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责护送齐周的是三百名太傅卫队士兵,上次徐邈和刘放前来时,两百太傅卫队骑兵护送,这次刘虞将剩下的三百步兵也一并送到刘和面前,充分显示了“老刘”对“小刘”的支持和关心。
刘和担心老爹身边没有忠诚可靠的护卫,立即让史阿带着十名黑甲骑士返回蓟城,负责州牧府中的安全jǐng戒任务。
刘虞目前身边有骑都尉鲜于辅护卫,蓟城更有七千士兵守卫,大的问题肯定不会发生,需要防范的也就是一些鸡鸣狗盗的宵小之辈。有史阿和十名黑甲骑士出入随行,基本上可以保证刘虞的安全无忧。
下一步,等刘和将五百太傅卫队士兵训练出来,刘虞的安全就彻底有了保证,就算成千上万的兵马前来围攻,刘和都有信心保得父亲的安全。
刘和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卫队两百骑兵统统配备两当铠,战马批全身甲,三百步兵则全部身着防护力极强的钢甲,使用最为锋利的百锻钢刀和钢弩,总之就是要将这五百人彻底武装到牙齿,就像一只浑身长满铁刺的猛虎,谁惹谁死!
趁着其他三城还在进行测试和分兵的时候,刘和将五百名太傅卫队的士兵集中起来,按照之前的办法也给他们逐个进行了一番测试,结果令他非常满意。
这五百名士兵是赵云当初从留守蓟城的八千名jīng锐骑兵和步兵当中挑选出来的,当时他们分别隶属于鲜于辅和鲜于银。或者是当初两位鲜于都尉练兵得法,或者是赵云的眼光独到,总之这些士兵当中没有一个是有明显缺陷的。
刘和搞不懂赵云当初是以怎样的标准进行挑选的,因为这五百名士兵的整体测试成绩明显高出马城五千士兵一大截,不仅两百名骑兵无人被调整和淘汰,就连三百名步兵也被大概分成了弓弩手、长兵手和刀盾手三个方向!
若说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些士兵当中单项冒尖的人不多,整体上的素质比较均衡,难以培养出特殊人才。不过这也正是刘和当初特意跟赵云交待过的,太傅卫队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不需要那种有点小本事却不服管教的家伙掺进来破坏整体风气。
一支卫队,最根本的要求是忠诚,最可贵的品质是不畏死。只要具备了这两点,其余的通过锻炼和培养,都可以得到明显提高。
因为几位高级幕僚都离开了马城,刘和身边仅剩赵爱儿,他便亲自动手给这五百名卫队士兵进行分组,将其中两百名骑兵毫不犹豫地划进了赵云亲自负责的骑字营,其中一百名作为重骑进行训练,一百名作为轻骑进行训练;另外三百名步兵,刘和将其中的一百名划进慕容平负责的shè字营,五十名划进夏侯兰负责的钩镶营,五十名划进孙礼负责的刀盾营,五十名划进长枪营,五十名划进大戟营。
这五百卫队士兵作为训练团第一期受训士兵当中的一部分,将被分别被送往宁城、高柳和广宁,以及留在马城接受严酷系统的训练。
刘和这边忙着处理太傅卫队的事情,魏攸、刘放和徐邈则相继赶到了任务相关的城池,开始着手协助赵云、夏侯兰和李严进行兵源测试和重新分类。程绪、马台、孙礼等人也是积极参与其中,生怕错过了这场别开生面的大行动。
赵云的悟xìng非常高,当他听完魏攸的经验介绍之后,当即说到:“公子的这套做法非常高明,让我深受启发,云一定严格按照公子总结出来的做法对宁城六千士卒进行全面测试,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给士兵分类,并且挑出真正适合进入训练团的好兵!”
夏侯兰的服从意识很强,对于刘和交待的任务从来都是不打折扣地完成,当他见到刘放之后,将其待若上宾,凡是遇到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必定虚心求教,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以刘放的头脑加上夏侯兰的执行力,高柳的兵源测试和重新分类也是进行的非常顺利。
驻守广宁城的李严和孙礼两人,属于最奇葩的一对组合。本来以李严的本事,刘和完全放心将广宁交给他,只不过刘和对于广宁北方的阎柔非常jǐng惕,所以特意将敢打敢拼的小将孙礼派给他,加强了广宁城的攻击能力。
李严虽为文士出身,却是文武兼备之才,加之又是第一个被刘和招揽到的人才,所以在孙礼眼中那就是大哥级的人物,平时自然非常听从李严的吩咐和安排。以李严的头脑加上孙礼的勇武,广宁虽然只有五千守军,却也牢不可破,比起赵云驻守的宁城也是不遑多让。
“酒蒙子”徐邈来到广宁之后,如实向李严介绍了刘和在马城的做法,将那份阶段xìng总结报告交给李严,接下来基本上就没什么事做。因为李严实在是太能干了,只听徐邈介绍一遍,就完全理解了刘和的做法和用意。
大公子心目的“组织部长”岂是等闲之辈?有他亲自负责广宁的兵源测试和重新分类,那还不是办的妥妥地!
时间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二月中旬,这天从冀州地面赶至马城的一小队士兵终于来到了城下,令人觉得奇怪的却是最前面带队那人居然是位身穿文士衣衫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年纪已过四旬,一副邋遢落魄的样子。
这队士兵人数仅有五十,是从冀州名将张郃营内出发前来支援刘和的。可不要小看这五十人,他们出自张郃麾下最为jīng锐的大戟营,每一个至少都是伍长或者什长,有的甚至已经升到了队率的位置。
刘和在冀州的时间虽短,但他却是广结善缘,不仅跟冀州名士沮授和审配等人搞好了关系,更是与张郃有着一面之缘,给张郃留下很不错的印象。
因为开设训练团的事情,刘和忽然想到了张郃训练出来的大戟士可是三国时代赫赫有名的jīng兵,所以动了让张郃支援自己的念头。刘和于是悄悄派人给张郃送去一封信,直言自己如今在马城的困境,希望张郃能够出手帮自己一把,派一队训练有素的大戟士前来马城充当教头。
刘和还向张郃透露了刘虞已经上书朝廷表张郃为建忠将军的消息,也算是兑现了当初自己从薄落亭离开时的诺言。为了进一步搞好与张郃的关系,刘和还许诺张郃今后会向冀州低价供应一批战马,帮助冀州守军加强骑兵力量。
张郃接到刘和的来信之后,非常重视,亲自从大戟营内挑选了这五十名经验丰富的老卒,然后派出一队士兵将这些大戟士从薄落亭一路护送至涿郡边境,被幽州方面的守军接住,这才放手。
张郃已经听说了平原相刘备手下张飞率军前往涿县杀官报复的事情,因此对于紧挨着的这个邻居十分jǐng惕,就连送刘和的五十名大戟士都要严加护送,生怕刘大耳朵从中搞事。
这一小队士兵走到中山国境内时,赶巧遇到了一位同路的落魄士人,于是结伴而行,一起北上。
这位落魄士人,名曰刘惠,乃中山人氏,在冀州才名昭著、德高望重,当初曾经风光无限,位列名士田丰、沮授等人之上。刘惠如今之所以落魄至此,却因冀州牧韩馥而起,说起来有些话长。
四年之前,韩馥被朝廷任命为冀州牧,到任之后立即征辟名望深重的刘惠担任了冀州治中从事,主管众曹文书,居中治事,处于众官之上。
初平元年,也就是三年之前,东郡太守乔瑁制作伪书传于各州,列举董卓许多罪恶行径,号召大家起兵一起讨伐国贼。韩馥得到书信后,便请教身边从事说:“现在我是应该帮助袁氏呢,还是帮助董卓呢?”刘惠听后勃然大怒,当众斥责韩馥说:“兴兵是为了国家,大人怎么能问出到底是要帮助袁绍还是董卓这种话呢?谁对国家有利我们就帮助谁啊!”
韩馥自知理亏而面有惭sè,刘惠担心韩馥因为自己的斥责而怪罪,而且见韩馥并没有带头起兵的意思,于是又向韩馥献计说:“兵者凶事,不可为首。大人现在应该看着其他各州的动向,如果有领头发动之人,我们便跟着响应。”韩馥听后觉得正合心意,于是写信给袁绍,痛诉董卓的罪恶,怂恿袁绍起兵。
袁绍起兵之后,韩馥却疑心生暗鬼,处处提防着袁绍,经常克扣供应给袁绍军队的粮食,成了盟军里面拖后腿的一个家伙。兖州刺史刘岱知道这件事后,便写信给韩馥说:“董卓因为无道,所以被天下人共同攻击,死期就在旦夕之间,不足以为忧。只是董卓死后,我们应该立刻回师讨伐你。因为你坐拥强兵,却坐视国家兴亡于不顾,与凶逆有什么差别?所以,我们宁可处置了你,也不能让你继续逍遥下去!”
韩馥得到刘岱的书信之后大为恐惧,加之上一次刘惠当众忤逆了自己的面子,便将罪名推到刘惠的头上,想要斩杀刘惠来为自己脱困。
韩馥要杀刘惠,从事耿武和冀州众多官员并排挡在刘惠身前,以死逼迫韩馥放过刘惠。于是刘惠被免一死,但还是被韩馥罢了官职,还当场被披上囚衣,发配到山区去服徭役。
事情到了这里,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刘惠被贬之后,最终会因忧愤而病逝。但是因为某个猥琐的家伙忽然从天而降,摇头晃脑地出了长安,一路直奔冀州而来,最终还阻止了袁绍、公孙瓒合谋吞并冀州的yīn谋,所以刘惠居然活了下来,而且还获得了韩馥的释放!
刘惠虽然重获zì yóu身,但他与韩馥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继续呆在冀州,只会自取其辱。而在这个时侯,刘和让人散往各州的《纳贤告示》已经传遍了冀州,如今甚至到了兖州和豫州。刘惠本就一心向着汉室,老刘家忽然冒出了刘和这么个名声大噪的家伙,这让刘惠原本死寂的心忽然泛起了波澜,所以决定只身前往马城。
刘惠走在路上时,正好看见了张郃送出的这队大戟士,以他当初在冀州的地位和名望,这些从军多年的老兵自然听说过他,有不少人甚至还见过他不止一次,所以便相约结伴而行,一路顺利平安的来到了马城。
这些老兵也不傻,虽然明知韩馥讨厌刘惠,可他们马上就要成为刘和的部曲,所以听说刘惠要来投奔刘和后,一路上自然是尊重有加,jīng心照顾,丝毫不敢怠慢了刘惠。
现在巴结刘惠,那是雪中送炭。等到刘惠在幽州得到重用,那时候再去巴结人家,就成了不知深浅!
ps:两天没求推荐票,发现大家又忘记了,今天周末,满地打滚求推荐啦!
第一三四章 顾虑
这天下午,刘和正在府中与几个木匠和铁匠比划着如何改进现有的农具直辕犁,为了表述直观一些,刘和还让人从城外农庄借来了两具直辕犁。
汉代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耕犁,不过这时候农夫使用的犁都是长直辕犁,因此耕地时回头转弯不灵活,起土也很费力,效率却不是很高。
刘和的前生是在农村长大,后来好不容易考进一所二流的示范学院,所以他对于后世农村当中普遍使用的曲辕犁有着深刻的印象。学历史专业的刘和还记得曲辕犁是在唐代形成并且普遍的推广运用,然后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世纪。
曲辕犁和直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的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部位安装了可以zì yóu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得小而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cāo作更为灵活,也能大大节省人力和畜力。
能够节省人力和畜力,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头耕牛和一个农夫,在使用了曲辕犁之后每天可以多耕出一倍甚至两倍的土地,而且被耕的土地因为翻土较深,所以便于施肥和藏墒,对于农产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乱世,光有军队还不行,你还得有充足的粮食供养军队才行。不然都去人吃人,把人吃光了,谁来种粮?因为粮食关乎生死存亡,所以刘和对于如何提高农业产量极其重视,若论重视的程度,甚至不亚于他即将进行的炼钢技术改良。
在地盘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单位土地的粮产量无疑是获取更多粮食的正确途径,而刘和恰恰又多少知道一些如何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比如改进农具,比如修缮水利,比如合理使用农家肥,比如选取良种进行人工培育。
刘和前生不是发明家爱某生,也不是农业科学家袁某平,他只是一个小时候呆在偏远农村长大的土孩子,所以只能凭借脑海中的一些记忆和印象,对这些木匠和铁匠们提出一些设计方面的思路和建议。
虽然知道的不多,但很多时候聪明的工匠只是缺少一个思维中的“小火花”,而刘和就是那个喜欢到处“放火”的家伙!
当刘和在纸上歪歪扭扭地画出印象中的曲辕犁外形图时,立即就有两个工匠眼睛发亮,似乎受到了启发。
一个工匠开口说:“大人,从图样来看,如果将直辕改为曲辕,难度并不太大,关键的难题在于如何在行进过程中随时都能调节变化犁铧的深浅,调整犁铧的方向。”
另外一个工匠补充说道:“除了这个难题,如何保证犁盘的牢固耐用也是问题。”
刘和听了他们的疑惑,点头说:“你们能提出这样的疑问,说明已经大致理解了我的要求。具体如何设计曲辕犁,我也没有更多的建议,但我可以提醒你们,如今农夫所用的直辕犁,主要部件都是以木材为主,仅有犁铧一处是用了生铁,你们千万不要被材料限制了手脚,不妨考虑在一些需要转动调节的灵活部位使用坚固耐磨的铁材。”
“你们不要有什么顾虑,尽管放心大胆的进行改造和设计,所需的各种材料,都有我来提供,不管最后成果如何,我都会给你们管饭和发放工钱!”
几个工匠听了刘和这番风趣的话语,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刘和不以为意,继续说:“不过呢,谁若是能够设计出符合我要求的曲辕犁,我不仅赏赐他百亩良田,而且还提拔他做官,允许他的子女进入学堂读书,今后吃穿不愁,一生无忧!”
随着刘和开出的奖赏条件越来越重,几个工匠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有人甚至已经忍不住想要赶紧动手了。
刘和见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抛下最后一句话:“人多力量大,如果你们能够一起合力将曲辕犁尽快的研制出来,你们每个人都会得到同样的奖励,而且还是加倍的!”
原本还想着各干各的几个工匠,听了刘和这话,相互之间你看我,我看你,似乎都在衡量着利弊得失。
中国古代不乏各种能工巧匠,甚至有些人可以制作出巧夺天工的作品,但却严重缺少一种叫做“技术共享”的jīng神,以至于到了后来,很多先进的技术出现了断代和失传,最终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遗憾。
什么“传男不传女,传子不传媳”,什么“传内不传外,传嫡不传庶”,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清一sè的狭隘自私思想,耽误了多少能工巧匠,徒子徒孙!
当然了,刘和想要改变盛行在手工艺人群当中的这种技术封闭防范思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得了。不过难也罢,易也好,刘和心里好歹惦记着这个问题,而且还不动声sè的开始了尝试,这就很好嘛!
对工匠们交待完毕之后,刘和正yù前往太傅卫队营一趟,却见东门军司马骑着马一脸喜sè的赶了过来。
“启禀公子,城外来了一队手持大戟的士兵,声称来自冀州,特来投奔于您!”
刘和闻言,喜上眉梢。“嗯,这个张郃办事还挺利索的,赶在训练团正式开训之前将人给我送来了!”
刘和于是改变行程,带着人前往城门口亲自迎接大戟士入城。
按理说,以刘和如今的身份,其实不必亲自前去迎接一群大头兵,只要派个身边的人代表一下就行,但他为了提高这群大戟士在马城的地位,所以特意前去迎接。
这些士兵毕竟是从冀州赶来的,来了幽州之后就是人生地不熟,刘和要是不给他们撑腰,今后的训练还怎么搞?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