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执掌好莱坞 >

第138章

执掌好莱坞-第138章

小说: 执掌好莱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外国人在国内的电影公司掌握话语权的。

“没问题,我理解你们的国情,我也不需要非得掌握一言九鼎的权利。我需要的,只是一个方便而已。毕竟,我们可以合作的项目太多了,中国电影的道具制作方面,有些水准,是好莱坞都要为之惊叹的。另外,艺术指导,美术设计,还有镜头的美感,这方面我在您面前就不多说了,说多了被人笑话。还有,我早就想过,在拍摄一些电影的时候,去中国境内取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西游记的取景,是张家界吧?那样的风景,真的相当完美……”

利维说着一些其他的可能的合作,也让张导演笑了起来。确实,要说合作,国内的合作项目可还多着呢。

这些东西,现在也一样还都没有被人注意到。虽然零星的,中国的一些电影方面的技术人才,开始往好莱坞这边跑,但是,比起来和中国直接合作,这样的合作太少了。

技术人才的交流之外,还有取景的问题——好莱坞这边90年代拍摄中国相关的电影的时候,很少真的能够到中国取景,很多电影都不过是在印度等周边国家取景的。而利维很清楚,国内有很多的风景名胜,这些地方拍成电影,会非常漂亮的。记得没错的话,阿凡达就是这么做了,可现在自己如果能够和国内合作的,何必等到阿凡达那个时候?

和张导演商谈着合作的细节,时间也是飞快的过去了,两个人的见面可以说是相当的愉快,未来的事务的一些细节,也被两个人很快的都敲定了。

只是在一个问题上,两个人还是有了一些见解的不同。

在演员的培养问题上,当张导演提出来,希望利维能够把一些演员带到美国这边培养的时候,利维就表示了拒绝。

“我不认为,到美国来演戏,对这些演员们,有什么特别大的帮助。演员们需要表演才能够有演技上的提升,来了美国他们都没有多少机会,还说什么提升?”

演员们的演技水平,在离开了学校之后快速下滑,这是国内电影界几乎没有办法对付的问题。很多本来可以演技进步的演员,因为只能够接拍一些扯淡离奇的电视剧,造成了演技滑落。

实际上,就在章小姐演卧虎藏龙之前,央视著名制片人张大胡子还以200万的高薪邀请她出演笑傲江湖里的岳灵珊。好在章小姐打了个电话给张导演,询问自己该不该接,张导演当即建议她不要接拍,同时向李安推荐了她。

显然,如果章小姐接了那个角色,那也就没有了她以后演戏的机会,只能够在武侠剧里演一下各路侠女了。这样收入倒是也不少,可要说演技,根本锻炼不了。

可是,有着张导演的帮助,也只能够让章小姐的演技没有滑落到更低的档次上去,没有办法让她的演技再有多少进步——毕竟,国际大导演们派系的机会,一共也没有多少,不能总联系,自然没进步。

“要说演技进步上,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其实,演员培养方面,美国也不比中国强,只是比起来中国美国这边的机会多,竞争激烈,为了演上角色,演员们确实得卖力气。”对此,利维也没办法,“中国的电视剧也好,电影环境也好,都差了一点。成名演员压力不大,这是最大的问题。”

“因此,你说演员来美国接受培训,我的回答是:就算是培训,他们的水平也不会增长多少,因为关键问题不在于他们会不会,而在于他们练不练。”利维对此作了解释,“来了美国,中国演员并没有多少机会。陈冲,白灵他们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曾经他们不都是以为美国对她们而言是宝地吗?可结果呢?在这边他们只能够拍摄一些三流的角色,实际上是毁了自己的演艺事业。”

“与其说把他们送到美国来学习,不如想办法让中国自己的影视水准进步吧。这个过程,任重而道远,不过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中国的影视水平会提高到让人满意的。”

第二三四节评审团

虽然说着自己对中国演员们来美国发展不看好,但是,利维还是对张导演表示,如果有中国演员们愿意来美国这边发展,愿意和美国演员们一样享受竞争上岗的乐趣的话,他肯定会给与帮忙——对这些,他没有必要把话说得太死。

而张导演对此也表示了满意,表示要回去之后,好好考虑一下,自己拍摄什么——利维也不清楚,他想的是什么,毕竟他的涉猎还是蛮广的,从古装的战国时代到南京大屠杀的时代,他都拍摄过类似题材的作品,现在利维给他开启了一扇门,他想要拍摄什么,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而在送走了张导演之后,亚历山大也在利维的身边,发出了疑问,“和中国的合作,何必这么低三下四?我们有技术优势,有资金优势,各方各面,我们都比他们更强,可是和他们合作的时候,我们却不能够拿到话语权,这样的合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在亚利山大看来,这个合作似乎有些亏。利维在这边提供技术,提供资金,帮助张导演拍摄电影,可是获得的,却只是一个拿着49股份的公司,这样的合作,怎么看都不能说是自己赚钱了。

亚历山大也是公司的股东,对于利维这样的做法,他还是有权提出来质疑的。他不理解,利维到底在想什么,非得帮助中国电影?

对此,利维只是叹息了一声,“阿历克斯,我问你一下,我们的公司,是什么公司?”

“电影公司啊。”亚利山不解道。

“是电影制作公司。”利维强调了一下制作两个字,“我们的公司,只负责制作,不负责发行,对吧?”

“没错。”

“我们只管制作,那么,我们在制作电影上,就得有些东西,是别人玩不转的才好。我们凭什么在制作公司里面脱颖而出?这个,就是我们的机会!”

利维清楚,自己的公司只是制作公司,不是发行公司。他也清楚,自己是没有足够的资本和好莱坞的巨头们在宣传途径上争斗的,如果不自量力到了想要去在发行途径上捞钱的话,那么,那些传媒巨头们,会很快就让自己意识到什么是错误的。

利维和哥伦比亚关系不错,所以他也很清楚,为了能够在美国立足,索尼公司付出了多少学费。而且,他也同样清楚,另外一个看似非常了不起的公司,梦工厂,这个由真正的好莱坞顶级人物组建的公司,是怎么在短短几年之内被收购的——看过了他们,利维不认为自己有本事搞发行。好莱坞有自己的规矩,破坏规矩很难混下去。

当然,如果他不在乎任何脸面的话,像韦恩斯坦兄弟那样专门在各大电影节转圈子,专门坑外国人,低价买了外国人的电影在北美放映,捞点残羹冷炙,各大公司也不会把他放在眼里。但是只要敢想着做大,那就要小心被兼并——韦恩斯坦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了。

因为这个方面的限制太大了,他干脆是直接放弃了发行这一块。

但是,放弃了发行,就得在制作上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才能够生存立足。好莱坞有着上百家的制作公司,但是真正的数得上号的制作公司不过只有三十来家,大部分的公司都是些今天办了,明天就黄的小破公司。如何让自己的公司做大,也是利维想的。

靠着导演,靠着人才可以做大一时,发展起来,但是想进一步维持,还是得有别人比不了的地方才行。

特效方面,利维已经走在了前面,可是,光凭特效,他不认为足以形成自己的公司不可争锋的特点。再拉上中国电影,能够拍摄风格独特的大片,他认为也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如果我们能够和中国这边结盟,那么,以后拍摄战争风格的大片的事情,除了我们,还有谁能够做到?中国那边和我们不太一样,想要在他们那里拍摄大片,广电总局的态度,是不能忽略的。我们和他们合作,看上去确实是丢掉了一些利益。可是,只要维持住了这个合作,我们就可以在好莱坞这边有着别人无法与之竞争的一个独特的片种掌握在手里——而且,我相信,这是最为赚钱的一个片种。”

大片越来越多,可是,有着大规模的人数参与的战争巨片,可没有几部。这个类型的电影,本身很难拍摄,不过如果拍摄好了,却也可以让人叫绝。

把这个片种掌握在自己手里,绝对不吃亏。

这个解释,让亚历山大听明白了,而他很快也想到了什么,“还有,就是中国的市场吧。”

“这些都是必然的,没有必要说了吧?”

中国的市场,独特的大片片种,再加上自己拍摄电影时候的便利条件——有了这三个好处掌握在手里,钱少赚一点,已经不是问题。至于说话语权的问题嘛……

“相信我,只要美国这边的电影产业超过中国,我们的股份就是再少一些,在很多问题上,他们也是不敢和我们对抗争论的。你所担心的问题不会发生的。”

利维清楚国内的演艺圈的德行,对他们来说,股份可不是唯一的考虑条件。这个方面,亚历山大纯属多虑。

利维的身份,毕竟还是个商人,虽然在心里,他会想到要帮一帮中国电影,可是,为此牺牲自己的事业,他是绝对不干的。既然要做,那么就要找到一个几方互利的运作方式,这是他做事的基本想法。

而这一点,也不难做到。

“把中国那边,变成我们的公司的依托……这个想法,我怎们就没有想到呢。”听到利维的解释,亚历山大也是赞叹了一声。

“因为你的两个眼睛光盯着钱了……”利维吐槽一句,“眼光看的开一点,你就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了。”

“这么说来,过几天你要去欧洲,想必也是有这方面的想法了?”亚历山大听着利维的话,突然开口道。

利维点了点头,“对,不过,和中国这边的想法不同。中国这边发展好了,将来是可以成为我们的电影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的。而欧洲那边,则很难成为我们的财源,他们也不具备中国的这种拍摄大片的能力。不过,欧洲也是个好地方,在那边,有些东西值得我们下手。”

……………………………

当五月份到来的时候,利维也如自己所想的一样,踏上了欧洲的土地。只是,和他最初的预料有所不同的是,他来这里,不再是为了单纯的旅游和度假,而是接受了戛纳电影节组委会的邀请,在这一届戛纳电影节中,出任评审团。

“说起来真是奇妙,我自己都没有拿到过金棕榈奖,可是现在却已经站在这里,讨论别人谁更应该获得金棕榈了。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会认为我知道谁该得到金棕榈?”

站在戛纳电影节的会场上,利维也和身边的人随口开着玩笑。而在他的身边,身为评审团主席的朱迪。福斯特,对他的话也只是一笑而过,“我不也一样从来没有拿到过金棕榈吗?我可还是主席呢。”

对这位评审团主席的话,利维只能苦笑一下。

作为国际大奖之一,而且是最为被看重的奖项之一的金棕榈,每年这个奖项颁发的时候,都是会邀请来一些知名的电影界人士来参与颁奖活动的。而在今年,朱迪。福斯特做了评审团主席,利维也入选了评审团,这两个从来没有自己拿过金棕榈的人,现在却要去评审颁发金棕榈了。

这样的制度,让利维颇为感到好笑:想不到自己对三大电影节那么不屑一顾,竟然也有在这里品评别人谁该获奖的时候。

只是,这也让她有些感叹自己不得清闲:名气大了之后,总会有些事情找上门来的。利维现在,也开始理解了当大导演是需要有些其他的工作的了。如果说是脱口秀,媒体的采访,这些他都可以推脱,可是,邀请他当电影节评委,这是给足了他面子,他想要推脱,都没有任何理由。

可即使如此,他也依然不是很喜欢这份工作。

“其实也没有什么难的。”朱迪。福斯特知道利维从来没有参加过评奖,看着他有些心不在焉,“你得没有得过这个奖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名气。所以,你就可以去看看哪部戏是你喜欢的,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就是了。对你这样的大导演来说,这算是事情么?”

“可问题就在于,我怕说出来的,不符合戛纳的要求啊。说实话,我对戛纳关注不多,我只知道人们把这个奖项称之为噱头集中营,说是来这里的人,全都是些甩卖噱头的人,对于这个奖项,该注意些什么,该怎么颁发为好,我可不清楚,到时候可全看你的了。我可没有时间,在十几天里,连续看十几部电影,陪着他们耽误工夫。”

虽然朱迪福斯特解释了评委的工作,但是,对这些事情,利维却不是很在意。

“你这么说,是有别的事情要做?”对利维的态度,朱迪福斯特倒是不奇怪:不是每个人都对认真对待评委工作很有兴趣的,“看样子你的心思完全不在评审上。”

“当然。”利维点了点头,“这里是戛纳电影节,要做的事情当然很多。”

“你刚刚才说了,这里是噱头集中营。”

“没错啊……所以说,既然来了这里,不买点噱头回去,怎么对得起自己?”

第二三五节欧洲的价值

面对朱迪。福斯特的时候,利维毫不掩饰的把戛纳电影节称为噱头集中营,这样的做法,让福斯特有些尴尬,不过,她却也承认,利维说的基本没错。

和柏林电影节过分推崇政治片,威尼斯电影节过分推崇新概念电影一样,戛纳电影节,对于电影噱头的注重,是超乎想象的。

利维并不反对在电影里面使用噱头,比如说是谜团公司制作,由大卫。芬奇制作的电影《搏击俱乐部》就在这一次的电影节上首映,而且也获得了不错的评价,靠的就是噱头。

这部电影在利维记忆中上映要早得多,不过在这个世界,因为利维买下来了它的剧本,所以它也一直都留在利维手里,迟迟没有能够拍摄。一直到大卫。芬奇找到利维,才商量好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在今年刚刚完成。

大卫。芬奇这个导演有着相当出色的镜头感觉和剪辑技巧,这部电影作为他早期风格的代表作品,也是相当有特色的一部。只是利维很清楚,大卫。芬奇的电影现在还不算是完全成熟。

芬奇是利维颇为欣赏的导演,他的电影利维前世也很喜欢。他的电影,从搏击俱乐部到十二宫再到龙纹身的女孩,镜头的使用是有着明显的进步的。搏击俱乐部虽然评价很高,可是真的说镜头使用,却并不是非常出色。利维清楚,这样的电影,在真正的内行人眼里看来,并不能够得到太多的好评,如果是评奥斯卡。肯定难以得到奖项。

可是,作为剪辑凌厉的一种风格代表,在戛纳这个噱头集中营上,它是可以受到相当的欢迎的。这里的人,就喜欢这种风格与众不同的东西。他们喜欢看这样的电影。

挂上一个噱头,就可以在这里得到好评,这就是戛纳电影节的现状。大卫芬奇这样的好导演,不会沉迷于使用噱头,知道磨砺自己的水平,可是其他导演会如何?沉迷于这些会有什么影响?这些也是无法想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有噱头的电影,不一定就是非常好的电影,但是讨论的价值都会很高。利维没有心情把自己的时间全都浪费在和这一帮闲人闲扯电影上,有那个时间。他倒是更加希望去四处转转,看看别的电影噱头,找一找灵感。

所以,他把给电影评审的工作,全部都甩给了朱迪。福斯特了。他有别的事情要做。

“真是不明白你们这些导演的想法,如果你真的不喜欢这里的工作的话,为什么要来这里呢?还不如早早的回美国去拍摄电影呢。”

朱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