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异能兴农家 作者:捡贝拾珠(起点vip2013-11-25完结)-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侄儿媳妇,你就别奉承我了,我一个行将就木之人,还能涌起多大的浪花?”兴老头说着说着,又激情高昂地提高了声调:“不过呢,神灵把我从冤鬼群里解救下来,绝不是让我碌碌无为地活在世上的。一定是看我老朽可雕,还能为民众办些事情。我也绝不辜负神灵对我的再造之恩,倾尽自己的毕生精力,做好神的奴仆,为神效力。要是不作出一番事业来,岂不愧对神灵给我的第二次生命?!”
“说的好!老伯。”石六儿冲他伸出了大拇指。
“那,你总的有个落脚的地方吧?”雷婶儿关切地说。
“咳,我不是说过了嘛,”兴农新接着说:“雷老爷——哦,哦,就是先前那个我的主子——被烧死后,我们几个没死的老奴,经营着雷家在别处里的一个买卖铺,挣钱抚养雷家的唯一后代根——小少爷。待这个孩子长大成~人后,我们便变卖了买卖给他置办了一套宅院,为他娶了妻室——也就是你。觉得我们的任务完成了,几个老奴便作鸟兽散,各奔东西了。
“是我听说了小少爷罹难的消息后,把能找到的老伙计们又纠集起来,协助你办完了丧事。之后,我怕你一个人孤零零地再出什么事,就在附近给人打工,不求挣钱,只要能管吃管住就行。为的是能暗中保护你,有什么事也好帮衬。”
雷婶儿听得心潮澎湃,一脸感激之色。
“结果你就给她当了看家护院的?!”路新铭说。
兴农新点点头:“我见她出走很长时间不回来,怕家里遭了窃贼,就偷偷搬到偏房里住了下来。不承想被你们当场抓个正着。如今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少夫人,你可以安心在家里住了。我这个‘看家护院’的差事,也就此结束。”
雷婶儿见说,不由说道:“不,老伯……”
兴老头闻听,忙摆着手说:“别、别、别,少夫人,老奴乃一下人,你这样称呼,折杀老奴啦!”
雷婶儿摇摇头,说:“老伯,你听我把话说明白了:你口口声声说旧的你已经以身赎罪,还清了罪孽,现在的你是一个于过去没有任何瓜葛的全新的你。以你的年龄,我叫你老伯不为过吧?”
兴老头想了想,觉得雷婶儿说的在理儿,没有说什么。
“你也不要管我叫‘少夫人’了。”雷婶儿继续说:“我娘家是离这里五十多里路的仝家村,我姓仝,叫桂格。往后,你喊我的姓儿或者叫我的名字都可以。你还住在那里。我已经和乐乐说好了,事情过后,我就去她那里上班儿。那个家,我是再也不回去了。”
“仝姑娘,你母亲家还有什么人呢?”连奶奶关切地问道。她之所以叫 “仝姑娘”而不称呼“他雷婶儿”或者“他雷嫂”(长辈对晚辈媳妇的尊称),是表明已经把仝桂格与罪恶累累的雷家分裂开了。
“爹娘都过世了。有哥嫂弟弟弟妹。咳,出了门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有东西回报娘家人还好,穷哈哈的,回去了也是看人脸色。我有好几年没回去过了。”雷婶儿讪讪地说。
“这么远,回去一趟也不容易。”石六儿接话茬说:“你怎么嫁的这么远?”
“这…………”雷婶儿看了一眼兴老头。
“还不是怕露了馅儿,才从远处里给小少爷物色的……妻室!”兴老头解释道。
“咳,这都是命,也怨不得谁。”雷婶儿释然地说。
“那宅子那么大,我一个人住实在是浪费。你说你不回来了,有什么打算没有?”兴老头问雷婶儿。
“我在乐乐她们那里上班,老了就住那里的养老院。那宅院就归乐乐好了。”雷婶儿说着,又面对梁晓乐:“你怎么安排都可以,只要给兴老伯留出住的房间来就行。”
兴老头也趁机说:“小神童,老朽当着众人的面儿给你表个态:只要我这口气儿在,就为你效劳。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你让我住哪里,我就住哪里,指东绝不上西。等我老的干不动了,也和我家少——哦,哦,仝姑娘一样,就住你的养老院。小神童,今生今世啊,你就是撵我,我也不走了!”
梁晓乐说:“兴爷爷,我现在百业待兴,正缺人手。你能这样做,我很是感激不尽。”又对雷婶儿说:“你的宅院忒大,忒好,一个人住养老院只收半处普通民宅。如果你实在不愿回来的话,我可以现在就给你做起价来,钱可以存在你的名下,也可以随用随取。然后在那里招收几名长工,由兴爷爷管理着,向四外村里租赁土地。再把养殖业和草编业也发展起来。租赁土地多了,得给闲下来的人们找活干不是。这样,那房子利用率高了,兴爷爷也有了用武之地。”又对路新铭说:“这里离梁家屯远些,还是由你来接管。”
路新铭点点头,笑着说:“这样一来,我们又多了一处发展基地!”
梁晓乐也笑了,憧憬地说:“如果你的方田能和兴农新村和罗家庄,还有干娘那里的窦吴村连成片的话,管理起来可就方便多了。干娘的土地我家租赁着哩,那村里还有几户出租(土地)的人家,就是连不成片儿。”
兴老头见说,拍着胸脯说:“小神童,你放心,有我老奴在,不出三年,我保证让四外村里的土地,都租赁到手里,连成一片。”
梁晓乐闻听心里高兴,嘴上却说:“兴爷爷,人家都喊了你一夜‘爷爷’了,你还喊人家‘小神童’,是不是外道了?!”
兴老头“呵呵”笑着,说:“那我就和他们一样,喊你‘乐乐’,‘小乐乐’,行了吧?”
梁晓乐笑着点了点头。
“乐乐,你往后也别喊我‘雷婶儿’了。”雷婶儿借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更愿意让你喊我‘仝姑姑’。”
“好哇,仝姑姑,这样咱就沾亲带故了。”梁晓乐立马改口说。
梁晓乐何其聪明?!仝桂格话一出口,梁晓乐便猜透了她的心思:这样一改口,既把她与雷家分离开,还隐去了其寡妇身份。
而梁晓乐还有另一层意思:仝桂格才三十来岁年龄,到了梁家屯村以后,再给她物色一个对象。守着她对象再“雷婶儿”“雷婶儿”地叫,多没意思?!
连奶奶、疯婆娘、仝桂格和兴农新都有了归宿,梁晓乐又问石六儿:“干娘,你也跟我去梁家屯怎么样?你一个人在家里多孤单呀?”
石六儿笑笑说:“干我们这一行的,都各吃一方。我到了你那里,什么也就做不来了。不如让我在这里多为人们尽些力,保一方平安。等老了,干不动了,再到你那里住养老院。”
梁晓乐见石六儿说的真诚,也是实际情况,而且她的地已经租赁给他们了,吃喝不成问题。也就没再坚持。
当连奶奶劝说大家休息时,梁晓乐才发现,天已经蒙蒙亮了。
石六儿和仝桂格精神正亢奋着,就是躺在炕上,一时半会儿也睡不着。梁晓乐看看没了别的办法,只好借去厕所的空隙,闪身进了空间,对守候在里面的小玉麒麟说:“实在抱歉,今天又不能完成‘例行公事’(给各销售点从空间里发货)了,还得劳你大驾帮帮忙。”
小玉麒麟斜楞了梁晓乐一眼,戏谑地说:“咱这个‘下不为例’,到什么时候才能‘下不为例’呀?!”
梁晓乐冲它笑了笑,两手抱拳作了一个揖,赶紧出了空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44章归宿
正文 第345章发展新农村
)
第345章发展新农村
兴农新果然脱胎换骨了。他十分珍惜自己的新生命,并认定是小神童梁晓乐给他的,对梁晓乐感激涕零,一心一意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梁晓乐。自梁晓乐带着仝桂格、连奶奶和疯女人走后,他便各村里游走,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动员人们出租土地。
兴农新坐在农家的庭院里,或是在人们乘凉的树荫下,大街上……侃侃而言:
“你们算算这个账儿:地在自己手里,起五更睡半夜,累死累活,一年也就收三百多斤。租出去,身不动,膀不摇,三百斤粮食便到手了。男人们可以用腾出来的时间出去打工挣钱,女人们可以编草编包装袋,还可以养鸡养鸭,我负责请师父,管收购。无论收什么,都是当场结算,当场给钱,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呀?!”
说完还不忘抹上一笔神秘的色彩:“我的主人能与神沟通,家里供奉的是‘太阳之神位’的牌位。太阳是谁呀?老天爷爷啊!那可是主管天下五谷的大神!他老人家要是想让那块儿地高产,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要不怎么地一到我们主人手里,就能增产六、七倍,七、八倍收成?!一年两千多斤啊,从古到今,谁听说过?!”
这里离花雨镇较近,对梁家屯村有家能与老天爷爷沟通的人家也早有耳闻。有的人还亲自到路新铭租赁的地里看庄稼长势。因为路新铭一直说自己是梁德福家的管家,人们也就没把他同梁德福等同起来。离得较远的人们,总觉得六、七十里路远的梁家屯,遥遥不可及。那样的好事自己沾不上边儿。
听了兴农新的解释后,才知道梁家屯梁德福租赁土地无限量,有多少租赁多少。花雨镇的总管路新铭和小锣庄村基地上的兴农新,都有签订合同的权利。
既然是好事,又有人牵线搭桥,何乐而不为呢?
很快,小锣庄村四周相邻的村庄,都纷纷与兴农新签订了租赁合同。而且一传十,十传百,迅速向外扩展开来。果然没出三年,兴农新就把从花雨镇到十八行之间的所有土地,都全部租赁到手,连成了一体。此是后话。
路新铭在兴农新村(崔家洼)的基建也搞得热火朝天。
梁晓乐他们回去以后,路新铭就在四外村里雇了几十个短工,开始清理废墟、拆除旧房。
一开始,附近村里的民工有顾虑,说这村是个“鬼”村,二十多年了没人住。都不愿意到这里出工。路新铭就对他们说了事情经过和疯女人的存在,让他们参观连奶奶的宅院。
人们虽然将信将疑,但由于路新铭出的工钱高,又是成群搭伙一块儿干,也就消除了顾虑,来的人越来越多。
路新铭还把建筑总管梁德顺叫了来,让他给规划建设格局,提供二层小楼建筑图纸。
梁德顺听了路新铭的设想后,竖着大拇指说:“要是按你的思路建成了的话,这个村,在方圆百里之内可就盖了(注1)。”
路新铭说:“建咱就建个好的。一张白纸,画什么样的图画都可以,何不一开始就计划好了,画出一张最美最好的图画来?!像三姑和三姑夫夫妇俩,还不是从一穷二白一路创新,创造出了方圆百里没有第二个的梁家屯村?!还有你们仨兄弟,精诚团结也出了名,十里八乡的人提起来,没有不夸的。我作为三姑的侄女女婿,也不敢落后哇?!”
梁德顺被戴了大高帽子,心中高兴。想想也是,如今自己三兄弟,老大的他是建筑总管,老2梁德福是总店老板,三弟开门市最早,在方圆几里内数的着。自己仨兄弟还不都是沾了二弟妹李慧敏的光。便拍了拍路新铭的肩膀说:“你我都跟着沾光,小伙子,铆劲儿干吧!近朱者赤,这近神者啊,保不住也能得道呢!”
路新铭笑了笑,没说什么。心里却说:要不干出点儿样儿来,愧对自己这次穿越,愧对遇上了李巧巧这个大美人和她那有“神气儿”的三姑?!亏着我没有提出盖前世的高层居民楼,要是那样的话,还不把人们的下巴颏给惊掉下来?!
路新铭年轻气盛,凭着一颗感恩的心,日以继夜地拼搏在工地上。没用三年,就把兴农新村(崔家洼)全部建设好了。
之后便到处张贴广告,告喻广大民众:凡有与梁家屯村有租赁土地合同的人家,如果愿意到兴农新村(崔家洼)定居的话,可以以旧宅换新宅,两不找。二、三十户的小村全村搬迁优先;如果原崔家洼的村民愿回来,无偿送二层小楼一座,同时结算租赁期内的地租。
当然,这个主意是梁晓乐出的。宏远爹娘曾对此有看法,说我们是不是太大方了,出了这么多银子修建了新村,却无偿奉送(依旧换新与无偿奉送也差不多,因为旧民房到了他们手里,大多只有拆除,并派不上什么用场。)?!咱把本儿收回来也好哇?!
梁晓乐则说:一来那村过去曾被称为“鬼村”,人们走道都绕着走。不优惠,谁愿意搬过去住?!二来嘛,外村以旧换新,我们把他们的宅基退耕还田,农田里不需我们多大投资,粮食年年丰收,这可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从长远里来说,我们还沾了人家的光了呢?!而对于原崔家洼里的人家,宅基本来就是人家的,我们一下租赁了他们全村的土地,为我们在这里发展事业打下了基础,站稳了脚跟,给他们创造些福利,也是理所当然的。
宏远爹娘听女儿说的在理,也就同意了。
兴农新村竣工没多长时间,便住满了人家。一是原崔家洼回来了一部分,二是周围村里搬迁过去一部分。还有四、五个二、三十户的小村全村一起搬迁了进去。梁晓乐让路新铭把他们的村子全部退耕还田,实现了她的最初心愿。
搬进兴农新村的住户,都是把土地全部出租给梁晓乐的人家。他们没了土地的牵挂,男人们出去打工,女人们在家搞草编,都有活干,都能挣钱,小日子过得开心又舒服。并且没有发生过一次撞见“鬼”或者被“鬼”缠身的事情,渐渐地,“鬼”村也在人们的脑海中彻底被抹了去。
庄稼人从低矮的茅草屋,一下搬到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里,感觉就像一步登天一个样。逢人就夸新居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方便,把那些没有换到的农户眼馋的只咽口水。纷纷找到主管人路新铭,询问还建不建新的?!要是建的话,提前挨上号。
路新铭把这个情况反映给梁晓乐后,梁晓乐又做宏远爹娘的工作。
梁晓乐对宏远爹娘说:“咱现在不用买地了,租赁土地一年翻几番,银子‘哗哗’往家流,花钱的地方,也就建粮仓和养老院了,也用不了这么多。咱把钱投到新农村建设上去,把分散的小村统一起来,然后把他们的村落退耕还田,既能扩大咱的土地耕种面积,还能让农民们住上宽敞的住房,何乐而不为呢?!反正咱的东西都是老天爷爷给的,用老天爷爷给的东西,为人们谋福利,建立了功德,还哄老天爷爷高兴,说不定啊,老天爷爷还会给咱更多的东西呢?”
宏远爹娘想想也是:六、七年了,家里供着十多个门市卖货,每天一车车往外拉东西,库房里的货物一点儿也不减少。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老天爷爷每天在往库房里送!像这样得天独厚的恩宠有几家有?!还不是因为这个家里受了老天爷爷的照顾以后,没有独吞,而是帮助了和自己一样需要帮助的人。是老天爷爷看见这个家里的人值得信赖,能代替老天爷爷为穷苦老百姓办事,这才源源不断地供应着这个家庭。
如今,收入越来越多。土地不用买了,一律租赁,不用投资,一亩地一年就有一千大几百斤粮食的进项。这可是方圆百多里土地呀?!为了放这些粮食,粮仓建的到处都是,究竟有多少,他还得统计统计才说的清?!
银子更是多的堆满了一座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