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9 >

第1章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9-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五千年 

——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 

                          上卷 (9)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 


… Page 2…

                                科举制度 



    选人任官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的问题。但由于具体的时 

代差异性,选人任官的制度与措施在各个时代是有所不同的。总的说来,隋 

唐以前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隋唐以后则是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 

    所谓科举制度,乃是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各级 

官吏的一种制度。它发源于隋朝,完备和兴盛于唐代,宋代更为发达,衰落 

于明代,一直到清末始废除。它风风雨雨,曲曲折折于我国历史上达 1300 

多年之久。这期间,它曾利国、利民、利朝廷,也曾误国、误民,最后也挽 

救不了自身之灭亡。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其历史背景和社会缘由的。 

科举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也不例外。它之所以会产 

生,一是由于最高封建统治者需要它,用它来选拔人才、任用人才,为其封 

建统治服务,使其王朝长治不衰。隋文帝杨坚作为一个开明的封建统治者首 

推科举制,开创了选官用人的新局面,是很有历史眼光的。二是隋朝之前社 

会经济已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地主阶级内部的关系日趋复杂。南北朝后期, 

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他们对门阀世族地主的政治垄断日益不满, 

要求参与政治事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兴的王朝就不能 

不考虑这部分人的要求,否则,江山不牢。同时,世族门阀势力过于庞大对 

最高统治者也是很大的威胁,他必须重建一种制约力量。封建统治者已别无 

选择了。科举制就这样以崭新的面貌走到了历史的前台。三是魏晋南北朝时 

代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已走向了穷途末路,它人为地压制摧残优秀人 

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恶果,为世人所唾弃。对于这个腐朽的用人制度,新 

兴的隋王朝只能弃之不用,另辟蹊径。四是魏晋南北朝时代,分科考试、择 

优录用的选仕方式已初露端倪,显示出潜在的蓬勃生机。统治者当然会择善 

而用。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隋王朝为了维护与巩固其封建统治,在政治上所进 

行的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而且在隋立国之后,由于全国空前的大统一,中 

央集权制的再度重新确立,封建国家机器开始日益完备起来,这就需要大批 

适合当时政治需要的各级官吏。为选拔真正有才干的人,隋统治者另辟道路, 

尝试采用考试办法来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在隋朝尚属开创阶段,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而且在隋统治 

的30年中,通过科举考试而录取的人数是很有限的。然而,隋统治者废除“九 

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度,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这在中 

国古代选举制度发展史上确实是一次重大的变革,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科举制度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备。在唐太宗、高宗年间 (公 

元627~655年),它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成为中国封建 

社会科举制度的典型。 

    唐朝初建时,为了笼络各地的豪强势力,也曾实行过“九品中正制”, 

然而它分散了朝廷的权力,滋长了豪门势力,给封建统治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不久便被废除,转而走科举考试之路。 

    唐高宗以后,要求做官的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越来越多,这时的科举取 

仕数量比过去增多了,由科举入官的人的地位也提高了。武则天当政后,在 


… Page 3…

选人任官方面采取了放宽仕途、扩招人数的政策。她曾下令,官吏和百姓都 

可以自荐做官或升官。她亲自接见所有被举荐或自荐之人,让他们一律试做 

某官,当时称为“试官”。武则天还多次举行制科考试,并且创立了武举科, 

亲自在洛城殿考贡士,开创了皇帝殿试的先河。这些措施使科举考试制度得 

到很快发展。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科举选仕的规模又趋扩大。这时盛行 

以诗赋取士的方式。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入仕,尤其是以进上获得 

要职的人越来越多,对凭借门第荫封取得官位的权贵子弟的威胁越来越大。 

所以,在唐朝中叶,两种官僚集团各自结成朋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这 

场长达200年的权力纷争中,双方的成分也是相互转化的,科举出身的人掌 

权时间长了也可能变成官僚贵族。有些人为了顺利地通过科举之路获得官 

职,纷纷投到权贵门下,而朋党双方也借此机会拉拢这些举子,发展自己的 

势力。每次科举考试之后,凡被录取的考生都要去拜见主考官,把他奉为“座 

主”,自称是他的门生。同一期考取的考生互称同年。这些人很容易结成一 

党。朋党之争是中小地主和大官僚贵族在权力的金字塔上争夺地盘的斗争, 

科举制为这一斗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员。因为大官僚贵族的反对,这个时 

期的科举制举步维艰。 

     唐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的来源有二:一是生徒,即指朝廷所设立的国 

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方州、县学馆的学生,实际上就是由国家教 

育部门主管的各类学校毕业的学生;二是乡贡,即不属于以上类型的学生, 

也就是社会上一般的读书人。 

     报考的时间大约是在每年的三四月间,这时正值槐树花季的末期。当时 

就曾有这样的谚语:“槐花黄,举子忙。”宋朝著名诗人也写过“强随举子 

踏槐花,槐花还似昔时忙”的诗句。 

     报考的办法是,中央和地方官学每年冬天,都可以通过校内考试,挑选 

所谓学业有成者,送至礼部参加省试。凡中央六学、二馆的生徒,则由国子 

监祭酒挑选,凡地方郡县的生徒,则由长吏挑选。即非由学校出身的乡贡, 

而志愿报考的知识分子,先由本人向本县报名,由县令考选后送州,再由州 

刺史复核,取中之后,便举行一种很隆重的仪式,然后贡送到中央,参加礼 

部的省试。 

     国家级的科举考试称为省试。参加省试以前要先经过预选,预选合格者 

被送到中央来参加省试。据历史记载,省试时,考生们要自带水、蜡烛、餐 

具等,被点名后方可进入考场。考场用草席围隔、并有兵士守卫。进场时要 

进行人身搜查,以防作弊。如果搜出书文,不管多少,一律驱逐出场,并且 

罚两次不准参加考试。试卷有时糊名,有时不糊名。考试的时间有限制,白 

天一整天,天晚后燃尽两三只蜡烛就要交卷。有诗记述当时的情景:“白莲 

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颂声,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 (指尚书省)风月画 

难成。”又有诗云:“三条烛尽,烧残举子之心。”如果考生遇到不会的问 

题,就在试卷上写上“对未审”三个宇。改卷时,对回答正确的问题就批一 

个“通”字,对错答或不答的问题,就批一个“不”字。 

     在唐初,每年录取名额虽无定限,但实际录取人数是很有限的。秀才科 

每年所取不过一二人,明经科每年约百人左右,进士科则不过一二十人。唐 

代200年间,登进士者仅有三千余人。贞观十八年 (公元644年)开始对录 

取名额作了明确规定。此后,对于每年的进士、明经科录取人数亦屡有限定。 

     凡是省试落第的人都可以进国子监学习,以伺再试。有的就留在京城, 


… Page 4…

复习作文,伺机呈献给公卿权贵,以求得举荐、通过省试即为及第。第一名 

称为“状元”或“状头”。同时考取的进士互称“同年”。主考官叫“座主”、 

 “座师”,被录取的考生都是他的“门生”。然而,得了进士并不一定就有 

官做,它只是一种身份,只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要做官还要经过吏部的考试, 

考中者才授予官职。通不过这种考试的人称为“前进士”。“前进士”若得 

权贵向朝廷保举也可做官,克部的考试称为“选试”,又称“释谒式”。它 

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先考书、判,看其书写是否工整遒美,文理 

是否通顺流畅,然后试身、言,观其体貌是否俊伟,说话是否清晰,通过这 

四项者即可授官。 

     唐朝科举所设科目繁多,而且唐代科举考试在不同的时期设立的科目不 

尽相同,随时有增有减,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其中常见的有:一、秀才。 

依照规定,秀才科须考方略策五道,按文理通顺程度分四等录取。以秀才身 

份做官的,分四等授于官职,分别为正八品上、正八品下、从八品上、从八 

品下。然而此科只实行了一段时间便被废止了。二、进士。开始时只考时务 

策,后来加考帖经和杂文。帖经又称帖文,是把经书前后两边都遮盖上,中 

间只留一行,再把一行中的任意三个字贴住,考生把这三个字读出来。杂文 

是指箴、铭等。唐玄宗之后,又把诗赋列为必考项目。进士按成绩分甲第、 

乙第两等。取得进士身份的可能授以官职。甲第授九品上之官,乙第授九品 

下之官。三、明经。明经科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 

传等。 《孝经》、《论语》是所有参加科举的人都要掌握的。本科也考时务 

策,明经科的录取分为四等,分别授与从八品下,正九品上、正九品下、从 

九品下等官职。四、明法。是法律科,主要考律、令等。五、明字。主要考 

 《说文解字》、《字林》等,属于文字科。六、明算。属于数学科。主要考 

 《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七、诸史。一史指《史记》。三史指《史 

记》、 《汉书》、《后汉书》。属于史科,唐穆宗时设立。八、开元礼。考 

唐玄宗开元年间制定的礼仪制度。九、童子科。10岁以下,只要能熟通一经 

以及《孝经》、《论语》的儿童均可参加此科考试。能背诵十卷的可以授官, 

能背诵七卷的可以授予出身。十、道举。本科只在唐玄宗时实行过。考《老 

子》、《庄子》、《文子》、《列子》等。十一、制科。这是皇帝特招的知 

名人士举行的考试科目。其中又可分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名目。考试日 

期和项目都由皇帝临时决定。一般要考时务策,玄宗后加试诗赋。制科考试 

优等的可得到较高的官职,次一等的可被授予出身。十二、武举。上面已经 

谈到,武举由武则天创设。由兵部员外郎一人主持考试,分为平射、武举二 

科。须考步射、马枪、马射、负重等,也考其语言,观其身材。武举在唐代 

只实行了一段时间便停止了。以上各科中,考明经、进士的人最多。 

     考中了进士,叫做“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 

探花。到武则天的时候,皇帝还在宫殿上亲自出题考试。所以有人把进士叫 

做“天子门生”,意思是由皇帝亲自考取的。唐代实行科举考试,确实对统 

治者来说,是一种比较客观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唐朝贞观初年,曾经有一次,唐太宗想亲自看看考进士的情况。在发榜 

那天,他带着几个内侍,悄悄地来到考试进士的端门前,只见许多新考取的 

进士,排成长长的一队,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非常高兴,对身边 

的内侍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是指射箭的时候箭所能达到的射 

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 


… Page 5…

     唐太宗为什么那样高兴?因为他看到了,科举制度对他确实很有用。 

     到了北宋,在选拔人才方面也因袭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同时又注入了新 

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更为发达。 

     北宋时期科举考试的生源基本上与唐代相同。北宋京城开封设有国子 

监,起初是皇戚贵族子弟读书的地方。国子监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 

试。不过,后来国子监允许成绩优异、有本乡官员保举的外地人进入学习。 

第二种生源是地方上经层层考试选拔出的优秀书生。 

     北宋的考试科目也有十几种之多,有进士科、制科、词科、武举、童子、 

九经、五经、三史、三礼、开元礼、学究、明法等,其中最重要的要数进士 

科。 

     词科的设立,是宋代科举制度的最大特色。众所周知,宋代是中国文学 

史上词的鼎盛时期,宋词与唐诗并称。究其原因,这大概与宋代科举考试中 

词科的设立有密切的联系。 

     宋代的科举考试过程以进士科最为完整,它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 

     州试时,进士科由州之通判主持,其余各科由录事参军 (州长助理)主 

持,考卷用红笔批阅,回答正确的写“通”,答错的写“不”。考官和监考 

官要在试卷末尾署名。被录取的考生称为“举子”、“贡生”,冬季要到中 

央尚书省集合,以待省试,举子们须将自己的籍贯、家世、年龄及参加考试 

的次数如实向礼部汇报。他们要有十人担保,如果发现有人弄虚作假,违反 

科举规定,考生即被取消考试资格,保人也要受连坐,也就是我们今天法律 

上讲的要负连带责任。宋代规定,凡高祖以内有犯死罪者、不孝不悌者、商 

人、还俗僧人、道人、残废人都没资格参加考试。 

     礼部在春季举行省试。主考官由皇帝任命,多由翰林学士、六部尚书担 

任。考生入考场不得挟带书籍,考场内不准交头接耳。如果发现违反规定者 

立即驱赶出场,下次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省试在白天进行,改变了唐朝以来 

夜以继日、燃烛考试的做法。进士科的考场待遇比其他科好,有座位、有茶 

汤,其他科的考生没座位,多伏在毡席上答卷,也没有茶汤供给,考生实在 

渴了,便只好喝墨水,弄得黑嘴花脸,狼狈不堪。宋代科举考试实行试卷糊 

名的做法,在职的官员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他们可以不参加州试,直接参 

加省试。 

     省试通过以后还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宋代殿试的先例是宋太祖 

赵匡胤开的,这次参加殿试的进士及其他各科及第者有28人。以后逐渐形成 

了制度。皇帝之所以要亲自主持殿试就是为了避免考官和考生建立特殊关 

系,结党营私,危及他的中央集权政治。 

     殿试的时候,殿的两厢挂帷帐,设座席,上面写有考生的姓名,在考试 

前一天,在宫墙外发榜公布入场次序。第二天考生们依次入场,对号入座。 

试卷答完后交给宦官,由宦官转交给编排官,揭去卷首的籍贯、姓名,编上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