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 >

第15章

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第15章

小说: 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抄袭泰戈尔的诗作且厚颜无耻者,若编辑直接指出:“你这首诗是抄泰戈尔的,我们不能发表。”那会显得很平淡。这位编辑对抄袭者所言看似疯话,实则颇具幽默意味,对抄袭者从精神与人格上都进行了辛辣挖苦,还体现了编辑个人极深的文化涵养。

  招数要领:装傻充愣是答非所问的一种,即回答别人问题时,利用语言的歧义性和模糊性,故意错解对方的说话,问东答西。这种说话方式在回答对方的问题时,往往都会出奇制胜,产生特别的幽默感。  


  
 
 
          
  

幽默的六大招数(2)
  》》 第四招:曲线进攻式

  传说,古代有个官员叫彭玉泉。一天,他经过一条偏僻的小巷。一个女子正用竹竿晒衣,不小心把竹竿掉在了彭玉泉的头上,彭立时大怒,该女子一看是官员彭玉泉,吓得魂不附体。不过,她很快镇定下来,正色道:“你这副凶相,活像是个行伍出身之人,所以蛮横无礼。你可知道官员彭玉泉,清廉正直,要是我告诉他老人家,怕要砍了你的脑袋!”彭玉泉听到这位女子在夸奖自己,马上转怒为喜,心平气和地走了。

  这位女子不小心冒犯了官员彭玉泉,待其要发火之时,并没有被吓倒,反而极有心计地从容周旋。表面上,她是在赞美心中的官员,其实是在指责彭玉泉狭小度量,绕着弯子达到了目的,还平息了彭玉泉的心头之火,使其转怒为喜,带着微笑满意地离开了。这位晒衣女对“曲线进攻式”这一招数运用得何其娴熟呀。

  招数要领:有时与有权有势的人,比如老板或上司等人说话时,需要懂得一点转弯的艺术。要是只会巷里赶猪,直来直去,结果很可能是既得不到赏识,有时候还吃不了兜着走。我们介绍的“曲线进攻式”是对付这种情形的最好招数。

  》》 第五招:声东击西式

  话说,有一对夫妻,妻子非常喜欢唱歌,可是水平特别差,有时候搞得丈夫没法休息,丈夫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有一次已经深更半夜,妻子还在那里自得其乐地唱着难听的歌,丈夫只好急急忙忙地跑到大门口站着。妻子见此,不解地问道:“我每次唱歌时,你干吗总是要跑出去站在门口呢?”丈夫把每个字都吐得非常清楚地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邻居看到,我并没有打你。”

  丈夫的回答,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实际上是采用了一种声东击西的说话艺术。妻子乍一听也毫不介意,可是继续回味,才会发觉自己像咽进了一只绿头苍蝇般,哭笑不得。丈夫的回答,表面意思是在说妻子发出的声音不是丈夫殴打所致,本意则是在讽刺妻子唱得难听,好似被打得被惨叫一般。

  招数要领:在有些场合,利用“声东击西”的技巧,把相同意思的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效果迥异。有时言在此而意在彼,确实令人回味无穷。

  》》 第六招:另辟蹊径式

  齐景公好打猎,喜欢养老鹰来捉兔子。一次,烛邹不慎让一只老鹰飞走了,景公下令把烛邹推出斩首。晏子知道了,去拜见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这么轻易杀了他?请让我一条一条地数落出来,再杀他,可以吗?”齐景公说:“可以。”晏子指着烛邹的鼻子说:“烛邹!你为大王养鸟,却让鸟逃走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使得大王为了鸟的缘故又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天下诸侯都会怪大王重鸟轻士,这是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后,对晏子说:“别说了,我知道你的意思。”

  晏子的本意是要救烛邹,但表面上并没有替他说情,反而数落他的三条罪状,仿佛要致烛邹于死地而后快,事实上反而是这三条罪状救了烛邹的命。原来,晏子救烛邹,不是单刀直入,向齐景公说情,而是采用另辟蹊径之法,表面上是给烛邹加罪,实则是为其开脱,并委婉地批评齐景公重鸟轻士,这样既避免了说情之嫌,又救了烛邹;既指出了齐景公的错误,又不丢齐景公的面子,可谓“一箭双雕”,令人拍案叫绝。

  招数要领:很多人在和别人说理时,会不经意间触动了别人的“自尊”,从而火上浇油。如果我们能运用好“另辟蹊径”这个招数,改变说话的方式,说话效果往往会大不一样。  


  
 
 
          
  

林彪出事后
  林彪出事后,周恩来总理在向各大军区,省市及自治区通报时说:“在庐山会议上第一个发言的那个人,经常生病的那个人,出问题了,听懂了没有?”

  周总理不是为了训练领导们的想象力,也不是因为这样做要比直呼其名简单。他既要让大家听懂,而有名有姓又不直说,必有难言之隐。要是把那层窗户纸捅破了,岂不让人尴尬?这时,含蓄就能帮上大忙。  


  
 
 
          
  

含蓄批评让人更爱戴你
  有一天,查尔斯·斯科尔特经过受他管理的美国钢铁公司的一家钢铁厂。当时是中午,他看见几位工人正在抽烟,而在他们的头上,正好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吸烟”。如果你是斯科尔特,你会怎么做?会不会走上前去,指着那个大牌子说:“你们不识字吗?”

  很多管理者会这样做的。但是,斯科尔特才不会这样做。他是这样做的:他走向那些人,递给他们每个人一根雪茄,然后说:“各位,如果你们可以到外面去抽这些雪茄,我将感激不尽。”工人们立刻意识到自己违反了一项规定,同时,他们也更加敬重斯科尔特了。

  如果你遇到了斯科尔特这样的总经理,看到你抽烟是违反了公司规定,却还送给你小礼物,并对你很有礼貌,让你受到尊重,你会不喜欢这样的人吗?

  百货连锁公司老板约翰·华梅内克每天都会到费城里他的大商店去看一看。一次,他看见一名顾客站在柜台前等待,却没有一位服务员对她稍加注意。他再找,才发现那些服务员正在另一头挤成一堆,彼此嘻嘻哈哈的。华梅内克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走到柜台后面,亲自招呼那位女顾客,并把她购买的货品交给售货员包装,然后他就走开了。

  当面指责他人,只会造成对方顽强的反抗,而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会受到爱戴和喜欢。

  很多教别人说话技巧的人或者书,都是这样说的:在开始批评别人之前,要先真诚地赞美对方,然后一定要接一句“但是”,再开始批评。举个例子,某家长为了改变自己孩子不专心学习的态度,以为这样说是最好的:“杰克,我们都以你为荣,你这个学期的成绩进步了,‘但是’,如果你的代数更努力一点的话,就更好了。”

  可能,杰克在听到“但是”之前,感觉是会很高兴的;而听到“但是”之后,可能他立刻会怀疑家长的赞扬的可信度。对他来说,这个赞扬只是为了批评他失败,而事先铺设好了的一条引线。

  其实,要想让别人真心的接受,并且还会让听者对你更加喜欢,我们只要在刚才的说话里,换掉两个字,效果就会天壤之别。

  只要把“但是”换成“而且”,问题就轻易解决了。请看:

  “杰克,我们都以你为荣,你这个学期的成绩进步了,而且,只要你下个学期继续努力,你的代数成绩也肯定会比别人高的。”

  这样,杰克就可以满心欢喜地接受这分赞扬了,因为后面没有什么失败的推论在等着自己。家长已经用一种非常高超的委婉的说话方式,让他知道父母要他改进的行为。而可以让人确信的是,他必定会尽力向着这个期望进发。

  1887年3月8日,美国最伟大的牧师、演讲家亨利·华德比奇尔逝世。华德比奇尔影响力巨大,被世人评价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人”。为了纪念他,一个演讲纪念大会将举行,而莱曼·阿尔伯特应邀向那些因为华德比奇尔的去世而哀伤不语的牧师们演说。

  由于急着想表现出最佳状态,阿尔伯特把自己的演讲稿改了又写,写了又改。在作了严谨的润色后,他读给了妻子听,让她给予意见。

  妻子感觉写得很不好,就象大部分写好的演讲一样。假如她的判断力不够,她可能就会说:“莱曼,你写得太糟糕啦,这样不行,你如果真的读了这样的稿子给听众,他们肯定都会睡着了。这念起来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你都已经演讲这么多年了,怎么还会写成这样呢?天哪,你怎么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说话呢?你难道不能表现得自然一些吗?如果你想自取其辱,就读这篇文章吧。”

  但是,幸好她没有这样说,否则,你一定知道类似的后果。当然她知道。

  因此,她是那样说的:“莱曼,这篇演讲稿如果刊登在《北美评论》杂志上,将会是一篇极佳的文章。”

  莱曼·阿尔伯特一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她称赞了这篇演讲稿写得很好,但同时又很巧妙地暗示,要是把这篇讲稿用来演说,将不会有好的效果。于是,他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原稿撕掉,后来演讲时甚至都不用笔记了。

  要想改变一个人而又不伤感情,甚至让对方感激和更喜欢你,最有效的是,用赞美的方式,间接暗示对方,提醒其注意自己犯的错误。  


  
 
 
          
  

含蓄与委婉
  含蓄,是一种巧妙和艺术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当我们很想表达一种内心的强烈愿望,但又觉得难以启齿时,不妨借助于“含蓄”。含蓄是一种情趣,一种修养,一种韵味。缺少情趣,缺乏修养,没有味道的人,难有含蓄。

  含蓄是一种魅力。无论在时装设计上,在戏剧故事里,在随意交谈中,含蓄都大有讲究。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含蓄,就没有艺术。坚实的土地,裸露的岩石,金色的沙滩,有一种直率的美,但这又多么不够。轻纱似的薄雾,如泣如诉的雨声,朦朦胧胧的黄昏,有一种含蓄的美,她给了我们许多美的记忆。

  含蓄能够避免尴尬。运用巧妙的含蓄,好像什么都没说,实际上什么都说了。“不要让我把什么都说出来。”艺术家如是说。在艺术中,音乐的语言差不多是最含蓄的了。即使是最明快的音乐语言,其实,还是含蓄的。

  鉴赏家这样说:“如果你把什么都说出来,我立即就走。”

  “真急死人了,他们这说的是什么啊?”肯定会有人这样问。丘吉尔说过的一句话让人很难忘掉:“英国在许多战役中都是注定要被打败的,除了最后一仗。”这既表明了英国的力量,也表明了含蓄的力量。

  有时候,外交家们可真够难为的了,他们的口语常常离不开含蓄,他们的书面语又不能含蓄。一旦谁总把这两点弄颠倒了,黄昏离他也就不远了。但愿我们都是半个外交家。

  那么,为了我们的清晨,我们就挥洒自如地使用含蓄吧。

  委婉,是运用迂回曲折的语言含蓄地表达本意的方法。说话者故意说一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话,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虽然委婉只是一种“治标剂”,但却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缓冲”,它会让原本可能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适的氛围中领悟到本意。

  林肯一直习惯用具有视觉效果的辞句来说话。对于每天送到白宫办公桌上的那些冗长的、复杂的官式报告,他感到非常厌倦。他决定提出反对意见,但他不以那种平谈的辞句来表示反对,而是以一种几乎不可能被人遗忘的图画式字句说出来:“当我派一个人出去买马的时候,”他说,“我并不希望这个人告诉我这匹马的尾巴有多少根。我只希望知道它的特点在哪里就可以了。”

  委婉通常有三种类型:讳饰式、借用式和曲语式。

  讳饰式,是指用委婉的词语表达不便直说或使人感到难堪的语言方法。

  借用式,是指借用某一事物或其他事物的特征来代替对事物实质问题直接回答的语言方法。

  曲语式,是指用曲折含蓄的语言和融洽的语气表达自己看法的语言方法。

  实际上,语言的含义往往是极其模糊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查德教授认为:“在自然语言中,句子中的语言大部分是模糊集的名称,而不是非模糊集的名称”。利用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语言进行交际、公关,常常可以收到精确语言难以收到的效果。特别是在外交场合,如报纸载:加拿大政府限令苏联驻加拿大商务处贸易代表于10日之内离开加拿大,因为他们进行了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其中“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就是模糊语言。  


 
 
 
 
          
  

夹起尾巴做人
  有电视节目人物专访,访问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其中说到了做人态度方面,毛泽东对女儿的教导是“夹起尾巴做人”。没有读过毛泽东作品的人,乍听到“夹起尾巴做人”,可能会感到疑惑。“夹起尾巴”本是猴子王国的法则,猴子为王时,尾巴总是翘着的,但是被新猴王打败后,只能象其他猴子一样,夹起尾巴来。毛泽东把它引申为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共产党进城后,他以此来教导人们:任何时候都要中正和平,不要张狂,任何情况下都要不丢本色,也就是务必不骄不躁,务必谦虚谨慎。如果理解成象丧家犬那样,垂头丧气、把尾巴藏在屁股底下做人,可就大错特错了。

  做人要低调一点,尤其是说话,应该尽量婉转一些,客气一些,给人一种诚恳的态度,最好不要趾高气昂,那样会让人望而生畏。试想,如果别人话都不想跟你讲,你又怎么可能跟别人搞好关系呢?

  性格太直爽,说话有时候太直接了,会让人难以接受。很多时候,就算你的观点是对的,但是说话的方式不对,也有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的。人都是感情动物,创伤了别人的感情,别人自然会觉得不舒服的。同样的话,换一种说话的口气,换一种态度,也许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彭德怀同志由于说话过于直率,结果让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尽屈辱。虽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贵在坦诚、直率。但是,他不只是直率,而且也有些草率。

  1959年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写信给毛泽东,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问题提出批评,结果遭错误批判,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免去国防部长职务,为后来的含冤受辱埋下了种子。

  真的英雄不是卤莽行事。彭德怀提意见是大丈夫行为,但是选择了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提出激烈的意见而导致他不顺利的前程。

  因此,我们就很有必要学习如何通过艺术和巧妙的方式,把真话说出来,让对方乐意接受,乐意改正。而且,几乎所有时候,政治上是没有“直率”空间的,不懂得处事艺术,莽撞行事就会很危险。即便你对人无敌意,也要注意对方的身份,找准时机,才能提意见。把真话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真话也可以起误导作用,所以彭德怀确实直率得有点没有智慧。他是直率的,他是坦白的,他的用心是好的,但结果是什么呢,不但没有纠正别人的错误,就连自己也受到牵连。

  其实,会有一种更好更明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仅仅用意好是不行的,还需采取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