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六宫无妃全文番外 >

第377章

六宫无妃全文番外-第377章

小说: 六宫无妃全文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胜利了,又有什么意思?

她继续往前,看到很多宫女在采摘梅花,一些人拿着一些饰物,络绎不绝地,那是玉堂、含香殿的方向……昔日空荡荡的宫殿热闹起来,原来是弘文帝新封号的妃嫔们,在忙着布置各自的宫殿。

尽管先帝宾天,宫里禁绝一切大兴土木,但是,女人嘛,总是希望把自己的居处,尽量弄得更加美轮美奂一点。

尽管她们还不敢穿得太过鲜艳,但是,一些精明的美人儿,已经开始在头饰,手镯或者发型上下功夫。甚至在自己的居处,多下小巧功夫,为的便是吸引新帝的注意。

真假节烈16

一场争奇斗艳的后宫暗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芳菲回首自己来时的路,不胜唏嘘。

然后,再也无心看下去,便转了方向往回走。

一众捧花的宫女,簇拥着一个雍容华贵的贵妃从慈宁宫的方向而来,正是米妃,见了她,仿佛觉得意外,急忙行礼:“参见太后,太后身子大好了?臣妾刚去慈宁宫替太后祈福来着……列祖列宗会保佑太后玉体安康……臣妾还把太后的义举,全部告诉了先祖们……”

芳菲看着自己的“儿媳”——儿媳妇,这是在替“婆婆”扬名。

本是一个极大的马屁——但是,芳菲想起她去把自己的“贞洁烈行”一五一十地禀报北国的先妣们,但觉自己如生生吞了一只苍蝇一般。

米妃一边说,一边着意打量着这难得露面的新晋太后,但见她的面容虽不如当初火烧时那么恐怖,伤痕也被梳发宫女们巧妙地遮掩了,但是,终究憔悴不堪,完全失去了昔日的明媚鲜艳。

“太后,慈宁宫的梅花开得正好,您要不要去看看?”

芳菲但见她的神色微微有些古怪,心里一震:慈宁宫!

太后的居所本该在慈宁宫。

自己竟然忘了。

病了这么久,一直住在立正殿。

立正殿是历代皇帝才能居住的正殿。本来,陛下一驾崩,自己就该马上搬离,但是,她完全没想起来,而且,也没有任何人提醒她。

所谓的人走茶凉,天下只有永远的皇帝,没有永远的皇后——昔日的太子,从未说错。

自己这么长时间,一直霸占着立正殿,弘文帝自然不好意思开口,就连其他内臣,也在冯太后“节烈”的光环之下,不好出声提醒。现在,米妃是在巧妙地提醒自己:你是太后,就该住在太后的地方。

她想,这也许是弘文帝暗示的。让米妃出马,再是恰当不过了。

这无可厚非,是自己鸠占鹊巢。

她微微地不安,又有些惭愧,而且向来跟米妃也不亲近,只淡淡地应酬了几句就走了。

————PS:今日到此。

爱人和敌人1

沿途的红梅那么鲜艳,给这个御书房的周围镶嵌了一种春意盎然的颜色,可是她却再也无心欣赏,加快了脚步就往回走。

转角处,就是御书房。

她放慢脚步,稍稍停留。昔日,自己多次出入这里,跟罗迦一起批阅奏章。眼前有些恍惚,她的脚步无意识地往前——罗迦,他就曾躲在这里,多次鬼鬼祟祟的,自己曾多次的猜心,疑惑,原来,他只是发病了。

罗迦,他曾躲在这里,发病,撕咬。

她加快脚步就走进去,也许,他还躲在这里?

“太后……太后……”

她恍惚地,停下脚步。

张娘娘等微微紧张地看着她。

她醒悟过来,太厚了——太后跑去御书房干什么呢?现在,那里是新帝的天下。名义上是自己的“儿子”——其实,什么都不是了。

今后,她想,终其一生,自己也不会再踏进去半步了。

就跟立正殿一般,从此,会跟自己彻底永别了。

正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她要离开,已经来不及了,便并不闪避。

来人,正是弘文帝。

他身后跟着几名亲信太监。

他已经换了皇帝的朝服,虽然面容还是清攫,但是,整个人却无比地生气勃勃。眉眼之间,焕发了一种芳菲从未曾见过的生气。仿佛自从日全食之后,带来的阴影,不祥,病弱,恐惧……统统被登基后的忙碌所取缔。

芳菲完全看出,弘文帝,他很享受新生活——这种崭新的忙碌的日子。

他是个兢兢业业的人,登基后,马上着手处理一切积压的事务,从不疏忽,从不懈怠,并不以此为辛苦,反而更是充满了活力。

他对他的本职工作,如此满意。

这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开始,他渴望像他的祖辈父辈们一样,开创一个伟大的时代。

爱人和敌人2

芳菲心里竟然是喜悦的————那是一种解脱之后的轻松。陛下总说,太子也许不能胜任他的新工作。天知道,弘文帝对自己的新工作干得有多好。而且,深深地乐在其中。

弘文帝也很是意外,他惊奇地发现,昨日还病怏怏的冯太后已经在太阳下踱步。御书房前面都是梅花,但是,偏偏到了这个转角的地方,光秃秃的一片,几棵古柏也显得零丁起来,此时,万物肃杀,寒冷刺骨,根本没有什么花草可以欣赏,但是,这是冯太后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完好地露面,就这一点,也足以让人惊喜了。

他的目光随着往前,隐隐地是梅花,心里很是喜悦,他便问:“朕还没注意到,梅花都开了,太后,朕再陪你去看看新开的梅花?”

“谢谢陛下,不用了,我已经看过了。”

阳光洒在她的脸上,他发现,她身上的伤痕几乎痊愈了,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已经消除了当初的那股子死气沉沉。

尤其是她额头上隐隐的疤痕,也被头发遮掩,领子上罩了大裘,更是看不出任何的异样。

再一段时间疗养,她就会彻底痊愈了。

弘文帝大喜,几步就迎上去:“太后……你身子大好了?”

芳菲每每听到这一声“太后”,就总是心惊胆战。这一生中最好的青葱年华——便被这个寡妇的代名词所取代了。

“多谢陛下惦记,我已经痊愈了。”

此时,一阵风来,吹起她的大裘,仿佛大裘之下,那单薄的身子随时要随风飘走。弘文帝忽然觉得有点冷,“太后,你还需要休养,外面还是太冷,先回去歇着吧。”

芳菲看了看前面不远处的立正殿,这才淡淡地摇摇头:“陛下,对不起,我该搬去慈宁宫了……”

弘文帝一怔,一时反应不过来。

“我先回去收拾东西了。”

敌人和爱人3

他急急忙忙的:“不用……太后……真的不用,你就住在立正殿吧……”下意识里,竟然是不希望她搬走的,至于原因,自己也不知道。

他天天在御书房办公,有时,推开窗户,便能看到旁边的立正殿,尽管宫门紧闭,什么都看不到,却依旧觉得心安。

因为,她就在里面。

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踏实的感觉。

“你就住在那里,不用搬走。”

“哪有太后住立正殿的?陛下,我今日就搬走,这些日子,是僭越了。”

就算新帝不以为意,但是,规矩是不能坏了的,臣下日后也会进言的。

弘文帝无言以答,眼睁睁地看着冯太后一声令下,张娘娘等已经先行回去吩咐,马上搬迁了。

他站在原地,微微有些局促,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你……唉,要搬就搬走吧……”

芳菲想起罗迦临终时对自己的嘱托,帮着太子?怎么帮?唯一能帮的,就是帮他娶妻生子?

“太后,我想跟你单独说几句话。”

她点点头,二人来到了立正殿外的暖厅。

弘文帝屏退左右,“我现在十分苦恼,你知道,皇后这个位置……太多人虎视眈眈了……”

芳菲的声音十分温和:“陛下……你该迎娶李银屏了……”

后位长期虚悬,显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他叹息一声,本要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只说:“谨尊太后意旨……朕过几日便择黄道吉日迎娶……”

芳菲松一口气,毕竟,名义上,她这个“庶母”,要尽快把“儿子”的婚事给办了,看着他生下皇子,后继有人,如此,自己才算是功德圆满。

而且,这样的日子,最好越快越好。

弘文帝看出她眼里的急促和期待,终于还是忍不住,压低了声音:“乙浑这厮,前日托了几位王爷做说客,要朕迎娶他的小女儿……”

敌人和爱人4

芳菲一怔。

乙浑,这厮竟然在这时来这么一手?

要知道,弘文帝对他恨之入骨,乙浑不可能毫无察觉,现在,献上小女儿,是要巩固家族地位了。

新帝,该如何面对这场美人计呢?

她微微皱眉,弘文帝的眉头也紧锁。

不止乙浑,好几位权臣,都虎视眈眈盯着这个皇后的宝座。芳菲何尝不知道这其中的倾轧?迎娶宗室,权臣之女,本来就是巩固皇位的最好办法之一。

但是,冯太后现在只能主理后宫,其他外面的事情,一件也不能插手。而且,她也不想插手,甚至不能插手。

身边,并没有足以相信之人;

和弘文帝之间,总是隔着一层薄薄的冰层。

这才明白,自己昔日要做什么,想做什么,那是罗迦给予的权利。现在,罗迦不在了,自己,根本就什么都不是了。

后宫女人,是严禁干政的,这也是弘文帝之前,口口声声提醒过自己的。

但是,弘文帝现在的态度,显然是把婚姻大事当成了后宫的事情之一,毫无隐瞒地地向她合盘托出,而且合情合理。

这是内事,不是外事——自己要不要管呢?这在太后的责任范围之内么?她微微咬着唇。

“太后,你说该怎么办?”

她反问:“你自己是怎么打算?”

“朕暂时不立皇后,等他们的争执过一段再说。”

芳菲若有所思:“先皇生前曾有意让李银屏做皇后……”

新帝无可奈何:“这事,以后再说吧。反正,北国的皇帝,历代都不是那么急于立皇后的,他们也拿不到什么把柄。”

芳菲一时倒不好再说什么了。两个人之间,因为他是皇帝,自己是太后——母子之间——无形之中,已经多了一层隔膜,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敢如昔日那般随心所欲了。

敌人和爱人5

“当务之急,陛下,你的确必须马上迎娶李银屏,就算不是皇后,也要确保她的皇后人选资格,否则,让乙浑捷足先登就不好办了。”

弘文帝十分苦恼:“朕也不是不知道,可是父皇大丧不足三月,朕岂能匆忙娶妻?”

“先帝早有遗命,也不算什么不合礼制,如今,不是拘小节的时候。”

要是李玉屏还在生,太子妃的身份,那便是名副其实的新皇后,可以免却一切纷争;但是,李银屏年龄尚小,而且北国的规矩,立皇后是要亲手做一尊金人——也就是说,皇后人选往往不是一个,而是几个身家背景差不多的妃嫔,名额却只有一个,大家要转正,就有一道考试题,也就是用黄铜制作小金人,谁做成了,谁就当皇后。完不成的,便为不吉祥,当然做不成皇后。

直到罗迦,离经叛道的娶了自己的“养女”,当然就更不会理睬什么金人制造了,因此,芳菲对这段规矩,是不太熟悉的。但是,弘文帝显然不愿意效法先皇,而且,他并未有任何值得效仿的动力。

“唉,如果这样,朕只好采用祖宗家法,用铸造小金人选皇后了。”

现在,忽然如陈年的古董被翻出来,就不得不让人侧目了。

芳菲问:“是谁提出来的?”

“是任城王等提出,最好恢复祖制,用制作小金人选择皇后……”

芳菲敢肯定,这是乙浑背后指使的。

乙浑作为第一顾命大臣,现在是上蹿下跳,到处收买人心,勾结党羽,必然要趁着新帝根基不稳,大兴风浪了。

乙浑此举,当然是要给他的女儿一个机会。他在朝为官多年,和林贤妃等有很深的渊源,对于如何制作小金人,肯定是甚有把握的。

只要他的女儿击败李银屏做了皇后,或者生下太子,他的地位,方是真正地高枕无忧了。

敌人和爱人6

但是,芳菲此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而且,依照她的身份,也无法太多地干涉外面的事情,只说:“既然如此,你先就依他们的提议算了。”

弘文帝得不到什么好的主意,而且,此地谈话也不方便,来往的人员嘈杂,谁是乙浑的耳目也说不清楚,什么都不能说,只能按照请安的大致时间,结束自芳菲醒来后的第一次面谈。

芳菲回到立正殿的时候,宫女们已经将一些东西简单的打点。

带走的都是她私人的衣服、杂物等,其他东西,当然一件不取。

她独自进了寝殿。

宽大的龙床旁边,是一个锁好的柜子。她取了钥匙打开,灰色的匣子里,是虎符——正是当日罗迦留给自己的。

这是调动灰衣甲士的唯一的信物,另一半在魏晨身上,魏晨只认虎符,其他任何人都不会认。

她拿了虎符,心里不是不踌躇的,当初罗迦给自己的时候,曾经一再叮嘱,这只虎符,只能自己保管,其他任何人都不许交付出去。

她想,当时自己忘了追问一句:要是太子索要呢?

现在的弘文帝——自己要不要将虎符交给他呢?

她拿着虎符,放在怀里。

她信步走到隔壁的储藏室,红云和红霞跟在她身边,小声提醒她:“太后,这些都是您的私房钱……”

耳膜嗡嗡的,被“私房钱”这几个字刺激得心血横流。

目光过处,一匣一匣的珍宝,很多盒子上还写着明细:那是罗迦的亲笔,某年某月,某国进贡,留给自己的孩子。

都是他精心挑选了,准备送给即将出生的小王子或者小公主的。

但是,两个孩子,显然都无福消受陛下的这般宠爱。

芳菲站在原地,久久的,也许,孩子,纵然在肚子里就不该宠爱,太过宠爱,是会遭天妒的。

敌人和爱人7

忽然想到,如今,他们父子三人,是否在九泉之下团聚了?

如此,当是彼此不再寂寞了?

她垂下头去,手过处,每一触摸,仿佛都是滚烫的灼伤。

一张一张的纸条取下来,拢成厚厚的一叠,仿佛一块巨石压在心底。

目光落在自己手上的红宝石戒指上,再也看不下去。

她收回手,断然道:“走吧。”

“太后,这是您的私产……不是立正殿原有之物……我们都应该带走!”

“走!”

她的声音微微严厉,拿了那叠纸条,转身大步就走了。

外面,弘文帝站在门口,神情依旧是局促不安的:“太后,立正殿的东西,你可以全部带走……”他是知道的,那些都是父皇给她的赏赐。

她淡然道:“立正殿的东西,都是皇家的,不是谁私人的!”

说着,一伸手,身后,红云递过来一个匣子。

弘文帝问:“这是什么?”

芳菲打开,里面沉甸甸的,全是钥匙。

“陛下,这是内务府的钥匙,如今,全部交给你……”

弘文帝心里一跳,这是财政大权!

昔日,是冯皇后在掌管财政大权。

如今,她把这些都交给自己了——以父皇遗孀的身份。

“不,太后,你掌管……应该是你掌管……内务府向来是太后掌管……”他后退一步,声音几乎带了一丝祈求的味道,“太后,你一定要掌管内务府……”

芳菲亲自拿了盒子递过去:“陛下,我太累了,不想管这些了。”

而且,内务府其实本质上该皇帝亲自管理——新帝如果无法掌握财政大权,是会处处被动的,而且,自己去掌管新帝的私房钱,也是说不过去的,以后不知多少闲话。

他怔怔地捧着盒子,但觉拿盒子那么沉,那么重,仿佛无法负荷。

敌人和爱人8

仿佛每每交接一样东西,自己跟她的关系,便疏远一分——他想,终究,便会将昔日的种种,交接得一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