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师帮帮忙 作者:非天夜翔[完结] >

第69章

国师帮帮忙 作者:非天夜翔[完结]-第69章

小说: 国师帮帮忙 作者:非天夜翔[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⒉蝗缰小:臀境俟П绕鹄矗乐倜骷蛑笔羌榷庇殖宥惺虑啡敝芟昕悸牵蟛糠挚恐本醢焓拢医景廖蘩瘢欢孟蛉搜啊U套抛约河辛├系欢推吹饩鑫侍狻�
“我要向你学,尉迟。”吕仲明笑道。
“什么?”尉迟恭有点莫名其妙,吕仲明一本正经道:“我决定把你当师父,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好,请你告诉我。”
尉迟恭被吕仲明逗得笑了起来,说:“怎么突然这么客气了?是举案齐眉的意思么?”
吕仲明也乐了,勾着尉迟恭的脖子,尉迟恭便低下头亲了亲他,说:“不碍事,你随便闯祸,闯完了等夫君来给你收拾烂摊子。”
吕仲明哭笑不得道:“我在你们眼里,就只会等着让人来收拾烂摊子么?!”

尉迟恭还未回答,李世民的声音却在院中响起。
“当然不是,每次制造烂摊子的人,是我才对。”李世民站在院中,无奈道:“国师大人,帮帮忙。”
吕仲明没想到李世民会在这个时候前来,他穿着黑色的斗篷,进来后摘下帽子,一脸疲惫与憔悴,于月光下看着吕仲明,几乎就在这一刻,吕仲明上前去关门,尉迟恭进屋去点灯,煮茶,将李世民迎进屋内。
“我正打算过几天去找你,没想到你这就来了。”吕仲明再见这好友,一时间说不出的开心,尉迟恭却神色凝重,问:“世民,你方才说的什么?”
“父亲想称帝。”李世民也不隐瞒,朝走进厅内的吕仲明道:“需要上祭皇天,下告万民,需要天降……需要问天意。那天你在河东施法,令乌云退去,阳光普照,所以,魏征献计,让父亲聘仲明为国师,替上天授意于我李家。”
吕仲明笑笑,随口道:“什么国师不国师的,你来找我,我自然愿意帮忙。”
尉迟恭有点迟疑,然而吕仲明与他交换了眼神,两人便心有灵犀,尉迟恭没有将昨夜听见的话源源本本地告诉李世民。
三人在厅内安静坐着,一时间都没有说话,气氛仿佛有点尴尬,李世民问:“在扬州的事情办得如何了?”
吕仲明观察李世民脸色,觉得他似乎有点心结,尉迟恭道:“世民,昨夜我们……”
吕仲明豁然开朗,难怪今天李世民脸色不对,忙打断了尉迟恭,解释道:“世民,昨天夜里,是我决定先不找你,因为如果被唐王知道我刚回长安,就直奔你落脚之处,恐怕会引他猜疑。”
李世民听到这话时,眼睛里有点黯然,然紧接着取而代之的是欣慰之色,点点头道:“没关系。”
吕仲明伸出手去,拉着他的手,说:“以前我说过的那些话,请你记得,从前我一直站在你身边,现在是,以后也是。”
李世民笑了起来,眼里却似乎带着点泪水,起身坐过来,侧身紧紧地抱着吕仲明,那力量大得令吕仲明发疼,吕仲明先是一怔,继而笑着拍了拍李世民的背。
他知道这个时候的李世民是最困苦的时候了,手下将领全被挖走,孤身一人在长安,手下全无半点兵马,就像尉迟恭一样,完全看不到前途在何方,更不知要如何处理自己与父亲,兄长的关系。
一个知道历史的人,自然对眼前李世民的困境看的很淡,因为知道他迟早会称帝,并将成为千古一帝。但世间多少事,大抵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更何况这种连旁观者都看不清事态发展的时段?

“你说天佑我大唐,此战必胜。”李世民道:“果然此战胜了,能不能告诉我,未来将会如何?”
吕仲明拿起茶碗,给他倒上茶,答道:“有惊,无险。”
李世民想了想,接受了这四个字的批语,不禁笑逐颜开。

“我倒是有话要问你,你怎么知道我回来的?”吕仲明正色问道。
李世民莞尔道:“除了你回来,还有什么事,能让我的尉迟大将军从屋顶上摔下来,掉进清江池里?”
吕仲明一想也是,李世民又道:“我以为你回来了不愿见我,辗转了一整夜,我媳妇说一定不是这么回事,你刚回长安,也得歇几天,今天白天我左思右想,实在忍不住,才上门见你来的。”
吕仲明点头,又伸手摸了摸李世民的额头,感觉到他很累,这些日子里一定吃不下,睡不好。然而这种时候,感觉说什么都不对,李渊打下长安,曾经的唐王府已经在考虑称帝登基的事了,而假以时日,一切都将重新规划,安排。
策略需要调整,定下新的战略目标,并进行人事重组——一次大规模的洗牌。李世民仿佛被排斥在外。
“我过几天就去见你爹。”吕仲明说:“等我爹回来。”
手头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得去见李渊一面,还要调查长安城内的佛门势力,起码跟对手打个招呼,还要设法协助李世民。

“我想征战。”李世民道:“还是出外打仗算了,现在瓦岗未平,宇文化及的军队正撤出扬州,窦建德,杜伏威尚在,刘黑闼的势力不可小觑。还有匈奴在外虎视眈眈,实在是……”
“这个不必担心。”吕仲明道:“你爹称帝后,你大哥将被立为太子。”
李世民嗯了声,点了点头,吕仲明又道:“但是,一切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此之前,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李世民点头道。

二人又对视一眼,这一次彼此都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对方的眼睛,心里那些没有说的,都再也不必说出口。李世民神色十分复杂,似乎想避开吕仲明的目光,然而刚挪开视线,最后却仿佛战胜了心底的某个敌人,再次抬眼看着吕仲明。
吕仲明缓缓点头,微笑。
李世民又喝了口茶,说:“既然是这样,我也就不再担心了。对了……”
李世民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包,交给尉迟恭,说:“敬德,这些日子里辛苦你了,你们刚搬过来,多的是花钱的地方……”
尉迟恭马上道:“我不会收的!要是还在并州的时候我就收了,咱俩这交情,难道我还跟你客气么?你自己留着罢,要么给李靖他们。你花钱的地方也多。”
“我也准备了他们的份。”李世民道:“没关系,你收着罢。”
吕仲明见里头是金子,想必李世民也没多少钱了,说不定还是长孙氏给他的,先前他办完事就溜去扬州的事,李世民半点没提,也没责怪他,现在回来了,还准备钱给他们。
虽然吕仲明自己也不缺钱,过个几天十万两黄金连着一堆法宝就要空投过来了,但尉迟恭这么坚持不收,想必李世民也没什么钱了,打下长安后,库房被裴寂管着,李世民顶多得点赏赐,循例都是先犒劳了将士再分给他们三兄弟。
而关中历经灾荒,钱财,粮食都不够百姓分的,当以百姓为重。这必然是李世民最后的一点钱了。正因为如此,李世民的心意才更显贵重。
吕仲明想想也是不好意思,自己跑了半句话没提,也没从扬州搜刮点什么回来,忽然想起自己从江都顺手牵羊拿来的那东西,反正老子也没说有什么用,忙道:“我也给你带了个礼物,等等。”
吕仲明回屋去取那个沉甸甸的黄布包,心想里头多半是古董什么的,正好做个顺水人情,拿出来放在案上,笑道:“喏,给你带的。”
“什么东西?”李世民乐了。
尉迟恭见状,只好收了李世民的金子,吕仲明道:“这个是我师伯让我拿的,不过他也没说做什么用,说不定能换点钱……”
正说话时,解开那黄布包,只见里面是一方漂亮的玉石,角上镶着一块金。
李世民:“……”
尉迟恭:“……”
吕仲明:“?”
“是个印?怎么这么大?”吕仲明本以为是个盒子,先前也忘了看,李世民调转印章看了一眼,险些就昏了过去。
“这个我不能收……”李世民道:“你你……你先留着。”
“给你啊。”吕仲明道:“说不定能卖点钱。”
李世民:“不不,我绝对不能收……”
吕仲明把印推过去,说:“这石头材质不错,回去你把印面挫了,切成小块,可以给你媳妇切首饰用……”
李世民泪流满面,把那印推回来:“把这东西打首饰,我会被雷劈的……”
吕仲明又把它推过去给李世民,说:“怎么会,你看这里还带镶金的,你跟我客气个啥……”
李世民又推回来:“跟你再熟也不能收它……否则我命就没了……”
吕仲明又推过去:“送出去的东西就不会收回去了……”

“别闹了——!”李世民惨叫道:“你知不知道这是……”
“嘘!”尉迟恭忙去把客厅的门关上,李世民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吕仲明莫名其妙,一手拿着那印在案上敲了敲,又用手指去抠它的镶金一角,李世民终于疯了,说:“这是传国玉玺啊!国师大人!你是想让我拿去哪儿!被我爹发现了我会被他掐死!”
吕仲明:“……”

三秒后。
吕仲明:“传国玉玺是啥?”
李世民与尉迟恭倒。


    ☆、49 第四十八回:招揽
 
李世民当夜匆匆来;匆匆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吕仲明便把传国玉玺塞到床底下先收好。
夜里躺在床上,吕仲明还和尉迟恭聊了会;尉迟恭道:“我现在身份非常敏感,昨天那事后;建成一定派人把我盯着了。”
“有么?”吕仲明好奇道,他忽然想起李世民今天夜里来做客,说不定也被知道了;他刚睡下,又忍不住爬起来扒着窗子朝外看,什么也看不见。
尉迟恭抱着吕仲明,安慰道:“睡吧,现在还没来,过几天就得来了。”
吕仲明道:“明天我得去挨个找他们。”

这夜吕仲明和尉迟恭一直在商量,尉迟恭的脑子非常清楚,说:“秦琼和罗士信他们,其实是无可无不可的,追随世民也行,追随建成也不亏,影响他俩的,唯一因素就在于你。”
吕仲明最先认识秦,罗二人,虽然常常相处,却甚至没有尉迟恭这么了解他们,又问:“李靖呢?”
尉迟恭道:“李靖的理想和咱们不一样,他有他的事业,期待有一个大展宏图的地方,对于他来说,追随建成,与追随世民,都是一样的。”
“可世民救了他。”吕仲明道。
尉迟恭笑笑,点头,伸出手臂,让吕仲明枕在他的肩上,吕仲明又问:“知节与世绩呢?”
“他俩是新人。”尉迟恭道:“求富贵,求功名,只要世民能证明,能给他们机会,就足以打动他们,而且也永不会背叛。”
说到底,还是个押注的问题,把注押在李世民还是李建成的身上,决定了以后前途如何。所以大家都在观察,并等候吕仲明归来,许多事并不是因为与吕仲明交情好,而是他总是站在胜利者的一方。
从进入晋阳唐王府的那一天开始,吕仲明每次给出的都是神预言,协助李世民从匈奴的威胁中抽身,在险恶的天气情况下攻下霍邑,出使瓦岗,并顺利带回了程知节与徐世绩两员大将……
说实话吕仲明还是有点惭愧,要认真说来,尉迟恭才是对形势看得最清楚的那个,自己不过是占了知道历史的便宜,如果模糊不清的话,基本靠猜或者靠撞。
吕仲明问了许多,尉迟恭就自己所知一一作答,末了吕仲明都困得有点迷糊了,尉迟恭又提醒道:“明天把世民给咱们那包金子分一分,带给知节他们……”
“嗯。”吕仲明意识模糊,说:“你为什么会跟着世民?”
尉迟恭笑了笑,说:“就是把他当弟弟照顾,虽然只跟了他几年,却像是看着个弟弟在长大的感觉……”
吕仲明朝尉迟恭怀里缩,渐渐地睡着了。

翌日天刚亮,吕仲明打着呵欠出来,便看到一人在外面扫落叶,抬头时朝吕仲明笑了笑,吕仲明依稀觉得这人非常眼熟,一时间却想不起是谁。
这人作文士装扮,一身青袍,书卷气十足,看上去只比李世民大了两三岁,然而眉清目秀,犹如世家子弟,不卑不亢,眉若浓墨,眼带敬佩之色,朝吕仲明拱手道:“吕道长,久仰。”
吕仲明猛地想起了,笑道:“房玄龄!”
房玄龄会心一笑,说:“世民让我来听吕道长差遣,猜今天吕道长出门访友,让玄龄跟着,四处转转。”
吕仲明心想真是够了,李世民怎么总是这么喜欢给自己派跟班,第一个是尉迟恭,现在则是房玄龄。
“吃饭了没有?”尉迟恭对房玄龄倒是很随意,说:“吃了早饭再去罢。”
房玄龄也不客气,便进来了,尉迟恭盛上饭,房玄龄又道:“唐王打算重建一支军队,请尉迟将军统帅,这几日尉迟将军想必无暇j□j了。”
尉迟恭稍一沉吟,便点了点头,吕仲明道:“要重新给你派兵么?”
两人交换了个眼色,都想到了那夜的事,明显已引起李渊与李建成警觉,但他们对尉迟恭不像李世民对他那么了解,只是单纯地解读为,尉迟恭闲置在长安,容易引起不满之心。于是还是让他重建军队,给他找点事干。

尉迟恭大大咧咧一笑,说:“本想少点麻烦,不带兵了,既然这么说,我老黑也是个劳碌命,说不得还得再陪世民折腾几年。”
房玄龄笑道:“有吕道长与尉迟将军在,世民当可高枕无忧。”
吕仲明微微一笑,房玄龄又问:“尉迟将军有什么打算?需要什么帮助,请尽管说。”
尉迟恭深吸一口气,说:“李靖带着天策军。罗士信带外城骁骑营,秦琼带御林军,我这段日子里,想了不少事,媳妇,你说我能不能带出一队比天策骑军更厉害的兵来?”
吕仲明马上脸就红了,尉迟恭当着房玄龄的面,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叫媳妇,不知道秀死快吗?!房玄龄却是莞尔,仿佛早已知道尉迟恭与吕仲明的关系。
“还……还好罢。”吕仲明大囧,旋即把脸用手一抹,一本正经道:“奴家对夫君您的崇拜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你们俩……”房玄龄一脸不忍卒睹。
“你不相信我?”尉迟恭侧头,眼里带着笑意看吕仲明。
吕仲明道:“相信。”
他知道尉迟恭想带出一队自己的兵,那种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气势,个个以一敌百的勇气,这么一支军队,是为将之人的梦想。就像特种部队一般,别人都做不了的事情,尉迟恭可以做。
“兵贵精不贵多。”吕仲明道:“两千足以。”
尉迟恭又想了想,说:“你给起个响亮的名字罢。”
吕仲明:“野猪军。”
房玄龄登时一口茶喷了出来,笑得倒在地上,吕仲明哈哈大笑,尉迟恭却习惯了这调侃,尤其是自己媳妇说出来的,更是无所谓,拍板道:“就叫这个了。”
吕仲明登时笑疯了,他想到李渊听到这名字,或者敌人听到这队伍的反应……继而联想到尉迟恭打着一面旗,上书“尉迟”,旗子上是一只愤怒的野猪……瞬间就喘不过气来。
“叫黑甲军罢。”房玄龄知道这时候再不迅速纠正,整个唐军从此估计就要沦为笑柄,吕仲明一听这个名字好,便道:“玄甲军。”
“好!”尉迟恭道:“玄甲军!”
正在这时,外面有人来通传,说是唐王有情,尉迟恭匆匆吃完饭,便起身与那信使走了,料想是去商量招募兵马之事。房玄龄拿出一个小包,说:“这是世民嘱咐我带来的,你看看够用不。”
吕仲明也去取了自己的小包,两人在厅内以算尺一五一十地清点,一共是九十五两黄金。
“够了。”吕仲明知道自己的金葫芦很快就要来了,便不怎么在意,说:“世民自己够花不?”
房玄龄道:“这是长孙氏的一点首饰,进长安后,大部分都用来朝冀州买粮食,赈济百姓了,就剩这么一点。我还有五两金子,昨日唐王赏的,添进去正好够了。”
吕仲明把金子分成几份,房玄龄又问:“传国玉玺什么时候献上去?”
吕仲明看了房玄龄一眼,知道李世民既然连这事都告诉他了,显然已经非常信任他,现在大家是一条船上的人,也不再瞒他。
“过几天。”吕仲明道:“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