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 >

第586章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第5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哪一方都不会在自己的原则上妥协。但是,虽然我们可能不能弥合双方之间的鸿沟,但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作为一个目睹过战争的恐怖及其难以愈合的创伤的人,我深知另一场战争会彻底毁掉历经数千年缓慢而又艰苦地建成的人类文明。面对战争的毁灭,我们将给我们的孩子们留下什么遗产呢?他们的命运是要为mé;ng受苦难的仇恨而死亡呢,还是由于我们有缔造一个新世界的远见而活下去呢?在此我提议大家举杯,为南洋联邦的伟大人民,美国的伟大人民,俄罗斯的伟大人民,全世界各个民族的伟大人民永享和平,永远幸福。干杯”

    黄历起立鼓掌,来宾也用热烈的掌声表示对艾森豪威尔总统演说的致敬。闪光灯频繁闪烁,跟随艾森豪威尔的美国记者原本是垂头丧气的,现在也多少提起了jing神,南洋联邦,或者说黄历,终于给艾克提供了一个能够稍微挽回些声望的机会。

    第二天,南洋联邦的官方媒体便在头版头条全文刊登了黄历和艾森豪威尔在晚宴上的讲话,并加了评论。而美国也没落后,几乎是在同时进行了刊登,为他们的总统捧场提气。

    接下来,黄历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si人会谈,在会谈中,艾森豪威尔依然不时表现出对巴黎高级会谈失败的懊恼。黄历也知道了一些细节,如果按照艾森豪威尔的本xì;ng行事,他很可能会答应苏联提出的道歉要求。但事实表明,艾森豪威尔一直在受着他的国务卿的巨大影响。以前是杜勒斯,现在是赫脱,这使黄历不太好说一些事情。

    但因此而判断艾森豪威尔已经老迈糊涂是错误的,他已经注意到了庞大的军事机构和巨大的军火工业相结合起来的势力的形成,并且感觉到这股势力的全部影响──经济的、政治的,甚至jing神的正在向在每个城市、每座州议会大楼、每一联邦政fu机构渗透。艾森豪威尔承认这种发展绝对必要,但也对军事─工业联合体取得无法证明是正当的影响力而感到忧虑。

    对此,黄历也没有好办法,只是聊表安慰。然后他谈起了南洋联邦的外jiāo策略及发展思路,在取得理解和赞同之后,黄历又谈到了中东问题,认为美国不承认巴勒斯坦国是个错误。

    “将巴勒斯坦的土地划出一半给犹太人建国已经引起了全体阿拉伯人的愤恨,并且给了原教旨主义滋长的土壤,现在又不承认巴勒斯坦国,无疑使中东局势更加复杂并且具有爆发战争的危险。”黄历说道:“联合国既然已经有了巴以分治的协议,为何会有区别对待?叙利亚已经有与苏联联系的迹象,凭南洋联邦的实力是难以与苏联抗衡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中东问题相当复杂,你知道,在美国国内犹太人的势力很强大,已经渗透到经济界、政治界、科技界,很多议员都是犹太人利益的代言人。”艾森豪威尔有些无奈地说道:“而且从道义上来讲,美国有保障以sè;列安全的责任。当然,要美国与以sè;列结成战略同盟,避免同所有阿拉伯国家亲近,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总之,目前的中东僵局需要解决,还需要一个契机。”

    黄历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不想再就这个问题谈下去,美国的意图搞清楚了,在中东他便能采取相应的政策,为南洋联邦获取更大的利益。他转移了话题,要求美国对南洋联邦继续实行技术援助,并将一些武器的生产权授予南洋联邦。艾森豪威尔没有立即答应,但同意尽力促成,这使黄历的目的有望达成。

    ………

 第二百四十七章赫鲁晓夫的感慨

    第二百四十七章赫鲁晓夫的感慨

    艾森豪威尔是个好人,但他不够坚强,他的xì;ng格上有某些软弱之处,所以,他才过于依赖他的顾问。从这点来看,美国总统这个职务对他是个极大的负担。幸好,他马上就要卸任了。而在卸任之前谋求美苏关系和解的失败,或许成为了他最大的遗憾。

    艾森豪威尔随后的访问行程是在特别国务卿钟可萍的陪同下进行的,他参观了一个已经建设完工的奥运会场馆,又参观了坤甸大学,在那里发表了演讲。随后又去了海滨渡假村,在那里渡过了轻松的一夜。

    “我们确信对u—2事件的处理是正确的。此外,令我们感到骄傲的是,我们给予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以严厉而完全正当的反击,当美国人侵犯我们的主权时,我们使他们安分了下来。有一句俄国谚语:你的一只脚一旦踩进泥沼,整个身体就会陷进去。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是勇敢地抵抗美国人,他们就会继续派遣间谍到我们的国家来。”

    “我们会殷勤接待我们邀请的任何客人——但是任何不速之客将会得到他们应得的下场。苏联还是一个新兴国家,一个由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缔造的社会主义国家,可是我们已经在世界上取得了应有的地位。尽管有美国的侵略行动,我们仍然决定继续执行我们的总路线,而这条总路线是以最初由列宁制定的和平共处政策为依据的。”

    苏联的官方报纸刊登了赫鲁晓夫的讲话,同样继续高唱和平,但紧张的气氛依然弥漫开来,并不会因为艾森豪威尔的演说和赫鲁晓夫的发言而有所改变,但也没有出现黄历想象的最坏的情形,而在某方面还确认了对黄历的邀请,以及会受到良好款待的承诺。

    黄历很明智,虽然接待了艾森豪威尔,但他并没有为美国的立场辩护。作为一个理智的政治家,赫鲁晓夫既然理解英、法两国在巴黎高等级会议上的苦衷,对南洋联邦接待艾森豪威尔访问,自然也不会太过在意。最多在心里骂黄历会拍马屁,两边不得罪,是个狡猾的家伙罢了。

    当然,随后送到莫斯科的水果还是令赫鲁晓夫感到很高兴,特别是他向『主席』团委员介绍榴莲这种水果时,可以表现得很有见识。

    “这是热带美味的水果,在那里有水果之王的美称。”赫鲁晓夫指着包着一层刺壳的榴莲笑着介绍道:“不要以为它是坏的而扔掉,它本来就是臭的。我不能说那味道很好吃,但还可以容忍——你只要捏着鼻子不去闻就行了。要是同新剥了皮的榴莲相比,这臭气实在算不了什么。当地人通常是把榴莲剥了皮放在一旁,等到最浓的恶臭散去再吃。”

    “还有这个东西,芒果。”赫鲁晓夫拿起一个芒果,示范着剥芒果皮,“瞧我怎么nò;ng,这看起来是一项复杂的动作,需要时间和技巧。而且,这芒果汁很甜很粘。在南洋联邦访问时,他们的总统黄历曾开玩笑说:吃芒果最好在澡盆里,因为那样你既可以剥芒果皮,又可以洗澡。”

    “黄历是个两面派,想在东西方阵营中间保持一种相对的独立,但他们更加亲近美国。”葛罗米柯突然chā嘴道:“不是吗?他们的发展基本是依靠美国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他们是美帝国主义的代言人。”

    “但他们并未与美国签订任何条约。”赫鲁晓夫说道:“而且我们并不会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而通过商贸,我们两国都能受益。要知道,我们的主战场是在欧洲,我们不能在东西两面都表示强硬。南洋联邦在亚洲的综合实力是最强大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即便黄历在国际事务上耍两面派手段,但我们还是不能贬低他的治国能力和灵活手腕。”

    “我们与南洋联邦并没有冲突的理由,我们两国的领土相隔甚远,谁也不想统治谁,我同意对南洋联邦采取与美国不同的政策,对其他与我们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说道:“我们一直想从西方国家购买jing密机器,或许这个目的可以通过南洋联邦来实现。”

    “南洋联邦的一些发展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接近西方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某些指标上甚至超过了我国,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赫鲁晓夫有些低沉地说道:“我对食品柜台比对统计数字更信任,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一般家庭主fù;的情绪比统计局更能反映我国经济的状况。是的,商店食品柜台告诉我们各方面都有má;o病,国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即使在常常可以享受特权的莫斯科,顾客们也不能保证买到他们所需要的rò;u,蛋和家禽也缺货。事实上,如果你想买一只ji,也许你只好买从荷兰或其他国家进口的家禽。对于我国人民的口味来说,这些家禽太油腻了,荷兰ji更不好,有股鱼腥气。”

    “ru品的情况好象比牛rò;u、猪rò;u和家禽好一些,虽然我知道黄油也缺货。优质的鱼特别难nò;ng到,那些梭子鱼和鲈鱼都是冷冻过好多次的,不管厨师怎么搞,这东西象软木塞似的梗喉咙。蔬菜的情况也是这样,你们可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蔬菜缺货,黄瓜和蕃茄贵得惊人,普通的莴苣质量很差,数量又少。有一个新品种的优质莴苣,看起来象卷心菜,但只供应特殊人物,在农民自由市场和食品店里永远也买不到。”

    “而在南洋联邦的市场里,我看到的景象让我感到羞愧,那里的蔬菜品种之多,让我吃惊感叹。小贩们把菜打扮得水灵灵得,卖力地推销,而顾客们挑挑拣拣,完全是上帝的模样。而你们将看到,南洋联邦的蔬菜水果在我国是受到顾客怎样的抢购。是的,在南洋联邦卖不出去的蔬菜水果,对我国人民来说,却是用钱买也买不到的美味。”

    “事实上,不让我们的消费者买到足够的、丰富的食品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就在莫斯科周围,有些蔬菜和农作物也可以长得很好。在我们的国家里,我们已经到了人们不再挨饿的阶段,已经有足够的谷物做面包,但我要重复地说:不能只靠面包。我们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候,面包应该涂上足够的黄油,汤里也应该有rò;u和蔬菜。”

    葛罗米柯刚吃完一个芒果,汁水淋漓的嘴还没擦干净便chā嘴说道:“赫鲁晓夫同志,我认为,如果照您所说,明年我们就可以解决蔬菜问题。我们有足够的土地,再找农业专家来选择合适的品种,甚至我们可以聘请南洋联邦的农业专家来指导。至于jirò;u和蛋,我想可以多建养ji场,一年也就能吃了。”

    赫鲁晓夫眨着圆眼睛,轻轻摇了摇头,说道:“葛罗米柯同志,这是专业问题,你不懂,我也不懂,在座的可能都不懂。我说说在南洋联邦参观养ji场的经历和感想吧,那是一个很大规模的养ji场,养的是从法国引进的ji种,足有上万只。当时,养ji场的老板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尽可能详尽地回答了我们的提问。我问他,养这么多ji,一定能赚不少钱吧?他摇着头回答:现在还算过得去,因为南洋联邦对进口的禽蛋征收比较高的关税,以后要是没有了这层保护,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因为在美国,使ji多长一公斤rò;u,需要耗费三公斤的饲料。而他这里,却要耗费四公斤多的饲料。成本高了,就没有办法竞争,政fu已经派出专家帮他寻找问题,以便提高竞争力,争取进入国际市场。”

    “同志们,我回来之后曾询问过我们的专家,在我们的养ji场,要使ji多长一公斤rò;u,至少要耗费六公斤到八公斤的饲料。换句话说,美国人的效率是我们的两倍,南洋联邦的效率也比我们高出很多。如果差距如此之大,我们怎么能同美国竞争呢?所以,归根到底,不是我们种这个、养那个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先肃清斯大林时代的官僚主义的残余。”

    赫鲁晓夫加强了语气,说道:“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五十年之后,我们仍然在rò;u、蛋、蔬菜这样的生活必需品方面遭受着短缺之苦,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到羞愧。如果我们政fu对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我们就能够同时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人民物质上的需求和爱美的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赫鲁晓夫是个改革者,他力图突破斯大林时代的僵化模式,首先在苏联落后的农业上下手进行改革,并延伸到工业。尽管赫鲁晓夫急于求成,在改革政策上犯下很多失误,但他的改革与调整还是取得了积极成果。苏联农业克服了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但赫鲁晓夫最大的问题是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想以个人的高位对官僚体制进行改变,当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时,官僚集团对他的仇恨,人民群众对他失误的不满,为赫鲁晓夫政治生命的终结埋下了伏笔。最终,企图以个人力量战胜苏联庞大官僚体制的赫鲁晓夫黯然离开了政治舞台。

 第二百四十八章中苏分裂

    第二百四十八章中苏分裂

    对于黄历个人来说,赫鲁晓夫揭lù;个人崇拜,将斯大林拉下神坛,具有非凡的勇气。虽然改革搞得不太好,但他到底是看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僵化,看到了苏联经济迟滞不前的些许原因。

    而且,赫鲁晓夫的思维过于简单,他不造作、不虚伪,虽然表面上的xì;ng格粗野,但掩饰不住内心的坦率与厚道。如果他不是在政坛上hú;n,相信在现实生活会是一个蛮可爱的人,会有很多人愿意和他jiāo朋友。

    赫鲁晓夫并不是别人眼中恣意妄为的人,他可能说出一些蠢话,做出一些蠢事,可这不是他贪权和任xì;ng,而是他本身文化水平不高,xì;ng格直率鲁莽的原因。正是由于赫鲁晓夫缺少文化的个人经历,使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一旦有人严重损伤了他的自尊心,他便要寻找机会进行报复。从这一点上看,他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只能算是个会赌气的鲁莽的蹩脚政客。

    一九五九年,赫鲁晓夫最后一次访问中国,因为中国已提出要苏联转让潜艇设计和制造技术,赫鲁晓夫便认为根据中苏军事同盟要中国同意建立长bo电台是正当的。于是,看似友好的会谈变成了令人难堪的争论,中苏原有的裂缝不可避免地加大了。

    在中南海的游泳池旁,两个国家的领导人躺在浴巾上,看似气氛很融洽,但随后的变化却令人意想不到。

    赫鲁晓夫首先开口说道:“má;ozd同志,关于建立长bo电台的事情,我想解释一下。我们将给你们建电台的钱,对于我们来说,电台属于谁并不重要,只要我们能使用它与我们的潜艇保持联络,我们甚至愿意将电台送给你们。我们的舰队在太平洋游弋,但基地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má;ozd同志,我们能否达成一项协议使我们的潜艇在你们的国家有一个基地以保障加油、修理,或者让船员上岸休息呢?”

    “我最后再说一遍,不行。我不想再谈及此事。”má;ozd斩钉截铁地拒绝道。

    “má;ozd同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之间在互相合作、供应方面不存在着任何困难,而我们竟连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都不能取得一致意风?”

    “不行”má;ozd已经愤怒了。

    赫鲁晓夫显然无法理解má;ozd为何如此愤怒,最后又试探着问了一句以显得通情达理,“如果你们愿意,你们的潜艇可以使用摩尔曼斯克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