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古龙合集 >

第2902章

古龙合集-第2902章

小说: 古龙合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话未说完,风四娘已忍不住抢着问道:“他说的是谁?”

  杨开泰一字字缓缓道:“萧十一郎!”

  已经上到第十样菜了。

  杨开泰忽然看到满桌子的菜,脸色就立刻发白,喃喃道:“菜太多了,太丰富了,怎么吃得下。”

  风四娘板着脸道:“这话本该由做客人的来说的,做主人的应该说:菜不好,菜太少……你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吗?”

  杨开泰擦了擦汗,道:“抱……抱歉,我……我一向很少做主人。”

  风四娘也忍不住为之失笑,道:“你这人虽然小气,总算还坦白得很。”

  萧十一郎忽然道:“不知杨兄可认得那萧十一郎么?”

  杨开泰道:“不认得。”

  萧十一郎目光闪动,道:“杨兄既然与他素不相识,得刀之后,怎忍下手杀他?”

  杨开泰道:“我虽不认得他,却知道他是个无恶不作的江洋大盗,这种人正是‘人人得而诛之’,我为何要不忍?”

  萧十一郎道:“杨兄可曾亲眼见到他做过什么不仁不义的事?”

  杨开泰道:“那倒也没有,我……只不过时常听说而已。”

  萧十一郎笑了笑,道:“亲眼所见之事,尚且未必能算准,何况仅是耳闻呢?”

  杨开泰默然半晌,忽也笑了笑,道:“其实就算我想杀他,也未必能杀得了他,江湖中想杀他的人也不知有多少,但他岂非还是活得好好的?”

  风四娘冷笑道:“一点也不错,你若肯听我良言相劝,还是莫要得到那柄刀好些,否则你非但杀不了萧十一郎,弄不好也许还要死在他手上。”

  杨开泰叹道:“老实说,我能得到那柄刀的希望本就不大。”

  风四娘道:“以你之见,是谁最有希望呢?”

  杨开泰沉吟着,道:“厉刚成名最久,他的‘大开碑手’火候也很老到,只不过他为人太方正,掌法也不免呆板了些,缺少变化。”

  风四娘道:“如此说来,他也是没希望的了。”

  杨开泰道:“他未必能胜得过我。”

  风四娘道:“徐青藤呢?”

  杨开泰道:“徐青藤是武当掌门真人最心爱的弟子,拳剑双绝,轻功也好,据说他的剑法施展出来,己全无人间烟火,只可惜……”

  风四娘道:“只可惜怎样?”

  杨开泰道:“他是世袭的杭州将军,钟鸣鼎食,席丰履厚,一个人生活过得若是太舒适了,武功就难有精进。”

  风四娘道:“所以,你觉得他也没什么希望,是吗?”

  杨开泰没有说话,无异己默认了。

  风四娘道:“朱白水呢?我听说他身兼峨嵋、点苍两家之长,又是昔年暗器名家“千手观音”朱夫人的独生子。收发暗器的功夫,一时无两。”

  杨开泰道:“这个人的确是惊才绝艳,聪明绝顶,只可惜他太聪明了,据说已看破红尘,准备剃度出家,所以他这次来不来都很成问题。”

  风四娘道:“他若来呢?”

  杨开泰道:“他既已看破红尘,就算来了,也不会全力施为。”

  风四娘道:“他也没希望?”

  杨开泰道:“希望不大。”

  风四娘瞧了坐在那边自斟自饮的柳色青一眼,压低声音道:“他呢?”

  杨开泰道:“此人剑法之高,无话可说,只可惜人太狂傲,与人交手时未免太轻敌,而且百招过后若还不能取胜,就会变得渐渐沉不住气了。”

  萧十一郎笑道:“杨兄的分析的确精辟绝伦……”

  风四娘道:“你既然很会分析别人,为何不分析分析自己?”

  杨开泰正色道:“我自十岁时投入恩师门下,至今已有二十一年,这二十一年来无论风雨寒暑,我早晚两课从未间断,我也不敢妄自菲薄,若论掌力之强,内劲之长,只怕已很少有人能比得上我。”

  萧十一郎叹道:“杨兄果然不愧为君子,品评人事,既不贬人扬己,也不矫情自谦,而且……”

  风四娘抢着笑道:“而且他心里无论有什么事都存不住的,脸上立刻就会露出来,有人要他请客时,他的脸简直比马脸还难看。”

  杨开泰的脸又胀红了,道:“我……我……我只不过……”

  风四娘道:“你只不过是太小气,所以你的内力虽深厚,掌法却嫌太放不开,总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别人虽很难胜你,你想胜过别人也很难。”

  她笑了笑,接着道:“你评论别人完了,也得让我评论评论你,对不对?”

  杨开泰红着脸呆了半晌,才长长叹了口气,道:“四娘你真不愧是我的知己。”

  风四娘道:“知己两字,倒不敢当,只不过你的毛病我倒清楚得很。”

  杨开泰叹道:“正因如此,所以我才自觉不如连城璧!”

  风四娘道:“你看过他的武功?”

  杨开泰道:“没有。江湖中见过他真功夫的人并不多。”

  风四娘道:“那么你怎知他武功比你强?”

  杨开泰道: “就因为他武功从不轻易炫露,才令人更觉他深不可测。”

  萧十一郎道:“据说此人是个君子,六岁时便已有“神童”之誉,十岁时剑法已登堂奥,十一岁时就能与自东瀛渡海而来的“一刀流”掌门人“太玄信机”交手论剑,历三百招而不败,自此之后,连扶桑三岛都知道中土出了位武林神童。”

  他笑了笑,悠然接道:“但我也听说过萧十一郎也是位不世出的武林奇才,刀法自成一格,出道后从未遇过敌手,却不知道这位连公子比不比得上他?”

  杨开泰道:“萧十一郎的刀法如风雷闪电,连城璧的剑法却如暖月春风,两人一刚一柔,都已登峰造极,但自古‘柔能克刚’,放眼当今天下,若说还有人能胜过萧十一郎的,只怕就是这位连城璧了。”

  萧十一郎神色不动,微笑道:“听你说来,他两人一个至刚,一个至柔,倒好像是天生的对头!”

  杨开泰道:“但萧十一郎却有几样万万比不上连城璧!”

  萧十一郎道:“哦?愿闻其详。”

  杨开泰道:“连城璧武林世家子弟,行事大仁大义,而且处处替人着想,从不争名夺利,近年来人望之隆,无人能及,已可当得起‘大侠’两字!这种人无论走到哪里,别人都对他恭敬有加,可说已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风四娘咬着嘴唇道:“萧十一郎呢?”

  杨开泰道:“萧十一郎却是声名狼藉的大盗,既没有亲人,更没有朋友,无论走到哪里,都绝不会有人帮他的忙。”

  萧十一郎虽然还在笑,但笑容看来已带着种说不出的萧索寂寞之意,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大笑道:“说得对,说得好,想那萧十一郎只不过是个马车夫的儿子而已,又怎能和连城璧那种世家子弟相比。”

  杨开泰道:“除此之外,连城璧还有件事,也是别人比不上的。”

  风四娘道:“什么事?”

  杨开泰道:“他还有个好帮手,贤内助。”

  风四娘道:“你说的可是沈璧君?”

  杨开泰道:“不错,这位连夫人就是‘金针’沈太君的孙女儿,不但身怀绝技,而且温柔贤慧,是位典型的贤妻良母。”

  风四娘冷冷道:“只可惜她已嫁人了,否则你倒可以去追求追求。”

  杨开泰的脸立刻又红了,吃吃道:“我……我……我只不过……”

  风四娘慢慢的啜着杯中酒,喃喃道:“不知道沈家的‘金针’比起我的‘银针’来怎样?……”

  她忽然抬起头,笑道:“你们什么时候到沈家庄去?”

  杨开泰道:“明天下午——护刀入关的司空曙,最迟明天早上就可到了。”

  风四娘眼珠子直转,道:“不知道他们还请了些什么人?”

  杨开泰道:“客人并不多……”

  他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瞧着风四娘道:“你是不是也想去?”

  风四娘冷笑了一声,淡淡道:“人家又没有请我,我脸皮还没有这么厚。”

  杨开泰道:“但我可以带你去,你就算是我的……我的……”

  风四娘瞪眼道:“算是你的什么久?”

  杨开泰红着脸,吃吃道:“朋……朋……朋友……”



  第七回 沈太君的气派

  沈家庄在大明湖边,依山面水,你只要看到他们门口那两尊古老石狮子,就可想见到这家族历史的辉煌与悠久。

  沈家庄的奴仆并不多,但每个人都是彬彬有礼,训练有素,绝不会令任何人觉得自己受了冷落。

  自从庄主沈劲风夫妇出征流寇,双双战死在嘉峪关口之后,沈家庄近年来实是人丁凋零,只有沈太君一个人在支持着门户。

  但沈家庄在江湖人心目中的地位却非但始终不坠,而且反而越来越高了,这并不完全是因为大家同情沈劲风夫妇的惨死,崇敬他们的英节,也因为这位沈太君的确有许多令人心服之处。

  连城璧一早就出城去迎接护刀入关的人了,此刻在大厅中接待宾客的,是沈太君娘家的侄子“襄阳剑客”万重山。

  客到的并不多,最早来的是“三原”杨开泰。

  他还带来了两位“朋友”,一位是个很英俊秀气的白面书生,叫“冯士良”,另一位是冯士良的堂弟,叫“冯五”。

  万重山阅人多矣,总觉得这两位“冯先生”都是英气逼人,武功也显然有很深的火候,绝不会是江湖中的无名之辈。

  但他却偏偏从未听说过这两人的名字。

  万重山心里虽奇怪,表面却不动声色,绝口不提,他信得过杨开泰,他相信杨开泰带来的朋友绝不会是为非作歹之徒。

  但厉刚就不同了。

  厉刚来的也很早,万重山为他们引见过之后,厉刚那一双尖刀般的眼睛,就一直在盯着这两位“冯先生”。

  这位以三十六路“大开碑手”名扬天下的武林豪杰,不但一双眼神像尖刀,他整个人都像是一把刀,出了鞘的刀!

  他整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种凌厉之气,咄咄逼人。

  风四娘被他盯得又几乎有些受不住了,但萧十一郎却还是面带微笑,安然自若,完全不在乎。

  萧十一郎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什么都不在乎。

  然后柳色青也来了。

  再到的是徐青藤,这位世袭的杭州将军,果然是人物风流,衣衫华丽,帽上缀着的一粒珍珠,大如鸽卵,一看就知道是价值连城之物,但他对人却很客气,并未以富贵凌人,也没有什么架子。

  这其间还到了几位客人,自然也全都是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辈,但厉刚的眼睛却还是一直在盯着萧十一郎。

  杨开泰也觉得有些不对了,搭讪着道:“厉兄近来可曾到少林去过?”

  厉刚板着脸点了点头,忽然道:“这位冯兄是阁下的朋友?”

  杨开泰道:“不错。”

  厉刚道:“他真的姓冯?”

  风四娘一肚子火,实在忍不住了,冷笑道:“阁下若认为我们不姓冯,那么我们应该姓什么呢?”

  厉刚沉着脸,道:“两位无论姓什么,都与厉某无关,只不过厉某生平最见不得藏头露尾,改名换姓之辈,若是见到,就绝不肯放过。”

  风四娘脸色已变了,但万重山已抢着笑道:“厉兄为人之刚正,是大家都知道的。”

  徐青藤立刻也笑着打岔,问道:“白水兄呢?为何还没有来?”

  万重山轻轻叹息了一声,道:“白水兄已在峨嵋金顶剃度,这次只怕是不会来的了。”

  徐青藤扼腕道:“他怎会如此想不开?其中莫非还有什么隐情么?”

  厉刚忽然一拍桌子,厉声道:“无论他是为了什么,都大大的不该,朱家世代单传,只有他这一个独子,他却出家做了和尚;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亏他还念过几天书,竟连这句话都忘了,我若见了他……哼。”

  万重山和徐青藤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了。

  风四娘一肚子气还未消,忍不住冷笑道:“你看这人多奇怪,什么人的闲事他都要来管管。”

  厉刚霍然长身而起,怒道:“我就是喜欢管闲事,你不服?”

  杨开泰也站了起来,大声道:“厉兄莫要忘了,他是我的朋友。”

  厉刚道:“是你的朋友又怎样?厉某今日就要教训教训你这朋友。”

  杨开泰脸都胀红了,道:“好好好,你……你……你不妨先来教训教训我吧。”

  两人一挽袖子,像是立刻就要出手,满屋子的人竟没有一个站出来劝架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厉刚的脾气,谁也不愿再自讨无趣。

  突听一人道:“你们到这里来,是想来打架的么?”

  这句话说得本不大高明,非但全无气派,也不文雅,甚至有些像贩夫走卒在找人麻烦。

  但现在这句话由这人嘴里说出来,分量就好像变得忽然不同了,谁也不会觉得这句话说得有丝毫不文雅,不高明之处——因为这句话是沈太夫人说出来的。

  沈太君无论年龄、身份、地位,都已到了可以随便说话的程度,能够挨她骂的人,心里非但不会觉得难受,反而会觉得很光荣,她若对一个人客客气气的,那人反而会觉得全身不舒服。

  这道理沈太君一向很明白。

  无论对什么事,她都很明白,她听的多,看的够多,经历过的事也够多了,现在她的耳朵虽已有点聋,但只要是她想听的话,别人声音无论说得多么小,她还是能将每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

  若是她不想听的话,她就一个字也听不到了。

  现在她的眼睛虽也不如以前那么明亮敏锐,也许已看不清别人的脸,但每个人的心她却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丫头们将她扶出来的时候,她正在吃着一粒蜜枣,吃得津津有味,像是已将全副精神都放在这粒枣子上。

  方才那句话就好像根本不是她说的。

  但厉刚、杨开泰都已红着脸,垂下了头,偏过半个身子,悄悄将刚卷起的衣袖又放了下来。

  满屋子的人都在恭恭敬敬的行礼。

  沈太君笑眯眯的点了点头,道:“徐青藤,你帽子上这粒珍珠可真不错呀,但你将它钉在帽子上,岂非太可惜了吗?你为什么不将它挂在鼻子上呢?也好让别人看得更清楚些。”

  徐青藤的脸红了,什么话也不敢说。

  沈太君笑眯眯的瞧着柳色青,又道:“几年不见,你剑法想必又精进了吧?天下大概已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了吧!其实你外号应该叫做‘天下第一剑’才对,至少你身上挂的这把剑比别人的都漂亮得多。”

  柳色青的脸也红了,他的手本来一直握着剑柄,像是生怕别人看不到,现在却赶快偷偷的将剑藏到背后。

  他们的脸虽红,却并没有觉得丝毫难为情,因为能挨沈太君的骂,并不是件丢人的事。

  那至少表示沈太君并没有将他们当外人。

  没有挨骂的人,看来反倒有些怅怅然若有所失。

  杨开泰垂着头,讷讷道:“小侄方才一时无礼,还求太夫人恕罪。”

  沈太君用手扶着耳朵,道:“什么,你说什么?我听不见呀。”

  杨开泰脸又红了,道:“小……小侄方才无……无礼……”

  沈太君笑了,道:“哦——原来你是说没有带礼物来呀,那有什么关系,反正我知道你是个小气鬼,连自己都舍不得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