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古代的中医 >

第102章

古代的中医-第102章

小说: 古代的中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的确是很难诊断的一件事情,而且还是这么重的病,稍微一出错,那可就全都坏了。
  好在李中梓的诊断功夫过硬,于是马上就开出方子:补中益气汤为主,配合点祛风化痰的药物。
  这下轮到患者的家属晕了,人家所有的医生都说了,这是个实证,要往外泻,您看我们家老钱也确实好多天都没有大小便了,您还用补中益气汤,来补气,这能行吗?
  这家人就开始议论纷纷,犹豫不决。有小声嘀咕的:天啊,补中益气汤里有人参啊,这么个实证,还敢用人参?
  就这么磨蹭着,两天过去了,当李中梓再次来到他们家的时候(估计是每天一来),一看,怎么着?还没有决定呢,你们这是要耽误事儿啊!
  看来李中梓也真的急了,在这么厚的李中梓的书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李中梓温文尔雅的形象,但是在这里李中梓彻底撕破了这个形象,只见他瞪大了眼睛,高喊道(瞋目而呼曰):“这是个重症啊!已经耽误了这么多天了,如果今天还不能用药的话,他的生命就有危险了啊!现在,我把治疗的责任全都揽过来,如果用错了人参,我一个人担当罪责,怎么样?你们该放心了吧?!”(今日无药则毙矣,若服参而病进,余一人独任其咎)
  看来李中梓是真急了,怎么能这么干呢?我们实在看不过去,来劝劝他吧。
  李中梓,你疯了?有这么干的吗?医疗事故推还推不掉呢,你还往身上揽?
  可是再不服药这个人就要出大问题啊!
  我跟你说中梓,再出问题,那也是患者家属自己选择的,你怎么能往自己身上揽责任呢?
  你是说,为了躲避责任,可以看着患者家属选择错误的治疗方式?
  不是躲避责任,可是医生也要保护自己啊?我们那个时代因此而打官司的事情很多啊!
  你是什么时代的我不管,你们那个时代出了什么问题我也不管,我只知道,医生就是要救人的啊,我现在有明确的诊断指征,我的医学知识比患者家属高无数倍,我怎么能够由着他们来做错误的判断呢?
  这……
  医生,知道吗?这两个字份量很重啊!是要“医”治患者,让他“生”的啊!见死不救,不是医生啊! 
  我看到了李中梓眼睛中的红血丝,很是内疚:可是你一定要有把握啊。
  我已经经历过多少个这样的患者了,我已经把此病的诊断规律研究清楚了!我当然有把握把他治疗好!
  得,不但是我听了没有话说,连患者的家属也听傻了,于是大家一致点头,与其这样等死,不如让李中梓来开方,万一可以救活呢?
  这样,李中梓就开出了大剂量的补中益气汤,加上秦艽、钩藤、防风、竹沥,有的时候换成天麻和姜汁。
  李中梓的用意是很明显的,这个患者很虚,正气不足,这样他的脉络中总是没有推动的力量,所以会出现某个部位瘀阻的情况,因此用补中益气汤来补足正气,同时这个秦艽和防风都是风药,这个秦艽是产在云南、四川的一种龙胆科植物,是可以疏风活血的药材,性味苦辛、平,入的是肝、胃、胆经,因为肝主筋,所以它舒筋活络的作用比较强,但是它最大的特点是在通络的同时可以养血;而防风是一味重要的辛温发散药,它发汗的力量并不大,如果想要发汗,一般都是和苏叶或者是荆芥一起用的,如果是和秦艽同用,则是可以驱散经络筋骨中的风邪,如果是和羌活同用,则可以疏散上身的风邪,如果和独活同用,则偏于疏散下身的风邪,总之在治疗风湿的时候,防风是一味最常用的药材了。
  方子里的钩藤是一味镇肝熄风的药材,中医认为那种抽搐或者半身不遂,言语失利等都是由于风邪导致的,这个风邪不但是有外面来的,还有体内因为肝气勃郁而产生的,这叫内风,这个钩藤对于这种内风就有熄风的作用,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经常要开出钩藤这味药,就是因为他认为这个高血压是肝气上逆造成的,但是有一个问题我要指出,这个钩藤古代中医都要在药的后面标注“后下”两个字,这是为什么呢?现在药理分析认为,古人的做法是对的,因为钩藤的有效成份在水煎二十分钟以后,就被破坏了,就没有效果了,所以开方子的时候要标明把钩藤单包,然后在药快熬好的时候后下,我观察了那么多的医生,几乎没有这么做的,全是在一个方子里写了,然后药房就给抓到一起了,真是可惜了这味药,以后各位看到自己的父母去瞧病,如果医生开了钩藤,您一定要提醒一声,千万写明要后下啊,到抓药的时候,也要让药房单独包出。
  至于竹沥,就是我们南方的竹子,放在火上烤,烤出的液体,这可是味救命的药啊,竹沥性寒,可以化去热痰,尤其它擅长的是,化去经络四肢,皮里膜外的痰,一般药物无法到达的地方,它都可以到达。
  竹沥在治疗外感病热证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化痰的速度快,力量大,王孟英在给患者治病的时候经常用,有的时候一个重病下来,一共要烧掉竹子几十根(在南方生活真幸福啊,可以随砍随烧)。
  竹沥的一个更大的作用是救急,很多中风患者,有脑血栓的,有脑出血的,昏迷不醒,口中痰声漉漉,这个时候用竹沥下去,就可以很快地把痰化掉,使得病人尽快醒过来,一般怕竹沥寒,可以在用的时候滴入几滴姜汁,这种情况下竹沥可用九克到三十克。
  还有那种重症手术的,有的是开颅了,有的是气管切开的,等等,总之是痰声漉漉,高烧不退,在重症监护室里住着,各种抗生素都上了,还是没有效果,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病人会很快死亡,此时如果用竹沥七八十克甚至一百克,配合些化痰的药物,则可以很快退烧,痰涎涌出,患者就会恢复过来。
  当然,现在在大城市里一般中医是没有机会进入重症监护室的,这些经验都是在小城镇获得的,四川就有位老中医,叫江尔逊,他对救治这种濒危患者很是擅长,经常是大剂竹沥下去,两三天后本来还监护着的患者就出院了。
  李中梓对这个患者到底用了多少竹沥我们是不知道了,总是,两付药以后,患者的神志就清楚了,于是就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来回加减用药,等到了五十来天的时候,这个患者就痊愈了。
  看到了,这就是高手,他把患者的虚实程度拿捏得非常的好,这个患者如果不补足正气,那么最后一定会出更大的问题的,现在我们在治疗这种病的时候也是,很多医生认为患者的血压高,不能用补气之药,所以都用的是滋阴的药物,说是柔肝熄风,什么生地、白芍、龙骨、牡蛎用得很多,其实,补气也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把正气补足了,血压也就下来了。这是中医的辨证,不是按照西医的思路来开中药。




第219节

日期:2008…11…16 12:47:55

  原来都是名人啊

  前面我们说到了,李中梓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写了《颐生微论》这本书,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治病思想,等到第二年,就在他三十一岁的时候,他又写了本书,叫《雷公炮制药性解》。
  炮制是中医领域一个特殊的内容,我们把中药采来以后,并不是直接就用的(有些鲜药除外),一般是要经过炮制,该晒干的晒干,该炒的炒,总之很是复杂,但是经过炮制后,这药物的有些特性就改变了,比如有的以前有毒,现在减少毒性了,有的药效增强了,有的归经改变了等等,这事儿无比复杂,我们这里就不多聊了。
  李中梓写的这本书参照的是南北朝时候的《雷公炮制论》这本书,这书是中医炮制领域的一本重要的著作,但是实际比较两书,发现李中梓也并没有完全按照该书来,李中梓增添了大量的内容。
  在中医炮制的历史上,李中梓是和缪希雍、李时珍都被记载下来的,是明朝对中医炮制有贡献的人,当然,李时珍同志写的内容太多了,所以贡献更大一些,得的奖状也多些。
  这么看来,李中梓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著作,同时也是一个疗效好的医生了,找他看病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其中有些人还是有些故事的小名人,我们顺便来讲述一下吧,当然,治疗这些人的事情可能发生在李中梓整个的行医过程中,我就不考证年代了,一并在此给讲了吧。
  李中梓曾经治疗过一位叫吴玄水的人,当时的职务是光禄卿,那么这位吴玄水又是谁呢?他到底患了什么样的病呢?李中梓又是怎么治疗的呢?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松江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民抄董宦”序幕。董其昌各位都知道吧,这位是大书画家,还做过官,但教子无方,他的第三个儿子董祖源简直就是当地的恶霸(当年董其昌的书画价格就特高,家里有钱),这个董祖源为扩建宅第,强迁民房,不及搬迁就揭瓦驱逐,使房主露天居住(属于野蛮拆迁)。二子董祖常更是横行乡里,他命恶仆陈明将同学、府庠生陆声远家人的女儿抢走(连同学的女儿都要欺负,您说有多坏吧)。
  这种坏事,别以为就没有人关注,当时没有新闻媒体,但是有人把它编成《黑白传》,说书人钱二拿来到处演唱,影响很大。
  董祖常得知后气得直拍桌子,派恶仆将生员范廷芝及说书人钱二抓进董府,威吓拷打,逼范廷芝承认自己是《黑白传》的作者。范受辱呼冤,悲愤而死。范母以83岁高龄之身,率媳妇龚氏、孙媳董氏,坐轿到董家评理。董祖常命人把范母等人的坐轿打毁抛入河中,并毒打辱骂这些妇女。随后将范母等赶入坐化庵中。
  但此时官府迫于董其昌的势力,还包庇他的儿子,结果是老百姓不干了,松江府城的大街小巷,很快就到处张贴满了揭露董其昌父子的揭帖,很快,百姓群集董府周围不下万人,有人先将董府门前旗竿掀倒。董祖常派打手上屋向群众掷石丢瓦、泼屎尿,民众中亦有很多人上屋顶还击。
  农历三月十六日晚上,松江城百姓齐集,青浦、上海、金山等地也来了许多民众,声势浩大。当晚有二个少年爬上墙,用火物烧着了董府家门,火随风势烧到董府茶厅时,火势越来越猛,民众呼声雷动。不久,董其昌营建的一百多间房子,包括里面的珍奇珠宝、古物文玩变成瓦砾(有点可惜,很多国宝啊)。
  董宅被焚后,民众余忿难消,又把董其昌建在白龙潭里的藏书楼“抱珠阁”也烧了(这损失更大了)。
  当时,住在苏州的董其昌得到家报后,差点急得吐血,就给抚台、学院写了信,要求惩办参与闹事的府学生及有关民众。
  看来当时董其昌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各级官府纷纷要求松江府严查闹事人员,当时松江府的理刑推官、署华亭县事就是吴玄水,这位吴玄水知道啊,这是人民的力量,董家那是恶霸,一贯欺压百行,而老百姓也是积愤已久,可是,上面的压力不断地传来,自己又实在不想助纣为虐,怎么办呢?吴玄水把牙一咬,他脱下了乌纱帽,放在了衙门的桌子上,挂冠而去。
  这个行为博得了老百姓的一直喝彩,所以吴玄水在当时的松江很有威望,但是,此事最后还是以官府包庇董家了事,两个纵火少年都被杀了。
  李中梓在后来,还给吴玄水看了病,这位吴大侠很是有趣,做官那是没得说,为民请愿,但是他也是个人啊,有人的七情六欲,很想长寿,但是他的养生观念不大对头,他不知道打哪儿听说的,说夫妻间进行房事的时候,如果不泄精,那么就可以长寿(这是古代的一种怪论,说精液可以回流再补先天),于是我们的吴大侠就坚持着,和老婆同房的时候不射精,这么坚持了好几年(闭精入房有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同时,他还要经常写东西,非常的累,结果就患了白浊这个病,这种病就是尿液浑浊,颜色偏白,然后在小便的时候疼痛难忍,每次小便这位吴大侠都痛得感觉如同刀割一样,这份痛苦,就别提了。
  吴大侠在当地那是有威望的啊,于是就请来了名医,开的方子是通利和补肾的药物,结果服用以后没有效果。
  这怎么办呢?再找更有名的医生呗,这就把李中梓给请来了,李中梓诊完了脉,就问:“您这个病是怎么患的呢?”
  吴玄水一看,没办法啊,人家看出来了,于是就把自己闭精入房的修炼方法说了。
  李中梓一听,嗨!这都是听谁说的啊,这哪儿是修炼啊,这是害自己啊。
  吴玄水很疑惑:“啊?难道我的方法错了?”
  李中梓向他解释,说:“同房的时候,精液不流出去,积攒起来,会腐败的啊,当然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败精久蓄,已足为害),何况你还要写那么多的东西,劳费心神,这会使得心肾不交啊,怎么能不病呢。”
  于是开了方子,是萆薢分清饮,加上茯神、牛膝、黄连、肉桂,这个萆薢分清饮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组成是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专门是治疗下焦虚寒导致的小便白浊,象米泔水一样,频数,等尿液放置一段时间,还会凝结象膏那样的症状。
  方子里的萆薢是味去湿的药,它可以把下焦的湿气泄出,益智仁是味收敛的药物,它可以温脾肾,燥脾湿,摄涎液,收小便,有的人经常在睡眠的时候流口水(这种情况小孩子也很多),这就是收敛的功能有问题,一般是脾虚不摄的情况为多,可以用一些补脾的药物,如白术、苍术、茯苓等药,配合益智仁,就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方子里的乌药是入肝经的,可以行气宽胀,对于寒性的下焦气痛效果比较好,通常用来治疗疝气等病,同时乌药也有暖肾收缩小便的作用,它和益智仁合起来,再加上山药,就是一个方子,叫缩泉丸,对于小便特别多,遗尿等症状特别的好,有的女士就有这个毛病,经常是小便控制不住,一不留神就尿出来的,就可以用这个方子,也可以根据症状分别配合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归脾丸服用,效果还不错。
  为什么在去湿的同时,还要用收摄的药物呢?因为现在是清浊混杂在一起啊,要把废物排泄出去,还要把有用的物质留下,所以就在去湿的同时还用了乌药、益智仁这样的收摄作用。
  石菖蒲是一味什么药呢?它是祛痰宣气,开通心窍的,对于热入心包和痰迷心窍等情况有很好的作用,除了开通心窍,对中焦湿浊阻滞引起的胸腹胀闷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那么治疗小便的药物,为什么要开通心窍呢?原来,中医认为这种小便白浊不光是膀胱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肾精虚寒不固(其实还有肾经的湿热,后来到了清朝,又出现了个程氏萆薢分清饮,把原来方子里的温热的乌药、益智仁去掉了,加上了莲子心、车前子等去热之药,用来治疗白浊的热证),那么为什么肾会出现问题呢?是因为心神也太劳累了,导致的心肾不交造成的。
  方子里李中梓加入了茯神,各位可以看到了,这也是样心神的药物,牛膝是补肝肾的,黄连和肉桂一个清心火,一个补肾阳,这是要让水火交泰,达到水火既济的效果,因为李中梓认为这个病就是“水火不交,坎离顺用”的格局。
  这个方子服用下去以后,没多久,我们的吴玄水大侠的病就好了,估计在经过这件事情以后,他一定对中医养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一定表示不再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