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无双宝鉴 作者:罗晓(纵横vip2013.04.03完结,赌石) >

第7章

无双宝鉴 作者:罗晓(纵横vip2013.04.03完结,赌石)-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不不,我赶时间,你就在那儿呆着别动,我马上过来,很快!”朱森林又阻止着道,随即又挂了电话,看来是真的很急。
  张灿倒是有些诧异了,朱森林这么急到底是为什么?难道真想把老苏炒掉了请他去干?怎么想也觉得不大可能,老苏就算失误一次吧,那也不至于这样对待吧?
  当然,张灿是希望老苏越惨越好,让自己差点送命的那件事,是绝不会就这么放过去的,有个古话说得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定要报!


正文 第十一章 地下黑市
  在路边大约只等了十分钟不到,老朱的白色宝马五就出现了,在路口边一停下,老朱就从车窗口伸出胖呼呼的手向张灿一招手:“上车!”
  张灿迅速的拉开后车门钻进车里,上了车后才发现,老苏也在车里,满面堆笑的对他打着招呼:“小张!”
  不过张灿却是感觉得到,老苏的笑很虚伪,甚至有种强颜欢笑的意思,当然,张灿感觉到更多的却是笑里藏刀,老苏的笑暗藏机锋!
  “这是要去哪里啊?”
  老朱开车行走的方向并不是他的老石斋那边,张灿有些奇怪的问着。
  “小张,别说那么多,先跟我去吧,我老朱不会把你卖了的,总之是好事!”老朱笑呵呵的回答着,跟老苏的表情形成极强的反差,一个是真,一个是假,一个是示好,一个是歹意!
  张灿装得跟以前一样,对老苏毫无防备,笑呵呵的跟他聊了几句关于古玩一方面的话题,老苏也详细的解答着,没有人能看得出他们两个之间有矛盾。
  张灿对锦城还是比较熟的,但老朱开着车几绕几弯的,到的地方居然是他也没有去过的陌生区域,接着出了大公路上小公路,上小公路的时候已经是郊区了,后面车行走的地方越来越偏僻,到后来完全是荒地了,公路两边尽是人多深的野草。
  小公路的尽头,是一条上山的基根路,只有四米多宽的样子,路也烂,坑坑洼洼的,好在老苏的车还行,底盘高,否则是撑不住。
  在山路上盘旋来去,上到山顶,再翻一个山头,老朱把车往右一拐,下了基根路,拐进一块大坪。
  张灿从车窗上就看到,大坪中撑着几个大帐篷,四下里停着七八辆车,都是些越野型的强悍车,悍马H3,牧马人,大切诺基,再看看老朱的宝马五,跑这样的山路,倒是有些相形见拙了。
  老朱把车一停,率先下车,然后说道:“小张,老苏,到了!”
  老苏脸色有些阴,朱森林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觉得是刺,为什么要先说“小张”,然后才提他的名字?是不是意味着在朱森林心里面,张灿的位置要比他高了?
  要是平时也还无所谓,偏偏昨天张灿让他出了一个洋相,做古玩这一行,最怕的就是被别人把技术鉴定的眼力比了下去,这一行中,靠的就是眼力吃饭,老苏在张灿跟前跌了一下,偏偏又是当着老板朱森林的面,而朱森林似乎又对张灿另眼相待了,所以老苏才会很敏感。
  野地坪中有五六个男子在烧烤,肉串的香味很浓,闻着就想吃。
  老朱招招手,带着张灿和老苏进到大帐篷子里面。
  帐篷里有七八个人,一张大圆台子,不过是折叠的型的,圆台子边坐四个,四个人身后各站了一个人。
  朱森林满脸堆着笑对坐着的四个人挨个拱手道:“老马,老陈,孙老三……”最后才对气势最大的那个胖子说道:“王先生,您已经到了?”
  胖子王先生其实也不是很胖,但是看起来就是很富态,当然,女人是说富态,男人通常叫福态。
  王先生点点头,眼睛瞄了一下张灿,诧道:“朱老板,你以前带的是苏师傅吧?今天怎么多带了个人?”
  说这话时,其他几个人的眼光视线也都投在了张灿身上,张灿对他们来说很陌生,所以眼光中尽是疑惑,不过对朱森林是很熟了,料想他是不敢也不会带便衣来吧?
  朱森林赶紧陪着笑道:“王先生,还有各位,呵呵呵,大家别担心,这个小老弟叫张灿,是我的朋友,大家放心,在锦城干这一行也好几年了,别看年纪轻,眼力可是这个……”说着伸了个大拇指。
  朱森林在圆桌子边坐了下来,老苏就站在了他身后,从这个架式来看,张灿就知道,另外那几个站在背后的人大概都跟老苏一样,是坐着的四个人的鉴定师傅吧,那四个坐着的人,除了地位可能最高的王先生不认识外,另外三个人可都是认识的。
  老马叫马东,老陈叫陈兴国,孙老三叫孙天志,都是锦城古玩店的老板,实力底子比朱森林都要强,这几个人,张灿都认识,只不过他没名气,在古玩市场靠捡生意拉客赚点生活费小人物,这几个老板自然不会认识,也没有印像。
  王先生点了点头,手指在桌子上轻轻叩了叩道:“好,既然是朱老板的人,那就不提了,都来了,那就开始吧,规矩照旧,全部现金交易,大家都亮一亮吧!”
  王先生身后的人立时把一只箱子提到桌面上,率先打开来,箱子里面是一扎扎连银行封条都没拆开的钞票,三分之二是人民币,三分之一是美金,钞票面上正好看到老头富兰克林的头像。
  王先生摊摊手道:“一百万人民币,一百万美金,照老规矩,最低五百万人民币的数字,超出的部份即时转帐!”
  接着依次是马东,陈兴国,孙天志三个人亮了现金,也都是一样的数字,轮到朱森林时,老朱尴尬的笑了笑,把箱子提到桌面上打开了说道:“我底子薄,只带了七十万美金,一百万人民币!”
  王先生摆摆手,示意知道了,侧头对孙天志道:“孙老板,开始吧,你亮货吧。”
  孙天志也不客气,朝身后站着的手下勾勾手指,身后的手下便弯腰把箱子打开,取了一件物品,然后小心的放到桌子上。
  众人的目光都盯着这件物品,这是一件小件,灰白色,像只小狗的形状,整体长才六七厘米,高三四厘米,厚度只有半厘米的样子,毫无疑问,这是一件玉器。
  孙天志指着这件小玉器笑笑道:“各位,这只玉狗是从河南的渠道得到的,据说是西周的东西,大家看看吧!”
  孙天志说的话不是“肯定”,而是“据说”,这话是有学问的,他拿东西来,买卖的话,那是各凭眼力,现金交易,赚了,吃亏了,那都是关起门来自己担当承受,玩这一行的谁都明白,行内最忌讳的就是上当吃亏了之后到处放风放雨的折腾,玩古董,讲的就是一个眼力,玩的就是一个心跳。
  在市面上,谁都知道,真正的好东西是极少极少的,古玩中的物件,上了特定的层次,那又是国家禁止的,只有玩翡翠玉石的还比较多,古玩件真东西是少之又少,当然,这也并不是说翡翠玉石就全是真的了,玉件的假更多,只不过这法律没有明文规定限制,在金店玉器店销售,只要标明A货B货的标志就能正规上架销售,而玉器做假的手段手法更是越来越高明,地摊上随便拿一件,那色泽都能跟最好的玉件颜色相比,但是可以肯定,一千件当中,有九百九十九件都是假的。
  再说了,现在他们做的这个买卖就是见不得光的,如果真如孙天志所说,那这些东西的来路肯定也是见不得人的,这个买卖赌的就是眼力,当然,对于马东,陈兴国,孙天志这些人来讲,几百万也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做生意吧,又有谁是想赔呢?
  几个师傅都走到台前,各自拿着放大镜等工具来检查那玉狗。
  这玉狗的成色,表面看起来确实很老,年代久远,不过这些人都是老手,要做成这个样子的假像并不难。
  老苏与马东,陈兴国和王先生的鉴定师傅也是认识的,并不是第一次见面,所以几个人围在桌子边鉴定那玉狗的时候,相互又点头示意打招呼。
  朱森林瞧了瞧张灿,似乎是在示意他为什么不跟着上前鉴定。
  张灿见这时候,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玉狗上,没人注意他,于是便凑到朱森林耳边悄悄说:“老朱,那玉狗是真的,但是别要了,玉质并不特别好,估计价钱也值不了那么多,你现在要买下来,可能还要花一大笔钱,不划算,等下一件看看吧!”
  张灿刚刚用黑白眼透视过,那玉狗的确有些年份,是古物无疑,但沧桑的外表下面,玉质地并不是特别好,算不得上等。
  这件玉狗是南阳玉做成的,南阳玉是产自于河南南阳的独山,俗称南阳玉,也有称之为“独玉”,是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
  南阳玉之所以被称为独玉,是因为它与只有一种矿物质元素组成的硬玉,软玉不同,南阳玉的物质成份包含了多种矿物质,特点突出,它的硬度是摩氏六至六点五,仅次于翡翠,比其它种类的玉都要硬一些。
  玉石玉石,之所以称为石,那就是因为玉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翡翠为硬玉,是硬度最高的,只有缅甸才产有,软玉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产出,不过中国是产量和种类最多最大的地区,软玉之所以叫“软”,其实也并不是说它的质地是软的,是在玉中的分类,比翡翠要软,不管硬玉软玉,它的硬度都是非常高的,通常一个最简单的鉴定玉器的方法,把玉件在玻璃上用力一划,真玉就会完好无损,假玉就会碎裂。
  不过那些消费的买家百分之九十都不懂,再说,不管它是真的还是假的,顾客要是弄碎弄坏了,就算你不买,那也是要赔的,即使不赔,也会惹来麻烦,懂行的人,自然也还有其他的验证方法。


正文 第十二章 断剑
  张灿几年下来,玉器生意是做得最多,对这个也最懂一些,当然,若不是有黑白眼,这玉狗的质地好坏他也分不出来。
  现在又没有上前细看,就只这么一眼瞧瞧,张灿便说那玉狗质地不好,朱森林还有些半信半疑的,老苏几个人检查了这一阵,都确定了,退回来向朱森林点了点头。
  朱森林也是犹犹豫豫的,也不知道要不要就在第一场第一件就跟他血拼一下?不过论财力,他肯定是最弱的,真要众人都想要的,他也不一定能拿得下来,以前又不是没经历过,弄到手的拿回去,基本上也是别人瞧不起那点利润,无意与他争夺,不过赚资自然也是相当的少了。
  对于玉件的了解,朱森林也算不得陌生,白玉,黄玉,青玉,碧玉,墨玉,糖玉,汉白玉,京白玉,南阳玉,蓝田玉,基本上都见过,也玩得不少,只是真正的古玉倒是见得少,南阳玉他手中就有现成的两件,不过都是当代的产物,不值什么钱,而这古玉,尤其是从地下弄出来的,那就不仅仅是玉了,是古董。
  那件玉狗的雕琢笔法有些粗,但限于在那个年代,肯定是无法与现代的雕刻工具相比美,玉器的雕刻技术才刚刚起源,手法的粗劣让老苏他们认为是太早期的原因。
  孙天志见几个鉴定的师傅都认定是真品,也就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王先生,大家都鉴定好了,那我就出个价吧,一百二十万起步吧!”
  一百二十万的底价,对于一件西周时期的古玩,尤其是玉器,价格喊得并不算高,但到底品相太差了些,马东沉默着没开口,陈兴国只加了五万,王先生甚至没开口。
  多数人都没动手,朱森林也定下心来,心想还是算了吧,信张灿,也就没有开口,倒是老苏有些急,他知道朱森林的底子最差,比不得其他几个人,这件东西他们几个看起来没有多大的兴趣,若不趁机拿下来,要是后面拿出来的好东西,那他就没不容易有机会了,好东西,别人也想要啊,金钱上占不了优势,拿什么跟人家较劲啊?
  来的目的,其实就只能是捡两件都不要的末等物件,赚个几万十几万的小钱,就算不虚此行了,前面多次都是这样的情况。
  以前朱森林也听取老苏的意见,但今天老朱就像转变了一个人似的,就是沉住了气不动声。
  孙天志也不意外,本身这第一件玉狗也不是重点,试试水罢了,结果也只有陈兴国加了五万,以一百二十五万的价钱拿下了。
  第二件物品便有些奇怪了,是一柄只有尺长的半截断剑,剑柄青紫,剑刃呈红色,但绝不是锈迹,而且剑刃极细,好像一根小手指头一般,剑锋有些凛凛的味道透体而出,但剑却是断的,美中不足。
  孙天志这次倒是没有先说话,而是微笑着让众人自己观察看赏鉴定。
  马东和陈兴国的鉴定师傅是皱着眉头察看,王先生的师傅有些若有所思的味道,老苏则是没看懂,这东西,通体都没有一丁点的锈迹,说是剑,却又不像剑,古流传的剑,剑体都不会这么细,越早期时的钢铁冶炼,古人是没有现在的合金经验,而且炼炉温度也远远达不到现在的高度,所以要打造出超强度的好刀剑是很难的,而那些流传的名刀名剑,那都是古时候最有名气的冶炼师们的传世之品。
  冶炼师与诗词名家一般,一生之中,几乎尽了毕生心血精力也只能铸造出一把传世的宝剑来。
  几个人看了半晌,都没有说话,除了王先生的那个师傅若有所思之外,其他人都没有看出路数来,对这柄断剑,都有些一头雾水的感觉。
  古玩中,不管什么物件,其鉴定的首要几点便是,看外形,再看完整度,最后才谈细致鉴定,如果一件物品的完整度不够,那价钱也是会大打折扣的,这柄剑已经是断剑了,先不说其原来的价值如何,讲完整度也是不够了。
  站在朱森林身边的张灿也有些奇怪,施用了黑白眼一透视,黑白世界中,那剑的结构分子中包含了一些“钨”“铬”“钒”等等稀有金属,这些稀有金属在现代的冶金技术中才含有,古时期的冶炼技术水平远及不上现在,更难的是,这些稀有金属的熔点极高,古代的炼铁炉的温度不可能达到那个高度,难道这剑是现代产物?
  不过张灿马上就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因为剑身的金属分子结构的淬火成形时间超过两千五百年以上,那就表明这剑绝对是古物了!
  张灿在眼中呈现出黑白世界的时候,可从来没有在家里在镜子中看过自己那时候眼睛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现在他也不敢施用得太久,测验出这是真品,结构分子和物质的年份密度后,就赶紧停止了透视,再也因为还要为后面的物件留下能量,以免到时候无力施出黑白眼来。
  之前实验了许多次,最开始的第一次是最耗力耗神的,用过后精力疲惫之极,后来再用多次过后,熟悉了,维持的时间和间隔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要在一天中连用多次,那还是要小心节力,否则就不能支撑。
  朱森林这一次还是没有准备出手,一柄断剑就是他也入不了眼,本想问问老苏的意见,但看老苏更糊涂,看不出来好坏,便扭头问张灿:“小张,有什么意见没?”
  张灿犹豫了一下,然后才弯下头来低低的道:“老朱,这个……是件好东西,就是不知道拿不拿得下来!”
  朱森林一怔,诧道:“这把破断剑还是好东西?”说完后才又发觉不该这么大声,有些讪讪的不好意思。
  不过朱森林的话引起了孙天志和王先生的注意,尤其是王先生那个鉴定师傅,三个人的目光都投到了朱森林身上。
  “朱老板,说说看,你觉得这把断剑怎么样?”
  问话的是孙天志,微笑的样子,让张灿觉得他是故意如此,看来这个人是不会轻易把这剑转手的。
  朱森林嘿嘿一笑,赶紧狼狈的把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