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习惯左右人生 >

第11章

习惯左右人生-第11章

小说: 习惯左右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誉,也可以乘机宣传本国形象,但是以新场馆建设为主的强大硬件软件投人,又将使『政府』负担巨大的财政赤字。1976年加拿大主办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10亿美元,预计这一巨额债务到2003年才能还清;1980年,前苏联莫斯科奥运会总支出达90亿美元,具体债务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奥运会几乎变成了为〃国家民族利益〃而举办,为〃政治需要'〃而举办。赔老本已成奥运定律。最好的自我安慰就是:有得必有失嘛!

    直到1984年洛杉矾奥运会,美国商界奇才尤伯罗斯接手主办奥运,运用他超人的创新思维,改写了奥运经济的历史,不仅首度创下了奥运史上第一巨额盈利纪录,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奥运经济学〃模式,为以后的主办城市如何运作提供了样板。

    鉴于其他国家举办奥运的亏损情况,洛杉矾市『政府』在得到主办权后即作出一项史无前例的决议:第23届奥运会不动用任何公用基金。因此而开创了民办奥运会的先河。

    尤伯罗斯接手奥运之后,发现组委会竟连一家皮包公司都不如,没有秘书、没有电话、没有办公室,甚至连一个帐号都没有。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尤伯罗斯决定破釜沉舟。他以1060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旅游公司股分卖掉,开始招募雇佣人员,把奥运会商业化,进行市场运作。

    第一步,开源节流。

    尤伯罗斯认为,自1932年洛杉矾奥运会以来,规模大。虚浮、奢华和浪费成为时尚。他决定想尽一切办法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首先,他本人以身作则不领薪水,在这种精神感召下,有数万名工作人员甘当义工;其次,延用洛杉矾现成的体育场;第三,把当地的三所大学宿舍作奥运村。仅后两项措施就节约了数以十亿的美金。点点滴滴都体现其创新思维的功力、胆识。

    第二步声势浩大的〃圣火传递〃活动。

    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后,在美国举行横贯美国本土的1。5万公里圣火接力跑。用捐款的办法,谁出钱就可以举着火炬跑上一程。全程圣火传递权以每公里3000美元出售,1。5万公里共售得4500万美元。尤伯罗斯实际上是在卖百年奥运的历史、荣誉等巨大的无形资产。

    第三步,狠抓赞助、转播和门票三大主要收人。

    尤伯罗斯出人意料地提出,赞助金额不得低于500万美元,而且不许在场地内包括其空中作商业广告。这些苛刻的条件反而刺激了赞助商的热情。一家公司急于加人赞助,甚至还没弄清所赞助的室内赛车比赛程序如何,就匆匆签字。尤伯罗斯最终从150家赞助商中选定30家。此举共筹到1。17亿美元。

    最大的收益来自独家电视转播权转让。尤伯罗斯采取美国三大电视网竞投的方式,结果,美国广播公司以2。25亿美元夺得电视转播权;尤伯罗斯又首次打破奥运会广播电台免费转播比赛的惯例,以7000万美元把广播转播权卖给美国、欧洲及澳大利亚的广播公司。

    门票收人,通过强大的广告宣传和新闻炒作,也取得了历史最高水平。

    第四步,出售以本届奥运会吉祥物山姆鹰为主的标志及相关纪念品。

    结果,在短短的十几天内,第23届奥运会总支出5。1亿美元,盈利2。5亿美元,是原计划的10倍。尤伯罗斯本人也得到47。5万美元的红利。在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向尤伯罗斯颁发了一枚特别的金牌,报界称此为〃本届奥运最大的一枚金牌〃。

    『毛』病点拨:洛克菲勒有句名言:〃如果你想成功,你应辟出新路,而不要沿着过去成功的老路走……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且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经过,那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亿万富翁。〃

    

习惯左右人生 74。好计策只用一次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事物没有是一陈不变的,要学会用活的眼光看问题。

    从前,有个〃三国『迷』〃。一天,村子里来了戏班子,唱的是《空城计》。三国『迷』实在想看,可是家里没人看门咋办呢?失盗不是要吃大亏吗?他在堂屋里来回踱着,猛的,他一拍大腿:〃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放着孔明的计策为何不用?〃于是,他敞开大门,把灯笼高挑在大门口,书案上也是明灯烛火的。然后把袖子一甩,就去看戏了。原来,他用的也是〃空城计〃啊!

    看完戏回来,把家里的东西一清点,线没少一根,针也没短一根,他赞不绝口地说:〃孔明真神人也!〃自此,对诸葛孔明愈加佩服,敬若神明。

    隔了不久,村里又唱戏。这回三国『迷』又点起蜡烛灯笼,敞开大门,跑去看戏。他又用上〃空城计〃了。

    可是,他这次看完戏回来一看,不禁放声大哭,原来连家里的大门都被小偷卸掉了。他气得大骂诸葛亮,在书上见到孔明的名字,先是一墨杠,然后就挖掉,一本好生生的《三国演义》,被他挖得百孔千疮。

    『毛』病点拨:再好的计策只能使用一次,重复使用就非良策了。只有不断推陈出新,社会才能前进。

    

习惯左右人生 75。勇于探索求实

    不满足现状,开拓进取,会有更大收获!只要你勇于探索……

    著名经济学家、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先生曾讲道:

    〃有了不断探索的精神,有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北大人不相信教条,不盲从权威,不随风摇摆。我记得我的一个学生在接受某一项研究任务时曾说过:'我们接受课题,但不接受指定的观点,也就是不接受指定的结论'。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北大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们对待研究工作的负责态度。课题,可以接受,也应该接受。至于观点,那是在实际研究中逐渐形成的;而结论,则是全部研究工作结束时才归纳出来的成果。我们是独立思考者,不会随声附和,也不懂得如何为指定的结论去收集'证据'。〃

    多么鲜明的观点!多么精辟的论断!

    这就是北大人的形象,这就是北大人的态度,这就是北大人那种对社会、对学术的负责精神,这更是北大人那种勇于探索的求实精神的经典『性』写照!

    厉先生在回忆〃文革〃那段岁月时说:〃也许60年代末到7o年代中期是一段最艰难的日子。经典中没有谈过的问题,不容许讨论;经典中已经谈过的问题,不必再讨论。但这场文化界、思想界。教育界的风暴,并没有把北大所固有的探索精神毁灭掉。讨论可以被扼杀,思考却无法制止。何况被扼杀的也只是公开场合的议论,每一个北大人总有那么几个知心的伙伴,小范围内的探讨,岂是禁止得了的?于是出现了两个北大:一个是外界看得见。听得到的北大,那是浮在水面上的北大;另一个是只有生活在北大、同北大的命运始终拴在一起、继承并发扬了探索精神的北大人才能察觉到的北大,这是深藏在北大人心中的北大。不了解60年代末到7o年代中期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北大的人,是不了解北大的。结果呢?愚弄者被愚弄了,欺骗者被欺骗了,想铲除北大探索精神的人的打算落空了。北大依旧是北大。〃

    〃文革〃时没有被遏制住的探索求实精神,在新时期又迸发出了新的活力。北大经济学萧灼基教授指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北大的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我能够赶上这个思想解放的学术春天,感到十分幸运。北大学术上宽容、宽松的环境,为我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正是由于北大有着较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才使我能够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大胆探索。我认为,在学术问题上,发表其观点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人,其贡献不说自明。真理是在争鸣、争论、争辩中发展的。因此即使发表了没有被实践所认同的观点的人,对于正确理论的形成,也在不同程度上作出了贡献。〃

    199o年北大毕业的刘伟博士,现在已经是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知名度较高的年轻经济学家。他的博士论文《中外产权制度比较研究》在国内学术界较早研究产权改革理论,他的许多观点,具有超前『性』,在学术界具有领先地位。1991年毕业的莫扶民博士,在博士论文中明确提出和深刻论证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兼容。这个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论文完成于南巡讲话发表一年前,作者的理论勇气、探索精神令人钦佩。1991年毕业的陈云贤博士,在国内经济学界率先提出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相互关系规律。他不仅研究投资理论,而且从事投资实践。短短几年,他管理的证券公司高速成长效益显著。

    『毛』病点拨:正是由于有些人有了不断地追求,敢于面对逆境,敢于探索,不被困难所征服,才有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才有了众人的喝彩。

    

习惯左右人生 76。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不等于糊思『乱』想,要有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青年一代就要具有创新意识。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人,曾在北大工作10年的李大钊先生在一次北大教职员全体大会上的演讲中说:〃北大两字,本旁视者对北京大学之缩称,吾校人员亦省而用之,外人即不免认吾校自我北大,带有骄气,其实此正北大之精神。盖吾校要研究各种学术,自然算大。希望同仁以后都从大字上做去,发扬伟大的精神。〃北大,已不单单是北京大学的缩称,而且被人们赋予了特殊而丰富的含义,它代表着一定的实际水平,某种程度的尊重,蕴含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人文精神,北大精神。

    北大精神的具体解释又是什么呢?1989年,北大校长丁石孙在接受《大学生》杂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过:

    〃北大有其独特的校风,但是要让我用非常准确的语言来刻画北大校风或者叫'北大精神',这也是非常难的。北大90周年校庆时,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刻画的:

    〃北大的学生是不断要求改革,常常不满意现实的。当然不满意现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但是北大学生总想把历史不断地推向前进。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精神,因为我们的社会总是要前进的。

    〃北大的学生有历史的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我可以说北大学生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关心国家大事的,当然我不是说每一个都如此。有些从外面来的人同北大学生接触以后告诉我,北大学生谈自己的事情比较少,谈国家大事、谈事业的比较多。我认为这是好的,这种精神要发扬……

    〃与此相联系,北大学生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也就是说,为了科学的进步他们可以废寝忘食,为推动社会前进提出主张,他们可以不顾个人安危,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多得很。

    〃我觉得恐怕还有一点,我很难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北大的学生非常严谨和踏实。民主和科学都包括在内,严谨就是科学的态度,我们不随便『乱』说话,一切都服从真理;民主就是说我们不惧怕权威。〃

    实际上,丁石孙校长这几句话,我们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字:北大的大,就在于北大人身在校园,心系天下。北大人的心中装得天下,当可谓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与古圣先贤们一脉相承之优良传统。即使面对今天走向新世纪的一派繁荣景象,北大学子中仍不乏忧心忡忡者。一个北大中文系的学生给她中学时代的老师写信说:〃大学生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英语了,过级、出国、考研,样样离不了它,自习室里刻苦钻研者有一大半在学英语,怪不得有人戏称北大是美国大学的预科班。在北大,为出国而奔忙已经像一日三告那样平常了。'〃另一位北大学子说:〃北大人才大量流失,或远走于他乡,或隐匿于民间,很少为国家所用。虽然以北大之素质,行走世间也算从容,但毕竟缺乏一种为国家民族奋斗的向心力,莫非真要到国难临头,方能显世间英雄本『色』。〃

    从使命感向责任感发展,北大人正走向成熟。作为北大的学子,首先应该秉承北大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北大治学精神的一个特别突出的方面。这种〃创新〃,决不是胡思『乱』想、哗众取宠的胡闹;而是发于勤奋、严谨、探索、求实、继而又善于独立思考之基础上的功到自然成的智慧的迸发与闪『射』!

    远如俞平伯,他在北大讲诗词,深人、新奇,见前人来见之处;早在解放前就敢写《红楼梦辨》,远出时俗。胡适,则为〃语言革命〃之鼻祖,大力倡导白话文,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现在的北大,学术桔难、争鸣之风依然彼伏此起,相互竞争和敢为学派的创新之事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重复导师所设计的现成的道路,宁愿在自己开拓的道路上碰得头破血流。

    北大出现了如此〃混『乱』〃的局面和如此多的〃逆徒〃,可是学校领导和老教师们不但不生气,反而非常的欣喜,因为在他们眼里看到的是北大的勃勃生机和无限的希望。

    在北京大学,无论是祖师爷辈的老师,还是师爷、师父辈的老师,也无论是刚刚转为老师的师只师姐辈的老师,他(她)们都特别喜欢和鼓动学生〃反对〃自己的观点。他(她)们经常在课堂上或课堂下对同学们说:〃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动脑筋,要善于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去分析问题,要学会发现新的材料、新的问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提出新的观点或看法;就是在考试的时候,你们也可以不必按老师的观点去答卷,完全可以写上自己的观点,老师的也只是一家之言。只要你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时,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是与老师的观点完全相反,也照样可以得高分!〃社会学系的一位老师谈到他的评分标准时,说得更详实:〃完全照笔记回答的给八十分以上,答自己想的给九十分以上。而完全照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回答问题的很少有九十分以上的。〃历史学系的一位老师也曾说过:〃你们按照我讲的内容和观点答卷,等于把我给你们的知识又还给了我,这没有多大的意义。〃

    北大的老师说这番话,决不是谦虚之词,更不是客套话;而是肺腑真言。北大的学生在这方面也是从来就〃不谦虚〃、〃不客气〃的。〃逆徒〃是一代接一代。

    『毛』病点拨:有无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有无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创见,是考核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之一,锐气在关键所在!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在过去是如此,在将来的社会里更是如此。

    

习惯左右人生 77。永不放弃理想

    我们所主张的永不放弃的〃理想〃,必须是现实的、可行的,而不能是虚无的、缥缈的,超越自己的能力或与自己的专长不符的。

    塞万提斯铜像是西班牙的马德里市送给北大的礼物。这位瘦瘦的欧洲人,身着中世纪的有着类似今天少女裙据的服装,挎着一把不长的剑,步履艰难地来到北大。他的神态依旧坚强,他的目光依旧高远,但是他的铜身已经布满灰尘,他的长剑已经折断,他散发出一种与北大那么相投的气味。

    西班牙人选择了这个一生受了无数坎坷、历经磨难之后终成大器的人作为礼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