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爱儿白了刘和一眼,嗔笑着说道:“乱讲!说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人若是只为三饱两倒而活着,跟那养在圈内的豚豨有什么两样?”
所谓豚豨者,猪也!
赵爱儿还以为刘和提到的“三宝”、“两道”是类似于“rì月星,天之三宝”,“jīng气神,人之三宝”,“王道与霸道”等等高深的话题,岂料刘和口中的“三宝两道”其实是“三饱两倒”!
刘和不顾“知心姐姐”的微弱抗议,继续胡扯:“有个留着大胡子的老家伙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对于那些成天想着三饱两倒的人们,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可我却觉得猪栏的理想是难能可贵的,甚至是千千万万草根百姓们梦寐以求而难以实现的最高目标!就现在这个年景,一天能吃上两顿饱饭的人家就算不错了吧?听府上下人说,父亲大人每顿吃的饭菜,绝对不会超过四个,其中带着荤腥的只有一个,而且一天也就两顿饭。”
赵爱儿点点头,说:“州牧大人在幽州以生活简朴著称,我曾亲眼见过他的帽子旧了也不换,打上补丁之后继续戴,这也正是幽州百姓尊敬拥戴大人的原因。”
刘和听到赵爱儿都在称赞自己的老爹,忽然想起前世看到的一些有关刘虞是否真正节俭的争论。
这个争论说的是刘虞遇害之后,公孙瓒派兵搜他的家,却发现他的妻妾都穿着很高档的服饰,当时的百姓因此而怀疑刘虞简朴的品质其实是伪装出来的,刘虞本人是个假道学。
“看来老爹并非假道学啊,估计是被公孙瓒泼了脏水。这货自知杀了老爹负面影响太坏,为了混淆视听,所以就让人安排下这些事情,然后再让不知情的老百姓看见,反正当时老爹已经被砍了头,府中亲眷下人都被公孙瓒控制了,想抹黑还不容易么?”
刘和在心里恨恨地想着,反倒是忘记继续跟知心姐姐胡侃了。
赵爱儿见刘和不语,还以为他是受了自己父亲简朴行为的触动,于是继续说道:“公子方才提到的那个大胡子老者,倒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贤人,不知道姓甚名谁?”
“这个老者是我在南阳山中遇到的一位云游方士,具体名姓并未打听,所以我也说不上来。”刘和毫不犹豫地将爱因斯坦大人化妆成了山中方士。
“哦,是这样子啊?”赵爱儿撇撇嘴,“这位云游老者的话很有见地,人活着岂能只为了安逸和享乐!孟子有言,‘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sè,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赵爱儿一张嘴,全是之乎者也,把刘和听得有些无语。幸好赵爱儿说的老孟的这段话,在后世是作为文言文的范文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刘和好歹也算明白其中的意思,不然他现在一定会更加的头疼。
赵爱儿对刘和说这些话,却是有自己的用心在内的。或者,她从这些天刘和在蓟城的作为中看出了新的希望吧,总之她觉得刘和就是那个天将降大任的人,所以抓住机会就要向刘和灌输君子之道,防止刘和变成为了“三饱两倒”而活的纨绔公子。
刘和觉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话题过于沉重,于是露出了他一贯“猥琐”的本sè,低声说道:“爱儿姐,后面扎好了没有?我这么趴着,搁得慌!”
“哪里搁得慌?”赵爱儿急忙问道。
刘和抬抬厚臀,“下面硬了,搁得慌!”
“啪!”
赵爱儿飞速收回刘和臀部附近扎的银针,然后狠狠地打了刘和一下。“一肚子坏水的臭小子!”
“哎呦,还真下得了手哇!”刘和大声抗议起来。
屋外轮值的卫兵急忙问道:“公子,有事么?”
“没事!保持jǐng惕!”屋内刘和翻着白眼开始起身。
赵爱儿拿起针包走后不久,刘放领着韩珩进入府中。
为了表示郑重,刘和选择在州牧府的议事大厅内与韩珩见了面。
“白丁韩珩,见过公子!”韩珩双手交掺,弓腰低头,向刘和先行一礼。
“韩先生多礼了,请入座!”刘和严格按照礼仪流程走,不复方才在西院内调戏“知心姐姐”的那种浮浪。
初见韩珩,刘和仔细打量了一番,发现韩珩的年龄至少在三十开外,高额浓眉,目光灼灼有神,隆鼻阔口厚唇,肤sè微黑,给人一种敦厚踏实的感觉。
刘放说道:“公子,方才在来府中的路上,卑职已经与子佩简单交谈了一些,深受启发,觉得子佩的见识犹在卑职之上!”
韩珩急忙自谦说道:“子弃兄谬赞了,在下所学所知浅薄,怎敢与子弃相提并论!”
刘和心里一阵无语,觉得每次跟这些文士们见面,都要假惺惺地客气半天,实在是无聊之极。偏偏此时他还要扮出一脸吃惊或者渴望的神情来,看着刘放和韩珩在那里热情似火地“搅基”。
客气完毕,刘和开口问道:“听子弃说,韩先生有办法顺利前往辽东?”
韩珩点头,如实回答:“在下与避祸辽东的平原名士王彦方为故交,黄巾乱起之前,曾同学于颍川陈太丘门下。王彦方与炳根矩、管幼安三位名士如今在辽东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亦受公孙度所敬重。吾若往辽东,可以持王彦方写来的书信上路,就算被公孙瓒的士兵发现,应该不会阻拦和刁难。”
刘放怕公子又犯了上次见徐邈时的那种错误,不知道韩珩口中提到的陈太丘、王彦方、炳根矩、管幼安都是些什么人,于是急忙解释说道:“陈太丘乃是颍川四长之首,本名陈寔,已经故去数年;王彦方本名王烈,炳根矩本名邴原、管幼安本名管宁,这三位道德高洁,皆是天下有名之士,如今避祸辽东,公子若是能得其一,则可得河北士林之心!”
这次,刘放倒是小看了刘和,穿越者刘和虽然对他这个曹魏中书令不熟悉,可要是谈起邴原、管宁这两位大能来,还是非常清楚地!更为重要的是,在刘和亟需增加的武将名单上,有位堪比赵云的牛人如今恰好正在辽东避祸!
要不怎么说公孙度也是一头蠢驴呢,明明一大堆的人才为了避祸来投奔了他,可这货愣是没有把白送上门的人才使用起来,生生的又让这些文武大才陆续又离开了辽东!
刘和耐着xìng子听完刘放的解释,然后问韩珩:“子佩先生,若是见到公孙度,你将如何说服他协助吾父从辽东方向牵制公孙瓒?”
估计临来府中时,刘放已经跟韩珩探讨过这个话题,是以韩珩不假思索地回答:“启禀公子,若是在下见到公孙度,会向其直言公孙瓒攻略幽并之地的野心,陈述公孙瓒占据幽州之后对辽东造成的威胁。”
“若是公孙度坚持认为公孙瓒与吾父对峙的局面才算有利,既不肯相信公孙瓒,也不肯支持吾父,采取两不相帮的策略,子佩先生又该如何说服?”
韩珩回答:“若是公孙度目光如此短浅,我会请王彦方等人出面一同说服于他,同时指出他在去年自立辽东侯、平州牧乃是犯了谋逆的大罪,若是不能得到太傅大人的支持,得到朝廷正式的加封,他们公孙家族在辽东就会有祸事临头!”
韩珩回答到这里,刘和基本上已经满意了,可他似乎有意为难韩珩,接着问道:“若是这样劝说公孙度,他依然不肯答应呢?”
韩珩皱眉沉思,片刻之后,答曰:“听说公孙度的长子公孙康是个野心勃勃却又智谋低下之辈,若是暗中除掉公孙度,让公孙康上位,那么就是不用劝说,公孙康也会向西攻略!”
刘和闻言,心里咯噔一下。“麻痹,看着老实敦厚,也特么的是个狠人,竟然连弄死公孙度这样的主意都能想得出来!我也是长子,老爹是不是也被他算计来着?”
;
第一一一章 噼里啪啦被打脸
刘和在听完韩珩的计划之后,心里对于刘放推荐的这人已经有了不少好感,觉得韩珩像个实干之人,虽然言辞平实朴素,但却给人一种踏实稳重的感觉。
不过,刘和并没有当场拍下板来,委托韩珩立即前往辽东联络公孙度。因为相比于说服公孙度从东面牵制公孙瓒,刘和想起了更为重要的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若是一旦促成,刘和在幽州就会有足够的底气,再也不用担忧几面受困的形势了!
公孙度盘踞的辽东,虽然是大汉的东北边陲之地,远离中原地区,却也因此而避免了遭受黄巾之乱的波及影响,成为这些年间许多士人避祸的理想场所,而这些前往辽东避祸的士人当中,最有名气的恐怕就是王烈、邴原和管宁三人了。
但是,除了这三人,还有其他一些名人,也是不可忽视的。
刘和就记得,与王烈、邴原和管宁同一时期避祸辽东的名人之中,还有一个刘政,另外还有一个在当时不太出名,但对刘和而言,却是最有价值的人物。
这个刘和觉得最有价值的人物,名曰太史慈,是东莱郡黄县人氏。
刘和能够想起刘政,是因为太史慈;刘和能够想起邴原和管宁等人,也是因为太史慈。
三国时代赫赫有名的江东猛将太史慈,为何会与刘政、邴原等人在辽东相遇呢?
事情是这样的,北海名士邴原与同郡的刘政一起避居辽东,他们都具有勇略雄气,但因为邴原是个没有政治野心的隐居名士,而刘政却与刘放有着类似的身份背景,是汉室刘姓后裔,所以就被辽东太守公孙度所忌惮。
公孙度之所以忌惮刘政,盖因此时他在辽东已经成为“土皇帝”,所以担心刘政这个大汉皇室的后人来到辽东之后,将他好不容易巩固下来的地方政权颠覆和占据。毕竟当时辽东也是大汉疆土,郡内百姓还是认同刘姓皇室的统治和管理地位的。
公孙度寻个借口搜捕刘政和他的家人,刘政于是逃跑和躲藏。公孙度发布公告给各县说:“敢藏匿刘政的,与刘政同罪!”。刘政被逼的走投无路,于是硬着头皮来投靠名士邴原。邴原将刘政藏匿了一个多月,当时东莱人太史慈准备回家,邴原就把刘政托付给太史慈,让太史慈将刘政带离辽东。
那么,邴原又是怎么认识太史慈的呢?原来,邴原与太史慈都是青州人氏,邴原的老家在北海国的朱虚县,而太史慈的老家在东莱郡的黄县,两地相距并不遥远。当初太史慈在郡中担任奏曹史,为了替郡守免责,不惧怕得罪州里的大官,于是在青州就有了名气,被邴原所知。而太史慈在得罪了州里的大官之后,为了避免给家人和邻居带来灾祸,于是从海上乘船远赴辽东,与青州同乡邴原做了邻居。
对于太史慈这样一位勇猛不凡、敢打硬拼的纯爷们,刘和是非常欣赏和仰慕的。刘和记得太史慈在四十一岁那年病逝前说过这样的话:“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多么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位真汉子啊!要是太史慈死的不那么早,估计后期在东吴武将阵营之中的地位绝对不止于一个折冲中郎将,建昌都尉!
如果刘和能在太史慈返回青州帮助孔融之前,将他招揽到幽州来,顺手再将被公孙度逼得快要上吊的刘政也弄过来,这笔买卖岂不是大赚特赚?
要知道此时刘和如果向还是白身的太史慈伸出橄榄枝,不仅所需的成本最低廉,而且还能最大程度地收获太史慈的忠诚,毕竟他是为了躲避官家的迫害才离开的,而刘和父子两个的身份地位绝对要比太史慈当初得罪的州里那位官员要牛逼显赫多了。
只要太史慈投效过来,那么他今后就再也不用担心州里官员加害于他了。而且,以太史慈“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xìng格,他绝对是想干一番大事的,若非如此,太史慈也不会先后为孔融、刘繇和孙策三方势力效命了。
伸出橄榄枝的一方,名声够响亮,势力也不小,诚意也是足够;被招揽的人处境很一般,名声也一般,而且很想出世做一番大事。这些条件凑到一起,刘和实在想不出太史慈有什么理由会拒绝招揽。
而且,随着“信都会盟”的消息向各地传播,估计刘公子用一国之地换无名小将的传闻已经到了辽东,这可是对刘和求才之心的有力证明,相信太史慈这样出身低微的人物听了之后,也会很激动吧?
以刘和的估计,只要韩珩真的能见到太史慈,并且将自己写给太史慈的书信交到他的手中,基本上太史慈是不会拒绝的。但为了保险期间,防止这位猛将与自己擦肩而过,结果成了心中永远的痛,刘和还是决定好好跟李严、刘放两人商量一下,保证韩珩要么不去辽东,去了就把太史慈和刘政给弄回来!
下定决心,刘和于是对一脸期待的韩珩说道:“子佩兄,去辽东联络公孙度的事情,我决定委托你去办理,但兹事体大,还有许多细节需要详细的谋划,这几rì你暂且在府中住下,等各方面筹备完毕之后,再出发也不迟!”
刘和对韩珩的称呼从“韩先生”到“子佩先生”,现在又成了“子佩兄”,是个人都能听出其中的不同,韩珩这么聪明的人当然也听得出来,所以急忙说道:“一切都听公子的吩咐和安排!”
刘和转头对一旁的刘放交待:“子弃,你陪子佩先去安顿下来,待会正方从外面回来之后,你们三人同来我书房一趟,我有事情跟你们商议。”
刘放和韩珩一起点头,离开了议事厅。
刘和最近采纳了赵该和齐周的意见,让府中下人将紧邻西院的一些房舍清理了出来,将自己的二十名卫兵安置到那里去居住,这样就将西院的房间腾了几间出来,正好安顿像刘放这样新来投奔的属下居住。韩珩被刘和留在府中居住,也就意味着得到了刘和的首肯,算是寻找到一处栖身之地。
以后等刘和身边的人才越来越多,他肯定是要在蓟城重新安置一处府邸的,不能老是这么跟着老爹挤在一起居住。刘和今后的秘密只会越来越多,就算跟刘虞也不能全都交底,所以分开居住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若是可能,刘和今后还要离开蓟城,单独寻找一块地方秘密发展,到时候就可以任意地描绘和支配了。
刘放领着韩珩来到一间空着的客房,开心说道:“子佩兄,你就暂且住在这间房内,正好与我隔壁。有什么缺少的物品,直接对院内的卫兵吩咐就行。”
韩珩感激地刘放说道:“多谢子弃贤弟对我的事情如此上心,若非你今rì举荐,珩只怕无缘见到公子,更不可能成为州牧府中的宾客。”
刘放摆手,说道:“子佩兄言重了,你本就是一位能干之才,加之又与王县尊私交甚笃,我也曾受王县尊的恩惠,于情于理,都该向公子极力举荐你才对。今rì见了公子之后,感觉如何?”
韩珩回答:“与我以往所见的那些富贵公子大有不同,感觉与公子相处,如沐chūn风,没有压抑紧张,可以直抒胸臆。”
“这次你若是能将公子交待的事情办成了,今后定会得到公子的赏识和器重,前途不可限量啊!”
“子弃贤弟,我觉得这话放在你身上更加合适!”
“得了,我还是别在这里跟你闲扯,手头上还有几份公文要替公子起草呢,你先小憩片刻,待会等李正方返回,我们一起去公子书房。”
李严今rì出府前往城内统计各类商铺的数量和规模,一大早就走了,到现在还在忙碌着,似乎一时半会是回不来了。刘和坐在空荡荡的前厅呆了一会,觉得无趣,正yù起身返回西院,忽然看见赵该黑着脸大步走了进来。
“公子,刚刚接到涿县方向的急报!涿县令被公孙瓒麾下别部司马、平原相刘备的义弟张飞所杀,县中大小官吏十数人也惨遭屠戮!”赵该有些气急败坏地向刘和汇报涿县发生的杀官惨案。
刘和听完赵该的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