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世狼烟 >

第11章

盛世狼烟-第11章

小说: 盛世狼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处于“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的状态。其实,即使强大如美国,当年朝鲜战争时,新中国千疮百孔,其领导着“联合国军”尚且不敢以日本侵华的模式进攻中国;越南战争时中国一纸声明就让美国画地为牢。美国如此,其他国家更有谁“敢动中国的奶酪”?所以,中国以“抗日战争”为模式形成的传统国土防卫战略,具象地看是守株待兔,抽象地看是杞人忧天,假设的情况都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今天,那些或对中国充满敌意或充满疑惑的国家,没有一个有占领中国本土的胆量和打算,但却不约而同地以延缓、牵制中国发展,阻止走向世界为目标。在这一目标下,一些国家和地区力量有可能结成战略同盟“包围”中国。中国应该思考和应对的是:如何从政治、外交上、经济上瓦解,军事上突破这一围堵,成功融入世界,顺利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成为受世界尊敬的强国。在这一转折性的新情势下,中国以传统国防战略为指导的现行军事体系,已日渐显现出结构上的局限性。
  1993年,中国一艘远洋货轮在公海上被美国军舰拦截,以怀疑为伊朗运送化学武器为由强行搜查,这就是著名的“银河号”事件。当时身为空军上尉的笔者就发表了一篇《银河号警醒中国人》的文章,指出如果中国远洋船队后面,跟着护航的中国远洋舰队,这种事件是不会发生的。话虽直白,其实意在呼唤国人关注国家国防战略转换问题。可惜人微言轻,此文终成“种树书”。
  1996年,当代汉奸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引发台海危机。本为中国内战延续的两岸军事对峙,却引来美国航空母舰群的强行干预。之后,日本也积极“参乎”台海局势,于是美日台军事同盟浮出水面。中国人忧虑的目光始越过黄土,朝向茫茫的大洋。
  之后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且自海湾战争导致油价飙升以来,普通的中国人由于切肤之痛,忽然关心起了马六甲海峡——中国80%的油轮从那个狭窄的地方经过,并由此本能地意识到:超出本土以外,我们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多么脆弱。2006年5月21日,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环球时报》忧心忡忡地说:“目前,中国进口石油的大部分是通过海上途径运输,这就使其易受攻击。如果中国与美国关系紧张,在太平洋地区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国海军可轻而易举地切断中国的海上交通线。”
  正是从这些很“商业”很“外交”的一系列事件中,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看家护院式的国土防卫战略已经——早已——彻底过时。超出大陆本土,不要说我们不能对孤行远洋的中国商船提供保护,甚至对近在咫尺的我领海和自己国内的事情也不能“做主”。
  一个美国的战略学者说:“中国经济的要害就是在能源储备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严重依赖石油进口。国际能源斗争十分激烈,美国正竭力阻止中国成为世界的一极……”。21世纪的国际政治的核心是能源,21世纪的战争样式也围绕这一“核心”来设计。美国在一系列局部战争中展现的信息化能力,迷惑了相当多军事分析家的双眼。其实,那只是军事超级大国对小国的不对称打法。今天对付一个大国,特别是核大国,美国是不会草率进行这种常规军事打击的,而会首先从战略层面着手:掐断它的能源和原料管道,即等于拔掉了一个危重病人的输氧管。对于现代工业化和正在工业化进程的国家,没有能源和原料,会是什么情形?根本用不着进行什么精确式摧毁打击,更不用占领,而只需在远洋拦截和围堵,即可让一个大国的经济濒于崩溃,从而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当年冷战时期,英国首相邱吉尔曾经发表“铁幕演说”,提出要让社会主义国家“肉烂在锅里”的封锁政策。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对其他大国,正显现出从军事战略上采用这一铁幕围堵封锁的迹象:2004年美国海军举行了代号为“夏季脉动”的军事演习,同时调动7艘航母,在全球五大洋进行水面联合作战、反潜战、潜艇战、海空联合作战演习,最后齐集太平洋。明白无误地向世界展示其全球制海权,展示其控制全球十六条战略水道的能力。美国学者将此举命名为“新炮舰政策”。这一政策的政治含义是毫不含糊的:所谓公海只是一个世界地理名词,在美国海军的望远镜里,那就是一个“美利坚湖”,顺我者“通”,逆我者“断”。一双美利坚帝国的鹰爪,钳握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少国家的命脉和咽喉?
  2003年5月份——伊拉克战争刚刚由美国宣布结束,美国外交委员会独立特别工作组,由前国防部长布郎和前驻华大使普里赫挂帅,组织50多名专家,历时一年推出的《中国军力报告》。报告说:“中国现在的军力结构和军事方针可以对任何来犯之敌进行有效的纵深防御,可以在周边小国的陆地边界进行兵力投送……但从海洋、航空航天和技术方面的军事力量来看,长期以来中国都是最弱的,这些却是美国的最强项。”
  《盛世狼烟》 眺望篇(2)
  中国为什么需要新型军队?(3)
  由于拥有这些“最强项”,美国全球机动、全球到达、全球交战;由于这些方面“长期以来中国都是最弱的”,所以中国甚至不能确保家门口的安宁——2001的撞机事件隐含的寓义即在于此。由于核武器,中国的战略打击能力目前已经可以保持最低威慑,但这一威慑只能阻止未来敌人对我进行大规模入侵,却并不能有效维护我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由于我军长期奉行国土防卫战略,陆军是把关守口式的,海军是近岸防御,空军是国土防空型的。从武器装备到战役、战术思想,都落后于现实需要太多,常规军力“走出去”的能力严重不足。而由于无力或无意识走出去,中国的海洋国土被蚕食鲸吞得惨不忍睹,有的国家得寸进尺几乎把“领海线”划到我们的“洗脚盆”里;台独小“猴”更张牙舞爪屡撩龙须。
  只有自己手中刀矛锋利、弓硬箭远而不是甲厚壕深,不怀好意者才会敬而远之。中国到了必须彻底更新国防战略,并以此锻造新型军队、建立新型军事体系的时候了。就大战略层面而言,如果继续墨守国土防卫、刻舟求剑地准备诱敌深入,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淹没想象中的敌人,无异于束手交出中国的和发展权,自我围困在陆地上不战而败;就眼前的局势而论,将再一次错过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机遇,从而落在世界21世纪列强的后面——历史的教训已经证明:国家将因此陷入万劫不复的悲惨境地。
  (二)、在现代信息化、空中化战争中,我军若不思变连国土防卫的传统使命也难以担当
  一个成功的国防和军事战略,首先要具有有效的威慑效果,而威慑又源自其基本的实用性。
  在1997年出版的日本《军事研究》中,有一篇名为“自卫队尖阁列岛反击计划”文章,透露了“一旦中国军队驻防钓鱼岛后,日本自卫队反击作战的详细计划”:“通过切断补给增援,孤立钓鱼岛,削弱守岛部队,然后实施登陆作战。在进行拦阻作战和达到封锁目的的同时,使用战斗轰炸机和武装直升机摧毁钓鱼岛上的火力阵地,一个连的空降部队实施空降,3…4个连的舟艇部队由正北面登陆消灭敌军夺回钓鱼岛……”战役计划周密,战术决心坚定。
  2006年5月,中外媒体相继爆出:日、美今年夏天举行的联合军演中,将以钓鱼岛列岛的黄尾屿为靶岛进行火炮试射。笔者无暇置评间隔十年的这两则消息的时事因由,但它却不能不让我再一次思考:日军的那个夺岛计划以及日美炮射钓鱼列岛,竟完全无视钓鱼岛背后不远处的中国数百万大军,很显然我军事战略的威慑性在此地未能体现。这只是个例,类似的还有东海、南沙等许多事件。
  认真理论起来,我国现行以国土防卫为核心的传统军事战略,历史上并未真正起到“国土防卫”的作用,原因在于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尚未实现完全统一,我大量的海洋国土,仍处于被外国侵犯和占领的状态。既然是“国土防卫”,一定应该是包括海洋国土在内的全部“国土”。而在进行真正“国土防卫”之前,我应先收复和解放这些“国土”,但要完成这一工作,还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国家神圣而严峻的任务。怎样理清收复、统一和守卫的关系?怎样理清本土守卫与外岛守卫的关系,还是军事学术和理论层面的重大课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两位政治学教授安德鲁内森和罗伯特罗斯,在1997年出版的《长城与空城计》中评述20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军队时说:“尽管有豪言壮语,但是人民战争加上核武器是一种反映出中国弱点的战略。假如当年发生了最坏的情况——苏联或美国入侵,人民解放军的日子是不会好过的。从最乐观的角度来看,人民解放军可能不得不把大面积的领土让给入侵者,打一场代价高昂的、结局不能肯定的持久战争。入侵者更有可能不会落入中国设下的陷阱,而是沿着边境发动有限的侵入,对中国的工业中心实施空中打击,使人民解放军没有多少办法进行报复。两个超级大国之所以没有入侵中国,更多的是由于苏美都担心在同中国交战的同时,又彼此开战。后来则是由于中国的核威慑,而不是由于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威力或高超战略”。
  我并不认为两位美国教授对中国国防和军事战略的理解完全正确,但他们设想的情况——对方只“发动有限的入侵,对中国的工业中心实施空中打击”,“不落入中国设下的陷阱”,的确是传统人民战争理论的一个时代缺陷。设想中的情况由于种种复杂因素的作用都没有发生,中国也因此没有发现这一重大缺陷,依旧不太注意常规报复手段的努力,仍然按照传统的人民战争模式走下去。安德鲁内森和罗伯特罗斯说:“毛去世的时候留下了一支庞大的、用核武器武装起来的军队,它遏制了别国对中国领土的进攻。但是他的人民解放军更多地属于一支在很大程度上由步兵构成的、维持国内稳定和边防安全的军队,而不是现代化军队。它在朝鲜的常规战中取得的成功较多地是依靠兵力规模和思想动力,而不是依靠复杂的战术或先进的武器……常规武器的劣势阻碍了北京跟苏联在河内争夺影响力的能力。由于缺乏军事力量投放能力,中国在1988年末同力量较弱的越南军队在南中国海交手以前,甚至不曾打算保卫它宣称属于自己的那片领土。最重要的是,中国在70年代和80年代与苏联相比在军事力量上所处的劣势,迫使北京为了发展同美国的合作关系而在台湾问题上做出妥协。”
  《盛世狼烟》 眺望篇(2)
  中国为什么需要新型军队?(4)
  日本一位研究国际政治和中国军事的学者,在评析这一时期中国军事战略时说:“由于毛的夸大‘游击主义’的倾向,因此人的因素被放在了硬件之上,群众被放在了正规军之上,同志友谊放在了正式的指挥和控制之上,运动战放在了阵地防御之上,持久战放在了迅速的决定性的战役之上,战略内线作战放在了内线作战之上,以及纵深防御放在了进攻之上。设想的因素已经损害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打一场非全面战争的任务的准备。尽管中国在战略武器发展上有突破,但军事硬件还是被降低到了一个次要的地位。‘威慑’是一个含糊的概念,把军事结果留给了大量的持久的防御战,但这个模式很快在现代战争发展的同时过时了。”
  我们长期忽略的一个事实是:人民战争只是一种国防思想——确切地说是一种战争动员学说,而不是明晰、具体的战争指导理论。将国防思想与军事战略混为一谈,导致军种战略始终若有若无,空军直到前不久才提出“空军战略”,而明确的陆军战略至今未有。因此,三军联合作战的提法虽不绝于耳,但具体实施却又茫然无措。美国军事专家认为:“与美国的军事理论相比,中国的军事理论缺乏操作性和实用性,比较偏重于构建军队能力和态势发展的一些方向性论述”。理论上只谈原则,不讲方法;实践中重动员,轻计划。故大家都知道敌人来了要全家老少齐出动——“人民战争”,至于“群架”怎么打,就要看临场发挥了。因为不知道现代战争应该怎么打,所以也不知道军队现代化应该怎么建设和发展。回顾建国后我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先是学苏军,后是学西方,画猫不成反类虎,既没有学成别人,反而迷失了自己。
  从军事技术层面来说,越南战争之后,由于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迅猛跃进,世界军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导致战争样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非接触、非线性、非对称”作战,精确、快速、远程、猛烈、短时;空中化——没有或极少地面作战行动,成为现代战争的共性特征。
  1996年,在里根政府担任国防部长达7年之久的温伯格的名为《下一场战争》的书中预言:2007年,一支日本舰队以逻辑炸弹,和具有超强感染能力的计算机病毒,分别将台湾和大陆的铁路系统、空中管制系统、海上交通导航系统等切断、锁死,接着,日本隐形战斗机分别到达大陆和台湾上空,投下电磁炸弹,把计算机系统的电子组件全部摧毁,使中国火车不能行进,飞机不能起飞,空军陷入瘫痪,庞大的地面军队也不能有效地调动,战略威慑失效,国家社会结构陷入混乱。然后,日军强大的空中攻势开始,战斗轰炸机扑向北京、上海、台北,巡航导弹如暴雨般飞来……这是根据五角大楼计算机的模拟作战想定,进行的一次空中力量和信息战联合打击的文学描述。很显然,这种“明天的战争”,与我们一些军事专家设想的诱敌深入的“昨天的传统人民战争”样式完全不同。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一个美国学者针对很多中国军事专家仍旧设想以传统人民战争埋葬未来入侵之敌的论述,提出:对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是不能进行伊拉克战争这样的地面行动的,应该寻找、确定战略节点,进行拆卸而不是摧毁式的打击,就像敲掉一座庞大机器上的几个螺丝,以停止它的运转。这比温伯格的设想的战争样式更“轻巧”,因此实际上也更加难以以传统的人民战争方式对付。
  2006年5月,美国国防大学针对“台海战争”进行代号为“龙啸”的军事模拟推演。第一阶段:战争前夕,美军动用太空卫星、侦察机和部署在太平洋地区的监控船,对解放军部署和战场情况侦察,实施全维一体监控。主要探明解放军近期导弹部队部署、战机调动情况及其它情报;然后将美军作战系统与台军“博胜”作战系统“对接”;第二阶段:台海战争一旦爆发,五角大楼迅速向在西太平洋地区待命的四大航母战斗群下达作战命令,作战舰队迅速按作战预案向台湾海峡地带集结。同时,美军将继续利用立体侦察力量和信息战装备对解放军实施不间断监控与电子干扰。演习想定,美军航母战斗群将在台湾东海岸附近遭解放军苏…30MKK战机、新型“宋级”潜艇和先进驱逐舰的立体“饱和”攻击,有1至2艘航母被击沉。此时,解放军在精确导弹和空中火力的掩护下,已摧毁岛内防空阵地群和滩头障碍,准备迅速登陆抢占近岸要地;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