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天才收藏家 >

第39章

天才收藏家-第39章

小说: 天才收藏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雅芳姐……”

蒋雯刚想说什么,但马上就被方明制止了。

刚才在博石斋发现周雅芳手里拿着的那一件古董的时候,他狠狠地吓了一跳,因为当他刚一拿上手的时候右手出现的貔貅颜色实在是太浓了一点,仿佛如有实质一般,唯一出现这种情况的就是当时找到装舍利子的那个金佛时候。

要知道那个金佛最后可是卖了500万,而且还是属于半卖半送的情况下的。

眼前的这件古董竟然能够引起貔貅这种反应,那价值绝对是异常巨大的。

时间慢慢地过去,周雅芳一直很细心的看着手里的古董,脸上的表情也非常丰富:一会紧紧地拧着眉毛,一会又舒展开来、露出笑容,然后,又拧起了眉头……

方明一起注意着周雅芳的表情,看到她这个样子的表情心情也变得就像是过山车一般的忽上忽下。按理说自己右手的貔貅既然已经“证明”周雅芳手里的古董是件好东西,那就一定是好东西、已经不用担心才对,但是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别的古董鉴定高手也鉴定不出自己通过貔貅异能捡漏的古董,那自己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总不能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吧?事实上自己一个人说了还真不算!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方明的心马上就提了起来,死死地盯着周雅芳,他在期待她会做出什么样的鉴定!

“雅芳姐,你觉得这件东西……”

终于,方明忍不住了,出声打断周雅芳的鉴定。

仿佛是一下子回过神来一般,周雅芳抬起头来看着方明,说:“方明,你觉得这是什么古董?”

“这个……我觉得是斗彩。”

方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判断,虽然说有貔貅异能的帮助在捡漏方面无人能敌,但说到古董的知识,他知道自己还是个初哥,自然没有太大的信心。

中国传统习惯把瓷器分成青瓷、青花瓷、彩瓷和白瓷。

所谓的青瓷是指是表面有青色釉的瓷器,这是在瓷坯上用青釉——这是一种以铁为主要成份的着色剂,这样瓷器的胎釉中含有氧化铁,这样在炼制过程之中就会成形成独特的色彩,青瓷的主要特点提瓷质细腻如油,制成的瓷器线条明快流畅如水、而在造型上则是端庄浑朴如钟、颜色上纯净如深海,这些都让青瓷成为世界名瓷中的一员。瓷器史上所说的千峰翠色、粉青、翠青指的就是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官窑、汝窑、龙泉窑都是属于青瓷这个系列的。

青花瓷的另外一个名称叫做白地青花瓷,通常又直接简称青花,属于釉下彩瓷,先是用含氧化钴的原料在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覆盖上一层透明的釉,再经过高温烧制而成。而钴在烧制之后呈现出蓝色,颜色青鲜艳若花,最初的青花瓷在唐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元代的时候,青花瓷已经成熟——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著名的“瓷都”景德镇,元后的明代瓷器已经是以青花为主,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青花发展到了最高的顶峰,这期间出现了日后著名的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和孔雀绿釉青花等等的小分类。

白瓷是一种用杂质极少的胎土制成的瓷器,烧制的时候先是选取含铁量极底的胎土,然后经过特殊的处理之后杂质少所以颜色洁白如玉,而且再加上一层表面透明的釉烧制之后就会更加白如雪。虽然说白瓷素雅朴素,没有艳丽夺目的色彩,但却有一种天然美,很得人们喜欢。

彩瓷也就是所谓的“彩绘瓷”,是在瓷器表面加以彩绘纹饰的一种瓷器,主要的分类有釉下彩瓷(彩色纹饰在瓷器表面釉下面的为釉下彩,主要的特点是彩色画面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在透明釉的保护下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磨损和腐蚀)和釉上彩瓷(彩色纹饰在瓷器表面釉的上面为釉上彩,其特点是色彩鲜艳有神,装饰艺术性也更强)两个大类,釉下彩发源于唐代青花,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则出现是釉上彩,也就是是所谓的粉彩,这个时期的也是彩瓷成就的最高峰,而生产彩瓷的地方则是以景德镇窑最为有名。

方明所说的斗彩是彩瓷的一种,特指使用“先于坯体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人彩料,凑其全体”技法的彩瓷,简单来说就是用釉下青花来勾勒出边线的轮廓,然后再通过用釉上彩料填涂的彩瓷。当然,也有一种方式是在青花上使用釉下青花同釉上彩相结合而制成的斗彩,但一般来说所说的斗彩不是指这个,而是指前者。

“我记得在一本上看到过一件斗彩的瓷器,好像是成化年间的,是斗彩海棠花盖罐,盖顶带有轻微的弧形,壁竖直,罐肩丰满而罐腹圆如鼓,盖顶上有海棠花一朵,周围有灵芝流去,罐壁有飞蝶等等,从技法上来说正是先在釉下青花年勾勒出所有的轮廓线,然后再在釉上用彩料来填涂,这就是标准的斗彩的工艺。”

“你手上拿着的这件古董,与我所看到过的成化斗彩很相像。”

周雅芳点了点头,说:“是的,你说得没有错,这是一件斗彩富贵牡丹盘,整个盘子纹饰清爽如星,观之让人赏心悦目,在细腻结白如脂一般的釉上绿的叶子和大红的牡丹还有祥云等等的彩色相互映衬的同时又争奇斗艳,而这正是斗采有特有的风格和魅力。”

方明一听大喜,说:“雅芳姐,你也觉得这是一件斗彩的古董?”

周雅芳一时之间没有说话。

各个时期的斗彩中最有名的成化年间的,成化年间的斗彩光是釉上彩就有6种以上,而每一种颜色都分为深浅不一,比如说黄色就分杏黄、鹅黄、姜黄等等,绿色、蓝色和红色等等也有不同的层次,这些色彩至今没有多少人仿得像,而这也正是成化年间的斗彩最可贵的地方。

成化年间的斗彩有两个款,一个是“大明成化年制”款,另外一个则是“天”字款,因为生产工艺的问题,成化斗彩瓷全为官窑器,生产数量本身极少,留存于世的更加少,目前来说主要保存在北京和台北的两处故宫博物院。

“成化斗彩很珍贵,就算是有私人收藏也没有任何人愿意拿出来卖,我记得很多年前有一件12厘米的成化斗彩高足杯以100万美元高价被拍卖,其后就再也见不着成化斗彩了,所以成化斗彩也就成为无价之宝。”

慢慢地,方明听出周雅芳话里的意思了,产量极少、留在更少,无价之宝,这一切都说明成化斗彩是如何的难得,自己捡漏怎么可能捡漏到成化斗彩?这和撞到狗屎运有什么区别?

方明的眉头紧紧地皱着,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正如他之前所想的,如果别人鉴定不出来这是件成化斗彩,那自己的貔貅异能再厉害又能怎么样?别人不认可,那自然就卖不出去,自己总不可能把貔貅异能的事情说出来吧?

先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说,就算是自己愿意说别人十有**也不相信!

“雅芳姐,可是我觉得它一件成化年间的斗彩。”

周雅芳看向方明,发现对方语气肯定,很显然确实是认定眼前的这是成化的斗彩,但让她想不明白的是方明哪来如此之强大的信心?

特别是在自己已经指出成化斗彩极为稀少的情况之下还如此的有信心?

直觉?

难道方明靠他的直觉认定这是一件成化斗彩,就咬定他是成化斗彩?

想到这个问题,周雅芳的眉头皱了一下,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她会很失望,要知道古董的鉴定是一门科学,讲究的实证,而不是和“猜”差不多的直觉,或者说捡漏可以靠直觉,但如果鉴定还如此的态度的话那就很有问题了。

“方明,这一件斗彩的富贵牡丹盘……老实说,我也有一点拿不准到底是不是真的,但是成化斗彩现在存世的极少,我觉得我们没有这样好的运气。”

无论是从釉、风格还有盘底的“大明成化年制”的款,眼前的这个盘子都很像成化年间的斗彩,但越是这样周雅芳越是不敢肯定这就是一件成化斗彩!

如果是真的,那眼前近个盘子就会是近千万的价值!

方明自然听得出周雅芳这句话的意思,眉头微不可见地皱了一下,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姐,要不我们去找一下钱放?他或许有别的意见也说不定。”

周雅芳双眼一亮,说:“我怎么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钱放就是国内研究成化斗彩的专家,这个问题向他请教再合适不过了。”

周雅芳非常想确认眼前的这一个盘子到底是不是成化斗彩!

第68章鉴定

“啊?成化斗彩?”

钱放惊叫出来,一个小时之前,他接到方明的电话,说是捡漏了一件古董希望自己来鉴定一下,于是马上就赶了过来——他知道周雅芳也是个鉴定的高手,方明捡漏的古董肯定是已经经过周雅芳的鉴定了,如果连她都不能肯定的东西,那肯定不是一般的东西,但就算是早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是当他发现方明捡漏的一件“疑似”成化斗彩的古董时,也禁不住大吃一惊:“这个……这个……难道是真的?可是现在这玩意已经是不出世的惊品了,怎么可能会流落在外?”

小心翼翼地拿着富贵牡丹盘,钱放甚至有一点走神,眼前的这只盘子越看越像是真的,但越是这样他就越不敢肯定这就是成化斗彩,这可是事关重大!

其实,他此时的反应和周雅芳差不多:如果真的是成化斗彩,太值钱了、太少见,所以反而忐忑不安起来!

“钱老,你怎么看?这只是不是成化的斗彩?”

蒋雯倒是一点也不认生,刚才钱放来的时候曾经介绍了一下,所以她此时就直接开口就问了。

“呵……应该是真的。”

蒋雯虽然对古董一无所知,但也明白鉴定不可能是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所以马上就说:“啊?钱老,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钱放老脸一红,明白自己刚才所说的话确实是有一点“欠揍”。看向周雅芳,他说:“周小姐,你觉得怎么样?”

周雅芳此时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我觉得应该是真的,只是现在成化斗彩太少见了,所以我都有一点不敢相信。”

因为家里的原因,周雅芳其实是见过真正的成化斗彩的,方明捡漏的这一个在她看来绝对是真的成化斗彩,之前只不过是因为太惊讶了,所以才会没有肯定。

钱放是国内研究成化斗彩的专家,他其实早就心中有数,此时在蒋雯的“将军”之下终于肯定地点了点头,说:“是的,我也是有这种感觉。我研究斗彩多年了,但是流于民间的斗彩还是第一次遇到,这实在是太神奇了!”

说着,钱放看向方明,脸上露出一丝夹杂着羡慕的笑意,说:“方明,你这小子的运气也未免太好了一点。”

玩古董收藏的哪一个没有捡过漏?

钱放早就在古董收藏界打滚,说一辈子捡漏无数当然夸张,但捡漏对于他来说也是家常便饭,但是,他这一辈子也没有捡漏过像成化斗彩这样的东西,也没有听说谁捡漏了一件这样的东西,所以,眼前的这一件成化斗彩富贵牡丹盘的出现让他一下子“傻住”了,以至于之前才说出那句让他老脸通红的“应该是真的吧”的话来。

“钱老,我给我们普及一下斗彩的知识怎么样?”

方明听到钱放说自己捡漏的这真的是成化斗彩,兴奋得双手搓差了一下,接着说:“我读过的一些资料说成化皇帝朱见深是明朝的第8个皇帝,在位的时间超过20年,在他之前的正统、景泰和天顺三个朝代****差一点把朱元璋打下的江山拱手送人,而他上台之后得到了能人的辅佐,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的措施,所以社会迅速安定下来并得到了继续的发展,所以,成化、弘治年间被称之为明朝的‘太平盛世’。”

社会的稳定繁荣是一切事物特别是艺术得已发展的基础的前提条件,根据读到的那些资料,方明知道这个时期的瓷器造型玲珑精巧,胎质却细润如不,所绘的纹饰街角物彩料异常纯正,瓷器呈现出一种柔和宁静的所气息,所形成的独特风格一展风骚,风格独步一时。与永乐瓷器和宣德瓷器的大气派不一样的是此时的瓷器追求的是小物件,追求瓷器带给人的艺术享受,最明显的特征是这个时期的瓷器除了日用品之外,很多都是观赏瓷和把玩瓷。

“成化皇帝很小的时候就被卷在皇位之争中,他的父皇的曲折的经历给他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在父亲英宗朱祁镇在与蒙古瓦剌部的交战中被俘后,他的叔父明代宗朱祁钰继承皇位,之后立他为太子。但是,朱祁钰控制了政权之后,就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废除了成化皇帝的太子身份,改封为沂王。接下来,他的父亲朱祁镇重新成了皇帝,他又成为了太子,在18岁时朱见深继承了父亲的皇位。少年时期生活曲折离奇,成化皇帝在即位之前一直由一个比他大17岁的宫女照顾,在长期的生活之中他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就是后来的万贵妃,为了讨得万贵妃的欢心,成化皇帝精心炼制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对于当时成化皇帝所烧制的瓷器,《明史·食货志》有记载称‘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

对于这一段历史,周雅芳记得很清楚,作为一个女人,对于如此一个痴情的皇帝的故事,她怎么可能会不清楚?成化皇帝与万贵妃的故事就像是一部现代版的言情小说。

“你们看,这只成化斗彩富贵牡丹盘纹饰新颖而色彩淡雅而闻名于世,这个时候最著名的成化斗彩有鸡缸杯、三秋杯、葡萄杯等等,有一种在瓷器的底部有“天”字款的盖罐,这样的被称之为天字罐,是成化斗彩之中的真正极品——方明你捡漏的这个虽然不是极品中的极品,但已经足以让人羡慕了。”

“钱老,明成化年间的斗彩在中国瓷器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别的不说,光是它为日后彩瓷的发展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应该怎么样来鉴定成化年间的斗彩呢?”

钱放是斗彩专家,虽然说读过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但既然面前有这样的牛人,方明又怎么可能会错过?所以马上就请教起来。

周雅芳一听,马上就打蛇随棍上,也马上附和说:“是的,钱老,你就给我们说说成化斗彩的鉴定基本原则。”

钱放一辈子都在研究斗彩,经验自然丰富无比,他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方法一定是字字珠玉,能够得到他的传授绝对是极为难得的事情。

钱放倒是没有推辞,点了点头,说:“好的。成化斗彩有自己特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为我们鉴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当然,方法有很多的,但是总的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方明和周雅芳一听,端正身体,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必须洗耳恭听。

“第一,胎釉,成化的瓷器胎质洁白而细密,胎体轻薄,如果是迎着光来观看的话,可以发现呈现出牙黄色或者是肉红色,至于釉色则是发青,釉质肥厚,晶莹润泽如凝脂,如果是上手的话轻轻触碰就会感觉到仿佛是婴儿的皮肤一般。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鉴定成化瓷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第二,纹饰,这个时期的瓷器线条纤细柔和如女人的手,绘制的时候多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法成化的时候填色比较淡,淡雅如风中小草,意境飘逸如风中

柳絮,笔法上来说,以平涂为主,不分阴阳,造成的后果就是层次感不足,

人物的衣服的特点是‘成窑一件衣’,也就是只绘制单色外衣,没有内衣衬托,而树叶、花朵不分阴阳和向背,山石方面也没有凹凸的感觉;第三,彩料,这方面是极之重要的一点,也是成化斗彩的一项巨大的成就,比如说,红色则是艳红如血,厚薄不一;叶子所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