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执掌好莱坞 >

第120章

执掌好莱坞-第120章

小说: 执掌好莱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警局的力量团结起来了。

一次抓捕行动,再次成型了。和上一次不同,上一次的抓捕,双方都在对方手下埋着眼线,可以说是一场势均力敌的交锋,而这一次,安迪的叛变,使得警方得以布置了一个完美无缺的陷阱,把黑帮老大诱入了圈套。

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的围剿行动,让科林看的酣畅淋漓。双雄电影中,两个豪杰的合作,终究是不肯低档的。

虽然黑帮老大下令突围之下,他的车还是冲了出来,可是,他也知道,自己从此以后可能就要失去自己的根基,成为一个通缉犯了。愤怒的他拿起了电话,拨通了安迪的号码,想要质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身旁响起的铃声,让黑帮老大明白了什么。他转过身,听着铃声,寻找着来人。柱子后面,安迪迈步走了出来,他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手枪,这让黑帮老大看明白了——自己被出卖了,安迪选择的是他自己的路。

枪声再次响了起来,黑帮老大倒在了停车场里——这个枭雄,终究被自己的小弟出卖身亡了。

两个卧底的上司都死亡了,剩下的,就是两个卧底的故事了。谁能够走出来挣扎,也就要呈现了。

科林知道,那会是最后一个高潮。

第二零四节结局

可以说,电影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进入了尾声了。黑帮老大的死亡,基本上已经宣告了电影进入尾声。

可是,直到此时,两个卧底也都还没有任何暴露。回到了警局的安迪,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就连一直和他不合的警察,也为他倒了咖啡。而人们也告诉了他,托尼等了很久了。

这是两个卧底第一次真正的见面。

几句寒暄过后,托尼也没有什么防备的直接把自己的档案密码告诉了安迪,安迪拿着档案袋向着警官的桌子走了过去,想要解开托尼的档案。可是,他走路的动作,让托尼迟疑了起来。

而在此时,托尼扭过头,也在桌子上面的一堆文件中,找到了那一份打着他的暗记的文件。

文件上的暗记,让托尼知道了谁是卧底。他害怕被安迪暗算,逃离了警局。而安迪也马上就明白了他为什么要离开,他删除了托尼的档案,再也没有人能够证明托尼是警察了。

一个卧底了十年的警察,到得此时,也就快成了真正的罪犯了。而那个罪犯,反而成了警察。看似安迪已经获得了全面的胜利,只是,安迪此时却还是无法完全释然:托尼知道他的真正身份,他的身份,依然还是有暴露的危险。

而事情也果然如此。

回到家之后的安迪,看到了自己的未婚妻的漠视的面孔,以及那个拆开了的音响,那里面放着一盘光碟——据说是调试的人带来的光碟。

madworld的音乐再一次响了起来,安迪也一下子就清楚是谁来过了。而紧随其后。音响中出现的对话,让安迪也明白了:托尼毕竟跟了黑帮老大多年,他能够找到黑帮老大潜藏的证据,也可以用这些东西威胁安迪。

安迪成了这个世界唯一一个知道托尼是警察的人,而托尼手中则拿着安迪的证据。两个人再次形成了一个相当有趣的链条。托尼不能出现在众人面前,而安迪也不敢大肆的去追捕托尼。

而他的未婚妻也知道了他是卧底,在逼着他做出选择。如果安迪再保持沉默的话,就算是托尼不露面,他也会被自己的未婚妻出卖——电影的前面已经说过了,他的未婚妻。是警界高层的女儿。

托尼再一次占到了上风。

这一对双雄的角逐,没有枪战,没有厮杀,没有肉搏,可是。这种斗智斗勇的比拼,却还是让人大叫过瘾。

而在此时,托尼拨响了电话,把安迪约到了警官丧生的大楼上面,要和他见面。

而且,托尼不止约好了他,还把自己的证据给了心理医生一份——他做事非常小心,可以说是步步为营。

再一次。电影转到了天台。已经穷途末路的安迪,不得不亲自赴约,到这里来见托尼。

托尼站在了安迪背后。轻松利落的用枪口顶住了安迪,把他的枪摘了下来。

两个人再次见面了,可是他们这一次不再是来商量如何对付别人了,而是在谈论着他们自己的命运了。

“给我个机会,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只想要做个好人。”

两个人在天台上面开始对话了,而这一次的对话。是在预告片中出现过的。可是直到此时,科林才知道。这段的含义是什么。

两个人看似简单的对话,包含的却全都是各种谈判。

“对不起,我是警察。”

“谁知道?”

安迪的反问看似简单,却极为刺骨。确实,托尼的档案已经被删除了,那么,能够证明他身份的,就只剩下了安迪。就算是托尼揭发了安迪,可是,安迪却不肯为托尼作证的话,托尼也就无法证明自己是个警察。

正是因为知道这样的结果,所以,安迪才想要和托尼来一场交易:托尼隐瞒情报,安迪则是为他证明。他给的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是两个人一起死,还是两个人一起活?

显然,安迪是希望两个人一起活的,可是,托尼的回答,也是一样的简单,他猛然拔出来了枪,对准了安迪的头颅。

镜头猛然拉远,上面是清澈碧空,下面是肮脏喧嚣的城市。站在这里的托尼,做了自己的选择。

他的选择是什么,不问可知:他选择的见面地点,是警官死亡的地点。直到现在他还选择这种地方,他怎么可能轻易和安迪妥协?

宁可自己死,也要把安迪绳之以法,这是他的选择。

安迪和托尼,终究是不同的。安迪虽然口口声声说想要做个好人,做个警察,可是他还是在用着犯罪者的手段办事:妥协,利诱,威胁,完全没有一个警察的做事风格。而托尼虽然已经被逼入了绝境,可是,他却依然是在坚持一个警察的做事风格:绝对不对犯罪者妥协。

两个人的做事,从头到尾都是不同的。

“放下枪!”

正在此时,有人开口了。在两个人之外,又有一个人上了天台。

是那个马特狄龙扮演的警察——科林认出来了是谁,只是,他不清楚,这个人到这里来是来干什么的。

“他是卧底,是他害死了警官。”托尼抓着安迪,给警察解释着。警察当然不信,可是,他也不在乎——他需要的不是对方相信——只要录音证据交到了警方手上,那么安迪就会被揪出来了。

这是托尼现在仅有的希求。只要警方抓住了安迪,那么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托尼不敢放开安迪,他住抓着安迪,和警察对峙着向前移动着,他们再次走到了那个电梯口上。身后的电梯一声轻响,大门打开了,托尼也扭过了头,向后看了一眼,确定电梯开门了。

也就在此时,警察的枪口却对准了托尼,一声枪响之后,托尼倒在了地上!

本来已经绝望了的安迪,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同事,当场吓呆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同事会开枪,更不敢相信,这个暗算了黑帮老大,当了十年卧底,而且眼看着也掌握了局面的人,竟然在这种最为关键的时刻,被一枪打死了。

倒在地上的托尼,身体横在电梯门口。电梯门碰撞着他的腿,可是却怎么也和不上了。

不只他不相信,就连看着电影的科林等人,也一样不敢相信。作为主角的托尼,死在了这个时候?

电影快结束了的时候,不是应该正义必胜了么?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托尼不是已经说清楚了马上就可以真相大白了么?这个警察为什么要开枪?

“不用怕,我们是自己人。现在大哥死了,以后你要罩着我。”

警察走了过来,轻轻地拍拍安迪,知道此时,科林才明白了什么:卧底不只有一个,这个家伙也是个卧底!

“那些录音带,我已经销毁了。我94年就混入警队了,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得到重用,也升不上去,其实我很能干的……”

警员在不住的说着话,一边说着,一边又拿着枪,对着托尼的身体补了两枪。开完枪后,他又拿起来了托尼的枪,垫着手绢递给了安迪——显然,他想要让安迪用这把枪开两枪,伪造出来一个托尼开枪反抗,当场被击毙的现场。

安迪默默不语的接过了枪,他们搬动了托尼的腿,走上了电梯。

电梯再次开动了,电梯里面,枪声响了起来,似乎一切真的按照警察的安排发展,似乎这真的就是最后的结局了。

外面部署的警员们,已经严阵以待了。而电梯门打开了,走出来的安迪手里拿着的不是枪,而是自己的警官证。

“我是警察。”

这是他走出来之后,说的第一句话。他的脸上带着少见的释然神情。回过头看看身后,电梯里面,托尼的尸体旁边,刚才开枪杀人的警察,也一起倒下了。

又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死亡,可是却又让人觉得很现实:安迪想要做的,不再是一个首鼠两端的卧底了,他不希望还有人知道自己曾经是黑帮的事情。他希望成为一个好人。

为了成为好人,所以必须杀人——看似黑色幽默,可这就是现实。

黑帮老大究竟没有看错人。这个警察虽然心狠手辣,可是识人不明,远远不如安迪。斗到了最后,他们都死了,而只剩下安迪一个人,带着些莫测的神色,看着他们的死尸。

安迪把情况报了上去:托尼是打入黑帮的卧底,而死去的警察则是打入黑帮的卧底。警察杀死了托尼,而自己则杀死了警察,揪出了京剧的内鬼,也为警官和托尼报了仇。

于是乎,一切都真相大白了,似乎一切都不需要再追求了。安迪再一次立功了,他获得了晋升。而托尼也以警察的身份下葬了,在他的坟前,安迪默默的向他敬礼,却没有留意到,身后的那位心理医生也在盯着他。

电影的屏幕黑了下去,这部电影,到此为止了。

字幕已经出现了,而观众也在此时,全都起立了。电影院里面,响起来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部电影,对得起人们的一切期待!

第二零五节年度第一

当无间道这部电影在经过了半年多的拍摄时间,终于和观众们见面之后,在整个好莱坞,他立即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话题。

利维的新电影,每次都能够引起来不少的关注,这一次也是一样,在电影首映过去之后,整个好莱坞就已经全都把目光投放了过来。虽然同期上映的电影还有两部,可是,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们,在此时此刻,都把目光对准了无间道。

对观众们来说,这是一部相当精彩的大片,而对于媒体来说,这是一部相当值得讨论的电影。

“精彩绝伦的电影,每一次的转折都忍不住让人拍案叫绝。”

《芝加哥邮报》的影评,给了电影很高的评价。对于他们来说,这绝对是一部成功的电影——紧张的情绪从开头贯穿到最后,电影中的人物的争斗隐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神情中。狠辣的黑帮老大,出色的警方官员,机智的卧底,出色的配角,再加上那根本猜测不到的故事发展,让媒体对电影的评价很高。

在看惯了各种商业片都是大爆炸,枪战潮,电影主人公以一当百之后,这样的电影有一种别样的风味。尤其是那种大牌主演说死就死的决绝,让任何人看了之后都认为相当精彩。

对比起来那些主角就是挨了核弹都可以毫不在意,在生死光头还不忘泡妞的电影,这部电影在情节上面,显然更有可看性。

“一场顶级的盛宴——电影演员们的表演,让任何看过的人,都会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洛杉矶时报》的评论。对准的是电影的表演。四个顶级演员,各自的发挥全都让人回味无穷。两个卧底各自的挣扎,纠结,心机,愿望。两个老大,各自的霸气,胆魄,头脑,手腕,甚至于。露面不多的两个小配角在关键时刻的返回,乃至于两个女主角对各自戏份的把握——这些演员们,全都做到了最佳。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里面,只要有一个演员能够表演得很好。就足以称道了。像这样的四个大牌同台飙戏的场景,是多久没有人见到过的了?

“制作的相当用心的电影,电影中细节让人惊叹。”

《纽约时报》的评论点,则是另外的一个方向。他们比较关注的,是电影的细节。这部电影虽然是商业片,可是电影中的细节,却足够让人惊叹。电影中的种种细节的设置,却还是让人惊异的。从艺术性上来说。电影中那些背景,台词,细节动作的安排。从故事性上来说,拍摄的时候的各种塑造气氛的拍摄手段,这些东西全都是让人惊艳的。

风铃,铃声,枪口升起的烟,这些东西。让电影在细节上,也不落后于任何人。

“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一部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是可以并存的。电影在兼顾商业的同时,拍摄出来了极为精彩的艺术性效果。”

《旧金山邮报》这是对着这部电影的艺术性进行了夸赞。确实。如果说这部电影有什么地方式让别的黑帮片很难企及的地方的话,就是他的艺术性。有着对人性的探索,对善恶的探究,对每个人物情绪的把握,还不忘记对宗教,政治等事物的嘲讽,这样的电影电影,让人赞叹不已。

“电影最为伟大的地方,在于给我们展示了电影就算是不按照一定之规拍摄,也可以拍摄出来很好的电影。”

而作为专业杂志的《综艺》等杂志,则评价的不再是电影的拍摄水准或者故事是否精彩,他们更加关注的,是电影给出来的这种拍摄的方式。拍摄一部好电影不难,可是以智斗为主,而且是靠着演员们的演技为主,而不是打斗场面为主制造的电影,竟然可以拍得这么好看,这才是让人惊叹的地方。

这两年收到了泰坦尼克启迪,电影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电影越拍越气势恢宏,可是,这些气势恢弘的电影,却大多数都是相当传统,相当老套的故事。而利维的电影敢于跳出这种套路,这就是相当难得的。

从创新到内涵,从故事到人物,这部电影的方方面面,都在引人深思。能够拍摄到这种程度,绝对是难得一见的佳片。

从各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

当然,就算是如此,电影也一样不乏批评之声。

“足够精彩,但是却依然有些脱离现实。”

对电影的批评之声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准了电影不够真实。

这部电影其实有些地方并不全都是现实的:比如说安迪是怎么留在纽约的?美国的警察,是全国各地随机分配的,留在纽约的可能性相当小。

同样,彼此卧底对方的内部十年,看起来也似乎是太过于儿戏了。这么长时间的对抗,实在不切实际。更何况,十年过后,安迪和托尼都成了对方阵营中的领袖级别的人物,警官死后,安迪成了警方的实权掌控者。而黑帮老大死后,要不是托尼跑了,下一个黑帮老大也是非他莫属。

这样的卧底,未免也太过于霸道了。

“电影中的黑帮的戏份太少了,警局的戏份太多。对警匪双方黑白化的标准还是不够深入。”

另外一种批评,就是认为电影中的黑帮太黑,警方太伟光正了。既然电影中的黑白两方都做过不少事情,那么,单单只是把黑帮的毒品交易作为罪恶,而不去讨论警局的罪恶,这样的做法,就有些让人不满。

“作为一部黑帮电影,不得不说,电影中的打斗场面太少。只有几个简单的开枪杀人的镜头,枪战场景只有区区的一幕,抓捕场景也只有一幕,其他杀人的时候都是直接一枪搞定,这样的电影有些不够刺激。”

另外再有的抱怨,就是嫌弃电影不够刺激。本来很多人听说是香港人写的剧本,还以为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