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执掌好莱坞 >

第182章

执掌好莱坞-第182章

小说: 执掌好莱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对迈克尔关照完了这些,对鲍勃那里,他也关照了很多。

“电影一开头,最好就立即是宇宙画面。imax的屏幕更宽,在观众们的视角看来,就会离电影更近。如果一上来就直接用远景镜头表现出来深度的话,那么很容易就可以把观众们拉到电影中,让观众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个是首先要注意的。”

3d电影拍摄,如何让观众产生置身其间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利维在这个方面,也得特别叮嘱一下鲍勃才可以。毕竟,鲍勃以前只写过2d电影的剧本,在有些问题上,他需要注意起来。

这样的一上来就浸入画面的做法,早在一些纪录片中就有应用了,这次利维也希望自己的剧组运用上。

除了这个,再比如说,镜头切换也是个方面。

“镜头切换的时候,尽量使用渐变,而不要使用突变。别追求突然性,别追求刺激感,更多的用渲染,用逐渐增强的压迫感来让观众身临其境。这方面,也是要注意的。”

比起来第一部,这一部的镜头切换这里自然也就需要改变:第一部的时候,利维刻意用快速切换的方式,来不断地呈现三个人的生活,但是到了这一部里面,这样快速切换就不能够用了。

而相比之下,利维更希望的,是使用渐变镜头来完成切换——毕竟在他的记忆中,少年派就是这样做的,而且也是大获成功的。

这些成功的经验,他没有道理不用。博采众长,才能拍摄出来好的电影。

电影拍摄是一门技术,而3d电影拍摄则是一门全新的技术。而很幸运的是,利维比起来别人,更好的掌握了这门技术,在这门技术方面,他是有着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能力的。

第三零九节不同的方式

 “有些时候,看着我们的账面上的资金的流失,我真的觉得,我当初那么轻易就答应了拍摄这样的一部大投资电影,也许是个错误也说不定。”

站在片场里面,看着眼前的剧组里面的一件件设备,作为本片电影的制片人之一的亚历山大,过了许久,才悠悠然的说出来了一句话。

三体电影距离开始投资筹备,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里,现在时间已经到了六月,而电影的筹备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剧组里面,一件件的设备到位了,一个个的模型建立了,一个个的场景设置,剧组的准备,也进一步完善了。

有人说,看着自己为之努力的事业,在自己眼前一点点的成型,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可是,亚历山大看着剧组的建设,一点也感觉不到快乐。看着这些东西,他只能够觉得这些东西是在烧钱,每一样东西的资金是多少,他倒是很清楚,可是成就感,他一点也找不到。

“也许你是对的,我的事业,其实是赚钱。看着剧组建设,你们都很快乐,我却总觉得很心疼。而看着票房,你们都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可是我却特别兴奋。也许我们的事业确实有差别,更注重钱……”

亚历山大嘟囔着再次开了口,可是,他说了很多,却没有听到身边的利维回答。他回过头,却发现利维已经不在他身边了。现在,他站到了支架式摄影机边,摆弄着那个机器。

“尼克,我在跟你说话。”亚历山大有些恼怒的开了口。

“你说的无非就是电影花了多少钱,这几天你天天来说,你自己不觉得很烦吗?我都快听腻了。”利维摆摆手,“相信我,花的钱肯定会收回来的。”

“你说得轻松。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亚历山大反驳了一句。

看着利维身边的支架式摄影机,亚历山大就马上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比如说,就是这一个摄影机,花费的钱就很大了。

3d电影拍摄,是需要用双镜头的支架式摄影机的,这样的摄影机,投资就是一笔钱,而配套的镜头又是一笔钱,这个摄影机更重,需要展现不同的镜头的时候。如何移动它,又是一个麻烦,而两台机器的胶片花费,这也是钱……这些东西,在他眼中看来,可全都是钱。

可这些东西,利维却不怎么在乎。

“我不知道花了多少,赚回来不就结了?”

可是,对此。利维却没有表示什么,他只是摆摆手。

“哪里有那么容易。”亚历山大再次嘟囔了起来。

“我知道不容易,不过,就是因为不容易。才更有努力的意义,不是吗?咱们谁努力也不小,何必那么一直唠叨呢?”

站直了身子,利维扭过头。对着亚历山大开了口。他的话让亚历山大一时间,颇有些哑口无言。

对于利维的这种乐观的态度,亚历山大多少有些无奈。不过。他倒是也很清楚另外一件事情:对这个电影,他所付出的,也许只是一些钱,但是利维付出的是更超过了他许多倍的辛苦。

自从电影开始筹备以来,利维就一直都泡在剧组,这是亚历山大非常清楚的。他知道,这个电影如果说有最麻烦的东西的话,那绝对不是投资,而是技术。

不是所有的电影,有了3d摄影机,就可以立即开始拍摄3d电影的。3d电影和平面电影在拍摄方法上有很多的不同,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而3d电影以前可没有人拍摄过,这样的电影该怎么拍,这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些在2d电影中常见,甚至非常好的方法,到了3d电影里面,就不能够再用了,而在3d电影里面,也需要开发出来一些原本的2d电影里面没有的技术——这些东西,现在利维全都在摸索。

实际上,在利维的准备中,这里面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麻烦了。

最为简单,最为直接的,就是电影的光线问题。3d电影时模拟人眼成像原理,两幅画面的微笑视差构成距离感,让人产生立体的幻觉的做法,这样的拍摄方法,就决定了拍摄的时候,在光线的使用上面,比起来单机拍摄有了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玻璃会反光,在单机拍摄中,它只会形成一块光斑,拍摄起来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但是,如果是3d拍摄,那么同样的一块玻璃,因为两个镜头拍摄的角度不同,照映出来的,就会是两个不同的光斑,位置和形状都有差异,这个画面,自然也就不能够用了。

这样的小问题,折射出来的是大难度,在电影的拍摄中,有些时候,光线是最好的魔法师,眩光,棱镜,滤镜,覆盖镜头,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不同的角度来拍摄,已经成了2d电影拍摄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了,可是到了3d电影中,这些东西想要应用,就要重新再来一次,考虑如何拍摄。

电影效果如何制作好了,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比如说,一个雨幕如何让半透明的雨折射出来光芒?一场大雾,如何让烟雾体现出来层次感?一个人站在玻璃旁边,光线如何给到最好?这些东西,都使得详细考虑的。

而光线如此,色彩也是如此。在配色上面,3d镜头为了凸现出来层次感,深色调的颜色,也不能够使用太多。可是,一个电影的拍摄,总得有个颜色基调,如何才能够在保证颜色上正常,让人能够接受,这也是个问题。

更何况,除了这些,还有摄影师的问题——在单机拍摄里面,一个镜头中给予一些地方模糊化,可以很好的突出一些重点,可是,在3d拍摄下,如何才能够做到这些。这也是对摄影师的一个考验。

这些东西,利维从来没有和亚历山大提过,但是亚历山大很清楚,这些哪个也不容易做到。想要把这些做到最好,利维的付出也不少。而且,他说的也没有错,拍出来好电影固然是他的理想,可是拍摄出来一个能够赚大钱的电影,这也是亚历山大的理想。

大家都在为此努力着,谁也不轻松——比如说。这两天利维在做的调整轴间距,就是一个很麻烦的工作。

轴间距是决定观众看到的3d效果最关键参数,它是指在3d拍摄时两个镜头光学中心轴之间的距离。轴间距决定视差,大脑透过两幅有视差的画面获得深度信息,最终就能形成形成一幅有立体感的图像。

而如何确定这个距离,也就是利维现在的工作。

其实,在不考虑舒适度与正确性的前提下,轴间距与3d效果的关系其实很简单。轴间距越大,3d效果越明显。观众感觉画面的纵深感越强;轴间距越小,观众感觉画面的3d效果越弱,画面的纵深感减弱,这个规律。异常的简单。

可是,现实之中,自然不能不考虑舒适度和正确性。过大的轴间距,看似会产生很好的画面。可是却也很容易造成其他的后果。一个后果就是小人国效应——因为深度太大,很容易让观众们产生一种画面上的东西异常渺小的错觉。而再有一个更麻烦的,就是画面无法在脑中整合成立体图像——这样的麻烦。如果只是看不到立体效果还只是小事,更大的可能性,是让观众们眩晕,头疼,根本无法欣赏电影。

而轴间距过小,麻烦自然就是3d效果不明显,看上去和平面的差别不大。这样的画面,自然也是不能够用的。

因此,在3d电影开始拍摄前,一般都是要用激光测距仪确定3d电影的轴间距的,这个过程还没有专门的人手负责,利维现在带着剧组做,自然也很吃力。

不过,想做第一个拍摄3d电影的人,总得忍受一些麻烦的。

“其实,我们还是有收获的,现在,拍摄的轴间距,我基本上已经找好了,这几台机器,我们也越来越熟悉了——不仅如此,我还在想着,我们说不定可以培训立体师,让他们以后给别人的电影干活。相信我,我们的电影绝对会拍摄好了的,这个绝对不是吹牛。”

虽然有着重重困难,但是利维的准备工作,还是很顺利的。毕竟,他有着一些记忆,大大的帮助到了他。

在他记忆中,3d摄影中有一个约定俗成的1/30定律:即轴间距应该与眼睛到所拍摄的物体距离的1/30。举个例子,要拍摄一个距离镜头3米的物体,那么轴间距最好就应该是10cm左右,两台摄影机之间以这个间距拍摄就能获得一个舒适的影像。

这个规律,是不知道多少次失败的试验之后总结出来的,现在对他来说,也是大大的受益。

只是,电影放映的屏幕不同,在细节上面,自然也会有所不同。imax的屏幕很大,如何才能够在这样的电影屏幕上面放映电影,该如何调整轴间距,这也是利维这段日子以来,工作的重点。

对这些,亚历山大也都知道,他也清楚,能够这么快就找好了轴间距,利维已经做到了最好了。

“既然你觉得一定能行,那么你就继续努力吧。反正,我们的钱已经扔了进去,怎么也得出来点成果才好。不然的话,我们可就赔大了。”

亚历山大叹息了一句,不过利维却马上就接口了,“少来,最近,我们不是刚刚赚到了一大笔钱吗?x战警3那个电影,不是刚刚上映,票房大卖吗?”

第三一零节收益

利维的话语,激起了亚历山大的一个笑容。()如果说最近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非常开心的话,那么x战警3的上映,绝对是其中一个。

前两部x战警,都可以说是票房不错的大片,第一部电影,更是可以说是超级英雄系列的起源。而这一次,x战警3上映,从一开始就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个夏天,有着很多大片的上映:星战前传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安吉丽娜朱莉和皮特主演的史密斯夫妇,还有华纳公司看到了超级英雄热潮之后,重新投资拍摄制作,由迈克尔贝导演的蝙蝠侠系列,这些东西,全都在这个夏天上映了。

这个夏天的电影票房争夺,也因为这些名字而注定激烈。早在电影还没有上映之前,媒体就都纷纷做出来了预估,在他们的设想中,星战前传3是绝对会是今年的票房冠军——星战这个金字招牌,就是票房的象征,而作为全美最受欢迎的超级英雄之一,蝙蝠侠的电影只要不太过于扯淡,就可以得到不错的票房,前两年的蜘蛛侠票房几乎赚翻了,蝙蝠侠怎么也不会比蜘蛛侠更差吧?

而x战警3,虽然很有可能也是一部好电影,但是,它的前两部,拍的虽然不错可是却没有特别惊人的地方。虽然靠着巨额的投资,它的票房可能会比卖明星效应的史密斯夫妇高,可是人们也并不是特别看好它。

可是,当夏天到来了之后,结果却大大的出乎了人们的意料。在这场厮杀中,脱颖而出的,是诺兰的x战警3。

这当然不是因为其他的电影不好。和星战前传的前两部不同,星战的第三部播出之后,得到的评价可以说是好了很多。虽然在一些老星战迷眼里看来,这依然是差点毁了三十年经典的玩意儿。但是西斯的复仇这一作可以说是进步了很多。前传三部曲,也就第三部还有点深度,而且把故事前后打通,构建起来了成熟的科幻体系。从各方面来讲,它都不能说是失败的。

可是,在这个夏天,它遇到的却是x战警3。

诺兰被利维早早的提拔,在成功的路上,也多少算是走了一些弯路。不过,在经历过这些之后。他自己也把自己的路线理清了。在拍摄第三部x战警的时候,他的优势也终于发挥了出来。

这部由他的弟弟编剧,他自己来导演的作品,可以说是大获成功。诺兰本人出色的大画面构筑能力,精彩的戏剧性叙事,还有出色的结构运用,全都在电影里面展现了出来。

而且,这部电影不同于别的超级英雄电影,在电影里面万磁王和x教授正面的对决。理念的争锋,展现的淋漓尽致。

诺兰没有选择在电影中使用好人再一次战胜坏人的做法,在电影里面,他强化了万磁王在二战中受到的伤害。因为集中营的经历,使得他在获得了力量后,开始决定带领变种人反对歧视。而站在他对立面的x教授因为可以读懂人心,则是更注意人类的和平来之不易。更希望变种人能够获得爱而不是恨,这才是他们的矛盾。

这个塑造相当成功,而最终x教授死后。本来是情敌身份的金刚狼和激光眼对x教授理念的继承,他们联手战胜了万磁王,预示着变种人下一代的领袖们也没有矛盾,共同缔造未来,这些东西,全都在剧作中刻画了出来。

以往的超级英雄电影,虽然场面都很精彩,但是在思想性上,全都是几乎为零的东西。蝙蝠侠的画风本来就是漫画式的,几乎每一个人物全都是漫画风格十足,自然没有什么思想性,而超人完全就是一个美国南方老农的思想,这个形象早已经根深蒂固,他守护地球的形象也是一样的没有变化。蜘蛛侠第一部和第二部里面虽然出了一个小绿魔这样比较不错的人物形象,可是,主要的对手,依然就只是为了善而善,为了恶而恶的,超级英雄电影中,这种思想性缺失,人物不够丰满,一直都是个痼疾。更可怕的是,这个痼疾,甚至都没有人想要去触碰,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很正常的。

而诺兰的这部电影,则是改变了这些。遭受过集中营迫害,从种族歧视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万磁王,在优渥的环境下长大,为了和平和人类发展角度出发思考的x教授,这两个思考方式完全不同的男人,各自有着各自的出发点,可是要说善恶,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区分。虽然在电影中,金刚狼战胜了万磁王,预示着一种应该忘记仇恨,战胜种族歧视思想,但是,电影中万磁王慷慨激昂的演讲,霸气十足的拆毁金门大桥的举动,却远比x教授温文尔雅的劝说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这个电影,颠覆了以往的电影中坏人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的形象,万磁王几乎被打造成了一个坚持斗争的变种人种族英雄,两房的争斗是坚持理念而不是利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