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150章

极品御用闲人-第150章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呀,瞧您老说的,您是朝廷重臣,圣上王上地左膀右臂,哪敢劳您大驾?快快请进厅用茶。”靖王府总管哈着腰,大献殷勤。
  “枢密使刘三石到!”一声高喝,尚同良向后望去。新任的枢密使刘三石从马上下来,愣头愣脑就往里面闯,也不知道先见一见王府地大总管。枢密使以前是位高权重,可现在兵权归还给了兵部,枢密院只管侦察,刺探等事务,说白了也就是个跑腿的差事。
  而且这个刘三石,被王钰调进京来,一来他是外官回京任职,在京城没有靠山,也不属于任何派系。二来这个人很不招人喜欢,长得丑也就算了,脾气还挺大,一副不为五斗米折腰,不畏权贵的模样。好像全天下就他一个人是正人君子,其他全是贪官污吏似的。
  “嘿嘿嘿,那位大人,你往哪儿闯?”总管跟尚同良打了声招呼,就奔过去拦住了刘三石。
  “你拦本官作甚?我有要紧的事情向王上禀报,让开!”刘三石不满的喝道,一张丑陋的脸上,满是厌恶的表情。他这个人为官清正,眼睛里不揉沙子,能作到一个卫戍区的指挥使,很大程度是因为他地一位曾经作过枢密副使的老长官,可这位老臣已经退隐山林,他也就没什么靠山了,如果不是王钰赏识他,以他这个脾气,只怕卫戍区指挥使的位置也坐不安稳。
  “嘿,怪了,王上日理万机,哪件不是要紧的事情?你想见就见?你当这是你枢密院呢?”不要小看靖王府的大总管,这汴京里,各个衙门他是了若指掌,什么职务是什么地位,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枢密院没有了调兵之权,就屁事儿不顶了。
  刘三石脾气虽然臭,可他却是个明白人,知道遇上了一个狗眼看人低的家伙,也懒得跟他废话,一把推开,直接就往内堂闯。
  “来人!拿下!”总管把脸一拉,大声喝道。
  近来因为王钰婚期渐近,靖王府人多事杂,他跑到卫戍衙门问关胜借了两百兵丁来加强王府的警戒。此时,听得大总管一声令下,数十名士兵持刀而入,将刘三石团团围住。
  “你们!”刘三石大怒,可他还不至于气糊涂,知道这是他的恩人王钰的官邸,不能胡来。
  “本官警告你们,我有紧急事务要禀报王爷,耽误了正事,你们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再不让开,休怪本官无礼!”说罢,刘三石把袖子一撸,竟然不顾自己堂堂二品大员地身份,就要开打。
  尚同良一见事情不对头,这可是靖王府,要是传出去,岂是叫百姓笑话?一念至此,赶紧过来作和事佬,一面劝止刘三石,一面对总管晓以利害。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王钰从内堂转出来,大声问道:“吵什么吵?大清早的也不让消停,哎?尚相,你老人家什么时候到地?咦?刘三石,你也来了?不是……今天初几?”王钰看这高朋云集,暗想是不是自己太忙给记错了,难道今天是婚期?
  当旁人告诉他今天的日期之后,他喃喃自语道:“没错啊,我记得是初九嘛。”
  刘三石快步踏入台阶,在王钰跟前一揖:“王上,臣有紧急情报。”
  王钰一听,转身就往后走,又想起尚同良,回头笑道:“尚相,中午就不要走了,在王府吃饭,我请你吃火锅。”
  “王上有事请便。”尚同良朗声笑道,王上倒也真有意思,怎么见人就请吃火锅?自己到王府来一次吃一次,不过,因为王上喜欢吃那什么火锅,最近京城各大酒楼都开始经营这东西。
  去书房的路上,两人匆匆忙忙,王钰边走边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王上,是有关福王朱的。”刘三石紧紧跟在王钰身后。
  “孤就知道,这不是一个安分的家伙。他怎么了?”王钰冷笑道。
  “回王上,这是郑僮郑大人最近刺探到的,是有关福王秘密结社的事情。”
  “嗯?”王钰停了下来,目不转睛的盯着刘三石,秘密结社?这赵好大的胆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搞这一套把戏,他想干什么?拉拢大臣?网罗力量?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倒是高估他了。
  第三桶 第一百七十二碗 我的野蛮老婆更新时间:2007…12…28 18:06:40 本章字数:5420
  “关上。”踏进书房以后,王钰随口说道。刘三石赶紧随后到他书案之前垂手肃立,听候王钰问话。
  “坐下说。”王钰沉思了好大一阵,才发现刘三石还站着,连忙招呼他坐下。
  落坐之后,刘三石不等王钰询问,已经说开了来:“王上,据郑僮安排的眼线回报,福王赵最近秘密成立了一个组织,叫登云诗社,招纳了京城一班文人雅士,终日以诗会为幌子,抨击朝政,议论天下。”
  诗社?王钰听到这两个字,便笑了起来。那赵本来就是一个才子,于音律,诗词,丹青,书法,都颇有造诣,可谓深得其父真传。据传言,赵当初本来有意立他为太子,后因长幼有序的古训而作罢。而这位福王似乎也无心朝政,终日以读书作诗为乐,可以算是一位逍遥王爷。
  他组织诗社,这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若是借此抨击朝政,行不轨之事,就说不过去了。只是,面前这还是刘三石的一面之词,不相轻信。
  “三石啊,本王安排你任枢密使,知道为什么吗?”王钰这句看似完全不相干的话,让刘三石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自己本是一人无关痛痒的卫戍区指挥使,时来运转,被摄政王调到京城,授以要职,其实自己也一直纳闷,按说摄政王麾下人才济济,随便挑出一个来,也能胜任这个职位。
  “王上,臣才疏学浅,上任之下,惶恐难安,深怕有负王上所托……”刘三石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回答道。看他这副模样,王钰倒也能够理解。他本是个外官,在京城一无靠山,二无背景,再加上个性的问题,被同僚所恶,所以处处小心。
  “不要跟本王打官腔,你这套从哪儿学来的?实话与你说,本王看重你,就是因为你不拘一格,蔑视权贵。你要是学会了这套,那本王要你何用?”王钰训斥道,刘三石听得冷汗连连,满口应是。
  或许是感觉自己话说重了,王钰又挂上笑容:“不过本王也能体谅你的难处,记住,我就是你的靠山。放手去干。有了功劳是你的,出了纰漏算我地。”
  “臣谢王上恩德,定当竭尽所能,以报王上知遇之恩。”刘三石感动莫名。
  “好,本王问你,你说赵秘密结社。抨击朝政,有真凭实据么?捕风捉影那一套。可不是你枢密院应该干的。”王钰认真问道,因为他猜测,刘三石新官上任,急欲作出成绩证明自己,而福王又是宗室,逮住他的狐狸尾巴,不是大功一件么?
  果然,刘三石一听他问起证据,一时无言。吞吞吐吐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半晌之后,才硬着头皮回答道:“回王上的话,此事由郑大人具体负责,他是王爷布衣之交,因此,他报上来之后,臣也没有……”
  “行了,你不用说了。”王钰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郑僮被自己调到枢密院任职,他与自己是同窗好友,布衣之交。这事满朝文武,人尽皆知。想必这个刘三石对他的身份有所顾忌。所以不好拂他的面子。
  从案前起身,踱步至刘三石身后,王钰审视着这个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虽说刘三石这次的表现有些让他失望,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也有他的难处,再观察一段时间吧。
  “三石,本王知道,你急于证明自己,这本是无可厚非。但你要知道,你所处地位置非同小可,你的一句话有可能影响别人的一生。凡事都要讲个真凭实据,这样才能服众。本王既然任命你为枢密使,就说明是信任你的,枢密院是你当家,不要别人什么身份,放心大胆的去作,明白了吗?”王钰好言抚慰道。
  “是,臣谨记王上教诲。”刘三石对于王钰的宽容和抚慰,感激万分。摄政王虽然比自己年轻,可他比自己看得清楚,他比任何人看得更远。国家甚幸,民族甚幸。
  王钰虽然对刘三石说了那一番话,可在他自己来说,却不得不关注这件事情。当日,几位赵氏亲王找到自己,福王赵所表现出来的冷静让他记忆深刻。这位亲王,绝对不会是泛泛之辈。
  就在刘三石禀报王钰地当天,他就派出了徐宁秘密刺探这件事情。最后得知,福王的确组建了一个诗社,广招京城名士,以文会友,但这个登云诗社,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反对王钰的地方。他们的活动,也是公开的,常于锦绣山川之间,痛饮狂歌,悠闲自得。
  赵本人,文采风流,其诗作被广泛流传,备受文人墨客推崇,为当世。所著感遇诗二十九首,西江月,念奴娇等词十余篇,才华横溢,灵气逼人,京城如老妪孩童之流,也能背诵。王钰对此事没有作过多的评论,但是关照过内侍省都知王欢,若福王欲阁书籍经典,可以通融方便。
  盖因一个强国,若只是军事力量强大,不足为奇,必须文化,科技,艺术等齐头并进,才能称得上是盛世。而宋明立国以来,宽待文人,涌现出大批杰出地文学家。如范仲淹,苏轼等辈,皆有传世佳作,以至于王钰那个年代,仍在教科书上,让后人拜读。唐诗宋词,彪炳千秋。
  大宋绥靖二年,太叔公摄政王赵广之女赵出云,下嫁于相父摄政王王钰,赵王两家联姻,一时传为美谈。成婚当日是,靖王府高朋满座,宾客如云,凡朝中大臣,封疆大吏,文人雅士,当世名流,会聚于王府,热门非凡。
  两宫皇太后亲遣近侍至王府,恭贺王钰新婚之喜,并代皇帝下诏,以子侄之礼恭祝相父。而西辽,大理,西夏,高丽。吐蕃等国,都有厚礼送上,王钰声威,一时达到鼎盛。
  会过宾客,王钰不胜酒力,早早辞别,来到赵出云所住青云阁。当年赵桓下诏,为王钰营造的这座王府,占地极广,房屋众多。而王钰在京城无亲无故,除下人外,只有发妻童素颜,二房耶律南仙两人。赵出云嫁过来之后,童素颜拨出一处院落,改名作青云阁,供其居住。一切器具用度。皆从优处理,一点也没有把她当成小地。
  “行了,红秀啊,去侍奉素颜吧。”王钰撞撞跌跌,轻轻拨开红秀的手说道。
  “是,王上小心。”红秀躬身说道。言毕。便折身回去,方走出数步。便听背后王钰言道:“你且宽心,孤言而有信,不会亏待于你。”红秀听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径直离开了青云阁。
  红秀一走,王钰立马精神了,先前那副酪酊大醉的模样不复存在,一整衣冠,龙行虎步般向青云阁走去。他要是不装醉。那班幽云系出身的将军非把他灌趴下不可。
  一进装饰一新的洞房,王钰乐了。他踏进房门地时候,正瞧见赵出云取下了盖头,坐在新房中央的桌子前啃着水果。一听有人进来,这丫头,那叫一个身轻如燕,哧溜一下窜回床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盖上红盖头,端坐下去。
  “行了,装什么装。我都看见了。”王钰笑道。
  赵出云这两日为了大婚是劳心劳力,今天被王钰的八抬大轿抬过来。连口水也没有喝上,腹中饥渴,在洞房里百无聊赖,寻思反正没人,于是取下了盖头,吃起水果来,不想被夫郎逮了个正着。
  一把扯下盖头,赵出云气喘吁吁,拿起盖头扇着风:“你怎么才来啊?我都快闷死了。”
  “呸呸呸,你个乌鸦嘴,大喜的日子也不知道说点好听地。哎,我说你好歹是堂堂郡主,怎么不懂规矩?”王钰佯装生气的喝道,一边说着,一边脱去袍子。
  “规矩?什么叫规矩?规矩是人定的,你是摄政王,这天下有什么规矩你不能定?干脆你下道谕旨,免了这些成亲的繁文缛节吧?”赵出云不满的嘀咕道。
  “你说得轻巧,我能管天天地,还能管人家娶老婆?”王钰笑道,这时,他已经脱去了外套,洞房花烛夜,春霄一刻值千金,这么宝贵的时光,可不能浪费在口舌之争上。
  可他刚刚坐上床边,右手还没有搭上赵出云地肩头,新娘子已经叫了起来:“别碰我!”
  “嘿,怪事,咱们拜过堂,成过亲,你就是我名媒正娶的老婆,凭什么不能碰?”王钰又把他那收敛已久的泼皮无赖相拿了现来,嬉皮笑脸的扑了上去。
  这一下可不得了,只见赵出云身子一侧,右腿飞起一脚踢了过来,若不是王钰眼疾手快一把挡住,这一脚非把他踢下床不可。
  抓住赵出云右腿不放,王钰喝道:“无礼取闹,够了啊,再来我可生气了。”
  “别急,上不上得了这床,得看你有没有本事。本郡主等了你十二年,你连这一会儿都等不了?”赵出云似笑非笑地说道。
  一听她提起十二年,王钰脸色为之一暗,自觉有愧于她,遂放开她的腿,点头道:“行,依你,说吧,我要怎么样才能上你地床?”
  赵出云站起身来,轻咳一声,煞有架势地说道:“简单,天下女子挑选夫婿,无非就是四个字,文武双全。比文的,你肯定不行,我也不行。咱们就比武的,那天在近仙楼,我大意失荆州,败在你手里。今天趁这个机会,咱们再比一场,你若是败了,嘿嘿,自己去找你的瞎妹妹,或者那蛮婆娘。”
  瞎妹妹?蛮婆娘?岂有此理,虽说自己在家里不讲究那一套什么尊卑有别,可素颜和南仙好歹比你先嫁过来,以后就是一家人,这种带污辱性质的称呼,可不是一位郡主应该有的。
  “出云,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提醒你。对素颜和南仙,你必须尊重都是我地女人,你应该视之如姐。若是再让我听到你呼……”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废话少说,咱们手底下见真招,大战三百回合!”赵出云不等他把话说完,已经急不可待的摆开了架势。
  王钰也站了起来,笑道:“大战三百回合?行。咱们在床底下大战三回合,再到床……”
  “接招!”正当他开着玩笑地时候,赵出云一记鞭腿直抽他面门,王钰陡觉疾风扑面,暗叫不好,当时避无可避,只得一个滚身躲过这一击,这一式有名堂,俗称懒驴打滚,动作很狼狈。
  还没等他站起来。赵出云如暴风骤雨般的攻击接踵而至,看得出来,这女人是把看家本事都使出来了,非要把王钰打败。王钰虽说跟耶律南仙学过几手,可那都是杀招,出手就要人命,跟赵出云这种花拳绣腿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不到五十回合。王钰被逼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从床边窜到衣柜,又从衣柜窜到文案,最后还窜上了窗台。他心里暗暗叫苦,自己学的那些杀招。可不能用在她身上,可再这么打下去。自己好歹是七尺男儿,要是败在女人手里,岂是让人笑话?
  机会来了,赵出云见王钰一躲再躲,心中焦急,急欲结束战斗,使出一个险招,这招在宋朝叫什么名字王钰不知道,反正在他生活那会。这招叫“回旋踢”或者“旋风腿”,力道大,击中对手,基本上就无还手之力了,可风险也大,整个背部暴露给对手。
  王钰瞧准机会,不等她右腿扫到,突然像豹子一样扑上前去,一手勾住脖子,一手捞起胯下。将赵出云整个人扑倒在地。双手一紧,将她制住。
  “你!”赵出云面红耳赤。心中羞愧万分,王钰那只右手放在了不该放的地方。
  “服不服?”王钰哈哈大笑。
  “不服!”赵出云仍旧强撑着不肯认输。就在这会,外面突然传来红秀的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