼神便未离开过小小木雕。此时端详着在自己已长大的手里,更显娇小的木雕,齐彪内心不平。自母亲去世,八妹惨死后,年幼的自己,心变得冷硬,他人如何,再未理会过,而林芳这么个不满一岁,却又面貌有异与常人的幼婴,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竟是撼动自己心灵,真的是奇哉怪哉。
回到自己营帐,齐彪从书桌屉子里, 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锦盒,打开盖子,里面整齐排列着八个小巧木雕,赫然是林芳每长一岁时的模样,最后一个还未完全雕好。
小心翼翼将木盒内小巧雕像拿出,按年龄顺序,一个个重新排列好放入,此时的齐彪,神情柔和,偶尔还会面露微笑,不知想起什么乐事。
因路途颠簸,袁莉和唐曼云的胎像均不稳定,再加上林芳和陈董两个病后体虚,童氏整日里不得空闲,等六郎和得到妻子怀孕消息的王鸿榜赶来之时,童氏已是满脸憔悴,精力不济。
按说,以她的行医经验,就这四个人,根本不应致使她如此忙碌,其实,这一切都源于她内心太过自责。家人无论怎样劝解,作用均是不大,最后无奈,只得将自行老和尚请来。一则,老和尚精通医理,可为童氏诊脉调理,再则,老和尚佛法高超,看能否做法使童氏静下心来。
老和尚来是来了,却是不去理会童氏,而是直奔林芳屋子,站在窗外大声嚷嚷着:“芳儿,快点,那黑木耳已是长了出来,你不去采摘,老和尚我可是不会客气,正好采来做道美味,到时你可莫要撒泼耍赖哭鼻子。”
黑木耳?哦,是了,林芳自己都差点忘了,她将木耳场交给钎儿丈夫管理,教给他管理方法之后,便未再理会,后来事情一多,竟是忘了自己还有一个木耳场,此时经老和尚一嚷嚷,林芳赶紧从床上爬起,她要去看看。
因起得太猛,眼前一黑,林芳又扑倒在床,刘妈急得要上前去扶,林芳冲她摆手,自己慢慢爬起,由于手脚尚是无力,林芳让刘妈帮她穿好衣裙,裹上棉披风,套好小棉靴,她自己往屋外而去,刘妈像抱窝的老母鸡一般,亦步亦趋跟在她身侧。
“哎哟,芳儿,你怎地如此慢,快快随我去山上,你那黑木耳已是长了出来,老和尚等不及要吃到美味,芳儿帮老和尚看看,哪些可以采摘。”说着话,老和尚在林芳面前蹲下,林芳便要趴到他背上去。
“等等,这是我家孙女,想背,自己弄个孙女去,这里还轮不到你,起开。”话音落,老和尚已被童氏扯开,而童氏自己蹲在林芳前面,双手托住林芳屁股,稍一颂身,林芳便舒舒服服的趴在童氏背上,刘妈赶紧将披风帽子给自家小姐捂严实。
老和尚愤然:“你这老太婆,怎地专揭人短,老和尚未出家前,便未成亲,此时又哪来的孙女,难不成能凭空变出一个来。”
“哼,这我不管,没有孙女是你的事,你不要抢我的孙女。”童氏边说边往院外而去。
林仲嗣也给自家妻子帮腔:“对对对,芳儿是我林家孙女,老和尚你眼红也没用。”屁颠屁颠跟着童氏往外走,留下身后老和尚直喘气。
“咯咯咯,”林芳趴在童氏背上,被这几个老小孩逗得直乐。
“啪,”屁股被童氏拍了一巴掌,童氏嗔道:“小人精,看我几个老人家斗嘴,好笑是吧,二祖母来这几日,怎没听你讲过木耳场之事,反让老和尚占了先。”
林芳小手拍拍童氏的背,以示安慰,解释道:“是那老和尚贪嘴,芳儿自己都已记不起,偏他连长了出来都晓得,可见是常觑视我木耳场。”
“茹素,来,老和尚背你可好?”
听到老和尚声音,林芳从披风帽子里露出头,扭头往后看,就见身后齐十弯腰背着一个包裹,看模样,应是陈董,跟自己一样被捂得严严实实,连脑袋都盖在披风下。果不其然,包裹里传出陈董沙哑而疲软的声音:“谢自行大师,茹素由师傅背着即好。”
陈董是听到老和尚咋咋呼呼,好奇林芳种了木耳,也想出来凑个热闹。
陈董不答应,老和尚又把主意打到陈世缘身上:“世缘,你看,两个姐姐都有人背,就你一个小孩子走路,老和尚背你可好?”
陈世缘不吭声,只是紧跟齐十,不时扯扯陈董身上的披风,将陈董露出披风的手脚捂住。
小家伙不理他,老和尚很觉无趣,紧走几步和童氏并排,想要和林芳讲话,林仲嗣也紧走几步,插在他与童氏之间,伸手将披风帽子拉起盖住林芳脑袋,然后朝老和尚示威性扬扬下巴,逗得跟在最后面的线儿直乐。
第一二九章 耳场
自己没孙女,也弄不到一个孩子背,现在连林仲嗣这个老头子都欺负自己,老和尚气不过,拉林仲嗣到一边,两人便动起手来,两个老顽童一路打打闹闹,其他人则嘻嘻哈哈起哄,很快到了山脚,林氏三衣坊就在眼前。
此时的三衣坊,比起两年多前,规模已是扩了近三倍,不止房屋多了,做工之人也多了,李翠梅与大郎商议着,来年将村民那些旧房子全部拆除,盖成工人宿舍,三衣坊厨房也挪到宿舍区,坊院内房屋,全用来做工。
因林氏三衣坊所出衣物,不止做工细致,且不时出新的样式和图案,那些样式与图案,是别人想都想不出的,样式好看且又实用,还未及仿制品面世,林氏衣坊又出新品,所以,现在很多衣行来林庄订货,就连外省的衣行都知林庄衣坊名声,来到这偏僻的小村庄看货。
不用猜,这其中少不了林芳和陈董这两个异世魂魄的功劳,李翠梅也不让陈董白出主意,陈董每提出一个新的样式或图案,李翠梅都会给她提成,所以,别看陈董小小年纪,此时已是小有收成。
路过坊院门口,刚好大郎和林翠娥下工出来,听说这一行人要上山看黑木耳,也兴致勃勃加入其中。
生孩子时落下病根,李翠梅这两年越发畏冷,凉风一吹,浑身瘙痒,好似痒到了骨头里,无处抓,无处挠,童氏想尽办法给她治疗,虽大有好转,却是去除不了病根,天冷以后,她便很少来三衣坊。也不怎出门走动,换大郎来得多些。
一行人到了木耳场,倒是有自行老和尚讲的木耳,不过是林芳令人从别处找来,自然生长着的木耳,早就搁在那里,做引种用的,而不是新长出来的。
童氏将老和尚一顿埋怨,林仲嗣也跟着附和,为妻子助威。老和尚不服,一根根翻检植有碎木耳的树干,讲他确实看见有新长出来的木耳。工人给树干翻身时,不定翻到哪里去了。听到消息上山来的钎儿丈夫郭铁牛,也带人跟着一起翻检。
“这里,这里,我并未说谎。这便是新长出来的黑木耳。”
听到老和尚的大喊声,众人尽皆跑去观看,可是,看着原本光秃秃的树干,只是多了一层苔藓而已,哪里有黑木耳的影子。众人立时失了兴致。这回不用妻子开口,林仲嗣先将老和尚一通嗤笑。
老和尚不理会林仲嗣的嘲讽,自是在长有苔藓的树干上查看。果然给他找到了不一样之处,喊林芳过去看。
林芳仔细观看老和尚所指黑木耳,只是隐没在苔藓内的小黑点点,而且稀稀拉拉,少得可怜。就是将整根树干上的黑点抠下来,估计也不够老和尚塞牙缝的。不过,林芳还是很高兴,一高兴,便许给老和尚一个大好处:“咦?还真的是黑木耳呢,老和尚有功,采摘所得第一批黑木耳,随你调选。”
老和尚惊喜:“芳儿此话当真?”
“自是当真,我何时骗过你。”
何时骗过我?你骗我的时候多啦。此话老和尚只有在心里嘀咕,却是不敢讲出口,每回林芳骗他,也是因他捉弄林芳在先,他自知理亏,不敢反驳,只是揪着林芳送他黑木耳的话题:“即是如此,那第一批黑木耳,要何时才能采摘?”
要何时才能采摘?林芳不能确定,人工培养的黑木耳,快的两三个月便可采摘,可她这黑木耳,名义上是人工培养,实际完全靠自然生长,那就不能肯定要多长时间了,长一两年都有可能。见老和尚抓耳挠腮,似是很急,林芳信口道:“此时天冷,木耳长得慢些,最早也要到明年春天才可长成,老和尚且耐心些。”
“阿——弥——陀——佛——”
这一句佛号喊得是荡气回肠,满含幽怨,不甘,还有无奈,引得众人莞尔,林仲嗣更是放肆大笑,两个老头子便又在耳场开战,童氏也不停为自家丈夫呐喊助威,一扫之前的焦躁与抑郁,在无人看到的角度,两个老头互相对视,满眼笑意,耍宝初见成效。
回家路上,陈董就跟林芳讲好,等下去陈董家里,两人有事商量,所以到了家门口,林芳并未回家,而是让爹爹将她直接背进陈董屋子,齐十将陈董安置好后,也拉起陈世缘,跟随童氏回了林家。两个小姑娘时不时在一起讲小话,还不准旁人听到,众人已是习以为常。
自陈董生病以来,齐十被林芳派来照顾陈董姐弟。
于陈董姐弟来讲,齐十是个很奇特的存在,齐十教授陈董姐弟武功,陈董姐弟尊齐十为师傅,而齐十却是林家奴仆,并非自由之身。而陈董与齐十的直接主子林芳,关系又非同一般,可以讲,陈董姐弟也是齐十的半个主子。林芳曾私下里给齐十讲,若是哪日她有相中的男人,可直言相告,她会将身契送给齐十,给她自由身。
陈董已是接受了自己身体的事实,也不再逞强,而是听从童氏嘱咐,屋里多烧了两个炭盆,穿着上也很注意保暖。要沾冷水的活,不再自己动手,而由林家给她安排的婆子来做。
林芳开门见山问陈董:“怎么,是不是看了我的黑木耳,有了想法?”
陈董更直接:“我想接手你的耳场。”
这家伙,还真是想啥说啥,也不知道拐个弯,我这个半吊子,弄这么个耳场容易么,你想接手也说几句好话呀,林芳心中腹诽着,嘴上却是问:“你会么?”
“我会么?”陈董嗤鼻:“告诉你吧,我在外混当时,也给蘑菇养殖场打过工,学了一些养殖方法,养殖场的负责人本来打算培养我,要不是跟人打架,被撵了出来,我已是养殖场的技术员。可惜那时我没钱,否则自己弄个养殖场,也不至于后来当小偷。”
陈董跟人打架,这对林芳来讲,不是新鲜事,她关心的是:“蘑菇和木耳能一样吗?你可别搞砸了,白费我一番功夫。”
“嘁,你还好意思说,挺好的条件被你白白浪费,要是我,早摘了一茬木耳了,哪像你养的木耳,就差用显微镜来找了。”
“你别说的那么夸张,我不就是懒了点么,有能耐,你在没有现成菌丝的条件下,养出蘑菇来看看,我这木耳都已出来了,你才讲要接手,还好意思大言不惭。”
见陈董哑然,林芳心中大快,自己可是很少能在嘴巴上沾陈董便宜的,小人得志般宣告:“嗯,看在你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又要养育幼弟的份上,本人就开恩,将耳场转由你管理,材料自选,技术自备,人手么,我可以帮你挑选。”
陈董不吃她这一套:“哼,活脱脱一副黄世仁相,山是你家的,地是你家的,人也是你家的,除了自己这点技术,就没有我自己的东西,到了你嘴里,倒好像我有多大自主权似得。”
好容易嘴巴上沾点便宜,林芳当然不能就这么被打败,马上应对:“死脑筋了吧,你这叫技术投资,是无本买卖,木耳有了收成,你也有份,又不是白干,也不是拿死工资,收成越好,你得的越多,好孩子,动起来吧。”
得瑟的结果,便是陈董一颗核桃朝她丢过来。林芳练了几年甩针与五禽戏,手脚协调性已不是几年前可比,手一伸便将核桃接住,自己跑到陈董书桌前,拉开屉子,找出工具,将核桃砸开,播出核桃仁,朝陈董晃晃,塞进嘴巴吃起来。
扭头到一边,陈董不理她。
两人嘻闹一阵,讲好明年春天陈董再接手耳场,这个冬天,陈董还是好好将养身体。
第一三〇章 奇毒
回到家,林芳发现家中又多了一个老头,与童氏正相谈甚欢,林仲嗣陪坐一侧,却是一言不发,一副气闷相,陌生老头气质与林仲嗣完全不同,属于那种大儒风范,而其中,又夹杂着林芳自己也说不清楚,与大儒似有矛盾,又融合很好的气息。
童氏朝林芳招手:“芳儿,来,见过沈夫子。”
给沈夫子行过礼,林芳坐于童氏身侧,大眼却是看向沈夫子,很是好奇,家中怎地好好的多了一个夫子,林武还未放假,家中现在除了自己,没有别的适龄读书人,难不成是给自己请的?可是为何突然想起给自己请夫子。
沈夫子被林芳神情逗乐,笑问:“可是好奇?”
林芳老实点头,沈夫子道:“我与你二祖母曾同拜一师,你二祖母偏于妇科,而我偏于解毒,我所选行当,自是比较闲散,不如你二祖母忙碌,所以平日里有的是时间游山玩水,到处走动。听讲这里有个偏僻村庄,却是块福地,便来看看,却没想,刚好碰到你二祖父,闲聊得知,你二祖母在此,时隔几十年,师姐弟之间还能相遇,确是缘分。”
“哼,”林仲嗣冷哼一声,迈步掀帘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