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异能兴农家 作者:捡贝拾珠(起点vip2013-11-25完结)-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克科技尖端当做毕生的奋斗目标。
日不上锁,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是新城里的一大特色。
住宅楼里的人们外出都不锁门已经是惯例。桃花园的居民不用担心家里会进小偷。因为家里根本就没有值得小偷偷的东西。一切财产全存在积分机里,家里只有几床被褥几件衣服。因为每个人的衣服都是在洗衣店循环更换,用不着自己频繁添置。谁也不把几件衣服看在眼里,更不会顾虑被小偷偷走。
实际上,这里根本就没小偷。
桃花园里实行按需供应。需要什么就刷卡拿什么。如果是以旧换新或者以物换物,则不需要再刷卡——公家的东西你可以随便刷卡拿取,还用着偷别人的了吗?
以衣服来说,桃花园的居民,无论大人孩牙儿 ,每人分配五套衣服的指标。一开始,居民可持积分卡到商店里领取。以后根据季节的变化换取。如果超出五套,读卡机会提示你要厉行勤俭节约。
衣服可以自己洗,也可以拿到洗衣店去洗。洗衣店是公共设施,洗衣服不需刷卡
洗衣店的功能不仅仅是洗衣服、拆洗被褥,它还是调换衣服的场所。
凡是洗衣店,都有衣服储藏间。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服装。来洗衣服的居民,可以任意挑选和自己所洗衣服同等数量的自己喜欢的花色和款式。这样,一个积分不用,就可以体验穿新衣服的感觉。
储藏间里衣服的来源,基数是公家备置,再以后就是送来洗的了。换过来换过去,其实还是居民自己的衣服。
衣服本来就是随心草,今天喜欢这个花色,明天又看上那个款式,如果一律往家买,肯定会有很多衣服压箱底。再多的衣服一次也只能穿一身不是!
有了这个办法,既能变着花样打扮自己,还不至于把多余的衣服闲置起来,有利于物尽其用,极大地杜绝了衣服压箱底的浪费。
至于卫生,这方面大可放心。洗衣服用的水百分之百消毒。洗出来的衣服干净鲜亮。拿到显微镜下检验,一点细菌也没有,和新做成的衣服一模一样。
有了这一项措施,桃花园里的居民们大都很少把指标全用尽。家里预备下两套衣服,有个替换的就行。一般情况下,都是穿着该换洗的衣服进洗衣店,出来时已是焕然一新(这方面有些像阳光养老院)。
因为洗衣店对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设置也很多,一般不超过五百米就有一家。且全园通用,居民可以在任何一个洗衣店里洗、换。这样一来,即使出远门,也不需带换洗衣服。
被褥床单也是如此。居民可以随便把自己该拆洗的被褥床单放到洗衣店里,然后取干净的拿走。到了换季,比如春末夏初,还可以把不需要的被褥存放在店里。在积分卡里登记上,到了秋末冬初再来取。这样,家里的柜子就不显得拥挤了
至于路不拾遗,那就更没的说了。说白了,路上根本没有可拾的物品。
桃花园的人们出门,除了必备的积分卡以外,基本不带别的东西。有的连个小手帕都懒得拿。
不过也不要紧,所有公共场合,如公交车站候车亭、公交车上、百货商场及各服务店门口,都设有公共手纸盒。手纸洁净卫生,使用便捷。是断开又折叠起来的那种,拽出一张来,下一张刚好露一个小角,便于下个人抽拽。谁需要就上去拽,啥时需要附近便有。
有了这项便利,人们出门也就不愿再带手帕。利利落落一个人,要多轻松又多轻松。
女性在这方面的待遇更高一筹。除了享受公共手纸外,在任何一个女洗手间里,都备有公共卫生巾、卫生纸。供大姨妈莅临期更换。梁晓乐前世现代女性从不离身的小坤包在这里毫无踪影。
因为住房用品都是公家的,个人需求按需供给。邻里之间很少发生纠葛。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桃花园里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一个人只要肢体健全,组织根据你的实际能力,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最最笨拙不开窍的人,就安排在公共场所捡拾垃圾。一天同样记十个积分。自己养活自己满没问题。
如果一个人实在懒惰,什么活也不愿意干。整天就是吃饱了睡,睡醒了吃。那也不要紧,最起码你还是一具造粪的机器。所遗憾的是,你得住进懒人养疗院里去。你在那里可以尽情地吃,尽情地睡,尽情地过你慵懒的日子。直到你觉得没意思了,打算干点什么消磨时光。组织上就会安排你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直到你熟练掌握了,并对此产生了兴趣,再让你回归社会,用劳动来养活自己。
其实,桃花园里最不缺的就是食物。这里人均土地面积三亩多,一年成熟两季,粮食单产都在一千斤以上,瓜果菜蔬也都自给自足。一亩地就能养七、八个人,何况三亩多地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三章 解梦(一)
之所以提倡以劳动换取食物,完全是在执行按劳取酬、按需供给的方针政策。因为桃花园的福利机构很多:少儿有幼儿园,学生有学校,老人有老年养老院,残疾人有劳保所,生病住医院,而且都是免费的。你一个肢体健全的成年人,不参加劳动就说不过去了。退一步说,三百六十行,哪一行也没留下你的痕迹,岂不白白来人间走一遭!
基于这种考虑,桃花园里拒绝养懒人。措施就是餐馆的入口。
桃花园里工作安排,很大程度上尊重个人意愿。一个人如果在这个地方干着不顺心,可以随时申请调换。居民居住地离工作单位一般不超过一千米。如果超过了,可以调换住处。
桃花园里人人平等。能用脑的你就用脑,发明创造,为发展新城献计献策;不能动脑或不愿动脑的,你就多干活,创造劳动价值为桃花园增加财富。工作不同,待遇一样。一个捡拾垃圾的笨人和最高领导人挣相同的积分,都是一天十分。
领导干部轮流任职。两年一届。换届时,由个人报名群众投票选举产生。一般情况下一届一换,只有治理有方成绩特别突出者才可以连任。桃花园里的规章制度在全园通用,领导干部只是各项规章制度的监督者,很难有突破的地方。所以也就没有连任的。这就给很多人创造了过把当官瘾的机会。
劳动创造财富,当官为人民服务,两下里肩膀一般平。没有贫贱高贵这一说。所以,从官位子上退下来的人。一点也没有失落感。大家都把这看成了工作调动,属新城里极平常的工作安排。上的满怀信心,下的泰然处之。大家心里一点芥蒂也没有。
心理平衡是桃花园里最大的稳定因素。在这里,没有贪官污吏,没有腐化堕落,没有财产纠纷,没有尔虞我诈。所拥有的,只有努力工作,用劳动养活自己。人人都这样。还有什么不平衡的呢。
“多么富饶的桃花园,人人平等的桃花园啊!”
梁晓乐大声赞美道。不由高兴地“格格”笑起来。
“乐乐,乐乐,快醒醒!什么梦这么高兴?!”
几个稚嫩的声音传进脑海。
梁晓乐猛然睁开眼睛,只见齐殿峨、王振飞、梁宏根 、蔡邦静四个人正围着她看。低头回头看了看,发现自己依然坐在那株桃树下面。
啊,原来是南柯一梦!
…………………………
“我睡了很长时间吗?”
望着四个人奇怪的眼神,梁晓乐不好意思地问道。她感觉在梦里好像度过了一整天。
“没有。你吃饱后才睡的,我们这不刚刚把所有的东西吃完。听到你笑了。这才过来看你的。”蔡邦静解释说。
梁晓乐抬头看了看太阳,果然还在头顶,这才确信时间并不长。心道:怪不得《黄粱梦》中说卢生在梦中享尽了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临睡前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看来梦里的时间与现实真的有很大差距。
虽然是个梦,总觉的这梦蹊跷,梦中情景却记忆犹新,女队长和女团支书的一笑一颦,一言一行,就仿佛印在头脑中一个样,挥之不去。感觉好像预示着什么似的,究竟预示着什么,一时又理不出个头绪。
梁晓乐再无心观看这里的风景。见四个同伴儿吃饱喝足,也都对游玩儿意兴索然,五个人一商量,便打道回府。
吃过晚饭以后,梁晓乐推说玩儿累了,早早地便把自己关进屋里,仔细品味起中午那个奇怪的梦来。
这梦确实做的奇怪。既不像梁晓乐前世现代的生活情景,也不像今生现实生活。而有些地方又与现实中非常相似。比如:她在阳光养老院里实行了爱心积分卡,梦里就出现了(工分)积分卡,并且还应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去,伴随人的一生;
她为了解决宏远娘一日三餐的忙碌,在现实中成立了食堂,梦里的食堂就遍地开花,到处都是。同样是自选餐,同样是上百种菜肴,进餐的却是所有民众。
衣服也是如此。梦里的换衣模式与养老院里相差无几,也是一人五套,每人身边留两套备用。其余一律在洗衣店集体存放,供大家挑选。
单就这几项来说,那个梦其实就是一个扩大了的现实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扩大了的现实版呢?
而那些自己所不及的,比如:养老院里的老人光进不出,不死不灭,二十亩地上的九层高楼,收了几百年的老人,到如今还没有饱和。如果全出来的话,站二十亩地,人摞人能摞九层楼房高!那他们如何住?!如何活动的呢?!在密封的养老院里和外面的千亩农场里,也没见有很多的人啊?!
再就是土地公有,按需供给,没有小偷,路不拾遗——这不就是自己前世现代人们幻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嘛?!
生活中,自己并没有产生过这样的幻想,怎么会做了这么个梦呢?!
梁晓乐百思不得其解,总觉得这个梦很不一般,好像是在点化她什么。
点化什么呢?
梁晓乐想得脑仁儿痛,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便把小玉麒麟唤出来,对它述说了那个梦境。
“呵呵呵,这有何难理解的?!”小玉麒麟依然一副调皮相:“梦是心头想。你一天到晚,想的是事业,发展的是规模。自然就会做这样的梦了。”
“关键是梦里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措施,各种规章制度也很健全,而且面面俱到,好多我都做不来,有的连想都没想过。”梁晓乐一脸愁云地说。
“做不来就努力拼搏争取呗!有了目标,总比你自己瞎闯好的多吧?!”
“你也是这样认为的?!”梁晓乐吃惊地说:“你也认为这个梦是在点化我?!”
“不,不,不是这个意思。”小玉麒麟头摇得像个拨郎鼓:“你不是说梦里有一套管理措施吗?!还有规章制度什么的,又是你事业的扩大版。我是说,既然这样,你就照着做不就行了。”
“事实并不像你想象的这么简单。有好多事情我根本做不来。比如:日不上锁,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是整个社会风气问题,一村一镇是办不到的。”
“社会风气?什么是社会风气呀?”小玉麒麟不解地问道。
“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它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状况的综合反映,同时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与精神面貌。
“从微观角度考察,实际上这是群体中人际关系的一种氛围,是影响群体意识、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风气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人们的言论和活动中,对人们的思想、心理和情感常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及国家的关系,则是社会风气好坏的最重要的指标。”
“嘿,真不愧是大学毕业生,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小玉麒麟揶揄道:“不过,你越说我越糊涂。”
“咳,对牛弹琴!”梁晓乐小嘴儿一撇,生气地扭向一边,不再看小玉麒麟。
“嘿嘿,对牛弹琴固然是在贬低牛。弹琴者就聪明了?!明知道人家不懂,还说这些大道理?!”
梁晓乐闻听一笑,转过脸来又说:“哦,这样对你说吧:社会风气,就是人们在一个阶段内所呈现的习尚、风貌,也就是在人们之间流行的风气和习惯,听懂了吧?!”
“嗯,这还错不多。”小玉麒麟一脸释然:“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这个社会风气,是众多人共同营造出来的。就拿‘日不锁门,夜不闭户’来说,现在人们不锁门,不闭户,就会有小偷来偷东西。如果没小偷了,也就可以不锁门,不闭户了。一家一户不足为道,大家都这样了,才显出风气好来。”
“对,就是这样。所以说,这是众多人的事,我一个人是办不到的。”
“也确实是个问题。”受梁晓乐感染,小玉麒麟也皱起了眉头:“这个不像救一个人,饿了给一顿饭,渴了给一碗水那么容易。比你买地扩大规模,建养老院收留老人,建孤儿院收养孤儿也难得多。”
“你刚才提到了养老院,这也是我把你唤出来的主要目的。”梁晓乐一听小玉麒麟说出养老院来,不失时机地说:“梦中的养老院里几百年光进不出,不死不灭。现实中,你能办得到吗?!”
“这个……这个可有难度。”小玉麒麟眉头紧蹙:“我可以保证让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不生病或者少生病,却不能保证不让他们寿终正寝。你想啊,人的寿限是一定的,要是不死不灭,岂不是违了天意?!”
“可梦里就是这样。四个耄耋老人,祖孙四代,老爷爷和爷爷对弈,儿子、孙子观棋,你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嗯,确实是其乐融融,难能可贵。”小玉麒麟笑笑说:“可是,这只是在梦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二十四章 解梦(二)
“你不是说让我照着去做吗?!怎么,一轮到你这里,就成了不可实现的黄粱梦了?!”梁晓乐狠狠地剜了小玉麒麟一眼:“亏你还让我努力拼搏争取?!你的拼搏精神呢?!”
“嘿!我这帮忙的,倒成了被指责的对象了?!”
“谁让奇典大神把你派来当我的向导呀?!向导就是带路的人,你知道吗?我遇见了难题,不问向导又问谁去?!我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向导不帮我解决,又让谁来帮我解决?!”梁晓乐越说越生气,眼里竟然转起了泪花儿。
“哎哎,我的小主人,你千万别动感情。”小玉麒麟见状,口气立马软了下来: “其实,我并没有推脱的意思。要让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不死不灭,并不是我一个神兽就能办得到的。你梦中的老人们几百年不死不灭,这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我们能合作几年,现在还不能确定呢?!你说这话是不是有些过早?!”
梁晓乐不由一怔:“你的意思是说,我必须首先保住异能和空间。否则的话,二十年以后,哦,已经没有二十年了,十七年后,连你也留不住了。”
“这个自然。你没了异能和空间,如何唤得出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