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挑战盖茨神话--中国大学生创业潮 >

第3章

挑战盖茨神话--中国大学生创业潮-第3章

小说: 挑战盖茨神话--中国大学生创业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0年7月,大学生李玲玲的无行健公司对外正式宣告瘫痪,10万风险投资收回无望。我感到非常可笑的是,不就是10万块钱嘛,有什么可以小题大做的?10万块钱怎么办公司呀?不停摆才怪呢!李玲玲上中央台《对话》节目后,视美乐总裁王科接受《北京青年》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那期《对话》节目我看了,我觉得媒体有误导。很难说她落败吧。因为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三年级的新闻系女生,去实践自己的专利,没有别人的帮助,成功了才怪呢。对‘李玲玲事件’这样的宣传,对她个人以后的创业不太有利。慧点科技、视美乐、易得方舟的创业者在大学读书时就开始摸索,为创业储备,融资成功,便如鱼得水,而不是拿了10万风险资金就让媒体炒一把。视美乐现在3000万注册资金,我们也没去炒什么所谓的‘第一’的概念,10万块钱能干多久?”
  我去武汉采访李玲玲时,她跟我说:“像我当时创业吧,是在不经意中被推上来的,不能说我具备了这方面的素质,应该说当时是很不成熟的。前几天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组来找我,最后走的时候跟我说:‘李玲玲好好干,我觉得你已经具备了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我觉得这是我这么长时间来听到的最感动最让我高兴的一句话。”
  近日,李玲玲打电话告诉我一个“喜事”,说有一家公司准备跟她合作要把“天行健”重新做起来。在话筒里听到她开心的笑声,我心里是万般滋味,也许我应该在黑夜里默默地为她祈祷……
  说到媒体炒作,慧点科技的总经理姜晓丹这样说:“前段时间媒体的报道我很不高兴,我觉得新闻记者也好,媒体也好,它是个放大器,当创业这个事好的时候,把它吹成一朵花……我觉得清华创业园里面的公司整体都不错,就有那么个别的公司有困难的时候,报道的调子马上就翻过来,这可不太好……是小孩嘛(把刚成立不久的创业公司比喻为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感冒发烧,什么扁桃体发炎呀,明儿什么磕呀碰呀……老是病假。不能就说:‘不行,他已经死了。’或者说怎么着,然后到处去报丧,让孩子更觉得没有希望,本来是一个感冒,然后转成肺炎,到最后真的让他死掉了。”
  V2科技有限公司(乐都)的CEO叶滨说:“如果在普通缺少勇气的情况下,你去打击那些有勇气出来做事的人,我觉得这对社会发展是很不利的。至少你应该先鼓励人家,先让一批创业者涌现出来,带给广大学生一种新的希望,而不是还像过去那样上大学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不会想着去创造一个好事业。”
  我写这本书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我不是什么报社、杂志社或电视台的记者,我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做这个系列采访的,所以不会受到所属单位报道方向的制约。我没有单位,不会受制于人,写得很真实,很客观。很多接受过我采访的创业者都说我跟那些记者不一样,意思是说我比较理解他们,能跟他们谈到一块。我跟他们可以说是同龄人,都是七十年代出生的。采访他们时我也只有26岁,加上我也是属于特别有追求的人——26岁就已经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和两部长篇纪实文学,所以大家有共性,有心灵的感应,能达成一种默契,我最能传递他们的心声。上海同济大学的创业者宫海这样对我说:“我的很多想法和内在东西,是靠你去挖掘出来的,然后传递给后面想创业的人,把我们创业先行者站在潮头的感觉告诉他们,对他们创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我采访完这批走在最前面的创业者后,再去看看那些报纸或杂志的新闻报道,发现有很多实在是太简单了,甚至是太肤浅了!只是陈述一下公司发展得怎么样了,大概由于报纸版面不允许的原因,很难把创业者的理念和内心感受更详细地告诉读者,而作为容量很大的书就能做到这一点。有的媒体靠吓人的标题来炒作,我认为这是对读者的一种愚弄!
前言(四):“休学创业”不等于“辍学创业”
我有每天看报纸的习惯,突然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休学创业”这几个醒目大字,我心里就在想:嘿,又要热闹一阵子了!
  先是南方某大报显著位置有大标题为“教育部颁文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下面副题是“清华大学为三名在读研究生发展企业首开绿灯”。该文称“教育部公布了一项新政策:大学生、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藉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碰巧的是,那三位清华研究生的停学创业申请已获校方批准,于是大家对这个关于教育部颁发文件的消息信以为真。
  然而2000年1月21日的《北京青年报》以题为“大学生休学创业真能盖过盖茨取代戴尔”的报道纠正了教育部颁发文件的消息,报道这样写着:
  “我们并没有发文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当记者问起报上所谓的新政策时,教育部学生司综合处的张处长说:“那只是科技司下发的文件中的一句话,与学籍管理没有什么关系。关于休学的规定早就有,但其中没有大学生创办公司的提法,因为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北京市教委学生处甘北林处长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连问了两遍:“教育部颁文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记者又把报上的大标题念了一遍,可心里也有点发毛。
  “这样说恐怕不太妥当,我要给你们媒体泼点冷水。”甘处长说,“大学生不够成熟,应付社会的能力不强,我们并不提倡学生休学个人创业。”
  “1999年,清华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是教委特批的。他们的学生素质比较高,能力比较强,很多理工科专业易于拿出较成熟的创业方案,在社会和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可能大一些,但清华中少数人的创业行为并不具有普遍性。再说,这也不是我们一提倡就能推广的。事实是,本科生创业成功的连1%都没有,研究生的成功率也不到50%。现阶段,我们不会鼓励学生去冒这个险。”
  清华大学在1999年9月份开始,有次把“创业停学与复学”列入学籍管理规定,目的是想给有创业机会或经济困难的同学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前有病才休学,现在学生根据各自情况提出申请,导师和系里同意,就可以办理停学手续,但停学期间不享受研究生待遇,时间最长不能超过三年。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以自己的优秀学子为荣,他说:“尽管有不少成功的创业者是在校大学生,但更多的还是学业有成者。清华2万学生,真正出来休学创业的只有10人,因此,在校学生应该克服浮躁,不要梦想百万富翁速成。”清华休学创业的学生代表有FanSo的鲁军和刘颖、互联网实验室的方兴东。
  北京大学以文科见长,但学生创业的热情和校方的支持一点不弱。北大教务部李部长说:“如果学生认为有必要休学,北大会批准其休学一至两年。到社会上实践之后,学生会知道自己还需补充什么,这有利于促进学习。我们相信学生判断,支持他们自主地发展。对特殊人才会特殊对待。这些灵活的管理,既是对受教育者的认可,也是现代教育的需要。”
  除了北大以外,全国还有许多高校也纷纷效仿清华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我以前在浙江大学做采访,听到学生说:“我们浙大的口号是学清华一百年不变!”看来,此话一点不假,创业便是最好的佐证。
  2000年2月18日《中国青年报》刊出一篇叫“给休学创业盖茨梦泼盆冷水”的文章,这篇文章摘自新浪网,是一位身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写的,其中这样写到: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可是,美国教育部从来没有颁文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相反,一直把帮助全体公民完成大学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今年是美国的总统选举年,所有竞选人打出来的第一面大旗都是全民教育。在国内,如果“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属实,那么,那种做法是否正确实在值得深思。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恳切地希望各方人士能够审慎考虑“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
  最后,我也想从大洋彼岸向国内校园的青年说几句心里话:你们的正业是学习。创业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都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你们的人生还处在学习阶段,这个黄金阶段是一去而不回返的。目前,在美国计算机信息产业,代表新技术发展方向的领衔科学家大多是三十刚出头的人,他们的成功都是在校学习的黄金阶段开始的,而不是休学创业。因此,你们的创业活动应该为你们的学习和黄金时代服务,而不应该让你们的学习和黄金时代为神化了的“盖茨梦”服务。走快从“盖茨梦”中苏醒过来吧!
  在我看来,这位留学生过于担心了,大学生并不是小孩子,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做出判断该不该创业,还有,并不是你想休学创业就能休学创业,还得学校和系里批准呢!而学校主管部门又不是白痴,难道他们会随便批准吗?如果把做“盖茨梦”仅仅理解为像盖茨那样放弃学业而去编软件赚大钱,那就太肤浅了!简直是庸人之见!我们是要学习盖茨的那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就像我们国家倡导的学习雷锋,并不是说我们也像雷锋那样去参军入伍去开解放牌汽车,而是要学他那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涉及到各行各业。同样,盖茨的创新精神也是可以在各行各业推广的!
  也许是媒体炒作的缘故,使大家产生“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的错觉。其实,休学创业的大学生毕竟是少数,既然他想蹦出来那我们干嘛要死死把他拴住呢?中国人是不是太看重文凭了?况且,学校还给他保留着学藉,两三年后他还可以回来继续念学位拿文凭,只不过是推迟两三年拿到文凭而已,有什么好担心的?难道人们担心这些人创业后就堕落了就变得弱智了就完成不了学业了?“休学创业”不等于“辍学创业”,休学与辍学是有天壤之别的。盖茨可是“辍学创业”,他放弃了哈佛大学的文凭!
  2000年12月18日《北京青年》周刊登出了一篇叫“检讨大学生休学创业”,看到印在封面上的这一行醒目标题,我简直是吓了一跳!心想:大学生休学创业干嘛要检讨?他们犯什么错误了?检讨的意思是:找出本人或本单位的思想、工作或生活上的缺点和错误,并追究根源。
  文章一共写了三位创业者,分别是李玲玲、鲁军和王科,只有鲁军属于“休学创业”。而“检讨大学生休学创业”下面的副标题为“本刊记者专访第一批大学生创业弄潮儿”,那我就要问:“只采访了李玲玲他们三个人,却搞出这么一个副标题是不是夸张了点?”而且让我感到特别可笑的是,既然文章的大标题为“检讨大学生休学创业”,为何不多采访几个休学创业者多了解一下实情?他们这批休学创业者难道真的用得着“检讨”吗?方兴东也是“休学创业”,如果有人指着方兴东的鼻子斥问:“方兴东,你是不是该检讨检讨?”我想方兴东不骂这个斥问的人有病才怪呢!
  更可笑的是,鲁军属于“休学创业”,可他那一部分专访的标题为“创业,每天都很难”,王科为“告别学生公司”,而不是休学创业的李玲玲的标题却是——李玲玲的“检讨”。我实在是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看了整篇报道,我找不出一句“检讨”的话来。那么这篇报道对读者不是误导是什么?
  《北京青年》周刊记者就李玲玲参加中央台《对话》节目采访了她,李玲玲说:“这次《对话》栏目定了一个基调,是我始料不及的,但如果仅仅因为我是大学生创业第一人,以我的成功或失败来认定大学生该不该创业的话,我认为是不可取的。我成功了,大学生就可以出来创业了吗?我失败了,大学生就不能创业了吗?”
  “我其实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那回中央电领台来录《对话》节目,是学校领导坚持让我去的。在《对话》节目实录现场我多少有点失望,因为我感觉现场嘉宾包括现场观众对我的背景、具体情况都不很了解,甚至对我们公司的名字都不很清楚,他们的一些好意的劝告我觉得甚至有点好笑。当然,我非常感谢他们给予我的真诚关心和建议,就我个人而言,我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自己的事,不被别人左右。”
  周刊在写鲁军的那一篇,有这样的一句话:“一年前,他离开课堂的时候,大学的文凭压在很多人的心口,那是清华大学的文凭啊!停学。”一看到这句话,我就扑嗤一笑。这是什么意思?没必要这么担心吧?难道这位记者真的担心鲁军再也拿不着清华的文凭了?鲁军告诉我,两年后他继续回清华读书拿文凭!而最近我去FanSo公司找他拍照时,他看起来挺潇洒呀!拍了一张后,我准备给他拍第二张时,他说:“别拍了,有人在等着请我吃饭呢,没时间了。”然后赶紧跑了。
  唉,有些新闻报道简直是庸人自扰!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太无聊了!倒霉的是读者,一个个被搞得满头雾水,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所以,我觉得该检讨的是某些媒体,而不是“大学生休学创业”。
  五寄托着一代年轻人的梦想
  这是一个崇尚知识和创造的时代,新一代知识经济的先行者,创造了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凭借着知识和远见实现梦想的奇迹。他们聚积财富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一些靠传统行业发迹的老牌经典富翁惊呼:Internet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叫人不可思议了!一个个神话的诱惑牵动着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心弦,怪不得大学校园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创业浪潮。
  比尔·盖茨当年20岁从哈佛大学退学创业,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创立了今日的微软帝国。他的个人财产跟他所持有的微软股票涨跌有关,我在一份资料看到盖茨的财产一度达到960亿美元,股票一跌,他就一天损失好几十亿美元,但近年来他的财产一直都是在500亿美元以上。盖茨以世界首富而成为一些人的偶像,他的传奇经历早已传遍世界,影响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许许多多的人都在想着有朝一日象盖茨那样把自己的知识转变成财富。其实,这种神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当中已经有人在创造这种神话。
  创业——这包含机遇与挑战的字眼,已经成为无数大学生心中的梦想,作为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创业者,他们掀起了一面具有历史意义的旗帜,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包括所有的年轻人)应该为他们感到骄傲,就像史玉柱那个时代的人为史玉柱感到骄傲一样。从柳传志到史玉柱,从张朝阳、丁磊、王志东到这批大学生创业者,他们都是中国创业史上的丰碑式的人物。当我逐个采访完这批大学生创业者后,有些朋友问我有何感想,我非常兴奋地说:“他们将被载入史册!”也许话说大了点,但这绝对是我的肺腑之言!
  2000年7月13日《北京青年报》刊出的题为“创业:人生必经之路”的整版报道,主题词这样写到:
  随着“创业”一词在媒体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对于创业内涵的界定以及创业形式的探讨,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着。从人一生的生存和发展上看,每个人都在不同层面、不同阶段、不同环境里从事着创业活动,都在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其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