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航线-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昼伏夜行,整整走了四天,少尉来到河南西部卢化县。
在县城郊外,虞为发现一处简陋的“机场”,少尉先是惊喜,再细查看过后,失望至极——泥泞被暴晒后变得坑洼不平的“跑道”,别说是飞机起降,恐怕连行车都不能。
失望的少尉在跑道边坐下来歇口气,他计算,也许再用20天,才能走到西安。
必须要马上离开这里,刚才路过这里的百姓讲,日本人说了,发现被击落的盟军飞行员,要马上报告,皇军重重有赏。
8月的中原,骄阳似火,空荡的“机场”上,只有少尉一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地平线尽头,和孤零零的少尉一样,出现一只大鸟……
“大鸟”越来越近,少尉能看清,在鸟身的两端,伸出两只大大的翅膀。
“日本人的零式机!”发现飞机后,虞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日本人来追寻他了,他起身正要隐蔽,恍然间,机头下方的鲜红的“鲨鱼嘴”让他顿时心跳加快,热血沸腾——是战友。
中美混合团第三大队分队长特纳(William Turner)为寻找失踪的战友,不顾安危,已单机从西安到卢化间飞了多少个来回了。现在,他在空旷的大地上看见了虞为,异常兴奋。
空中,P…40不断地对地面摇摆机翼。
地面,年轻的少尉冲着上面频频摆手。
P…40在少尉头上转了几圈,丢下一个小包。已被饥渴交加折磨多日的虞为连跑带跳地上前,拾起:四包香烟、消炎片、一壶酒,还有一沓钱。
虞为心中泛起一股暖流,他下意识地对着渐远的P…40挥挥手——再见,我的战友,相信我,一定会走到安全地带!
渐远的P…40又折回身,并且高度在一点点下降。
看着一点点下降的飞机,少尉仿佛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他的脸刷白,急忙摆手示意——拒绝降落。这样的“跑道”根本无法降落,弄不好就是机毁人亡。退后一万步,就是降下来,也不能再次起飞,关键是,单座的P…40,现在是两个人,就算是起飞,也不能再搭一个人啊!
在虞为瞪大的眼睛中,P…40连蹦带跳地在龟裂成结块状的“跑道”上停稳,特纳迅速跳出机舱,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虞……快!”
来不及再多说什么,远处已经传来枪声,那是日本兵看见有飞机落地,循声而来。
少尉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飞机前。
看来分队长也没了主意,他站在机翼上,呼呼喘着气。突然,一步蹿到机背上,弯下身,大喝一声,使劲地把飞行座后边的机载电台拽下来,摔在地上。
“Hurry; hurry……(快、快)”特纳手忙脚乱地回身,把虞为拉上P…40,使劲地把少尉按到那个丢掉电台后空出来狭小空间,接着跳进机舱,发动引擎。
第二十三章 最后的飞越(3)
枪声,越来越密集。
P…40马达轰鸣,像一个负重过多的老牛一样,费力地在“跑道”上缓慢地挪动着身子,就是不愿意离开地面。
特纳一边咒骂着一边开足油门。
“跑道”已经用了三分之二了,若在平日,早就该升空了,可是现在,它却毫无一点抬起头来的迹象。
从身后射来的子弹“嗖嗖”地从头顶掠过。
20米、10米、5米……就在飞机即将冲出跑道那一刻,P…40终于怒吼着抬起机头。
特纳转过身,对着蜷缩在背后的少尉把食指和拇指弯成一个圈——“OK!”
虞为双手紧紧把住分队长的肩,大声喊道:“你,为什么要救我……”
特纳回过头,同样也是大声地:“把你一个人抛在那儿受苦,我不忍心……”
空中,一架单座的战斗机向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虞为说:“本来我准备半个月走完的路,结果飞机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到了。我那个分队长好哇,真是好哇。”
对战友的相救,是一种爱,可还有一种爱,却不是相救……
是杨训伟老人讲的,还是发生在中美混合团,时间距离日本人投降只有半年多。
1945年1月18日,湖南芷江。
中美混合团接收三架B…25轰炸机,其中两架分配给中方一大队,一架分配给五大队。由美军人员组成的三个机组到印度接机,跨越驼峰航线,回到中国。其中,两架飞抵重庆梁平,另外一架继续飞行,它的目的地是湖南芷江。
冬季的湘中,临近黄昏时刻,照了一天的太阳懒洋洋地斜吊在西边的山顶上,随时都要躲在山脊后。瑟瑟寒风中的芷江机场,跑道上,由于没有空勤任务,除了少数几个机务在围着一架战鹰维修外,基本上见不到什么人。
B…25接近机场,也许是考虑到机组长途奔波的疲倦,塔台让它直接进入跑道着陆。
也许是真的很劳累,也许在“驼峰”上空遭遇到强气流的袭扰,有的老人说它在“驼峰”上空受到了日本人的零式机的攻击,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摆脱的。B…25晃晃悠悠地接近跑道。明眼人能看得出来,它的着陆姿态非常不正常。
这样下去要出事的。
果不其然,B…25接地就比平时小了许多,还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伴随着刺耳的刹车声,只见它冲出跑道,一头扎进稻田中。
一股青烟从B…25机腹部蹿出,随之,火光四溅。
警报声凄厉地响彻机场上空,拉着长笛的救护车、熙攘的人流全部向这里奔来。
火苗已在飞机腹部开始燃烧,在大火和浓烟中五名机组成员已有四人相继跳出机舱,只有副驾驶被紧紧卡在变了形的驾驶室里,他的额头上流着鲜血,痛苦地呻吟着。
救援的人们被这个情景惊呆了,不知所措。
飞机内,氧气瓶、机关炮弹噼里啪啦地爆炸着。
大火已经从机舱中段渐渐燃烧到前舱,毫无办法的人们聚集在驾驶室前,眼看着火苗吞噬着副驾驶,没有大型机械,谁都不能把他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副驾驶痛苦的表情,听着他嚎叫。
随着一股呛人的浓烟再次喷出,副驾驶腿下出现蓝色的火苗,他的声音更加痛苦。
火光渐大,如果再不想出办法,也许很快,大火会将他全部吞没掉。
怎么办?怎么办!
现场无人说话,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28岁的丹宁少校(John Dunning)身上。
现场,只有他的军衔最高,他必须马上做出抉择!
烈火在燃烧、枪弹在爆炸、副驾在痛嚎……
年轻的少校思忖片刻,他长长出口气,下定决心。
少校把手伸向背后……
身后,上等兵麦克(Mike)从腰间拔出手枪。此时,大家明白了一切。
丹宁少校接过枪,向前跨了两步,他抬起右手,透过舷窗,他把枪口对准了满脸血迹的副驾头部……
下身已被火包围的副驾在痛苦挣扎中明白了一切,他无力地点点头,绝望地闭上眼睛。
随着“砰”的一声枪响,所有人的心都猛地抽搐了一下。
少校把枪扔在地上,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周后,丹宁少校搭机到昆明,他自己走上美军军事法庭。
又是一周后,军事法庭在昆明宣判,John Dunning少校无罪,因为他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战友的痛苦。
杨训伟:“这件事情曾在混合团引起巨大震动,咱们自己人都认为那个John Dunning做得不对,是不是能把人抢救出来,起码也得试一试,怎么能一枪就把人给打死了,而美国那方面无一例外地都认为John Dunning做得对,为这事,我们在出任务途中在飞机上还争论过,他们的观点是如果John Dunning不开枪,那别人也会挺身而出,因为任其发展,就是残忍。咱们和他们,很多地方不一样。
战争,只能给你、我、他,及毫不相干的所有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天上与地下,国内与国外,全都是一幕幕悲情。
1945年1月6日那一场大风暴对于中航和印中联队,1945年1月6日无疑是黑色的一天,在这一天夜里,两支主力运输队伍,总共有十三架飞机在驼峰航线上失踪,但就是这个数字,也值得推敲,因为它只计算中航和印中联队,并没有把驼峰航线上顺道“路过”而失事的飞机统计在内。
第二十三章 最后的飞越(4)
能找到的所有的资料均记载,此次造成数量巨大的飞机失事,是由于日本人偷袭导航台,为避免导航台被袭后带来更大损失,盟军下令关闭驼峰航线上所有导航台,结果致使在夜空中飞行的飞机失去导航后,犹如盲人失去了手杖,最后全部坠毁。
这是只有好莱坞电影里才会有的场景。
首先,在驼峰航线那一段飞行,是没有任何导航的。其次,日本人基本上不在夜间出来,他们也知道“驼峰”的厉害。
真实的情况是,1945年1月6日,在汀江至昆明间,所有在驼峰航线上飞行的空中勇士们,遭遇了一场百年难遇的特大风暴。
2003年北京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及结冰,造成全城大拥堵,据说很多人那天晚上是在路上、在车里过夜。
而1944年那场特大风暴,使许多人在顷刻之间坠入深渊、峡谷,雪山、冰川……
2003年3月15日,从黄明老人家里采访出来,前方就是首都机场的跑道,一架架巨型民航班机就在我的视线中呼啸着脱离跑道,昂首插入蓝天。看着那些现代化的客机,我不由思绪万千,马上想到了它——我的“驼峰”!
从黄明老人那里得到证实,那一夜,是特大风暴来临。
风暴袭来之际,黄明正在加尔各答中航总站通讯台值班。老人说,当时公司有将近十架飞机在航线上,有的是从昆明往汀江飞、有的是从汀江往昆明飞,还有正好在驼峰航线上的。
航线上遭遇特大风暴的消息最先是印中联队传过来的,他们的飞机多,此时大都又正好在航线上。收到他们时断时续的电报,一开始,地面并没有太当回事。“驼峰”
上空哪一天没掉过飞机,飞机又哪一天没遭遇过“恶劣天气”?但在值守电台中,听着听着就不对劲了——保守估计此时空中也应该有一百架左右,传回来的电文都是混乱不堪,汀江站此时报告说,他们值守的电台听到都是在声嘶力竭挣扎中的喊叫,传过来的声音都不是好动静了,怎么喊叫的都有。这才发现问题严重,总部命令赶紧叫通汀江站,喊他们都返航,话是这么说了,但气候一变,通讯质量也变,能不能听到是另外一回事。据说,一直到黎明,叫喊声渐渐减弱、减少。第二天统计,那天晚上,中航的飞机都是在两边点上的起飞中,发现不好后,赶紧回去了,所以在那天夜里只损失了两架飞机,至今我都记得很清楚,是74号和77号。都是从昆明返汀江,是空机。
你想啊,空机本应该是好走一些的,那都摔了,可见那次风暴有多大。
经一番努力,还真是查到74、77两架C…47的机组成员情况。
74号,机长:寇卓恩(R。 W。 Coldern),副驾驶:郑国威,报务员:周文楠,实习报务员:戴赓。
77号,机长:瓦伦(W。 D。 Warren Jr。),副驾驶:沈宗进,报务员:刘仰圣。
两架飞机最后的电文都大同小异:遭遇强风暴,飞机严重偏航,估计我们已被吹至喜马拉雅山以北,准确航向已无法判定、穿行在冰川夹缝中,这是最后一份电报……
黄明:“印中联队最后统计,他们摔了二十多架,我看不一定,1944年11月20日他们就在一天之内摔了十三架,这一次应该更多才对,他们飞机多,再加上第十四航空队、第二十航空队,都在那上面过来过去的,自然飞得也就多,可能是统计出现错误。”
2003年,我和到访的原印中联队C…47机长Robert Bobbett少校谈到1945年1月6日那场特大风暴时,他就在空中,在昆明刚起飞,接到紧急通报后就返航了。老人用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他返航时,在空中,仅是他听到在“驼峰”上空的飞机起码有四十到六十架,好几个单位的,都在风暴中哀求援助。
可谁又能帮助得了呢?
Robert Bobbett老人说。
那实在是一个恐怖之夜,风暴中,有雨、有雪、有冰雹,那么多的复杂气象能组合到一起,实属罕见。
2002年,西藏林芝地区发现一架印中联队C…46比较完整的飞机残骸。在残骸内部,一具遗骨高吊在机舱上方,没有痛苦挣扎姿态,这说明,当飞机迫降时,这个大兵在机舱中,被高高抛起,并被吊在了机舱顶部,瞬间死亡。可在飞机迫降现场附近的一处山洞中,情景让人悲痛欲绝:两具遗骨,背靠背地依靠着。六十多年、两万多天,时光腐蚀了他们的外套、侵吞了他们的血肉,剩下的就是两副骨架,可就是这两副骨架,当人们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依旧是紧紧相依……
两个十八岁多一点儿的孩子,在1945年1月6日那场大风暴中,被强气流吹至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上,迫降中的受伤使他们拼尽最后一点力气爬到这个洞子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里,他们只能紧紧相依,靠微薄的体热互相温暖着对方。凛冽的寒风很快侵入他们的肌体,他们的体温在一点点地下降,慢慢,他们合上了双眼……
走马灯般的“总经理”
1945年2月,中航总经理再次更迭,李吉辰走,沈德燮到。实在是难以找到这一时期中航的后两位总经理太多的资料,但都是有“来头”,国民政府算盘扒拉得相当巧妙。一些老人说,其实那会儿,国民政府、航委会、交通部把公司总经理换来换去的,最后一任是刘敬宜,目的只有一个——找个机会把美国人一脚踹出去,独吞中航。
第二十三章 最后的飞越(5)
所以,才走马灯一样地把总经理换来换去。
也是,一个比自己强大的“朋友”可以任意在自己房间内进出,就是再好,肯定心里也别扭。
其实早在三十年代末期,就想把美国人给“踹”了,无奈和日本人全面对抗之时,实在是没有机会。林伟成那次赶走所有美方机长,只不过是“踹”前一次“预演”罢了,但后来的一切表明,这一脚,实在不是可以随便踢的。整个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对外的惟一通道就是“驼峰航线”,在和日本人交火中,每一滴汽油、每一颗子弹——所有军需给养,全都是由中航经驼峰航线运至国内,此时如果还想着“踹一脚”的事情,简直就是疯子,没法踹,也不能踹,于是就不断地变换总经理,就是不能和美国人靠得太紧。另外就是,有几个总经理是从军方过来的,自有其“秘密”。抗战结束了,又想踹,这内战又开打了,还是不行,直至中航的最后起义,回到内地,回到了新中国。
老人们说,抗战结束后,那时谁要在中航工作,就像现在人们说起在“中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工作一样,足以把对方羡慕得要死。
老人说,中航抗战时期还不行,毕竟牺牲太大。主要是抗战胜利后发展起来,飞机一下子就扩充到60多架,远东第一,世界第六。在香港,我们在地上走,前面得马上让路,那时的什么“国泰”啊、“日航”啊,算得了什么啊,都不在我们眼里。
我们起义前,潘国定住别墅、开跑车,一个月工资是两千多美金。
主要是有序,一切都按制度做事,于是,不管总经理怎么换,在邦德的调理下,中航的一切按部就班,也没有因为中方领导的频繁更换而有“一朝君子一朝臣”的现象发生。
所以无论总经理怎么换,它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