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天才收藏家 >

第317章

天才收藏家-第317章

小说: 天才收藏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

那些“老老实实”的古董大家都看得出来价格在哪里,那也就不可能说赚得了大钱了——而只能赚个辛苦钱。

正是出于这种心态,所以他才出这样的一个价格。

当然,这也已经是他的心理的底线了,这个价格如果林志中愿意的话,那自己就接下这只瓶子,反之,他是不会再出比30万更加高的价钱的了。

本来,这只是一次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交易了,这样的事情他都忘记了自己之前到底是做过多少回了,按理说不应该紧张才对,但是此时他却现自己紧张得手心都冒出了汗水来。

原因?

其实也和林志中是一样的:正是因为方明就在旁边!

之前方明已经答应了,愿意鉴定一下这只瓶子,这就意味着一旦自己和林志中的买卖结束,方明就会鉴定瓶子,到底是赌对了又或者是赌错了,马上就会揭晓。

而且,这种揭晓是没有“挽回”的,现在的方明在古董收藏界、在他们这些人的眼里已经是一言九鼎的了,说真就是真、说假就是假、说值多少钱就是值多少钱!

“这个……”

林志中仿佛是没有听到罗宋荣的话一般,依然在喃喃自语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直到额头上冒出了黄豆大的汗珠的时候,他才重重地点了点头,说:“30万,卖了!”

说完了这一句话之后,林志中仿佛是全身的力气都突然之间被抽空了一般,脚下都有一点软,就像是刚完成的不是一次价值30万的交易,而是一次300万、3000万的交易一般,这种感觉他是从来也没有过的。

“好,30万,我买了。”

罗宋荣也是抹了一把自己额头上的汗水,重重地点了点头,此时对于两人来说都已经是一槌子的买卖了、再也没有办法改变的了。

林志中看向方明,然后说:“方明老师,接下来就麻烦你上下手、掌一下眼了。”

方明点了点头,此时原来站在瓶子之前的林志中和罗宋荣也都后退了一步,把位置让出来给方明。

林志中等人都是行家,他们之前也在鉴定,所以干净的毛巾之类都是现成的,方明接过来擦了一下手,然后就拿起仔细地看了起来。

“方明老师,这瓶子……怎么样?”

林志中和罗宋荣突然之间异口同声地叫了出来,叫了出来之后不由得相视摇头笑了起来。其实从方明一拿起瓶子他们的目光就已经死死地盯住了方明,所以当方明才刚皱了一下眉头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注意到了,要知道他们可是所有人的之中最紧张的了,毕竟这事情直接就与他们有关,而且是直接与利益有关,所以由不得他们不紧张。

至于周围的人,那怕都是在看热闹的了。

方明并没有马上说话,依然认真地看着手里的瓶子,因为有貔貅异能的原因,这瓶子一上手他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但是,要说出个所以然来,那自然得要认真地鉴定和分析一番的,毕竟现在可不是在捡漏,自己知道值不值钱就可以了。

看到方明这样子,林志中和罗宋荣包括周围的人都安静了下来,他们都在看着方明,担心打扰了方明。

在户外,太阳这个时候已经升了起来,虽然说是旁边有一棵大树,但是因为围的人比较多,所以除了在最中央的方明等人之外,很多人其实都已经在阳光之下了。

宁东市是个沿海的城市,有太阳的时候可不分什么冬天夏天的都非常热。

很多人其实都已经被晒得满头大汗了,却没有一个人离开,这些人之中虽然很多都是经营了多年古董的人,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才更加明白古董这途无涯如海,方明又声名在外,这样的机会既然遇到了那当然是不会放过的。

因此,耐心等的人是很多的。

方明看得很认真,而且看得也很仔细,足足又看了十来分钟之后才停了下来。

“方明老师,这个……”

林志中马上就又开口了,只是他一开口之后也就没有再说下去,因为他他也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心急了一点。

“方明老师,说说呗,这只瓶子到底怎么样?哪个打眼哪个捡漏了?”

围观的人之中也有心急的,顿时有人叫了起来。

“是啊,说说啊!我们等得胡子都白了。”

“等得胡子都白了就太夸张了,一身臭汗就是真的。”

“哄!”

这一句话刚一说完,顿时惹得起了一阵大笑声,这是实得不能再实的老实话了,现在这样天气实在是太热了一点。

方明也乐了,说:“这倒是真的,不过现在这里这么多人,倒是不可能到某家店里坐下来的了,所以也只能是在户外的了,大家忍受一点。”

“没事!”

“是啊,这没事,都是大老你们,这点热还是受得了的,只是说说。”

方明轻轻地点了点头,对于玩古董的人来说这一点根本不算什么,很多人为了找一只古董那可是上山下海的,多少苦都吃了。

看向罗宋荣,方明说:“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就是说这只瓶子也给大家上上手,一会说起来的时候也好说一点。”

现场围了不少的人,但是玩古董收藏的,既然这样那倒不如大家都看一下,然后自己再说,这样一来反而有更好的效果。只是现在这只瓶子是罗宋荣的了,这事情成不成、愿意不愿意还得看对方呢。

林志中和罗宋荣对看了一眼,他们都没有想到方明竟然会提出来这样的建议,所以都是愣了一下。

罗宋荣倒不是不愿意,其实这事情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瓷器这玩意多几个人摸一下是不会少一块的,他和林志中都没有想到的是方明敢提出这样的提议。

古董的鉴定当然不可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还是会有一个说法的。但是,在事实上也确实是存在着一些古董是无法作出严格的鉴定的,这样的古董看得人越多那就会有越多的鉴定的结论。

方明的提议是让更多的人来鉴定古董,这其实对于他一会的鉴定是有很大的挑战的,就是说一会他的分析必须得要是服众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对于他的名气来说是有很大的伤害的。要知道现场的都是圈子里的人,万一方明真的出现什么漏子的话,一会就传出去了,而且也因为都是专业的人士,所以杀伤力是惊人的。

“他真的不明白这意思?又或者是他相信自己的能力?”

罗宋荣看向方明,马上就现方明竟然是一片的坦然,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刚才所说的那一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只是,方明都这样说了,他也没有理由拒绝,于是就点了点头,说:“行,没有问题。”

当然,虽然说所有人都可以上手看一下瓶子,但是事实上却是不可能的,毕竟现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每一个人都上手那还得了?

最后真正上手的也就只有十个人,而这十个人也是自动而成的,现场的人其实多少都了解一下彼此,在圈子之中彼此的地位也都知道,眼力不到一定的份上的,那是不好意思出来现丑的。

圈子之中,那可是非常的讲究这个的,地位不到,就算是有机会也不能上,要不那可是会被“批评”的。

“你们怎么看?”

方明看到再也没有人上来看了,他想这些人的意见。如果换作别人,这样问很可能是不恰当的,只有地位高或者是权威的人才能够这样问的,只是现在方明问出来之后却没有人会觉得不妥,显然他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我觉得是真的,不过价格嘛就不好说了,30万可能是高了一点。”

“我也觉得是真的,但我倒是觉得罗老板捡了个漏,这瓶子总得值个一百几十万的。”

“不对,这瓶子是高仿的,值不了几个钱。”

“这个……我也觉得是高仿的,但是这水平不错,十万八万总是可以的,所以,罗老板也只是小亏,碰上合适的机会,说不定还能赚一把的。”

……

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此时用这样的一句话来形容眼前的一切再合适不过了。

上过手的人纷纷议论了起来。



第601章漆器鉴定

看到这样的情形,罗宋荣搓了一下手,对方明说:“方明老师,这事情看来还是要麻烦你的了。”

“是的,方明老师,我们这些人现在看来观点都是不太一致,得要您出马了。”

林志中也看向方明,刚上手的这些人多是附近店里的高手,但是他们的意见也不一致,所以现在也只能是看方明怎么样说了,方明可是大家公认的高手,他的话就是定音之锤了。

“好。”

方明点了点头,他重新拿起摆在桌面上的那只瓶子,然后说:“决定一件古董的价格的有很多因素,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年代,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是同意的。”

周围的人轻轻地点了点头,方明说得没有错,所谓的古董古董,说的就是古代的东西,所以这时间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眼前的这只瓶子是真是假,其实最简的一个做法就是断定它到底是什么年代的。呵,其实,如果能够断定它是唐宋或者是更早之前的,那真假其实是就没有太大的分别了。”

“哄。”

围观的人响起了一阵笑声,方明说得没有错,古董不就是这样子的么?

比如说,如果一只高仿的古董,都已经几百年了,那也就成为了真正的古董了,所以这个时候再去追究它是不是真的,很多时候也是没有太大的必要的。

当然,这也不是说是不是出自于名家之手不重要,而是说有些时候是不太重要的。

所以,其实对于古董的鉴定正如方明所说的那样,还是要先确定时间到底是什么时候的,如果的年头长了,那到底是出自于谁的手就是不太重要的。

等大家安静下来之后,方明接着说:“眼前的这只瓶子是件漆器,这玩意的收藏不是一般人玩的,老实说我也不是太熟悉。”

周围的人并没有因为方明这样说就觉得方明没有本事,因为这在古董收藏之中是最常见不过的了,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人敢说自己能够鉴定天下所有的古董的?要知道古董这一行可是水深得很,不要说一般人了,就算是高手也可能是会在这水里淹死。

“对于眼前的这只大海棠漆瓶,我的看法可能不太成熟,说出来也是和大家交流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有异能在手,再加上自己最近这段时间的勤学,方明知道自己在眼前的这只瓶子上的鉴定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不相信自己的鉴定又或者是给自己找后路,其实是只是谦虚罢了,毕竟现在自己可是面对着大批的同行,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面,可不是在古轩斋里和郑柏、司空哲等人来聊天打屁,那样自然是可以随便一点。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那样,古董的鉴定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它的年代各个年代自然都有漆器,各个年代也自然有制作漆器的大师,但是这些大师并不一定都是能够有名字留传下来的,关键是民间也有很多的高手,所以,所有的原因加起来,我觉得最重要判断一件漆器的不是它出自于哪一个人的手,而是它自手的工艺和年代,其中,我最重的就是年代。”

“这是有原因的,在我看来,漆器的保存远比不上瓷器等等,所以如果一件漆器有相当的年头,那也只可能是高手所为了。”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随着在古董这个圈子里打滚的时间越来越长,方明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鉴定古董很多时候确实是如此、不能光是从名家名手出。

周围的人越的安静,都是行家,所以自然明白方明所说的这些话表面听起来没有什么“营养”,但事实上却是非常的重要的,明白这是方明在说自己鉴定的一些哲学。

从名家名手出去鉴定古董,说的是有些人鉴定古董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不能鉴定出是某个朝代、某个高手所为,那就认为是不值钱,这种说法很难说不正确,但却确实是错失了大量好古董,方明在自己正确鉴定之前说出这样的话,就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这其实对于周围的人来说触动是很大的。

在圈子之中其实已经流传着方明擅长捡漏、捡大漏的名声了。什么是捡大漏?那自然就是所捡漏的都是那些出自于名家之手的古董,然而,此时他们却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老实说,这一段“废话”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触动。

“好了,废话说完了,接下来真正要说的是漆器的鉴定。”

方明看到周围的人都是若有所思的表情,心里也是轻轻地点头,今天这样的机会对于他来说其实也是非常的难得的,所以才借此机会把自己的一些观点给摆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

以自己现在在古董收藏界的地位,日后这样的“讲课”式的机会估计还会有,自己也就更加有必要把自己的鉴定这方面的观点给传递出去。

“鉴定漆器的年代,也就是时间的长短,最重要的两个依据是色相和段纹,因此,当我们拿到一件漆器的时候,先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两点进行鉴定。”

终于到了戏肉,周围就更加安静了,而此时太阳又升高了几分,气温就更加高了,在树荫之下的方明还好,那后来的、外面的人就只能是站在强烈的阳光之下,那种感觉和额头上的汗水实在是不好受,但是围过来的人却是越来越多,而之前已经来的人根本就没有人愿意走。

“举一个例子来说,宋代的漆器的的特点是它们的漆一般来说都不太好看,而且从颜色早来说已经呈现出梅干一般的特点,而且也没有光泽,没有多少的亮度。由于这个时候的漆器到现在都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所以漆和木头都已经是相互交融到一起,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是木头的纹都已经出现在漆里,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段纹……”

“段纹?方明老师,什么是段纹?”

方明刚一说到这里,围观的人之中就有人叫了出来,很显然是一个急性子。

这种行为其实是相当的没有礼貌的,但是现在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又显得很合理,毕竟周围的人虽然都是玩古董的,但却不是每一个对漆器的鉴定都是精通或者是熟悉的,所以对于方明所说的这个段纹不清楚也就一只也不奇怪了。再加上玩古董的人遇上了自己喜欢的古董都有一种急于知道结果的心态,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方明也不在意,点了点头,说:“段纹,是指漆器表面上的形成的细小的纹。刚才已经说过了,这是因为时间长了之后,木头的纹路‘印’进了漆里,所以才形成的。这样的漆器就是好的漆器,而且根据这个就能够基本上鉴定出漆器的年代和它的质量了。”

“段纹能够鉴定得出来漆器的年代?”

眼前的这只瓶子是林志中的,他到手之后自然是研究和鉴定过的,但蛤他鉴定的时候却不是象方明这样的方式,而是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从工艺的特点去鉴定的,他哪里会想到像方明所说的这样去鉴定?

方明点了点头,说:“是的,这个方式确实是可以鉴定出漆器的年代的。

“段纹有两种,一种就像是人的手掌上的皱纹那样的纹路,所以也叫手皱纹或者是牛毛纹的,还有一种叫蛇腹纹,如果是有牛毛纹的漆器,那肯定是宋之前的漆器,因为也只有那个时代的漆器的漆性和比较好,才会出现牛毛纹,反之,如果是蛇腹纹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是宋以前的漆器。”

“原来是这样!”

林志中恍然大悟,其实不仅仅是他,周围的其它人也是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的鉴定的知识说穿了那真的是让人感觉到不值得一毛钱,因为知道了之后只要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